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本草備要
免費

成書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清代汪昂撰。商務印書館1954年鉛印本。該書是本草學著作,汪氏認為有些本草書籍內容“備而不要”或“要而不備”,故取材《本草綱目》與《神農本草經疏》等書,選取常用藥品,述其要旨,又兼補以上兩書之末備,故名《本草備要》。卷首為“藥性總義”,概括藥學理論,次以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獸、鱗介魚蟲、人等8部分類,共載藥478種,各藥名之下,以小字簡述其主要功效,并系統介紹其性味歸經,功效主治、藥材形態、加工炮制等,并附圖461幅,均系轉繪自《本草綱目》錢蔚起本藥圖。此書完備而扼要,論藥雖采眾家之說,又有個人創見,書成即風行全國,為中醫初學者常用入門書。書中引證了明代陳嘉謨《本草蒙筌》中關于炮炙的總結性論述,但無新見地,各藥項下所注炮炙方法,亦大體同前人。僅對于生、制品的藥效解釋,以及采用不同輔料對藥效的影響,略有發揮。如認為黃芪不必鹽炙,“或曰補腎及崩帶淋濁,宜鹽水浸炒。昂:此說非也,前證用黃芪,非欲抑黃芪使入腎也,取其補中升氣,則腎受蔭,而帶濁崩淋自止……”“人參蘆能涌吐痰涎,體虛人用之,以代瓜蒂”。海藻“其用在咸,似不宜洗過。”“當歸,非治痰藥,姜制亦臆說耳”。

吳儀洛 ·國學 ·13.5萬字

最新章節 第34章 人部 2015-11-13 11:41:32
醫學心悟
免費

綜合性門徑醫著。五卷。清程國彭撰。成書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程國彭,字鍾齡,號普明子。生卒年不詳。天都(今安徽歙縣)人,清代醫家。程氏以醫術名噪于康熙、雍正年間。《醫學心悟》為其代表作。本書是程氏積三十年之醫療心得,并融會《內》、《難》、《傷寒》等理論,以及歷代醫家臨證之精華編撰而成。本書內容,卷一載“醫中百誤歌”、“經腑論”、“內傷外感致病十九字”、“寒熱虛實表里陰陽辨”、“醫門八法”等醫論四十篇,總論四診八綱及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等理論及其應用;卷二論傷寒,分述傷寒六經證治;卷三則論述內科病證的辨證施治;卷四則主要論述眼、耳、咽喉等病證治,并附有外科證治;卷五為婦科經、帶、胎、產等病證的辨證施治。上述各證分別論其病源、病狀、診斷和治法、并附有程氏自擬的經驗方,使人一目了然,頗為切合臨床實用。程氏主張,學貴沉潛,務求對醫理有所悟解,其臨證,首重病因,且辨證精當,頗得要領。如說“病有總要,寒熱虛實表里陰陽八字而已”。這是對八綱辨證方法所進行的簡明扼要、提綱挈領的總結。本書文字簡煉,易讀易記,亦是其特點之一。另外,書中根據《傷寒論》所歸納的治病八法,亦頗有深意,素為后世醫家所采用。如論“和法”時說:“傷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唯有和之一法焉。仲景用小柴胡加減是已。然有當和不和誤人者;有不當和而和以誤人者;有當和而和,不知寒熱之多寡、稟質之虛實、臟腑之燥濕、邪氣之兼并以誤人者,是不可不辨也。”所論確屬深刻而全面,可謂詳而不繁,簡而能備。此外,書中所列各科病證,分類清楚,論述詳明,脈因證治,環環相扣,所用方藥簡便易行。綜觀全書,確是學習中醫登堂入室的重要參考書。本書現存有清雍正十年(1732年)本、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本、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本及《中國醫學大成》本等主要版本。一九五五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曾有影印本出版。

程國彭 ·國學 ·13.4萬字

最新章節 第31章 2015-12-31 11:04:20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芒康县| 洞口县| 龙陵县| 咸阳市| 惠东县| 鹤壁市| 东光县| 竹北市| 孝感市| 曲麻莱县| 湘潭县| 屯留县| 许昌市| 商洛市| 安义县| 遵义市| 赤峰市| 邯郸市| 乡城县| 平陆县| 绥滨县| 吉首市| 桂林市| 三原县| 两当县| 精河县| 深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津南区| 利辛县| 固始县| 温州市| 沙洋县| 乌拉特前旗| 温州市| 策勒县| 十堰市| 龙江县| 芒康县| 项城市| 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