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如果你人緣差、事業不成功,不要埋怨自己不努力,其實根源在于你從小沒有受到良好的思維習慣教育?,F代人生活的不如意、身心的失常,幾乎全是從性情失調而來,這根源于少兒時期的教育紕漏,各種心態、性格培養的不成熟,其實,《弟子規》里講的全是現代積極心理學的大智慧,能幫你從小到大構建完美人際關系和人生大格局。
羅大倫 ·中國文化 ·11.8萬字
北大微講堂是北京大學為學生開設的科普講座,邀請各學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講解內容權威卻又通俗易懂。
樓宇烈 ·中國文化 ·1.3萬字
(1)在場的每一位都跟我一樣,非常關心中國的前途和中華民族的命運,因為我們知道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歷史,而且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中華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冠軍文化。(2)中國的每個知識分子應該不斷地思索:中華文化,這個曾經是冠軍的文化是不是能夠再度輝煌起來,又變成一個冠軍的文化?(3)一個強勢文化指的是什么?強勢文化指的無非就是經濟基礎好。所以,我們必須努力,推動經濟的發展,推動我們的社會、政治、經濟、組織現代化。即使這樣,我們還要努力,爭取自己文化的核心價值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到那時,我們今天的講壇所追求的冠軍這個獎杯就會有機會回到我們的手中。
林毅夫 ·中國文化 ·1.5萬字
本書是作者鐘永圣根據自己多年來學習《黃帝內經》的切身體會撰寫而成。認為《黃帝內經》中華傳統文化這一精神財富的精髓,值得炎黃子孫終身探究體悟,闡述了知陰陽,懂五行的古人,生活習慣與天地四時運轉規律相合而健康長壽。提倡現代人應按照天地四時運轉規律安排作息時間,尤其針對《黃帝內經》里的如“天之在我者,德也”等相關內容,強調人要心存善念,要真誠、謙讓、柔和待人,人生命運一定會有改變。本書作者運用通俗的語言,以講座的方式呈現,讓讀者輕松學到和領悟一些《黃帝內經》自知、自保的智慧和真諦。本書具有一定的啟迪作用和借鑒價值。無敏感問題,不需報備,可以出版,請復審、終審審定。
鐘永圣 ·中國文化 ·18萬字
“天人合一”由宋代著名思想張載明確提出,是中國傳統思想中經久不衰的思想話題,集中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觀念。在此之前,古人雖未明言“天人合一”之語,但隱含“天人合一”思想的觀念早已存在。本書是按照“道法自然”“民胞物與”“盡心知性”“山水媚道”“賞游登臨”“田園意趣”六類將古代先賢相關論述精選匯編而成。
韓經太 陳亮 ·中國文化 ·11.6萬字
本書是“中華傳統價值觀叢書”之一種。該叢書以人為本,以立人為宗旨,以個人為軸心,輻射出個人與自我、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三個探討的領域板塊,主題分別是個人與家庭、師友、與國家、與社會的關系來討論的話題。本書《尊師重教》主題是知識與師道。從先秦至清代有影響的典籍中篩選出主題名篇,逐篇予以解題、注釋。
萬德敬 高淑君 和談編注 ·中國文化 ·15萬字
本書為《中華傳統價值觀叢書》中的一種,著眼于知書達禮這一重要的價值取向,編選歷代關于讀書治學、修身復禮的文章,分“博學于文”“讀書之道”“好學故事”“約之以禮”“詩禮治國”“知行合一”六個板塊,并作簡潔明了的注釋和解讀。本叢書是了解中華傳統價值觀的優秀讀物。
袁媛 詹福瑞編注 ·中國文化 ·14.1萬字
