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孫子兵法》是從戰國時期起就風靡流傳的軍事著作,古今中外的軍事家們都使用其中論述的軍事理論來指導戰爭,而且,其中論述的基本理論和思想還被運用到了現代經營決策和社會管理方面。然而,這部著的原作者是誰,學術界議論紛紛,一種認為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孫武所著;一種認為是孫臏整理而成;一種認為是戰國初年某位山林處士編寫;還有的說是三國時代曹操編撰的。直到1972年,數百年的爭論方告結束,《孫子兵法》的原作者被確認為春秋時期吳國的將軍孫武。
韓震主編 ·中國文化 ·7.3萬字
本書除了可以欣賞到綠茶、紅茶、青茶、花茶和普洱茶等各種精心擺設好的茶席之作外,還能欣賞到雅致的茶室、卓越的器物和豐富的茶藝,并根據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進行劃分,收錄了100多個方案的茶室設計,每個方案里面均含括茶類、茶器以及設計特點等文字,方便讀者在進行茶室裝點、品嘗茶水的同時,選擇合適的茶器和茶花,并由此美化我們的生活空間,提升我們的藝術品位。
素茗堂編著 ·中國文化 ·0字
鄉規民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從中國傳統基層社會治理入手,對什么是鄉規民約、鄉規民約的歷史作用以及當代價值等分別作了說明,并以《呂氏鄉約》為切入點,較為清晰地介紹了鄉約的具體內容及文化內涵。作者認為,在傳統鄉賢的引領、示范下,鄉規民約以相約共善為目標,以“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為方法,在鄉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導善、化俗、互助等以教化促治理的作用。鑒往知來,在建設新農村的今天,傳統鄉規民約對于進行新鄉賢建設,促進基層社會的和諧發展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
王廣 ·中國文化 ·11.3萬字
采用中醫藥、藝術、文學相結合的模式,通過中醫藥、畫與詩的形式展現,打造全媒體中醫藥文化資源,進而有效將中醫藥、畫、詩連脈,構建中醫藥文化的詩畫融合傳播路徑,以期增強群眾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高知曉率,降低中醫經典文獻解讀難度。從而提高傳統中醫藥文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用創造性思維與方法對中醫藥文化的詩畫融合傳播路徑進行研究。
李蕊著繪 ·中國文化 ·5.3萬字
在物質生活高度繁榮的今天,人們時常被外物所累,“想”回到相對貧乏的過去,重回人與物的和諧關系。為什么柴火灶比煤氣灶燒菜更香?為什么自行車比汽車似乎更能承載?為什么爐子比暖氣更暖人心?這種對過去生活的羅曼蒂克的想法值得玩味。作者王小偉琢磨了一種恰當的、刻畫生活的手段,從懷舊的影像中梳理內心,透過自身的經驗和長輩的回憶,回顧八九十年代以來我們熟悉的技術人工物(俗稱“東西”)是如何生滅的,試圖解釋為什么在之前的歲月物件是如此金貴,仿佛家庭成員,而現在的物件變成了純粹的商品,不再需要人花心力照顧,只剩下干癟的使用價值。這或許反映了人們生活底層的邏輯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本書中所談論的諸多技術物是“70后”“80后”和“90后”共同的回憶,有些是比較單純的設備,比如電視、手機,有些是直接和生活相關的技術產品,比如住房和穿衣,還有飲食。王小偉以技術哲學為基,打破學術和文學的壁壘,寫下這本以日常用品為主角的小書,刻畫一段我們共同走過的集體歷史。
王小偉 ·隨筆 ·8.4萬字
什么是超藝術托馬森?是附著于土地或建筑,且被保存得很美的無用之物,也是日復一日的熟悉街道中埋藏的獨特趣味。本書為風靡日本、至今不衰的“路上觀察學”“考現學”經典著作,目前依然常常殺入日本亞馬遜社會學暢銷榜前十。作者赤瀨川原平在偶然散步于東京街頭時,發現了一座不通往任何地方但被悉心保存的樓梯,至此開始了對整個都市的另類探索,掀起了一場觀察街頭和認識附近的運動,并于1986年與建筑家藤森照信、插畫家南伸坊等人發起“路上觀察學會”。作者詼諧、調侃、充滿玩樂精神的文字背后,是對都市現代化進程的嚴肅思考以及對日常風景的探尋和解剖。在城市居民步行經驗越來越少的當下,以散步為基礎的路上觀察旨在喚回人們對附近的親切感,找回個人與外界的切身接觸。
