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英倫半島為何能影響現代世界?英國人為何古怪、自嘲、難以捉摸?英國人為何虛偽:相信平等,卻在奴隸貿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書是英國劍橋大學人類學教授艾倫·麥克法蘭的“文明三部曲”之一、《文明的比較》續篇,記錄了長達七十多年的觀察和體驗,以親歷者的身份解讀英國社會和英國人。從法律、政治、經濟等維度了解英國的“進化歷程”,探索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以親歷者的身份解讀英國人的虛偽與虔誠、幽默與哀傷。
(英)艾倫·麥克法蘭 ·文化史 ·10萬字
《素以為絢的風景》為“涵芬學人隨筆”叢書之一種,作者為清華大學劉石教授。全書總字數約二十萬字,另配有插圖數十幅,分為“學海隨泛”“典籍談片”“前賢憶念”三輯。“學海隨泛”一輯所收乃對于文學史、文化史相關問題的想法,所涉內容廣泛,作者立論平實,語言活潑,帶有作者的鮮明個性特征。“典籍談片”所收為對古今著述的相關評價,既有《藝概》《唐詩三百首》等古代經典,也有《宋詩選注》《啟功叢稿》《良鏞求索》等今人著述,體現出作者“不薄今人愛古人”的灑脫襟懷。“前賢憶念”所收21篇文章乃追懷前賢之作,所懷念的對象為啟功、傅璇琮、王利器、楊明照、葉嘉瑩、歐陽中石等名家。因作者曾與他們中的多位有著過從甚密的師生緣分,因而文中頗多傳神寫照的細節,讀起來令人興味盎然。
劉石 ·隨筆 ·17.6萬字
只要尚有一日存在真正的中國人,中國必將長存!在風雨飄搖之際,西方國家鼓吹中國滅亡說,將四萬萬同胞視為無知匹夫,中國形象被嚴重扭曲。在辜鴻銘的《中國人的精神》中,他認定“衡量一個文明的價值,我們最終要問的是:它能塑造怎樣的人,怎樣的男人和女人。所謂中國人的精神,就是靈魂與理智的完美結合”。本書是辜鴻銘的所有著作中,最有影響,較能反映他思想風貌的作品,其主旨是揭示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宣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鼓吹儒家文明救西論。此書是一戰前后世界范圍內興起的東方文化思潮的代表作之一。從文化思想史的角度看,本書對于中國精神生活的“揭示”,關于中國文化道德精神價值的闡述,都很有意義。愚以為中國二千五百余年文化所鐘出一辜鴻銘先生,已足以揚眉吐氣于二十世紀之世界。——李大釗。
辜鴻銘 ·中國文化 ·7.8萬字
豬八戒的“八戒”是什么意思?《西游記》里的豬八戒在還叫豬剛鬣的時候,在觀音菩薩那里受戒,斷了五葷三厭。“五葷”與佛教戒律有關,指五樣有刺激性氣味的菜,包括大蒜、小蒜、興渠、慈蔥、茖蔥,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吃了會讓人氣息變渾濁。佛教制定戒律的目的大多是讓人神志清明,不要耽誤修行,所以才不讓吃。“三厭”則與道教規矩有關,指的是大雁、狗和烏魚的肉,據說這三種動物都通曉人類的規矩,吃了它們,天地神明都會不高興,所以吃不得。唐僧師徒對應的五行分別是什么?《西游記》原著里有很多細節暗合五行,其實唐僧師徒也與五行有對應。以孫悟空為例,孫悟空五行屬金,《西游記》里多次用“金公”來描述悟空,“金”“公”合在一起就是“鈆”,是“鉛”的古字。煉丹講“真鉛生庚”,庚(五行屬金)是十天干之一,對應的地支是申(五行屬金),申對應的生肖就是猴。而且五行說土生金,孫悟空就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金還代表刑殺,孫悟空脾氣暴躁,殺伐之氣也很重,種科特征都對應了五行中的金。八十一難的最后一難,為什么又在通天河?《西游記》中的第八十一難叫作“通天河遇黿濕經書”,就是唐僧師徒又回到通天河,遇到當年馱著他們過河的那只老黿,結果唐僧師徒忘記了此前老黿的囑托,老黿怒而將他們連同經書一起扔進了通天河。觀音菩薩要加上這一難,是為了“九九歸真”。九九相疊,達到極致,又回到原點,也就是回歸本真,表示一個人的修為到了至純至凈的境界。通天河的老奄代表本元,唐僧功德圓滿之前的最后一難,就是回歸自己的本元、本真,這才算達到了九九歸一。翻開本書,讀懂《西游記》中精深的儒釋道文化!
