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收入我國著名哲學家張申府寫作并發表于1937年至1939年間的關于新啟蒙運動的意見與看法的一系列文章,其中大部分刊載于1938年創刊的《戰時文化》,其余則散見于當時的多種報刊雜志,如《實報》、《戰時教育》、《北平新報》、《自由中國》、《民主》、《抗到底》、《戰斗旬刊》、《全民周刊》、《救亡日報》、《時事類篇》、《大公報》、《呼聲》、《抗敵新聞》、《金陵日報》等。
張申府 ·中國文化 ·7萬字
《百家姓》,是一篇關于中華姓氏的文章。按文獻記載,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后增補到568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124個。《百家姓》采用四言體例,對姓氏進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韻,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對于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中國文字的認識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這也是能夠流傳千百年的一個重要因素。《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并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趙錢孫李”成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吳越地區,故而宋朝皇帝的趙氏、吳越國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主李氏成為百家姓前四位。
尹小林點注 ·中國文化 ·1.9萬字
本書為人生勵志讀本,以南懷瑾的傳統文化為主線,分別從讀書、做人、成就事業等各個方面闡述人生需要的智慧和方法,多角度講解繼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在講解為人處世的智慧和方法時,通過一個個旁征博引的小故事,讓我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項前 ·中國文化 ·10萬字
如果讀者對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還有質疑,那么就請從《余味:跟隨余秋雨品中國文化》開始--翻開第一頁,從《余味:跟隨余秋雨品中國文化》對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語的擷取中,用心去鑒賞、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識以外的文化內涵,細細體悟這份綿延不盡的文化“余味”。
曾一 ·中國文化 ·17.8萬字
本書收錄呂思勉先生《國學概論》《經子解題》《先秦學術概論》《理學綱要》《中國文化史》《歷史研究法》《史學與史籍》《中國史籍讀法》,是迄今講授國學入門門徑最全面的指導書。
呂思勉 ·中國文化 ·47.4萬字
《中國人的精神》是系統反映辜鴻銘思想的一部作品,1915年發表于北京,用英文寫成,旨在對外展示中國文明的價值,呼吁東西方文化彼此融合。1915年,歐洲正深陷一戰的泥潭,仿佛大廈將傾,西方人幾百年來第一次對自身文化產生集體性的反思。辜鴻銘旁征博引,以歌德、卡萊爾和阿諾德的思想為對照,向西方闡釋古典儒學的精神內核。
辜鴻銘 ·中國文化 ·9.8萬字
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頗具特色的一部分。民俗對聯則是最具實用性的對聯。本書從工商百業中選取名聯,又選取一些妙聯趣事以饗讀者。
蕭黃編著 ·中國文化 ·5.2萬字
對聯是做為民族傳統風俗文化之一,從其誕生起,就一直為歷代人民所重視。本書從歲時節日、人生禮俗、工商百業三大方面,選取精聯、名聯百余條以饗讀者。
蕭黃編著 ·中國文化 ·3.3萬字
《北大國學課》是普及國學知識的讀本,內容包括經學、史學、地理、諸子哲學、詩詞曲賦、小說戲曲、金石學、圖書學、中醫、藝術等中國傳統文化領域的常識知識,力求從五千年中華文化中擷取精華呈現讀者。立意明確,解讀深入淺出,用簡練質樸的語言將深奧的國學細細品讀,旨在幫助讀者對國學有一個系統化的認識,并日益精進,學有所成;使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融會貫通,啟發智慧,指引人生。
經典課程編委會編著 ·中國文化 ·17.6萬字
