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王三虎教授長期從事惡性腫瘤的中醫診療工作,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在中醫理論和治療方面有深入研究和獨到見解,在深入探討前賢理論的基礎上,結合中醫抗癌臨床實際,提出了"濕相混致癌論"、"寒熱膠結致癌論"、"人參抗癌論"等新學說、新觀點,井對自己較為成熟的處方用藥經驗作了詳細介紹。本書系統整理了王三虎教授關于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等疾病的治療經驗,突出了病機探討和用藥經驗發揮,對中醫臨床工作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王三虎 ·中醫 ·27.9萬字
本書是《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新進展大系》的一個分冊,全書主要內容包括急性腦血管病、周圍神經病、癲癇、偏頭痛、癡呆等常見神經病的中西醫結合優化選擇、中西醫結合難點探討、中西醫結合臨證思路分析和典型病案等內容。全書立足臨床,反映近3-5年中西醫結合腦病治療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成果”,突出中西醫結合點,對于臨床中西醫務人員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黃燕 郭建文 ·中醫 ·27.9萬字
《艾葉》一書是我國首部正式出版的全面闡述中藥艾葉的專著,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廣泛的實用性。為推動艾葉的深入研究、產品開發及推廣應用發揮了積極作用。國內不少科研、醫療及生產單位在引用、研發艾葉產品時都有參考引用該書,艾灸愛好者都在參閱,該書首版印5千冊早已售馨,第二版更名《艾葉的研究與應用》更受歡迎,已重印4次,此次修訂再版十分有必要,本書通俗易懂、簡便實用,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其社會及經濟效益是十分顯著的。作者簡介:梅全喜,1982年畢業于湖北中醫學院中藥專業并獲學士學位。先后擔任過湖北蘄春李時珍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蘄春縣藥檢所副所長、湖北蘄春李時珍中醫藥研究所所長、廣東省博羅先鋒藥業集團藥物研究所所長、廣東省中山市中醫院藥劑科主任、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中山中醫院中藥藥理實驗室主任,現任科教科科長、教授、主任中藥師、碩士生導師。
梅全喜 ·中醫 ·27.9萬字
本書為痹病證治,為痹病論治專屬,有全國名老中醫石志超工作室團隊編寫。本書以痹病為經,以現代醫學以痹癥表現為主的疾病為緯,系統闡述了痹病的辨證論治,對臨床具有參考價值。
張洋等主編 ·中醫 ·27.8萬字
孫桂芝,廣安門醫院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國家級名老中醫潛心研習和臨床實踐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惡性腫瘤50年,先后曾主持國家“六五”、“七五”、“八五”中醫腫瘤攻關課題及中醫藥管理局科研課題,本書內容主要是闡發孫桂芝教授對蟲類藥物的認識、理解和運用,并以近20種不同惡性腫瘤的臨床驗案實例分別加以闡釋和深入淺出地說明,這些病案一般都有效存活3年以上,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對于學者或病患以及家屬而言,應該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顧恪波 何立麗 吳潔 ·中醫 ·27.8萬字
本書共分為11章,第1章為緒論,主要介紹了苗藥藥代動力學研究的意義、分析技術、生物樣本前處理技術、研究方法和研究展望;第2章到第11章分別對貴州特色苗族習用藥材頭花蓼、隔山消、杜仲、葒草、白及、羊耳菊、天麻、黑骨藤、紅禾麻、云實皮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及藥動學研究、實踐與應用進行全面歸納與論述。全書內容豐富,數據翔實,方法可靠,是一本有實用價值的工具書,可為研究人員提供參考和借鑒。同時希望本書能為苗醫藥現代化研究方法提供一種有益的思路和模式,為促進貴州特色苗族藥材資源的深度開發與合理利用,為確保相關苗藥產品質量穩定可控、臨床應用安全有效提供科學依據,對發揮地方特色資源優勢,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具有現實意義,也對推動貴州民族醫藥產業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黃勇 鞏仔鵬主編 ·中醫 ·27.8萬字
