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美術編輯學概論》是國內第一部美術編輯學的理論圖書,主體內容分為美術編輯學原理、美術編輯的元素、美術編輯的版面、美術編輯的表達、美術編輯的技術、美術編輯的應用等。作為基礎教程適用于美術編輯、編輯記者、圖片編輯、攝影師、廣告設計師、網絡美工以及版式編排、圖表制作、影視包裝、媒體策劃、營銷管理等從業者和相關院校的師生閱讀。
滿都拉 ·藝術理論 ·8.9萬字
生活的情趣就是一種藝術,藝術也就是生活中流露出來的精致。作者力求將一切藝術美嵌入平淡而精致的生活中,有飲食漫畫、尋常茶道、抒情畫意,將美好的事物化為藝術來賞析;有高貴的西方藝術,也有短暫的詩意人生。本書旨在提醒讀者慢下來,將生活填滿美的感受,將可視、可感、可見的一切活成藝術,將悠閑的美學品質活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冷啟迪編著 ·藝術理論 ·5.7萬字
《評書》主要內容分為評書該說、傳統評書、評書藝術名家等章節。中國文化知識讀本:評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金開誠主編 ·藝術理論 ·3萬字
數字特效造型語言及其美學思維研究,主體是數字特效造型特征、語言風格、表現形式、美學價值。數字特效造型語言發展和創新趨勢為主要線索,探索數字特效重塑電影語言的可能性,進而揭示數字特效造型語言與電影創新的內在關系。將數字特效從技術性提升到應用美學的研究高度,即從實際生產創作中凝練美學價值。在理論上重新定義電影數字特效的屬性,探索數字特效重塑電影語言的可能性。數字特效造型語言及其美學思維研究,主體是數字特效造型特征、語言風格、表現形式、美學價值。數字特效造型語言發展和創新趨勢為主要線索,探索數字特效重塑電影語言的可能性,進而揭示數字特效造型語言與電影創新的內在關系。將數字特效從技術性提升到應用美學的研究高度,即從實際生產創作中凝練美學價值。在理論上重新定義電影數字特效的屬性,探索數字特效重塑電影語言的可能性。
袁萱 ·藝術理論 ·17.2萬字
阿慧·丹托(ArthurDanto,1924—2013)是美國當代十分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哲學家。近年來,他的“藝術的終結”“藝術世界”“藝術的定義”等思想在國內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本書立足丹托的歷史哲學思想,較為系統地梳理了他的藝術理論的發展軌跡,一方面從藝術世界、藝術的終結、意義美學等方面揭示丹托藝術理論的建構策略,另一方面描繪丹托藝術哲學與藝術實踐的張力關系,以期為中國當代藝術理論和藝術實踐提供新的視角。
王佳 ·藝術理論 ·17.5萬字
《牛津通識讀本:西方藝術新論》引發了對于藝術的思考。作者解釋了藝術中的創新和爭議為什么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以及藝術為什么重要的原因。《西方藝術新論》中探討了藝術與美、與文化、與金錢、與性別以及與新技術的關系,從拉馬錢德蘭、戈雅、達明·赫斯特一直論到非洲的釘神、印第安村莊的舞蹈和音樂電視。
(美國)辛西婭·弗里蘭 ·藝術理論 ·8.8萬字
這是一次關于20世紀名家經典代表作高清再現和精彩討論的集合。書中匯集了當下名家學者對20世紀名家的研究論述,名家后人對名家的回憶,超人氣藝術史博主搜羅的名家趣事和你不知道的秘密,青年學者的最新專業研究成果,更有今年剛現世的名家藏品和權威解讀。來自中國美術學院的專業藝術研究團隊,和來自中國書畫名家館聯會的名家后人與專業研究員,強強聯合,共同參與了本書的撰寫和編輯工作,致力于推動20世紀名家在社會大眾中的知名度,提升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高度。本書的出版,將成為研究20世紀名家不可或缺的作品、研究出版成果。?
