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研究中國史學的入門級必讀書。歷史是由史料而組成的,史料,是人類過去思想和行為所留存的痕跡。以科學的方法探究還原歷史的真相,這邊是史學研究的基本目的。全書有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介紹了汗牛充棟的中國史籍的內容,第二部分探討了中國史學研究方法與體系。史學是一個獨立的學科,作者詳盡、系統的介紹了關于研究中國史學的基本常識。
曹聚仁 ·古籍善本 ·85字
少年的悲哀[日]國木田獨步等周作人譯啟明書局19941年版日本著名小說家國木田獨步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隨筆和短篇小說。《少年的悲哀》是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同時也是其少年系列的代表作,文筆清新,獨樹一幟,關注"小民"生活的喜怒哀樂。生動地表現了初次體驗人生悲哀的一位少年的復雜心情。因為父母住到東京去了,所以”我”從8到15歲一直住在農村叔父的家中,叔父是名門望族。12歲那年一個叫德二郎的仆人在夜里帶著我劃船去了一棟房子里做客,女主人向我傾訴了她和自己的弟弟失散的遭遇,她弟弟和我長得一模一樣。說完以后,她就痛快地哭了一場,隨后我們就分別了。17年后的今天,我仍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依舊在掛念著她如今生活的怎么樣了。
周作人 ·古籍善本 ·61字
奧托·愛德華·利奧波德·馮·俾斯麥(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1]?德意志帝國首任宰相(1871年—1890年),人稱“鐵血宰相”“德國的建筑師”及“德國的領航員”。俾斯麥擔任普魯士王國首相期間,在1866年發動了普奧戰爭并取得勝利。1870年又進行普法戰爭,打敗了法軍。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聯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國,俾斯麥任德意志帝國宰相兼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靠“鐵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統一了德國,還幫助法國凡爾賽政府鎮壓巴黎公社。他對內頒布《反社會黨人非常法》,殘酷鎮壓工人運動;對外力圖運用聯盟政策,確立德國在歐洲的霸權。1890年3月被德皇威廉二世解職。俾斯麥下臺時被封為勞恩堡公爵。此后他長住漢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魯莊園,1898年病逝。俾斯麥的一生首先是普魯士的,然后才是德國的,除此之外也還是歐洲的。作者就是從這樣三個角度來寫俾斯麥的,而且特別強調了其中的歐洲視角。另外,正如俾斯麥本人所說的“真正重要的東西總歸不會寫進檔案里”一樣,作者充分考慮了歷史表述的主觀性和史料的局限性,將俾斯麥平凡生活的一面、與其所處時代之間的關系清楚展現出來;他把這個“帝國締造者”嵌入19世紀的歐洲歷史中,寫作出一部獨特的俾斯麥傳。
(德)盧特維喜 ·古籍善本 ·60字
《柴霍甫短篇小說集》,柴霍甫(即契珂夫)耿濟之、耿勉之同譯共學社本書共選短篇小說7部,,選目不多,但從中可以看出契訶夫的偉大。走筆之間把最深切的沉思和苦痛,都在舉重若輕之間。契訶夫在作品中道盡人世的心酸,他把人放置解剖臺上,拿起解剖刀一刀刀解剖,他對人性的剖析如此入骨,背后隱藏著人類面臨的普遍困惑。這本的翻譯極其流暢。用冷靜的現實主義筆觸,描寫了俄國一代青年的精神空虛。充滿熱情與理想,又軟弱與無力,最終在社會中無所適從,敗下陣來,不斷地墮落和痛苦。書中所選幾篇,無論是貴族婦女(侯爵夫人),還是功成名就的教授(沒意思的故事),都處在不同程度的生命的虛無狀態里。自知或不自知,都無法解脫。這除了社會與時代的無奈,更表現了人性深處更普遍更深刻的痛苦。耿濟之(筆名狄謨)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和翻譯大家,五四愛國運動的學生領袖之一。文學研究會的發起人,溝通中俄文化交流的著名外交家。他是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短短五十年一生翻譯了世界上二十八位著名作家的九十多篇名著及不計其數的短篇著作,共七、八百萬字。對譯介俄蘇文學作出了巨大貢獻
(俄)柴霍甫(即契珂夫) ·古籍善本 ·64字
《愛經》由中國著名“雨巷詩人”、翻譯家戴望舒所譯,《愛經》是古羅馬詩人奧維德最具爭議、屢遭查禁的情愛詩典。作者以神的名義宣講愛的藝術,啟迪男子如何虜獲意中人,女子如何誘惑男子,譜寫一曲長久的戀歌。在他的筆下,愛情是那么明媚可愛,雅致得無與倫比。《愛經》是一幅十分奇異明艷的歷史畫卷,血腥和刀光隱退無形,只余癡纏的男女在呢喃私語。在充滿嗜血和征服的羅馬古代史背后,綺麗的兩性生活史猶如乍現的荒漠甘泉,讓人耳目一新。