卞恒沁 ·中國文化 ·12.4萬字
《孔叢子》是諸子文獻中除《論語》之外重要的孔氏儒學著作,由孔子后裔搜集、編著而成,是一部有關孔氏家族史和孔氏家學的雜記類著作,主要記載孔子、子思、子高、子順等孔氏子孫的言行,由《孔叢子》《連叢子》和《小爾雅》組成。《訓讀及研究》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孔叢子》訓讀,第二部分討論《孔叢子》中的《尚書》學專題,其中不乏一些聚訟千古的公案。
雷欣翰撰 ·中國文化 ·18.2萬字
本書關注了西方女性主義童話批評思潮及其本土化實踐運用問題,考察了塞吉維克如何借用“情欲三角”模型,在激進女性主義等既有女性主義流派的基礎上,提出了具有啟示性的新女性主義展望;關注當代海外華文文學中的性別書寫,尤其是性別視角在內外多元文化結構中帶給文學敘述的強大張力;涉及文本研究與影像研究、歷史與當下的性別意識,以及女性權力敘事和男權社會中女性神話;對獨具文學風格的當代中國女作家進行訪談,以期分享其女性寫作經驗介紹及文化心理梳理,展示“大轉型時代”的中國女性文學氣質和精神圖譜。
艾尤主編 ·文化研究 ·15.5萬字
本套裝包含樊登《給青少年講論語:樂在學習》《給青少年講論語:識人交友》《給青少年講論語:積極生活》《給青少年講論語:性格養成》4部作品。
樊登 ·中國文化 ·28.8萬字
明明還很年輕,怎么搞得一身傷病!我們的身體每分鐘都在變化,懂得觀察它的一舉一動,找回健康通透的生活,才不會疲于奔命!南師認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們身體及情緒的感覺也有春夏秋冬。人的生命是個小天地,天地的大法則與人的身體是一樣的,這叫天人合一。不是這個天跟人怎么合,而是說生命的法則、那個動力跟天地是同一個規律的。
南懷瑾 ·隨筆 ·11.4萬字
沒有真正的大智慧,再怎么迎卷而上,也卷不出你想要的生活!本書提煉南師90年修心經驗,助你修煉從容強大內心,不再自我消耗!南懷瑾先生認為:十九世紀威脅人類的是肺病,二十世紀威脅人類的是癌癥,二十一世紀威脅人類的一定會是精神疾病!物質文明雖進步,帶來許多生活的方便,卻并沒有為人類帶來幸福,只是帶來更多心靈上的痛苦,這種痛苦又導致心理變態、精神分裂而至于現在已開始增加的精神疾病。
南懷瑾 ·隨筆 ·11.3萬字
《敦煌往事》的日版書名為《敦煌物語》,是日本知名作家、夏目漱石弟子松岡讓致敬敦煌的心血之作,為日本“敦煌熱”三大標志性作品之一。全書圍繞20世紀初敦煌藏經洞中被發現的的經卷文物展開,以史實為基礎,講述了英、法、日三國探險隊在敦煌盜寶的經過,如實記錄了“文化侵略古戰場”的敦煌往事。作者筆下既有對斯坦因、伯希和以及華爾納等盜賊行徑的批判,也洋溢著對敦煌的摯愛與癡情。對于出身佛門的松岡讓來說,敦煌既是千年的傳奇,更是熠熠生輝的佛教傳承圣地,他一生都向往敦煌,卻無緣踏足半步,因此生前說:“有生之年無法踏上敦煌的遺憾,我已盡數寫于此書之中。”一份令人唏噓的遺憾,一份令人動容的摯愛,凝聚成這本《敦煌往事》。
(日)松岡讓 ·文化史 ·10.7萬字