盧炘 楊振宇主編 ·藝術理論 ·9.5萬字
本書匯集著名學者、書法家葛鴻楨先生回憶文章五十五篇,記錄作者五十余年來與書畫篆刻名家及同儕菁英的往來。作者自幼酷愛書畫,先后問道于費新我、沙孟海、林散之、歐陽中石、啟功、吳作人諸位名家。師友間彼此尊重,相互勉勵,這種緣分使作者終生難忘,心懷感恩,故作此“隨緣錄”。書中文字質樸真誠,配合書信、字畫、合影等圖像資料,一幅幅歷史畫面在讀者面前徐徐展開。這些文字、圖像不僅是他們之間交往的見證,從中也可窺見一些名家鮮為人知的側面,對增進大眾對他們藝術成就、人格魅力的了解有所裨益。
葛鴻楨 ·藝術理論 ·12.7萬字
意大利文藝復興是歐洲藝術史上一個輝煌的時代,在五六十年里出現了一批成就卓越的藝術家,如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喬爾喬內、提香等。本書解析了意大利繪畫的基本特征以及形成這種特征的人文、社會、藝術等等方面的背景和原因,將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面貌完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探討意大利藝術的特色以及本質。
(法)丹納 ·藝術理論 ·6.1萬字
任率英(1911-1989)是20世紀中國著名的工筆畫家,他早年拜著名工筆畫家徐燕孫為師,擅長工筆重彩人物畫。新中國成立后在人民美術出版社長期從事新年畫和連環畫創作,在工筆畫、新年畫和連環畫領域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京派”工筆畫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貢獻。但是,與他的藝術成就相比,對任率英的理論研究仍相對薄弱。為系統深入研究任率英工筆畫藝術,本書通過對任率英不同時期工筆畫作品的分析,結合時代背景摹畫其工筆畫風格演變的過程,總結任率英工筆畫的藝術價值與意義。
尤明輝 ·藝術理論 ·13.9萬字
法國有著悠久的戲劇傳統,又是電影誕生地。本書主要探討兩種藝術相互交融、互相借鑒、互相影響的過程。喜劇改編經歷不同發展階段,由最初的純粹錄制戲劇的舞臺表演,到三十年代盛行一時的“戲劇電影”,再到后來打破局限的自由改編,每一次發展和改變都會分別給兩種藝術帶來新的驚喜,且在審美理論層面豐富彼此。
史燁婷 ·藝術理論 ·9萬字
《中國美術史》是胡蠻一生中關于國美術史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它是中國最早一部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第一文藝理論完成的中國美術史著作,其提出馬克思主義是新文化的基礎,文藝要為工農兵服務,要與工農兵結合,開創了利用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國美術史演變的先河,在中國美術史學界占有一席之地。
胡蠻著 呂峰導讀 ·藝術理論 ·13萬字
本書寫中國舞蹈的基本概述和中國傳統文化與舞蹈的整體概說,將細致的講解中國傳統文化對舞蹈創作的影響,包括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中國傳統宗教與祭祀文化、中國傳統禮儀教化、中國傳統習俗、日常生活場景、中國傳統服飾、中國傳統文學、中國傳統音樂、中國傳統戲曲的概述和其與舞蹈創作之前的關系。目的在于讓讀者在了解中國各方面傳統文化同時,也能相應地了解到由此誕生的舞蹈體系的來龍去脈,探討了中國傳統舞蹈的當代傳承與發展。最后,編者精選了一些中國經典的古典舞、民間舞、現代舞作品賞析,讓讀者可以通過具體的舞蹈作品,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舞蹈的魅力之處。