(日)赤瀨川原平 ·文化研究 ·11.5萬字
“花兒”,是主要廣泛流傳于我國西北地區的一種民歌,是黃土地上的山歌民曲。自從“花兒”誕生以來,它就真實記錄著西北各族人民的生活命運,演唱著來自遼闊土地上的情感。本書立足于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力圖從西北民族民間文化的深處挖掘整理文化瑰寶,從花兒的定義、類別、民族地域屬性、傳播流布狀況、民俗價值、歷史、人文、藝術價值、保護與傳承幾個方面展開研究,將已試教兩年多的《花兒十講》重新修訂整理,編成了一部具學術性、知識性、欣賞性、實用性并重的花兒教程。
劉明 劉同生 ·文化研究 ·5.9萬字
成語這一文化的“活化石”,歷經千年的錘煉與傳承,至今仍被廣泛運用在日常生活的口語以及行文中。本書各篇章以成語本身為“引子”,將成語作為打開傳統文化寶庫的鑰匙,追尋歷史蹤跡,借鑒歷史人物的功過成敗,辨明是非,并用今人的視角,以詼諧而有趣的筆調,談古論今,就事論事,剖析至理,感悟人生。力求從成語攜帶的文化密碼中,感受傳統文化的底蘊。書中既有翔實的歷史事實,又能對史料中提到的人與事,給出新的見解,做到不落舊巢。
車明正 ·中國文化 ·19.7萬字
本書為地方文化類書籍,重點介紹了?牛溝兵工廠的發展歷程及重要意義。?牛溝兵工廠是抗戰時期晉綏根據地的第一個兵工廠,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在陜西省佳縣?牛溝村駐扎了七年之久。兵工戰士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制造出大批武器和彈藥,為抗日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建廠期間,?牛溝村的群眾上下同心,團結一致,獻糧、獻地、獻房、獻力,不遺余力地全民支前,他們雖然沒有上前線殺敵,但做出了同樣的貢獻和犧牲,從而譜寫出一曲可歌可泣、軍民魚水的鏗鏘頌歌。
劉亞蓮 ·地域文化 ·6.2萬字
本書書稿是第十一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第三屆民族文化研究論壇的會議論文集。主要內容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研究,地方經濟、文化、體育事業發展研究,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文化旅游產業研究,少數民族作家作品研究等相關論文二十余篇。
黃明輝 王廷勇主編 ·中國文化 ·19.9萬字
本書乃陳柱先生為暨南大學及大夏大學兩校講授《中庸》時的成果。作者多以自家心得注解《中庸》,其別無新意者則仍采鄭注,并選錄各家之說,尤于近代戴震、康有為、馬其昶及業師唐蔚芝先生之說,錄之甚眾,以備參考。同時,本書附有陳柱昔日講學南洋大學時所著《中庸通義》,實乃研讀《中庸》的經典文本。
陳柱 ·文化研究 ·4.5萬字
從歷史、神秘的死亡地帶和自然奇觀三個角度出發,收集大量的歷史、傳說、逸事等資料,試圖從不同學科、不同領域全方位解讀北緯30°上所發生的奇聞異事,雖說不能徹底解答所有的難解之謎,但是至少可以讓所有讀者了解,我們生存的這顆星球上,存在這些鬼神莫測的謎,以及那些令人窒息的美。
蕭盛編著 ·神秘文化 ·11.5萬字
英國著名學者湯因比曾清晰論述了中華文明精神遺產的優秀資質,預言今后中國是融合全人類的重要核心。他說:“世界統一是避免人類集體自殺之路。在這點上,現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準備的,是兩千年來培育了獨特思維方法的中華民族。”他還說:“從兩千年來保持統一的歷史經驗來看,中國有資格成為實現統一世界的新主軸。”“中國今后對于全人類的未來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湯因比的觀點無疑是非常重要的。而我要進一步說明的是:湯因比先生所謂的中華文明精神遺產的優秀資質的真正來源,其實是和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族社會結構這一點緊密聯系的。
