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家風好則人心正,父母慈,兒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孫賢。家風不好則子孫惡,子不肖,孽孫生,一個家庭的和睦離不開良好的家風、家法。一個家族的家法關系到一個家族的聲譽和興旺,更關系到家族內子女的人格塑造與培養。《中國家法》從“家風家教”“人道倫常”“修身齊家”三大方面,由大及小、由淺入深地闡釋了一個家族、一個家庭、一個家族成員該如何對子女進行有益的引導、教育,從而潛移默化地繼承家族的傳統美德,累積智慧,樹立影響,讓子孫世代受益。
劉云生 ·中國文化 ·18.2萬字
本套書包括《國學之子學精粹》、《國學之史學精粹》、《國學之蒙學精粹》、《國學之經學精粹》、《國學之集學精粹》、《國學之常識精選與趣典》、《莊子(雜篇一)》、《莊子(雜篇二)》、《莊子(外篇一)》、《莊子(外篇三)》、《莊子(外篇二)》、《莊子(內篇)》等,共21冊。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并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國學,自“西學東漸”后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商君書》是戰國時期法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也稱《商子》,現存24篇。該書解決了在當時條件下實行變法的理論基礎問題,提出了變法的幾大原則,既有宏觀理論闡述,也有具體的法令軍規,其中有些內容比如不能讓利益一致的人相互監督等,至今仍有借鑒意義。本書的文體多樣,議論體有:《農戰》《開塞》《劃策》等十數篇,或先綜合后分析,或先分析后綜合,兼用歸納演繹,首尾呼應。有時也運用比喻、排比、對比、借代等修辭手法。《徠民》篇運用了“齊人有東郭敞者”的寓言,以增強說理的效果和形像性。說明體有:《墾令》《靳令》《境內》等篇,是對秦政令的詮釋。辯難體有《更法》,通過人物對話相互駁辯來闡述中心論點,司馬遷錄入《史記·商君列傳》,用以表明商鞅的主張。
王克忠 劉強 商鞅 榖梁俶 魏徵 ·中國文化 ·132萬字
《劉君祖完全破解易經密碼》系列書是海內外公認的易學大家劉君祖先生歷時四年多,對《易經》六十四卦作透徹詳盡的解讀,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洞悉決策模式,把《易經》智慧延伸在現代生活中,更進一步通過依經解經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學術相印證,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醫養生與企業管理等,圓融無礙,使得我們對《易經》六十四卦爻符號的無字天書不再陌生,進而欲罷不能、意猶未盡。
劉君祖 ·中國文化 ·31.2萬字
《通往岡仁波齊的路》是著名導演張楊的首部文字作品。張楊在書中回顧了自己二十年的從影歷程,以及備受矚目的電影《岡仁波齊》和《皮繩上的魂》的創作故事。傳奇的經歷與頗具張力的行文風格無不透露著張楊獨特的藝術觀與坦誠的人生觀。作為內地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人物,張楊持續不斷地進行著風格實驗與自我突破,憑借《洗澡》《向日葵》《昨天》《落葉歸根》《岡仁波齊》《皮繩上的魂》等一系列精彩之作,一路斬獲各大電影節重要獎項,為華語影壇注入了與眾不同的活力。本書收錄了張楊導演的珍貴照片,以及大量精美絕倫的藏地攝影作品。
張楊 ·民俗文化 ·6.7萬字
在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歷史進程中,陜西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這里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既有藍田猿人、半坡遺址、軒轅黃帝陵等遠古歷史,也有周、秦、漢、唐等十多個王朝1300年的建都史。現在的陜西同樣也煥發著勃勃生機,它開放包容、創新實力雄厚,生態優美、宜居宜游。《2020中國陜西》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對陜西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經濟建設、民生教育、對外交流等方方面面做了系統性介紹,以詳實的資料數據,反映了2019年陜西在各個方面取得的成就與發展,是一部反映陜西風貌、時代精神的精品圖書。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地域文化 ·3.7萬字
