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系南宋名醫陳無擇的代表著作。全書凡18卷。卷之一至卷之二前半部分,論述脈診、習醫步驟及致病三因;卷之二后半部分至卷之七介紹以“外所因”為主的疾病;卷之八至卷之十四的前半部分介紹以“內所因”為主的疾病;卷之十四的后半部分至卷之十八,依次介紹了外科、五官科、婦科、兒科諸病證。全書首論脈診、習醫步驟及致病三因,次以三因為據載列臨床各科病證的方藥治療,門類清晰,次序井然。本次整理以國家圖書館所藏元刻本為底本。
(宋)陳言著 周堅等校注 ·中醫 ·20.1萬字
《艾葉》一書是我國首部正式出版的全面闡述中藥艾葉的專著,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廣泛的實用性。為推動艾葉的深入研究、產品開發及推廣應用發揮了積極作用。國內不少科研、醫療及生產單位在引用、研發艾葉產品時都有參考引用該書,艾灸愛好者都在參閱,該書首版印5千冊早已售馨,第二版更名《艾葉的研究與應用》更受歡迎,已重印4次,此次修訂再版十分有必要,本書通俗易懂、簡便實用,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其社會及經濟效益是十分顯著的。作者簡介:梅全喜,1982年畢業于湖北中醫學院中藥專業并獲學士學位。先后擔任過湖北蘄春李時珍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蘄春縣藥檢所副所長、湖北蘄春李時珍中醫藥研究所所長、廣東省博羅先鋒藥業集團藥物研究所所長、廣東省中山市中醫院藥劑科主任、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中山中醫院中藥藥理實驗室主任,現任科教科科長、教授、主任中藥師、碩士生導師。
梅全喜 ·中醫 ·27.9萬字
解建國,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首批“遼寧省名中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從事中醫臨床工作近50年。本書系統總結了解建國先生辨治疑難病的經驗與體會,醫案翔實,醫論明晰,突出反映了建國臨證顧護脾胃、攻邪不忘扶正、寒熱并投、善用猛藥毒藥、用量精準的學術特色;并結合肺系、心系、腎系、腦系,婦科、兒科、男科、皮膚科、五官科、外科等系統頑難重癥以及癌癥、罕見怪癥具體治療病案,展示了解建國先生靈活的治療手段和獨特的處方用藥經驗,對中醫臨床工作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解建國編著 ·中醫 ·21.5萬字
本著作從千余種中醫古籍中篩選出180余種對中醫咳嗽在理法方藥有較為突出或較為系統的論述內容加以整理而成。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除重視傳世文獻總結以外,補充了散佚古籍對咳嗽的重要論治內容,彌補了以往有關咳嗽古籍文獻挖掘與整理之不足;同時,本著作從臨床與學術相結合角度出發,采用混合分類(指南分類結合學術分類)方法形成目錄,通過目錄對古籍原文依次展開,使咳嗽知識體系脈略清晰、上下關聯、前后呼應,避免了以往古籍整理存在的內容單一突兀不好理解的弊端,實現了文獻為臨床服務之宗旨目標。本著作共分為十章。分別為病名源流、病因病機、證治條辨、治則治法、方藥縱橫、外治集萃、預防調護、醫案醫話、其他雜錄,每章后附述評。
王鳳蘭主編 ·中醫 ·31.7萬字
《福建歷代名醫名著珍本精選》是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閩籍或在閩從事醫療活動的醫家近百種存世的著作中,遴選出18部尚未整理出版的重要中醫古籍進行整理校勘。本卷包括《勿聽子俗解八十一難經》《名方類證醫書大全》《傷寒六書纂要辨疑》《嬰兒論》《癥治備覽》6部書。作者簡介劉德榮,福建中醫藥大學教授。擅長治療呼吸、消化、泌尿系統疾病及鼻炎、咽喉痛、頭痛、顫癥、糖尿病和風濕病。
劉德榮 ·中醫 ·48.2萬字
本書主要收集、整理、總結了現在臨床常用的拔罐、針灸、推拿按摩、刮痧、放血療法等數十種中醫治療技術,詳細闡述了各種治療技術的概念、治病機理、操作方法、適應證、禁忌證、注意事項及其臨床應用等。尤其在具體操作方法方面,力盡詳明,以使初學者容易掌握,便于中醫治療技術的普及、推廣和發展。
姜海歐 ·中醫 ·24.5萬字