辜正坤 ·各國文化 ·1.9萬字
《中華經典誦讀:笠翁對韻》是作者仿照清代學者車萬育的《聲律啟蒙》編寫的。有助于讀者拓展視野,同時有利于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經常誦讀,可以進一步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受到燦爛文化的熏陶,得到語音、詞匯、修辭等方面的訓練。
李漁 ·中國文化 ·3.4萬字
在Web2.0時代里,互聯網上存在著大量可作為情感語料數據原型的評論,如何高效精確的獲取基于這些語料的情感信息,并依此進行相關研究成為當前信息科學與技術領域面臨的重大挑戰。情感分析,又稱意見挖掘(opinionmining),是用于分析人對特定對象及其相關屬性的觀點、態度以及其他主觀感情的技術。本書在深入研究文本情感問題及現狀的基礎上,充分結合計算語言學、統計學、機器學習等相關理論及其方法,利用語義塊、句子、文本等不同語言粒度進行文本情感傾向性建模、分析與研究,從而提出高效、精確的文本情感分類技術與方法。本書闡述的技術可廣泛應用于推薦系統、社會輿情分析、產品在線跟蹤和質量評價、影視評價、Blogger聲譽評價、新聞報道評述、事件分析、股票評論、圖書推薦、敵對信息檢測、企業情報系統等方面。
朱儉 ·文化研究 ·15.8萬字
《大禮集與小禮集》是一部論述行為規范、倫理道德和處世哲理的箴言集,旨在于改良社會、弘揚道德、教化大眾。其中“大禮集”分三部分,上篇“為君之禮”論述帝王治國之道、御民之術以及帝王應具備的道德品行;中篇“為臣之禮”論述臣子的事君之道、為政之術以及與同僚的相處之道;下篇“為有之禮”論述辨人、識人之術,擇友、交友之法以及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小禮集”則論述社會倫理道德,勸導人們求學上進、立業修身,并倡導彰善癉惡、扶弱濟貧。
(阿拉伯)伊本·穆加發 ·各國文化 ·4.9萬字
本書借鑒旅游影響理論、顧客滿意理論、社區參與旅游發展理論、社區交換理論、期望欲望理論和公平理論,對西部地區旅游開發地居民滿意度展開分析。通過對西部地區旅游開發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測度了西部旅游開發地居民的滿意度,分析了影響西部旅游開發地居民滿意度的因素,并對西部典型少數民族地區旅游開發地進行了案例研究,最后提出西部地區旅游開發地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建議。
黃大勇等 ·文化產業 ·12.7萬字
本書為傳統經典《詩經》核心文獻的現代和解本,內容結構包含原文、語譯、和解三部分,原文甄選經典底本、再現古文風范,譯文參考通行譯本、白話流暢通達,和解遴選中外典籍、匯注思想源流,有助現代讀者重讀“我們的經典”,更好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余世存 李克 ·文化評述 ·16.3萬字
《安康優秀傳統家訓注譯》遴選了安康12家優秀傳統家訓進行整理、注釋、翻譯、論述。12家家訓涉及家庭生活的諸多方面,作為中國傳統家訓文化的組成部分,本書收集整理的家訓重視道德理性能力的提升、獨立意志的培養、人格尊嚴的保護、儒家人文精神的傳導、知識和技藝的傳承、健康生活習慣的養成及和諧家庭倫理關系的建構,對我們今天的治家教子、立身處世、增強文化自信、建設和諧社會都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
《安康優秀傳統家訓注譯》編委會 ·地域文化 ·15.7萬字
這是一本關于紹興市上虞區曹娥的綜合性地方文史資料書籍。全書共分十章,主要內容是從曹娥悠久的地域范圍歷史文化和古跡遺存,包括碑記、志書等考證、探索。對村落變遷、壩頭商業及由此形成的鄉風民俗,人民的生活習慣,杰出的鄉賢傳記,民間故事傳說逸聞等地方文獻作如實敘述。
陳秋強 ·地域文化 ·17.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