本書是清代名臣張英與其子張廷玉撰寫的家訓。張英以宦官仕途、為人處世等方面的親身經歷和切身體會,結合古圣時賢的言行事例,教導子孫如何持家、治國、讀書、立身、做人、交友。他用自己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的些微小事,解讀深刻的人生哲理,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張廷玉深受張英影響,結合自己的經歷寫出了《澄懷園語》,內容豐富,主要包括修身、持家、節用、讀書、擇友等諸多方面?!堵斢桚S語》和《澄懷園語》自刊行以來,影響巨大,被奉為修身齊家的典范,傳誦不息。
張英 張廷玉 ·中國文化 ·10.9萬字
本書以明刻本為底本,并在原文的基礎上,加了精細的注釋譯文,闡述其微言大義,便于您閱讀和理解;還以現代人的視角,在對原著箴言進行經典解讀的同時聯系當下,意在揚棄封建糟粕,賦予時代新義,為您處理社會問題提供有益的借鑒。精煉的文字力求妙傳其清韻,豐富其內涵,是一部有益于人們陶冶情操、磨煉意志、奮發向上的經典讀物。
劉麗云編著 ·中國文化 ·17.8萬字
根據《弟子規》的內容共分成八章九十二小節,每小節包含原典再現、重點注釋、白話翻譯、鑒賞評議和處事解讀五部分。全書在系統闡釋《弟子規》的字詞句義基礎上,廣泛而全面地圍繞《弟子規》展開了評議鑒賞,深入地對其處世意義進行了現代解讀。
宋娜燕飛編著 ·中國文化 ·14.7萬字
《鬼谷子》堪稱“中國一奇書”,思想深邃,內容極為豐富?!墩Z文新課標必讀叢書:鬼谷子全評(國學典藏版)》是運籌帷幄的智慧寶典、決勝千里的實用指南,是職場、商場智慧修煉的必讀書。《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鬼谷子全評(國學典藏版)》在原文的基礎上,加了精細的注釋譯文,闡述其微言大義,便于您閱讀和理解;還以現代人的視角,在對原著箴言進行深度解讀的同時聯系當下,意在揚棄封建糟粕,賦予時代新義,為您處理社會問題提供有益的借鑒。
張凌翔 ·中國文化 ·17萬字
《毓老師說大學》是毓老師講授這部經典的真實記錄,真實地反映了毓老師依經解經的特色?!敦估蠋熣f大學》首揭“學大”、“學天”,毓老師認為,《大學》是大人之學、天學。學大,故成大人,學天才能則天,行為與天一樣,故成“天人”。毓老師說,《大學》講《春秋》之道,被認為是中國最有系統的政治哲學之一,即談政之書,是儒學眾經之膽。毓老是說,《大學》講“為政在人”,注重用事、經世,自人心講到天下平?!洞髮W》與《春秋》相表里,與《中庸》相表里。《大學》即佛經的《心經》,《中庸》即佛經的《金剛經》。學中國經典,應自《大學》與《中庸》入手。
愛新覺羅·毓鋆講述 ·中國文化 ·6.6萬字
許仁圖編著的《毓老師講學記》乃總結一代大儒愛新覺羅·毓鋆在臺六十多年來書院講學之集大成之作,首次向讀者闡述毓老的講學,其拯世真文和不傳之秘開啟了中華文化的又一村。毓老讀書百年,讀出了活學問;教學六十余年,講的都是實學。毓老之學重實用,實用當然要易知易行,講學要講到聽者能懂。他說:向學子講學,不是大師;跟老百姓講學,才是大師。毓老講學一貫遵循依經解經的方法,學宗孔子,接棒熊十力,講述兩千多年前的古人智慧,用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不僅歷久彌新,而且玉潤珠圓。毓老用其飽經世患的生命,啟迪眾多學子無盡的智慧。他強調,智慧無古今,要古為今用,我們讀古書為的是存智慧,不要為古人化妝。
許仁圖 ·中國文化 ·19.2萬字
《毓老師說孫子兵法》系一代大儒愛新覺羅·毓鋆幾十年來在臺講授《孫子兵法》的集大成之作。《毓老師說孫子兵法》重在告訴讀者要懂得變局,知曉為人處世之道;要有智慧,遇事要以智?。桓鼜娬{,凡事要留余地,得勢時不可以趕盡殺絕。《毓老師說孫子兵法》告訴我們,《孫子兵法》最終的目的是使人類和平,天下一家,所有人類都同一尊貴,應同等對待!如能用此一眼光讀《孫子》,相信人人皆可用智慧,為自己也為家人謀得一幸福的人生。如果社會因為智者多了,大家遇事能以智取,不作無謂之爭,和睦相處,社會、國家也就日趨于安寧。大家共存共榮,互不侵害,最終才能達成天下一家的理想。