它是吉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凝結著中國人的倫理情感、生命意識、審美趣味與宗教情懷;他源遠流長,博大情深……
董勝 陳秀伶編著 ·中國文化 ·3.7萬字
本書以漢承秦制鑄造半兩錢為切入點,論述秦半兩的深遠影響,同在另一方面也闡述其在生活中造成的種種不便,從而使得漢代統治者下決心將貨幣政策大刀闊斧改革一番,而這一改革在漢武帝時期終于得以實現。統鑄五銖錢這一措施不得不說是極其明智的,其為以后的經濟大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曾勛 鄭明武編著 ·中國文化 ·3.7萬字
那些埋藏在大地之下的石磚瓦礫、珠寶器物……是記載先人訊息的密碼。它們靜靜地、默默地守候著遠古的秘密,等待著后人去發現,去破譯。看人類祖先是如何用粗獷、古樸、自然的方法來描繪、記錄他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內容的。
王金鋒 林風編著 ·中國文化 ·4萬字
周口店遺址是現今世界上發現人類化石最豐富、最生動的古人類遺址,那具著名的“北京人”頭蓋骨便是周口店的發現,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書編者融合國內外考古發現,剖析遺骨遺跡的同時,挖掘考古背后的文化及歷史背景,為讀者全面展現周口店遺址挖掘的歷史過程。
曾勛 馬成功 王靜編著 ·中國文化 ·4萬字
關于都江堰與青城山有一種說法叫做“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不僅僅是因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來的最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為都江堰兩千年來對巴蜀大地農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對宣揚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貢獻。
鄭明武 陳慧編著 ·中國文化 ·4.1萬字
優良的家風,一定是經歷了幾代人的努力和實踐,在無數經歷中總結的適合這個家庭的寶貴經驗,是在大風大浪中沉淀下來的教育結晶,這種無聲的教誨、最基本的教育理念,是流淌在家庭身體中的血液,是一個家庭的靈魂,他可以規范個人的成長道路,更能夠成就家庭的進步與發展。
張頤武 ·中國文化 ·8.7萬字
敬業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形成的傳統美德,它在我們的工作和事業中具體表現為勤奮刻苦、盡職盡責、清廉自守等優秀作風。敬業一書從勤奮好學、心懷遠志、砥礪意志、持之以恒、清廉自守、盡忠職守、奉公為民、躬行大道八個方面,通過古今名人的敬業事跡以及家風家訓中的名言警句,闡釋了中華家風中代代相承的敬業精神,希望對于當代讀者有所啟迪。
王玉玊 葉栩喬編著 ·中國文化 ·8.6萬字
作者從浩如煙海的古藉文獻和燦若星空的評論文章中,依山鑄銅,沙里淘金,整合了歷代經學大家和歷史學者的不同觀點,分別從十三經的成書過程、主要內容、中心思想、歷代影響等進行論述,詳盡闡述了各大門派為自己著書立說的起因與時代變遷的直接關聯。十三經的發展史伴隨著中國改朝換代的群雄爭霸史,寫盡了百姓的悲歡離合,寫盡了歷朝歷代的文人志士憂國憂民的一片熱忱,對于初次接觸十三經的學子來說,這是一本啟蒙書;對于系統學習和研究中國文化的學者來說,這是一本索引考;對于頗有造詣的史學家、經學家來說,這是一本推廣和普及教育的好幫手。
魏天作 ·中國文化 ·15.2萬字
“嵩高惟岳,峻極于天”。地處中原,峻峰林立的少林勝地嵩山,素有“汴洛兩京、畿內名山”之稱。地質學上稱之為世界上罕見的“五代同堂”,即五個時期的地質現象在嵩山表露齊全。嵩山不僅經歷了地球40億年來演變的軌跡,也見證了中華民族各朝各代的興衰。它集山岳文化、民俗文化乃至域外文化于一身,也是儒、釋、道三教合一體現最為完美之地。本書帶你一起領略嵩山山峰之秀美,歷史之厚重。
乾坤魚 竇巖編著 ·中國文化 ·4.1萬字
華山名勝數不勝數,自山麓至絕頂,廟宇古跡,天然奇景,處處可見。華山是中華民族的圣山,不僅山峰雄偉驚奇壯觀,而且還是道教名山,從古至今,有多位學者在華山開館受徒,同時也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游覽,留下了許多贊詠的詩篇。自隋唐以來,以李白、杜甫為代表的文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游記不下千余篇,摩巖石刻多達千余處。
乾坤魚 竇巖編著 ·中國文化 ·4萬字
這里,素有“天下第一關”的美譽;這里,是東北與華北的咽喉要沖;這里,更是萬里長城起點的第一道雄關。
岳丕航 淡墨松風編著 ·中國文化 ·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