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衛生寶鑒
免費

二十四卷。元羅天益撰。羅天益,字謙甫,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人。曾從著名醫家李東垣學習,為李氏得意門生,盡得其師傾囊所授,故造詣頗深。兼承師意,撰有《內經類編》一部,惜無傳本。《衛生寶鑒》為羅天益代表作,系以《內經》、《難經》理論為指導,繼承其師學術思想,兼采諸家之說,結合自己心得體會撰成。卷一至卷三為藥誤永鑒,凡二十五論,論辨發明誤治之弊。卷四至卷二十為名方類集,按證治分十四門,采古今精要之方,使后人有所依據。卷二十一為藥類法象,論藥性用法。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四為醫案治驗,述作者臨證經驗。后附補遺一卷,不知何人所作,專論傷寒證治。作者對其師學說多有發揮,如其論脾胃病因,強調飲食所傷有飲傷和食傷之分;勞倦所傷有虛寒和虛熱之別。此說更為詳辨。作者在前人臟腑辨證啟示下,對三焦證治獨有創見,闡明了氣分實熱與血分實熱的異同,對后世研究三焦病機多有啟發,頗受醫家重視。此書有蔣用文所作序一篇,稱其書“論病則本于《素》、《難》,必求其因。其為說也詳而明,制方則隨機應變,動不虛發。其為法也簡而當,大抵皆采摭李氏平日之精確者,而間概括己意,旁及于諸家者也。”有明永樂十五年(1417)吳郡韓氏刊本,弘治中劉氏刊本,惜陰軒叢書本,1959年商務印書館鉛印本,1963年人民衛生出版社鉛印本。

羅天益 ·國學 ·17.7萬字

最新章節 第30章 2015-12-27 04:59:19
毛詩故訓傳
免費

注釋書。西漢毛公撰。《詩經》傳至西漢,分為四家,齊魯韓三家為今文,毛詩為古文,《漢書·藝文志》著錄《毛詩》29卷,《毛詩故訓傳》30卷,然但稱“毛公之學”,不著其名,今人一般認為作《故訓傳》者為魯人毛亨(稱“大毛公”),毛亨授趙人毛萇(稱“小毛公”)。四家詩中,毛詩最為晚出,勢力也最小,自東漢末鄭玄為之作箋,始大行于世,以后三家詩漸次亡佚,毛詩遂成為《詩經》之唯一傳本。《毛詩故訓傳》是目前所存最早的傳注體訓詁書,““詁訓”第就經文所言者而詮釋文,“傳”則并經文所未言而引申之,此“詁訓”與“傳”之別也”(清毛瑞辰《毛詩傳箋通釋·毛詩訓詁傳名義考》),“詁訓”亦即“故訓”,用來釋字詞,“傳”則用來通詩義。全書以“故訓”即解釋字義為主,行文簡約,大量采用直訓即“某,某也”的形式,然而多是隨文立訓,所注均為句中使用義,或以大類名釋小類名,或以小類名釋大類名,或以今字釋古字,或以通行字釋非通行字,等等。故同一個字可能用不同的字來解釋,而不同的字也可能用相同的字來解釋。其他術語,有“某猶某也”、“某亦某也”、“某謂之某”、“某某為某”、“某某曰某”、“某言某某”、“某,某屬”、“某,某貌”、“某,辭也”、“某,嘆辭”、“某,某也,一曰某也”等,訓釋詞與被訓釋詞在詞義上通常并不是完全的對等關系,而只限于本篇本句中的使用義。在“傳”的方面,毛公不但解釋句義、章旨、篇旨,也解釋創作手法,標明“興”體,還常介紹詩之背景材料。毛公的訓詁體例和術語并非都是自己獨創,而是淵源有自,繼承發展了前代學者的成就(今人可以從《國語》、《左傳》、《禮記》等書中考見其承襲之軌跡),把前人分散的詁訓體例和術語匯于一書中,形成了完整嚴密的體系,奠定了傳注體訓詁學的基礎。今通行者為《十三經注疏》本,又有宋刻單行本二部,藏北京圖書館。清段玉裁有《毛詩故訓傳定本》30卷,亦可參看。

