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詩格
免費

唐代詩論著作。原署王昌齡著。又名《王少伯詩格》。書中分詩為“十七勢”,即17種結構體例。講詩的“入作”、即“言題目意”,并有例詩為說明,探討了詩中景物描寫的作用及寫景與情意表達的關系,注重寫景為“入作”服務,在唐代詩歌理論著作中為首見。由對具體詩例的研究得出的“凡詩,物色兼意下為好”的結論,對詩歌理論的深化有啟發。又如“含思落句式”中講“不得令語盡思窮”,寫景要“與深意相愜”,指出寫景可以使詩中的情意更加含蓄感人,實際上是承接了六朝詩歌理論中對“興”的認識。這在“理入景勢”、“心期落句勢”中也有所反映。《詩格》論詩十分重視“用意”,既要“起于無作,興于自然”,“不傍經史,卓然為文”、“意須出萬人之境,望古人于格下”,又要含蓄不盡的“含思”。王昌齡論創作中的運思,繼承了陸機、劉勰的“神思”理論,主張由“忘身”、“凝心”、“心擊”超越物象的外在形貌,從而創作出盡情而又得物之妙的情物相融的詩作,這在唐代詩歌理論中是很突出的。今本《詩格》的內容真偽相雜。讀《詩格》,應以弘法大師《文鏡秘府論·地卷》中的“十七勢”、“六義”及《南卷》“論文意”中引錄的“王昌齡語”為準。有的研究者認為此書系偽托王昌齡撰。

王昌齡 ·國學 ·1.3萬字

最新章節 第2章 2015-12-26 23:51:26
帝鑒圖說
免費

明張居正撰。張居正(1525—1582),字叔大,號太岳。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明代著名政治家。隆慶時,為首輔,萬年初年,神宗年幼,國事均由他主持。是書即為萬歷元年(1573),朱翊鈞“初登大寶”,張居正“采摭前代君人治跡……可勸戒者”,并“各因事繪圖系之”(該書序言)以備御覽的。書中遠溯唐虞,下訖漢、唐、宋,共編輯唐堯、虞舜、夏禹、商場、周文武、宣王、漢高、漢文、漢武、漢昭、漢宣、漢成、漢光武、漢明、漢昭烈、唐太宗、唐玄宗、唐肅宗、唐宣宗、唐憲宗、宋太祖、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哲宗等多位帝王的事跡百余條,內容包括任賢圖治、感諫勤政、面斥佞臣、遣歸方士、不受貢獻、焚香讀書、敬愛母教、不喜珠飾、后苑觀麥、軫念流民等117條目。其中有一些有關宮廷的資料,可為研究者參考。因是書是給年幼的皇帝專門編寫的,因此不但選、撰精心,而且又深入淺出,加上圖文并茂,可作為啟蒙讀物,辨古知今,增長知識。是書前有隆慶六年(1567)進疏一篇,說明善為陽為吉,惡為陰為兇,故取堯舜以來善可為法志八十一事(數用九九),惡可為戒者三十六事(數用六六)。《四庫全書》將是書收入《史部·史評類存目》。

張居正 ·國學 ·8314字

最新章節 第79章 燭送詞臣 2015-10-09 16:50:11
十誦律
免費

凡六十一卷。姚秦弗若多羅、鳩摩羅什合譯。又稱薩婆多部十誦律。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冊。本書將戒律分為十項(十誦)敘述,故有此稱,為薩婆多部(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之廣律。此律之梵本多已發掘出土,且已刊印出版。律藏系整理佛陀所制定之戒律,故各部派所傳,原則相同,但細部則不一致。十誦律首舉比丘戒法有波羅夷法四條、僧殘法十三條、不定法二條、舍墮法三十條、波逸提法九十條、波羅提提舍尼四條、眾學法一零七條、滅諍法七條,合計二五七條,除戒條外,并一一解說。其次為七法、八法、雜誦二法等十七法(十七章),系說明僧伽之組織與管理,約為他律之犍度部。其次說明比丘尼戒,計三五五條。最后附增一法、優波離問法與比丘誦。唐代義凈所撰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載,十誦律與義凈所譯之有部毗奈耶,同為有部之根本律。茲以十誦律與有部毗奈耶五十卷及有部苾芻尼毗奈耶二十卷相較,義凈所譯者相當于十誦律之比丘、比丘尼戒法,而內容較十誦律廣泛,多載錄本生因緣故事。據出三藏記集卷三新集律來漢地四部序錄載,大迦葉所傳之法藏原為八十誦,至優波掘多時,因恐后世鈍根者無法完全受持,遂刪為十誦。或謂羅什所譯者系迦濕彌羅國所傳之略律,義凈所譯者則系摩偷羅國所傳之廣本。又傳來我國之四廣律中,十誦律最早譯出,盛行于南方,南朝之僧業、僧璩、道儼、智稱等師皆精研此律。

弗若多羅 ·國學 ·76.2萬字

最新章節 第192章 2015-12-26 22:17:04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荔县| 建湖县| 江陵县| 拜泉县| 嵊州市| 屯昌县| 贵阳市| 灵山县| 焦作市| 敦化市| 屯昌县| 驻马店市| 华亭县| 祥云县| 米泉市| 长沙市| 双城市| 五家渠市| 洱源县| 会泽县| 商丘市| 宿松县| 中西区| 彭泽县| 屏东市| 民权县| 丰城市| 类乌齐县| 瑞金市| 九寨沟县| 清徐县| 谷城县| 梓潼县| 赫章县| 贵南县| 辽阳县| 新兴县| 襄汾县| 文登市| 蓬安县| 晋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