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道的理想:古典儒家政治哲學新探
中國傳統治道是中國古代思想的原生形態,具有十分豐富的思想內涵。挖掘這一博大精深的思想資源,無論對于建立中國思想研究的主體性,還是對于建立當代世界合理的社會秩序和心靈秩序,促進人類文明的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本書探賾先秦以來主要儒家哲人的治道理想,試圖展現古典儒家政治哲學的內在邏輯和核心思想。作者認為,以孔子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禮崩樂壞”的歷史背景下所教導形成的“政治共同體”,塑造了儒家以道統引導政統的政治理想。從漢代儒宗董仲舒倡導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到宋代朱子“格君心之非”,再到明代王陽明的內圣外王,儒家對王道政治的期待,內具著士大夫對道統的堅守;儒哲的獨立人格和責任精神與現實的政治并存,構成了中華優秀傳統政治文化的“陰陽結構”。
·19.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