段玉裁 ·國學 ·19.4萬字

最新章節 第47章 豳風(27) 2015-12-21 10:49:39
本草害利
免費

成書于1862年。清代凌奐(曉五)撰,手稿本。作者得其師吳古年之《本草分隊》遂以此為基礎,集諸家本草之藥論,補入藥物有害于疾病之內容,更名《本草害利》。全書共8卷,本書集歷代本草及名醫經驗,刪繁就簡,羅列常用藥物,按臟腑分隊,以補瀉涼溫為序,先陳其害,后敘其利,并詳述其出產、形狀、炮制方法,是本草書中獨具一格的體裁。共有209味藥物介紹了炮制方法,其中大部分藥物詳述了炮制過程、炮制品的不同用途及炮制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如遠志肉:“制過不可陳久,久則油氣戟人咽喉為害。”石菖蒲、知母、肉豆蔻、草果:“忌鐵。”由于補入藥物有害于人體的內容,故有許多藥物介紹了炮制品及生品的毒副作用。如桃仁:“雙仁者有毒不可食。”巴豆:“此物不去膜則傷胃,(不)去心則作嘔。”瞿麥:“只用蕊殼,不用莖葉,若一時同使,即空心令人氣噎,小便不禁也。”此書在敘述某些藥物的炮制方法時,對比了不同方法的差異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如附子:“以鹽淹之,則減其性……煎甘草湯泡浸全透,然后切片,慢火炒黃而干,放泥地上出火毒,有用水浸面裹煨令發坼,則雖熟而毒仍未去,非法之善者,有用黑豆煮者,有用甘草鹽水姜汁童便煮者,恐煮之氣味煎出其力尤薄,且制之不過欲去其毒性耳,若用童便是反抑其陽剛之性矣,尤非法之善者,惟用甘草湯泡浸則毒解而力不減,允為盡善矣。市醫淡漂用之,是徒用附子之名爾。”

凌奐 ·國學 ·5.6萬字

最新章節 第18章 三焦部藥隊〔補三焦猛將〕 2015-11-24 14:20:19
茶譜
免費

明代茶書,錢椿年撰。《茶譜》,又名《制茶新譜》。椿年字賓桂,江蘇常熟人。時人稱其為友蘭翁,或即其號。嘉靖年間嘗修《錢氏族譜》。明代趙之履跋《茶譜續編》云:“友蘭錢翁,好古博雅,性嗜茶。年逾大耋,猶精茶事,家居若藏若煎,咸悟三味,列以品類,匯次成《譜》,屬伯子奚川先生梓之。”可知此書由其侄子刊行。又,明代顧元慶《茶譜序》稱:“余性嗜茗,弱冠時識吳心遠于陽羨,識過養拙于琴川,二公極好茗事者也。授余收焙烹點法,頗為簡易……頃見友蘭翁所集《茶譜》,其法與二公頗合,但收采古今簡什太繁,甚失譜意……”末署:“嘉靖二十年吳郡顧元慶序。”可證錢氏《茶譜》成書于嘉靖二十年(1541)以前,書后又附錄〔明〕趙之履輯《茶譜續編》一卷,內容為王友石(字孟端)竹爐并分封六事及昭代名公諸作。《茶譜》,僅見錢謙益《絳云樓書目》著錄,題為蘭友翁《茶譜》,編入《古今文藝叢書》(1912年編刊),改題為八十翁友蘭錢椿年集《制茶新譜》,仍包括《續編》。此書也被日本青木正兒收入《中華茶書》,題為《制茶新譜》,當據《古今文藝叢書》收入;福田宗位又譯成日文,編入《中國の茶書》(即青木《中華茶書》日譯本)。全書分茶略、茶品、藝茶、采茶、藏茶、炙茶、制茶諸法、煎茶四要、點茶三要、茶效等目。大致雜采陸羽《茶經》、毛文錫《茶譜》、蔡襄《茶錄》等書內容分別歸入各目。唯炙茶、制茶諸法(橙茶、蓮花茶、茉莉花茶)、煎茶四要中之洗茶、點茶三要中之擇果,為根據明代烹飲茶法總結的新內容。

朱權 ·國學 ·2696字

最新章節 第18章 茶譜后序 2015-11-11 11:21:09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河县| 三原县| 虞城县| 秭归县| 临沧市| 明水县| 祁门县| 苍山县| 福清市| 昭苏县| 琼中| 华亭县| 贡嘎县| 富源县| 景洪市| 龙川县| 新乡县| 和龙市| 柘荣县| 江山市| 浮山县| 元阳县| 桓台县| 斗六市| 方城县| 河西区| 澄城县| 应用必备| 六枝特区| 泰州市| 蒙山县| 南京市| 开江县| 遂川县| 旬邑县| 南宫市| 景德镇市| 开阳县| 石河子市| 木里| 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