本書在汗牛充棟的古今中外歷代經方醫案文獻中披沙揀金,嚴格篩選出“一劑治愈”或是“一劑顯效”的經方驗案,這不僅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真實寫照,而且還反映了醫家的臨床經驗及思維活動。因其中又包括了對經典的闡發、具體疾病的辨證分析、經方的加減應用、藥物性味功效的探討等諸多方面的內容,濃縮、涵蓋了中醫理論和臨床各方面的知識,故對于經方醫案的研究、仲景著作的研讀、中醫基礎理論的理解、古今中外歷代醫家學術思想的掌握以及臨床各學科的深化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尤虎 蘇克雷 熊興江編著 ·中醫 ·27.8萬字
隨著中醫藥信息、醫療、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和貿易日益增長,對國際標準的需求也愈加強烈。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組織相關專家研究制定了中醫基本名詞術語多語種翻譯系列標準,本書即是這個系列的中-俄對照國際標準。這些標準的制定發布,為中醫藥國際交流提供了統一、準確的語言。本書包括6526詞條,詞條來源于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基本名詞術語中英對照國際標準》(2008年出版),每個詞條包括編碼、中文、漢語拼音及俄文對應詞,詞條按照中醫學術體系歸類排列。本書的出版將填補中醫名詞術語俄語系統翻譯的學術空白,對于中醫藥在俄語語種國家的發展、對于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李振吉 桑濱生主編 ·中醫 ·27.7萬字
該書歷經3年整理,集中反映重慶市名中醫、主任中醫師、重慶市中醫藥學會會長、第四批、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全國名老中醫藥傳承工作室專家周天寒從事中醫教學、醫療及科研工作40余年臨床經驗。從他在國內外醫學刊物上發表的250余篇中醫文論中,篩選128篇編輯成書。全書分岐黃求索、醫林證治、杏林教研、醫林傳新、醫案醫話等部分,內容豐富,編排有序,有較強的實用價值,適用于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的廣大醫務工作人員學習參考。作者簡介:周天寒,男,重慶市名中醫、主任中醫師、重慶市中醫藥學會會長、第四批、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全國名老中醫藥傳承工作室專家。
周天寒 ·中醫 ·27.7萬字
《圖解小穴位大健康》內容全面實用,是一部經絡穴位療法百科全書。本書不僅系統介紹了每條經脈在人體的循行,還講述了經絡與五臟六腑、人體各種疾病的關系,重點介紹了人體常見穴位的準確取穴方法和治療作用,人體常見疾病的穴位療法,及由穴位養生而衍生出來的拉筋拍打養生保健法。本書可以幫你輕松掌握經絡穴位養生的要點,認識每個穴位的保健功效,讓你不僅可以系統學習經絡穴位養生知識,更可以隨查隨用,針對不同的疾病用不同的穴位來進行保健治療,為自己,也為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楊克新 ·中醫 ·27.7萬字
小兒推拿作為一種療效好、無副作用的療法,在小兒保健和臟腑病治療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書的編寫,旨在提高小兒推拿師的整體素質,體現小兒推拿學科的科學性、嚴謹性、系統性、完整性、實用性的指導思想,強調理論與實踐技能相結合,促進小兒推拿教育事業的發展。本書主要介紹了小兒臟腑推拿的發展史,小兒生長發育特點,小兒診法、辨證要點,臟腑病推拿作用原理,臟腑與經絡的關系,小兒推拿常用特定穴位,臟腑病癥的治療,小兒臟腑推拿注意事項,以及小兒保健、食療方等。
王華蘭 ·中醫 ·27.5萬字
頸肩腰腿疼痛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中醫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治療頸肩腰腿疼痛可有效改善癥狀,緩解病情。本書詳細介紹了頸椎病、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膝骨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十九種疾病。對疾病的病因病機、疾病分型、治法治則、內服與外用驗方及常用中藥藥理展開介紹。著重從組成、功效、主治、用法、組方意義等多方面對內服與外用驗方進行介紹,應用性較強。本書適合從事中醫骨科、風濕免疫科的專業醫師和研究人員參考。同時可供頸肩腰腿痛患者參考。
趙勇 ·中醫 ·27.5萬字
《溫病條辨》是中醫溫病學術理論的奠基著作之一,清代吳鞠通著,成書于嘉慶三年(1798)。吳鞠通是乾隆、嘉慶時期名醫。吳氏嚴謹治學,勤于思考,銳意創新;他溯源《內徑》、精讀《傷寒》,又博采劉完素、吳有性、葉天士諸家之長,取精去蕪,融匯貫通,大膽革新,自成一家之學。吳氏臨證診詳察微,知行相契,不拘于成規,立法頒方,著手精準,療效顯著;他行醫廣及大江南北,尤其在乾隆年間溫病流行時,名噪京都。吳鞠通基于長期學識積累和豐富的治療經驗,創立了溫病“三焦學說”,并結合“衛、氣、營、血”理論,創造性地提出溫病辨證論治的綱領和方法,為溫病診治確立了理論體系、治療大法,也使中醫學在外感病和熱性病方面的辨證綱領和治療法則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作為溫病學的一部重要代表著作,《溫病條辨》流傳甚廣,影響深遠。先后曾有多位名家對《溫病條辨》著力研究、品評批注,如朱武曹的增批本,王孟英、葉子雨、鄭雪堂三家的評注本等。這些評論多以肯定闡揚為主,也不乏糾偏補漏之議;褒貶評價不一,可謂各抒己見,見仁見智。曹炳章匯集六家評注,編為《增補評注溫病條辨》,納入《中國醫學大成》。《溫病條辨》是中醫溫病學說中的一部經典,建國之后尚無更新的系統評注版本面世。郭謙亨先生評釋《溫病條辨》的出版,或可彌補這一缺憾!他以淵博的溫病學識和豐富的臨證經驗,對《溫病條辨》的經旨作了詳盡詮釋和深切點評。