(古羅馬)奧維德 ·古籍善本 ·58字
《人之悟性論》今譯:《人性論》是英國哲學家大衛·休謨創作的哲學著作,以三卷本出版,前兩卷(《論知性》與《論情感》)于1739年出版,第三卷(《論道德》)于1740年在英國出版。在中國,由伍光健首譯,定譯名為:《人之悟性論》,1930在商務印書館出版。《人性論》從社會角度而非自然科學角度探討了基于公共意見與信念而形成的人的社會本性。全書分三卷,分別為“論知性”、“論情感”、“論道德”。第一卷闡述認識論,主要說明了知識的起源、分類和范圍,人的認識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質和作用等內容。第二卷以感覺性觀點說明倫理學和美學問題,認為快樂的感覺是善和美的共同基礎。第三卷是在前兩卷基礎上對道德問題的全面闡述。《人性論》中休謨對人性的分析開啟了西方道德哲學中的情感主義。他認為對于人性的分析不能從理性的抽象原則出發,而應著眼于符合心理法則、表現出價值傾向的現實的個人。他對人性透徹的分析以及對道德善惡標準的界定,為當代政治哲學和道德哲學提供了論說的話題
(蘇格蘭)休謨 ·古籍善本 ·61字
《法國大革命史》洋洋灑灑65萬余字,簡潔的寫作風格,宏大的敘事方法,是了解法國大革命的必讀書。
(法)馬德楞 ·古籍善本 ·63字
《冥土旅行》是周作人先生譯古希臘、英國、法國和日本劇本、小說、散文選的作品集,為“苦雨齋小書之一”為北新書局1927年版。書中《<徒然草>抄》所譯日本兼好法師《徒然草》,是與《枕草子》并稱為日本隨筆文學的雙璧之作,敘四季物色,記世間人事,周作人推崇此書文字高雅,趣味濃厚,論理深刻,抄譯后禪意盎然,溫潤而動人,閃爍著理性思辨的光輝。
周作人 ·古籍善本 ·60字
這本書是民國翻譯大師伍光建先生的不朽譯作,原著為無名氏所撰,所撰人物:杜巴利伯爵夫人,本名瑪麗-讓娜·貝屈·德·康蒂尼,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最后一位專寵情婦,也是恐怖統治時最知名的受害者之一,法宮女禍,牝雞司晨,作者根據當時記載。廣掇遺文軼事,文筆搖曳多姿,饒有興趣,是為世界野史的一大杰作杜巴麗夫人是私生女,父母屬于下層階級。早年曾在修道院中受教育,在讓·杜巴利的帶領下進入上流社會。她在1768年引起法皇路易十五的注意,1769年進入路易十五的宮廷,很快成為貴族圈子的成員。這個貴族圈子使有權勢的外交大臣舒瓦瑟爾公爵倒臺。她還支持大法官莫普的司法改革。路易十六世即位后,她被放逐到修道院。1793年巴黎革命法庭宣判她為反革命,把她送上斷頭臺。
無名氏 ·古籍善本 ·65字
高爾基是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出身貧窮(在沙皇俄國出生),幼年喪父,11歲時為了生計而在社會上到處奔波,當過裝卸工、面包房工人。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的課堂。他與勞動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親身經歷了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這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在饑寒交迫的生活中,高爾基頑強自學,掌握了歐洲古典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終成一代文豪。這部作品,作者以其獨特的藝術手法,塑造了一個個性格迥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令人嘆服的是作家對俄羅斯自然景色的描寫。幾乎每篇中,高爾基都以生動活潑的形象、豐富多彩的文字、美妙雋永的比喻,描繪出一幅幅大自然的圖景,使人猶如身臨其境。
(蘇)高爾基 ·古籍善本 ·63字
《法國大革命史》的作者馬德楞被譽為“法蘭西第一大著史家”,是法國著名歷史學家。
一部血肉豐滿的《法國大革命史》,講述亂世強人的崛起與末路,再現大革命的轟然與紛擾,描繪一個或正常或異類的國王路易十六。
本書是研究和欣賞歌劇者的基本指南。本書首先對于歌劇的定義、情調、分類、起源、表演,勃興、改革、派別及本事等等,詳加研究介紹。其次,敘述歌劇進化之史綱,自希臘古代樂劇起,到意大利的文藝復興,德國樂劇的革命,歌劇霸主瓦格納之誕生,以及近代風起云涌之各種主義的作品以及現代各國國民歌劇之創立,最后特別逐一介紹歌劇三十二大家之作品,以及世界著名歌劇百種。得此一書,對于西方歌劇藝術會有全面而深切的認識,是要了解、研究歌劇者,不可多得的經典工具書。
張若谷 ·古籍善本 ·83字
周作人(1885-1967),浙江紹興人,現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翻譯家,以散文成就最高,著有近20部散文集,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周作人散文抄》由開明書店出版于932年,本書收入周作人先生散文精品數十篇,是周作人先生七本散文集中選出的最精彩的作品的合集;這些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各異,構思精巧,文筆精巧、語言幽默、內蘊深厚、風格恬淡,充分顯示了周作人的文學功底及豐富的人生閱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周作人的思想感情及創作風格。