2015年,中國二十四節氣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本書旨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對二十四節氣知識進行普及性宣傳,對節氣內容加以品讀賞析,幫助讀者感知節氣內容的美感和文化魅力。本書尋根溯源,著眼現實,首次對二十四節氣及節氣文化進行系統、深入、細致的解讀,融入了大量歷史、人文、氣象、生活、自然、物候、傳統農耕、典故傳說、民諺民俗等各類知識與信息,融入了大量鮮活資料及生活體驗,同時從不同角度闡述了二十四節氣的文化意義及對生活的引領作用,從而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及實用性,使讀者感受到節氣轉換的每一步聲息。本書是一本通俗讀物,適合各層次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閱讀。
賴國清 ·文化研究 ·19.2萬字
根據《弟子規》的內容共分成八章九十二小節,每小節包含原典再現、重點注釋、白話翻譯、鑒賞評議和處事解讀五部分。全書在系統闡釋《弟子規》的字詞句義基礎上,廣泛而全面地圍繞《弟子規》展開了評議鑒賞,深入地對其處世意義進行了現代解讀。
宋娜燕飛編著 ·中國文化 ·14.7萬字
《年譜與家譜》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金開誠主編 ·中國文化 ·2.5萬字
《花鼓戲》主要內容分為走進花鼓戲、瑰麗的藝術、花鼓戲的種類等。花鼓戲是湖南、湖北、安徽、廣東各地的花鼓戲、采茶戲、燈戲和楊花柳等劇種的統稱。主要曲調來源于民間小調,如花腔、打鑼腔、川調、口子調、筒子腔等。
金開誠主編 ·民族文化 ·3.4萬字
方東美是現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其學思歷程中始終表現出對審美問題的敏感、關注和探究。總體來看,他以現代西方生命美學為參照,重新闡釋中國傳統文化,通過詩意的語言復活了其中的生命思想,建構了以傳統文化為本位的生命美學體系。這不僅有效地推動了中國美學的創造性轉型,同時亦促使中國美學重新回到了對人本身的關注,從而為解決現代性發展所造就的各種問題提供了思想上的有效資源。全書圍繞方氏生命美學所涉及的四個核心問題展開:生命本體論是其美學體系的哲學基礎;美感生成論是其基于生命本體論而對生命之美的生成根源、條件、內在機理,及其在中國傳統儒道佛三家中的具體表現給予的說明和論述。
劉欣 ·文化研究 ·16.1萬字
智識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但為何在美國,智識本身及擁有智識的人屢屢遭到忌恨和懷疑?為何一部分美國人熱衷于追捧自我奮斗的商業天才,而不信任政治精英?為何他們情愿接受煽動信息,卻拒絕聽從專家意見?本書是解析美國反智主義傳統的里程碑式著作,揭示出美國性格中的許多關鍵特征。它不僅從宗教、政治、商業、教育等方面追溯了美國生活中那些蔑視智識的人的思想根源和邏輯,而且試圖說明知識分子作為民主社會的一股力量究竟是什么,以及他們的使命何在。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文化研究 ·38.2萬字
《幼學瓊林》是駢體文寫成的,全書全部用對偶句寫成,容易誦讀,便于記憶。全書內容廣博、包羅萬象,被稱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人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會讀書”。書中對許多的成語出處作了許多介紹,讀者可掌握不少成語典故,此外還可以了解中國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風俗禮儀、生老病死、婚喪嫁娶、鳥獸花木、朝廷文武、飲食器用、宮室珍寶、文事科第、釋道鬼神等諸多方面的內容。書中還有許多警句、格言,至今仍然傳誦不絕。但是書中也有一些封建觀點,對于現代人來說難以認同。偉人毛澤東就能熟背《幼學瓊林》,可見此書影響于世的程度。
程登吉 ·中國文化 ·16萬字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愛國創新包容厚德”。作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長期發展建設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財富的概括和總結,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體現了首都歷史文化的特征,體現了首都群眾的精神文化追求。
《北京精神》編寫組 ·地域文化 ·10.3萬字