曾焯 高倩 張曉宇主編 ·藝術理論 ·18.6萬字
尼采在本書中秉承瓦格納“通過藝術重建神話”的理想,構造了一個文化哲學理想,撇開以早期希臘神話和英雄傳說為內容的藝術文化,批判后起的科學-理論文化(發端于蘇格拉底的科學樂觀主義傳統),而推崇具有形而上學性的悲劇藝術。為了解說希臘悲劇藝術的高妙,尼采動用了阿波羅和狄奧尼索斯兩個神話形象,認為“阿波羅元素”與“狄奧尼索斯元素”之二元性交合,正是偉大的希臘悲劇的誕生。就此而言,《悲劇的誕生》首先是一本文化哲學著作,然后是一本美學或藝術哲學著作。
(德)尼采 ·藝術理論 ·10.1萬字
“大西洋兩岸第一批評家”、“美國公眾的良心”蘇珊·桑塔格代表作。攝影界的《圣經》,既涉及美學,又涉及道德,桑塔透過朦朧的生活影象再現了她對藝術的真知灼見。《論攝影》初版于1977年,是蘇珊·桑塔格最重要、最著名的論文集之一。它不是一本專業著作,書中也沒有多少攝影術語,但對于真正有志于攝影者,幾乎人手一冊。桑塔格深入探討攝影的本質,包括攝影是不是藝術,攝影與繪畫的相互影響,攝影與真實世界的關系,攝影的捕食性和侵略性。攝影表面上是反映現實,但實際上攝影影像自成一個世界,一個影像世界,企圖取代真實世界。對讀者而言,這本書的豐富性和深刻性不在于桑塔格得出什么結論,而在于她的論述過程和解剖方法。這是一種抽絲剝繭的論述,一種冷靜而鋒利的解剖。精彩紛呈,使人目不暇接。桑塔格一向以莊嚴的文體著稱,但她的挖苦和諷刺在這本著作中亦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美)蘇珊·桑塔格 ·藝術理論 ·11.5萬字
本書作為視覺傳達的專業讀物,內容涉及哲學、社會學、中西方繪畫史、傳播學等學科,學科間交叉融合,共同組織起視覺傳達龐大的知識體系。通過將學科發展歷史與設計結合,使讀者對視覺傳達有一個系統、全面的了解,熟悉在設計時應當注意的事項,并以此指導設計。本書采用圖表的形式對內容進行梳理總結,既是人類藝術設計史發展的通俗讀物,又可供各類大專院校設計類專業學生學習參考。
于欽密 ·藝術理論 ·7.1萬字
《中國美術小史》全文共分五部分:弁言、生長時代、混交時代、昌盛時代、沉滯時代。在弁言中滕固探討了編寫該書的緣由。
滕固著 李程導讀 ·藝術理論 ·15.1萬字
本文系2016年9月中央美術學院所舉辦王遜美術史論壇的成果匯編,所匯編19篇論文中涵蓋了中西方、古代與現當代美術史研究中中國墓葬美術、西方藝術史論批評、中國古代書畫史研究、視覺文化理論各個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個方向的一些新近成果和新的研究動態。
尹吉男主編 ·藝術理論 ·18.4萬字
本書的每篇文章以一張圖片引導,在這些文章中,約翰·伯格不僅分析圖像本身,更重要的是,他深入觀看背后的思考與讀者在時空全域的探究相遇,從而文字的如晤變成如約而至的照面。通過這些視角獨到的文章,我們得以全面領略約翰?伯格為我們所呈現的世界,進而有可能去探索波洛克和透納作品中的主題,去窮盡巴黎的神奇,去思考人性的多種可能。這樣的相會是多方面的:介于藝術與批評、藝術家與主題、煊赫與無名。而本書最重要的,是建立了作者與讀者之間通過回憶與經驗相會的契機。
(英)約翰·伯格 ·藝術理論 ·10.7萬字
《傅抱石中國繪畫變遷史綱》是對傅抱石先生的《中國繪畫變遷史綱》一書的重新導讀。導讀者武紅麗在原作的基礎上,對每一篇、每一章節進行了全新的評述和闡釋,對晦澀的詞匯、語句進行了注解和說明。
傅抱石著 武紅麗導讀 ·藝術理論 ·6.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