周作人 ·古籍善本 ·62字
《法國大革命史》的譯者伍光建被譽為“民國白話文第一大翻譯家”,清末著名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嚴復的弟子,中國翻譯史“億字翻譯家”,深為盛宣懷、胡適、徐志摩、郭沫若、茅盾、梁實秋、老舍、曹禺、胡風等人推崇,更是被著名詩人“江左才子”畢朔望列為與玄奘、嚴復、魯迅、傅雷并駕齊驅的中國五大翻譯家之一。
《俠隱記》又譯《三個火槍手》、《三劍客》,是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之一。該書曾五次被翻拍成電影作品。故事主角為達達尼昂,三個火槍手分別是阿多斯,波爾多斯,和阿拉密斯。這部歷史小說以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三朝代和權傾朝野的紅衣主教黎塞留掌權這一時期的歷史事實為背景,描寫三個火槍手阿多斯、波爾朵斯、阿拉宓斯和他們的朋友達爾大尼央如何忠于國王,與黎塞留斗爭,從而反映出統治階級內部勾心斗角的種種情況。小說時間起止是1624-1628年。
(法)大仲馬 ·古籍善本 ·60字
《老子與莊子》是國學大師陳柱先生老莊研究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萬有文庫》第一輯之一。在書中,陳柱對老子、莊子的生平,老子、莊子在文學、哲學上的成就、莊子學說與老子學說之間的關系以及二者的比較等問題進行了深刻而富有個性的分析。向讀者展示了早期中國道家思想發展的清晰脈絡。是老莊之學研究方面的一部必讀之作。《萬有文庫》是由王云五策劃并擔任主編。王云五于1922年由胡適推薦進商務印書館擔任編譯所長,他大刀闊斧地按新知識、新學科改組編譯所,擴大出書范圍,以新知識為內容,以通俗為目標,以商業為前提,加強出書的系統性。他非常注重小叢書的出版。他做的第一套書是《百科小叢書》,以后又陸續出版了《國學小叢書》等數十套,并在這些小叢書的基礎上匯編而成大型叢書:《萬有文庫》。
陳柱 ·古籍善本 ·69字
周作人先生是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翻譯家。浙江紹興人,魯迅先生的二弟。一生著述甚豐,最能顯示其創作個性,并成為他對中國現代散文藝術獨特貢獻的,就是他的沖淡平和、閑適清雅的小品文。這類散文主要描寫生活風貌、鄉風民俗。在藝術上他的這些散文有著明顯的特點:一是知識淵博;二是清澀幽默;三是沖淡平和的韻致。讀其散文,自能得到一種超凡脫俗、自由率性的感受。本書精選了作者此類散文數十篇,匯集成冊,以饗讀者。
周作人 ·古籍善本 ·63字
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國著名作家。1849年因參加反農奴制活動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在此期間發表有長篇小說《被侮辱和被損害的》、《罪與罰》、《白癡》、《群魔》、《卡拉馬佐夫兄弟》等作品。享譽世界。《死屋手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的長篇紀實小說。全書由回憶、隨筆、特寫、故事等獨立成篇的章節組成,結構巧妙,交織成一幅沙俄牢獄生活的鮮明圖畫。這部作品實際上可稱為大型報告文學。作品真實地再現了沙俄苦役犯監獄的野蠻、殘暴和極其可怕的圖景。陀思妥耶夫斯基還對犯罪原因進行了研究,指出是專制農奴制度下殘酷的生存條件造成了人們的犯罪。作者以親身經歷為基礎,用客觀、冷靜的筆調記述了他在苦役期間的見聞,勾畫出各種人物的獨特個性。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古籍善本 ·60字
莫泊桑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短篇小說大師,1880年《羊脂球》的發表使他一舉成名,該篇亦成為世界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作者將處于社會最底層、受人歧視的妓女——“羊脂球”與形形色色、道貌岸然的所謂上層人物做對比,充分顯示出前者極富正義感和同情心的美好心靈以及后者極端自私、寡廉鮮恥的丑惡靈魂。俄國文學巨匠屠格涅夫認為他是19世紀末法國文壇上“最卓越的天才”,左拉曾預言他的作品將被“未來世紀的小學生們當作無懈可擊的完美的典范口口相傳”,法朗士稱譽他為“短篇小說之王”。本書主要收集了莫泊桑精品之作30多篇。作者以當時生活的時代為素材,描繪了普法戰爭眾生相、可悲可憐的公務員群相、五彩斑斕的諾曼底風土人情等,這些均是比較有代表性的篇目。通過一個個故事讓我們更加了解莫泊桑。
(法)莫泊桑 ·古籍善本 ·65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