日本,一個小小的彈丸之地,一個資源極度匱乏的島國,一手造就了一場世界大戰,另一手造就了二戰后世界最大的經濟奇跡。戰中的日本為什么要扮演令人發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國嗎?成為唯一一個被原子彈轟炸的國家后,又是怎樣迅速復興崛起的?當今經濟衰退、政局混亂的日本,是否還秉持大國情懷……所有問題都能在這本《菊與刀》中得到解答。“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與“刀”來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個西方人的冷靜視角,通覽日本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格。既抓住了日本文化細致的地方,又將它置于東方文化與太平洋島嶼文化的人類文化學視野里。時至今日,她被公認為歷史上最懂日本人的作者,《菊與刀》這本書被公認為史上描寫日本文化的第一書。此書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其極大的影響至今不減。
(美)露絲·本尼迪克特 ·各國文化 ·17.3萬字
《鬼谷子》以縱橫捭闔為主,不僅有理論,有旨歸,更重術用。今《鬼谷子》漸為世人所重視。一些學者或從軍事、或從外交謀略、或從媒體傳播等角度論述此書。本書則參以易學來解譯《鬼谷子》之術用,開啟《鬼谷子》研究的另一個方向。其擺脫文字章句訓詁之執著,重在義理之發揮及印證,以《鬼谷子》,佐以《孫子兵法》,參以《易經》陰陽生克,不僅可作為個人奮斗之良師益友,甚至可用來謀國論政。
劉君祖 ·中國文化 ·21.3萬字
《由巫到禮釋禮歸仁》是我國著名哲學家、美學家李澤厚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李澤厚認為,由巫入禮歸仁為中華文化關鍵所在。全書分為五部分:“前記”、“說巫史傳統(1999)”、“說巫史傳統補(2005)”、“由巫到禮(2001、2014)”、“釋禮歸仁(2014)”以及附錄的四部分“中華文化的源頭符號(2005)”、“初讀《郭店楚墓竹簡》印象紀要(1998)”、“初擬儒學深層結構說”、“中日文化心理比較試說略稿(1997)”。本書的講述,深入淺出,自成體系,傳達出中國文化的這一特點。
李澤厚 ·中國文化 ·14.6萬字
美國傳奇殯葬師凱特琳·道蒂游歷印尼、日本、墨西哥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親身走訪科羅拉多州的露天火葬、印尼公共墓室、墨西哥亡靈節、日本琉璃殿骨灰供奉等等。在這些葬禮文化中,既蘊涵著當地的歷史傳統,也讓我們看到關于葬禮更多的可能性。我們沒有義務遠離死亡,也沒有義務對死亡感到羞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現身,然后出席,然后參與。死亡需要被重新認識和接納,以便讓我們學會好好告別。如果你曾失去過親人,哀悼過逝去的友人,或者想象過自己的死亡,那么,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
(美)凱特琳·道蒂 ·隨筆 ·9.2萬字
本書對于涉及企業和個人生存之本的“誠信”的內涵作出充分的闡釋。從修身、處世、做人、為官、為商等多方面闡述誠信的重要性,生動運用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輔助說明誠信的價值觀,希望讀者心懷誠信行走天下,做到“我誠信故我在”,讓誠信成為每個人心中和整個社會不變的主旋律。做到信義傳千古,美德恒久遠。
謝寒梅 ·中國文化 ·17萬字
明明還很年輕,怎么搞得一身傷病!我們的身體每分鐘都在變化,懂得觀察它的一舉一動,找回健康通透的生活,才不會疲于奔命!南師認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們身體及情緒的感覺也有春夏秋冬。人的生命是個小天地,天地的大法則與人的身體是一樣的,這叫天人合一。不是這個天跟人怎么合,而是說生命的法則、那個動力跟天地是同一個規律的。
南懷瑾 ·隨筆 ·11.4萬字
時隔十年后,金克木名作重磅歸來!梁文道《開卷八分鐘》首推書;錢文忠、張汝倫、陳平原聯袂推薦!一代學術大家卓越的讀書方法,一位文化傳奇特殊的學習路徑。金克木先生一代大家,其讀書與治學自有獨到幽微之處。惜其著作出版廣而且雜,況未經人整理,故今日學子,得片羽易,而欲窺其全面則難。本書編者爬梳剔抉,參互考尋,從金克木生前約30部已出版著作中精選出有關讀書治學方法的文章50余篇,分“書讀完了”——讀什么書;“福爾摩斯與讀書得間”——怎么讀書;讀書、讀人、讀物——讀通書三輯,其文說理敘事,皆清秀流利,無晦澀難懂之處,普通讀者循序漸進,或可一窺大家通人治學讀書之堂奧。2017全新增訂版,將金克木的讀書心得完整呈現。
金克木 ·文化評述 ·28.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