本書系中醫臨床必讀叢書之一。該叢書暢銷十余年,累計數百萬銷量,久居圖書暢銷榜前列。所選醫籍均為精善底本,為讀者提供精確的原文。本次修訂針對原書錯訛之處進行訂正,更新使用說明等。本書以《醫經小學》為藍本,參考諸家學說分類編纂而成。內容包括醫學略論、醫家傳略、經穴圖說、經絡、臟腑、診法、針灸、本草、外感病、內傷病、內科雜病、婦人病、小兒病、外科病、各科用藥及急救方等。正文為歌賦,加注文以補充說明。是一部較有影響的醫學門經書。此次整理,以明萬歷三年初刻本為底本。
(明)李梴編撰 田代華等整理 ·中醫 ·40.1萬字
本書是一部研究針灸歌賦臨床應用的專著。作者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運用中醫辨證施治思想,分門別類地對針灸歌賦進行剖析,闡述其處方的適用病癥、治療原則、針灸手法及取穴原理,并附古代針灸醫案以佐證,使之更加系統化、條理化,從而提高針灸療效。全書分總論、各論及附篇。各論中詳述了對內、外、婦、兒、五官科及眼科的常見病及疑難病的針灸治療。本書是針灸醫生、中醫院校師生、針灸愛好者及臨床各科醫生有益的參考書。
賀普仁 ·中醫 ·20.5萬字
王霞芳教授是我國著名的中醫兒科專家,上海市名中醫。從醫五十載,專擅幼科,其學術思想和診治特色主要有:(一)注重經典擅用經方;(二)治病求本辨證施治;(三)肺脾同病健脾為要;(四)培土生金杜痰為本;(五)調治兒病尤重脾胃;(六)明理識病,辨證知變;(七)繼承傳揚力求創新。發揚董氏兒科流派特色。尤以應用外治內服法治療小兒厭食、嬰兒吐乳、生長遲緩、弱智等療效顯著。本書收集了王霞芳先生擅治病種50余種,醫案300余個,剖析深入,確能引發熱點、啟迪新說、傳承經驗、提供效簡便廉之法,有很大的學術價值。用于中醫兒科學醫教研,確能示人以漁。
林潔等主編 ·中醫 ·25.5萬字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疒部共收字102個,歷代研究者習用單純釋義法以為注釋,發明雖廣,舛誤亦多。是書著者轉取名物訓詁法,廣蒐文獻,深研諸家,振葉尋根,觀瀾索源,不避史料紛亂之難,更兼繩愆糾謬之勇,議論平正,邏輯嚴謹,證據翔實,確詁琳瑯,使得迄今為止靜置于《說文》之中已達兩千年之久而仍然不得其解之眾多病名,得以盡釋。張綱先生精中醫、明小學,非為名利,只求真理,集廿載之勞,成一家之言,其自出機杼之處能與《段注》較優劣,甚可彌補《說文》意涵之缺失,對中醫工作者研習秦漢經典、明晰先賢本心有重要參考價值,對《說文》一書其他各科之研究也將產生一定影響。
張綱 ·中醫 ·21.3萬字
《陳慎吾傷寒論講義》旁征博引,是陳老多年潛心研究《傷寒論》的成果,現經陳老的兒子陳大啟先生及其門生整理出版。書中部分觀點與現行高等中醫院校教材不同,讀后令人耳目一新。同時,《陳慎吾傷寒論講義》也是傷寒學愛好者值得收藏的精品書之一。
陳慎吾 ·中醫 ·22.6萬字
本書介紹了常見肺部疾病的藥食宜忌,每病按概述(包括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診斷標準)、飲食宜忌(包括飲食原則、食療藥膳方、飲食禁忌)及藥物宜忌(包括中西醫治療及藥物禁忌)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敘述。本書內容全面、言簡意賅、條理清晰、方法簡便、實用性強,是肺部疾病患者及家庭常備用書,亦可供基層醫務人員學習參考。
孟昭泉 孟靚靚 ·中醫 ·21.3萬字
該書以中醫理論為指導,根據我國當前中藥用藥現狀,緊密結合藥物功效和現代藥理研究進展,從理論到臨床進行了系統研究,對指導臨床更好地辨證用藥有很好的參考價值。該書系統研究了45種常見病證、400余味臨床常用中藥。每個病證分4個內容:①病證通用中藥、②藥物所取功效及主治特點簡括、③機制分析與臨床應用簡述、④綜合功效特點之隨證選藥簡則。全書根據病證所選各藥特點,緊密結合臨床應用,提示了本病或本病兼有他證的最佳選用藥物。該書突出病證選藥特點,文字歸納精煉,既有較強的科學性、先進性,又具有臨床指導性。
胡愛萍 ·中醫 ·24.8萬字
田芬蘭教授是全國較早從事中醫心病研究的專家,治學嚴謹,融古貫今,擷采眾長,勇于開拓,富于創新,是全國第四、五批中醫學術繼承指導老師,為全國名老中醫之一,勤于臨床,研究經典,善取各家之長,勇于創新,尤其擅長運用中醫藥治療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及中醫內科疑難雜癥,療效顯著。本書是田老從事中西醫學結合臨床工作50余載學術理論與臨證經驗的總結。全書主要分為兩部分,部分在總結了脾胃學說源流及發展的基礎上延伸出田老“心病從脾胃論治”的學術思想,第二部分以病案為基礎,介紹了田老臨床用藥特點,及喘證、心悸、胸痹、眩暈、心肌炎、心肌病、高脂血癥、虛勞、泄瀉、呃逆、消渴、脅痛、不寐、頭痛、絕經前后諸證等24個臨床常見病的辨治經驗。非常值得各級臨床醫師及醫學生學習。本書是我社“全國名老中醫傳承系列叢書”之一,是田老從事中西醫學結合臨床工作50余載學術理論與臨證經驗的總結專業性稍強,適合廣大中醫從業人員、醫學生和中醫愛好者,市場前景良好。