《武士道》一書是作者于1899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養病時,有感于外國人對日本的傳統武士道知之甚少,為了向國外介紹而用英文寫成的。由于作者本人是一個在幼年時親自接受過武士道傳統教育的日本人,因此,正如作者所說,他在介紹時,與別的外國的日本研究者至多只不過是個“辯護律師”不同,“可以采取被告人的態度”。的確,我們在讀到他所系統介紹的武士道的種種方。面時,頗有入木三分之感。同時,由于作者是為了向國外作介紹而寫的,行文中大量引用了西方的歷史和文學典故進行比較,所以就更便于外國讀者閱讀和理解。正因為如此,本書一出版就引起了外國讀者的極大興趣。據作者自序說,當時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不僅自己親自讀了此書,還以此書分贈其友人。光是本書的日本版從1900年到1905年的6年之間就重版了10次,本書還被譯成了多種文字,在世界的日本研究書目中占有重要位置。
(日)新渡戶稻造 ·各國文化 ·7.6萬字
你能想象中國菜里沒有辣椒嗎?在當今的中國,辣椒似乎無處不在,是中國菜肴精妙和多樣化的關鍵。它反映了中國人的口味、地域和適應性,不僅影響了烹飪,還影響了醫療實踐和社會生活。本書為辣椒在中國的傳播、演變和文化影響提供了獨一無二的鏡頭,通過充分利用各時期的正史、地方志、文人筆記等資料,配以生動的插圖和精心收集的食譜,作者探索了辣椒是如何從默默無聞變為風靡全中國的,辣椒的傳播又如何從根本上改變了“辣”的含義和文化意蘊。
(美)達白安 ·文化史 ·12萬字
本書收錄了幾十條祝酒、拒酒的高招、絕招、巧招、妙招,招招都方便實用,切實有效。而諸如節慶、生日、慶典、婚禮、開業、迎賓、送行等等多個方面的宴會祝酒辭,可以說是生活中可以應用到的應有盡有。本書內容豐富詳盡,新穎實用,貼近生活,語言通俗易懂,是一本方便你快速進入“酒場”的實用工具書。手邊常備本書,您一定能在酒桌上輕松應對各種麻煩,輕松擺脫喝酒祝辭的煩惱,讓您的社交與生活變得更簡單、更快樂、更美好。
呂雙波編著 ·中國文化 ·8萬字
向來,中國有“道不盡的紅樓夢”,西方有“說不盡的莎士比亞”,對莎士比亞的研究早已成為一門顯學。中國對莎士比亞研究的相關著述較多,但該書并非對莎士比亞著作的文本解讀或進行文學批評的研究,而是依據大量文獻史料,對莎士比亞于17—18世紀的兩百年間如何一步步成為西方文化符號做了有力的論證,這樣的早期莎士比亞文化史的學術著作不多。全書對考察莎士比亞如何成為“莎士比亞”的研究,不僅涉及17—18世紀戲劇舞臺史和演出史、編輯史、新聞史、審查制度史等傳統史學考證,還涉及兩百年間歐洲的經濟、政治、意識形態等其他人文領域,這些最終造就了“莎翁”的誕生。
辛雅敏 ·文化史 ·19.4萬字
《音樂的故事》是一部西方音樂史,房龍努力以歷史的眼光來觀察,超越了地區、宗教和種族等偏見,為讀者講述了音樂流派的興衰、樂器的進化、音樂大師的成長以及對經典音樂的賞析,是了解音樂史的重要入門書。本書評述了世界音樂史上各個時期偉大的音樂家的心路歷程,對西方音樂歷史進行了梳理,并娓娓道出西方早期音樂、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及近現代音樂狀況和未來發展趨勢,以及音樂家們的身世行跡。靜心讀來,高雅的音樂,經典的旋律,名垂樂史的大師,仿佛就在你的身邊。
房龍 ·文化史 ·16.4萬字