愛新覺羅·毓鋆講述 ·中國文化 ·16.8萬字
古往今來,解讀、研究《老子》一書的著作浩如煙海,僅注釋和白話翻譯的版本就不計其數。《老子答問錄》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學術著作,而是進行了一種全新的嘗試,即在恪守“言之有據”的原則基礎上,采取今人與先哲問答“對話”的形式,來向非從事專業性研究的讀者,深入淺出地介紹老子的生平、事跡、學說、人生觀和哲學思想,點評歷代研究者的種種解釋和釋義,并發表一些自己的“感言”,以期幫助普通的讀者走近先賢的內心世界,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思想和道德的滋養,充實并完善自己。
劉修明 ·中國文化 ·19.8萬字
《論語印心》是尹建維先生積數十年功力對《論語》的章句反復琢磨,加之職場的磨練,與現實環境相結合的體悟,因此讀來不會索然無味,反而對《論語》有豁然開朗的明白樂趣。讀者可作為研究《論語》參考,亦可作為尋求人生目標的生命之書展讀。書中的“疏”基本是以古文的形式表達,“鈔”是用白話發揮“疏”,并且強調《論語》智慧的應用。《論語印心》一書有三個特色:以經解經、孔老會通、時代應用。《論語印心》以《論語》接人,視《論語》為立身、立世、開慧之善器。
尹建維 ·中國文化 ·17.4萬字
乾、坤兩卦在《易經》中具有開天辟地的領導意義,被稱為天地之卦、父母之卦,是《易經》核心的核心。本書細講詳解乾、坤兩卦的經傳全文,思維縝密,邏輯清晰,從乾先坤后的自然秩序到乾剛坤柔的立身行事,詳盡闡釋乾坤兩卦的哲學意涵,幫助讀者從容進入《易經》之本,了解中華文化的核心智慧;并以生活實例佐證解讀,使讀者深悟其理,并可在生活中借鑒應用。
劉君祖 ·中國文化 ·12.4萬字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劉君祖先生依經解經,貫通經典,觀照現實,分別對《黃帝陰符經》和《天機經》進行了解讀?!蛾幏洝凡贿^短短四百余字,《天機經》亦不過兩千余字,卻皆為道藏經典。兩書合觀,讀者盡可于千余字間沉潛,掌握天地萬物運行的自然規律,體悟道家智慧和修養方法,“觀天之道,執天之行”,覽粲然義理,察古人心跡,登臨“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之人生境界。
劉君祖 ·中國文化 ·7.1萬字
《冰鑒》是一部關于識人、相人的經典著作,深受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的喜愛。不同于一般的江湖相書,《冰鑒》強調聲音、容貌、神態、氣色的密切關聯,注重在動態變化中尋求新的平衡,介紹了識人、相人的重要方法。在《新解冰鑒》中,作者以《周易》的高遠思想境界關照、解析《冰鑒》,不僅詳細講述了透過外表看到他人本質的具體方法,還揭示了依靠修為改變個人命運的深刻哲理和具體途徑。
劉君祖 ·中國文化 ·6.1萬字
《毓老師說》為毓老師在臺幾十年講學或談論的語錄,為毓老師思想言論的綜述,由毓門弟子整理,一共十二輯。《毓老師說》中“思痛錄”、“訓勉錄”、“用知錄”為毓老師撰寫的題名;“政事錄”、“識往錄”、“司鐸錄”、“奉元錄”、“述學錄”、“問心錄”、“立本錄”則是毓老師提撕眾弟子的字詞;“倚欄錄”為毓老師對父母、妻子之情的動容記錄;“儼然錄”則是弟子記載毓老師的言行以及表達自己思慕之情。
愛新覺羅·毓鋆講述 毓門弟子恭錄 ·中國文化 ·9.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