杜武勛主編 ·中醫 ·22萬字
國醫堂專家,被國家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全國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導師,2013年獲首批全國中醫藥傳承博士后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江西省勞動模范。在臟腑理論、體質學說、辨證論治、盱江醫學、中醫動物模型等方面均有突出的學術成就,尤其是在脾胃理論方面具有獨特的學術見解,他創立的“胃質學說”、“脾營學說”、“氣化病從脾胃論治”、“脾胃病辨病—辨證—辨體—辨時四辨一體診療模式”、“衡法在脾胃病治療中的應用”等具有較大的學術影響。
徐春娟 葛來安主編 ·中醫 ·23.5萬字
全書分為學術源流篇、學術思想篇、臨床經驗篇,集中展示流派近40年來圍繞玄府理論與風藥應用進行的一系列研究與成果。重點介紹了富有創新性的玄府論與開通玄府治法,以及“風藥開玄論”“風藥增效論”“治血先治風,風去血自通”及“百病治風為先,頑癥從風論治”等創新見解,尤其是運用風藥、蟲藥開通玄府竅道、暢達氣血津液精神治療腦病、心病、腎病、肝病、眼病及某些疑難雜癥的獨特經驗,展示川南玄府學派薪火相傳的學術研究成果。
楊思進 白雪主編 ·中醫 ·29.9萬字
《醫林類證集要》,明代王璽編撰,成書并刊行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即春德堂本。全書十卷,前八卷以各科病證為門,卷一為中風、厲風等16門,卷二為傷風、中寒等16門,卷三為氣、痰飲等8門,卷四為傷寒1門,卷五為積聚、脾胃等9門,卷六為脹滿、水腫等12門,卷七為癰疽發背、疔瘡等6門,卷八為遺泄、淋等17門,凡85門。卷九為婦人門,列月經不調、血氣作痛等。卷十為老人、小兒2門,老人門列治法、食戒及酒方、粥方等,小兒門列觀形、察色、聽聲、視手紋等診法及疾病證治。各門一般先為總論,后列治法、灸法及易簡諸方。此次整理,以明成化十八年春德堂刻本為底本,以明嘉靖八年書林劉氏自新堂刻本為主校本。
(明)王璽 ·中醫 ·23.2萬字
《診余思悟一得集》輔導讀本本書是作者50年臨證經驗的系統總結。全書分理論探微、方藥效用、臨床拾得、驗案精選四篇介紹,內容涵蓋內外婦兒各科的中醫藥治療和部分非藥物治療,系統地總結了作者的臨證心得、闡述了一些原創性的學術見解,尤其是對金元醫家李東垣的脾胃學說頗有發揮。本書理論聯系實踐,突出實用性,對臨床有直接指導意義。
牟重臨 ·中醫 ·20.9萬字
基于經?醫學的?法,是指這個課程采?的?法沈??科臨床路徑ABC實際上是?匱要略?步法的臨床簡化應?模式。這是我整理出來沈?真實的處?思路,也是我???年來讀學《傷寒論》、教授《?匱要略》整理出來的經?處?思路。經過近?年的論證與實際應?,它匯通古今、貫通中?,普適于臨床各科。這個?法是這?課程的靈魂,是它進???技能培訓的保證。?于時?醫學的操作,沈??科屬于時?醫學,它傳承了明代以后的醫學治療的理論與經驗,細化到對每?個?劑與藥物的理解,落實到以婦科為主導的臨床各科近百種疾病的處理智慧與策略。適合臨床??,它明確的操作?法,效驗的?藥是它的科學基礎。100講的設計,更適合??學習。知識碎?化,?便?家利?零散時間學習。每次10分鐘,?個知識單元,需要反復聽、寫、背誦、默寫,才能初步掌握。重要的是,100天是技能掌握的總的訓練量的需求。“字?百?功”,原來的意思是指只要下百?之功,就能?到?定的效果。
李成衛 ·中醫 ·25.9萬字
本書屬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共衛生資金項目“民族醫藥文獻整理項目”廣西部分。廣西項目共出版15種圖書,分別為《實用壯醫學》《實用壯藥學》《壯醫藥學概論(中英文版)》《壯醫針刺學《中國壯藥材》《壯醫方劑學》《中國壯醫外科學》《壯醫基礎理論研究》《中國壯藥資源學》《廣西民族藥志》《抗腫瘤壯藥彩色圖譜名錄》《壯藥民間驗方集》《壯醫診療標準與規范》《壯醫常用診療技術操作規范》《瑤醫診療技術操作規范》,對廣西壯族和瑤族傳統醫藥學進行了系統整理。本套書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適合館配。
韋松基 ·中醫 ·34.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