巫術曾在人類文明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過巫術,人類嘗試了解疾病的起源,掌握自然的力量,預測星象的變化。巫術反映了人們對世界的直觀認知。巫術中的交感理論是細菌傳播理論的探索起點;占星學為天文學研究留下寶貴的星象記錄;咒語符箓中隱藏著對古人來說最為看重的事;巫術的概念中混雜了人們對叛亂和陰謀的恐懼…………巫術既反映了環境、宗教、科學和社會關系的變化,同時也被這些變化所影響。翻開本書,從巫術的歷史開始探尋人類的思想演變史。本書講述從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埃及等地區巫術信仰到哈利波特電影的故事,探索廣泛的巫術信仰和實踐,書中的內容包括巫術發展的歷史、巫術審判、人類學對巫術的研究、影視劇中的女巫形象分析等。
(英)歐文·戴維斯主編 ·文化史 ·20.4萬字
本書首先沿襲《西游記》“百回本中心”的傳統思路,圍繞《西游記》成書、版本、影響,以及人物形象、情節演化等問題展開討論,既有對三藏、悟空等主人公原型的探究,也有對鐵扇公主、女兒國王等配角形象嬗變軌跡的勾畫;亦不乏對稀見版本(如“閔齋堂本”)的源流考辨。在此基礎上,作者跳出“百回本中心”的思維定勢,將研究對象還原為“西游”故事,進行跨文本、跨地域、超媒介、多民族方向的探討。通過對散落民間的珍稀資料(如泉州傀儡戲《三藏取經》《受生寶卷》等)的深入發掘,結合戲曲、說唱、圖像等文本系統自身的藝術傳統和表現成規,還原“西游”故事生成、演進的歷史生態,進而發現其內在規律。故事的演化、傳播歷史并非百回本的成書、影響歷史。
胡勝 ·文化研究 ·19.9萬字
祥瑞與災異是漢代思想與學術的重要內容,尤其是東漢以降,流波日廣,最終在民族深層文化心理結構中占據一席之地。漢代讖緯由思想而政治,由民間到廟堂,全面地影響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書在先秦兩漢思想文化及政治制度形成的歷史背景下,考察了讖緯產生的政治、思想、文化根源,并揭示了讖緯中蘊含的有益于文學理論生成以及書寫的積極因素與特有價值。
王洪軍 ·理論 ·28.8萬字
《宋茶:風雅與腔調》選取宋代范仲淹、歐陽修、蔡襄、蘇軾、宋徽宗、審安老人等人有代表性的茶詩茶文,展現了宋代茶文化的發展脈絡;通過詳細的原文譯注和延伸講解,展現了宋代文人的風雅與腔調。
周重林 ·隨筆 ·9.7萬字
在19世紀與中國文化密切相關的英文期刊中,中國儒學議題是一個開放性的話題,傳教士、漢學家、外交官等圍繞中國儒學人物、派別、譜系、核心觀念等展開跨越世紀的闡釋、討論和爭辯。儒學議題因為刊物生產發行的開放性而在傳播面相上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廣覆蓋性、高時效性以及作者與讀者、書與刊、中與西之間的多層互動性,客觀上塑造出迥異于16—18世紀以專著為主的傳播、接受與影響的面貌,并將儒學西傳由單一的漢學家的專業認知演變為與普通大眾的社會認知并軌的文化輸出,進而成為和合中西文化、構建中國形象的重要依據。
蔡慧清 ·文化研究 ·1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