郭謙亨編著 郭冠英整理 ·中醫 ·27.5萬字
管氏針灸醫學流派五代相傳,由管氏針灸第五代學術傳承人為主組建的168名的學術團隊,是管氏特殊針法學術流派的中流砥柱,他們在針灸事業上各自創出一片天地,為管氏針灸的繼承和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本書匯編管氏針灸第五代主要傳承人學術著作節選和主要傳承人的醫學論文,通過出版第五代主要傳承傳人的學術成果,反映出管氏針灸醫學流派一脈相承的學術思想和“理”、“法”、“意”的傳承理念。
管遵惠等主編 ·中醫 ·27.5萬字
由中西方交流而形成的敦煌文化博大而精深,與中醫藥的關系源遠而流長。本書的上篇分八章全面展示了敦煌文化豐富內涵:敦煌文化源流、敦煌之宗教、敦煌之文學、敦煌之藝術、敦煌之典制、敦煌之民俗、敦煌之科技、敦煌文化之本質與內涵;下篇則對敦煌醫學文獻和涉醫壁畫中有關中醫診法、本草、針灸、醫方、養生、醫事制度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并從“醫法自然”“尚中貴和”“仁愛濟世”等三個層面詮釋了敦煌中醫藥學之文化內涵。附篇中,既匯總了敦煌中醫藥學在文獻整理及實驗、臨床等研究的豐富成果,又有對著名敦煌學、敦煌醫學學者鄭炳林教授、趙健雄教授的訪談錄。是一部較能全面反映敦煌文化精粹和敦煌中醫藥學的學術專著。
李金田 戴恩來 ·中醫 ·27.4萬字
該書基于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行業專項的課題研究成果,在原課題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和收集當前國內所有中醫證候研究成果,將國內有關中醫證候碎片化的研究進行系統整理,為從事中醫藥教學、科研及臨床工作的各類從業人員就證候古訓的認識和思考提供一個全面而嶄新的視野。本書是目前國內首部全面系統整理證候研究的專用書籍,探討中醫證候的傳統認識和現代觀點,將有助于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醫藥。
唐健元 王忠 申春悌 ·中醫 ·27.4萬字
本書是一本凝集了王永炎院士對于中醫藥學科建設的思考展望,充分體現王院士獨具特色的學術思想的專著。此次整理出版,將王永炎院士多年來關于中醫藥學學科建設的學術文章進行歸納整理,建立了兼具專業性與完整性的中醫藥學學科建設文集,且蘊含了王院士諸多獨到的學術思想。專著揭示了中醫藥學的學科本源,為年輕一代中醫學人指明了學習與發展方向,對指導中醫科研教學和臨床實踐、培養高素質的中醫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內容包括王永炎院士論述中醫藥學的學科建設基礎、中醫藥學的國學原理以及其生命美育文化、對高等中醫教育辦學60年的啟示、數字化新紀元中醫藥學的學科創新,以及王院士對于未來15年中醫藥學學科發展的建議與見解。
商洪才 王燕平 張華敏 楊洪軍 張志強編著 ·中醫 ·27.4萬字
第一套專門針對康復醫師、治療師(和住院醫師)的帶有培訓色彩的用書;2.在國家相關部門未明確專科培訓要求前試探性地投放康復培訓叢書以引導培訓方向。康復學科的廣泛開展,康復人才大量需要。作為康復醫師及治療師實驗性培訓教材,搞清楚了康復評定才能針對性的康復治療。
李雪萍 何成奇 ·中醫 ·27.3萬字
“中西排卵誘導法”治療方法是將中西醫證與病、整體與局部治療各自的優勢互補有機結合,突出了整體性的個體化中西結合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不育癥的治療新法。本書有條理地闡述中西醫對不孕不育的認識及其疾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斷與治療,包括中醫周期療法及西醫誘導排卵法和輔助生殖新技術,詳細的介紹了“中西排卵誘導法”治療方法的適應癥及其優勢,并附案例剖析。
程涇 ·中醫 ·27.2萬字
本書是我國著名的針灸學家——于致順教授60余年針灸治病的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的總結,由親傳弟子整理而成。全書由于致順頭針療法、針灸配穴與處方、臨證醫案與醫話雜談三個部分組成。于氏頭針主要介紹頭穴相關理論知識,治療理論上提出“針場假說”“于氏頭穴分區”的新理論,方法上形成了“頭針叢刺針法”的新技術,疾病治療上提出“頭穴治療急性中風病”的新觀念。針灸配穴與處方部分,詳細介紹針灸配方的原則及常用的配穴法,重點闡述了時間配穴法規律,增加了養子法、納甲法的內容考。臨證醫案與醫話雜談主要為于致順的病案、讀書心得及針灸未來的科研思路等。
孫忠人主編 ·中醫 ·27.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