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巫鴻美術史著作經典
會員

《廢墟的故事:中國美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寒煙衰草,古木遙岑,豐碑特立,四無行跡,觀此使人有古今之感。以木結構為基礎的建筑形態造就了中國古代與西方截然不同的“廢墟”觀念,極少表現廢棄人造建筑的繪畫傳統以獨特的方式傳達時間的流逝。傳統中國對“往昔”的視覺感受和審美在歷史的進程中與西方文化碰撞、交互,由此誕生了一種全新的現代中國視覺文化;而抗日戰爭結束以后,當中華民族走出了那個滿目瘡痍的時代,那些昏暗而危險的廢墟應該何去何從?《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筑中的“紀念碑性”》:以圭璧鐘鼎為國之重器的禮制藝術時代如何興起,又如何逐漸衰亡,演變成以宗廟、宮殿與墓葬為主體的建筑性紀念碑時代?長安,這個從土木方興時起就不斷被重塑的城市,如何彪炳不同時期統治者的榮耀?一座座零散而無言的墳塋和祠堂,如何訴說歷史長河中一個個普通家族的懿德?而這些具有明顯公共意義的禮儀美術傳統,又如何在漢代以后轉化為藝術家打造個人歷史的藝術行為?《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屏風入畫,畫入屏風。集合了準建筑形式、繪畫媒材和繪畫圖像的多樣角色與模糊身份,屏風賦予畫家絕妙的靈感,也給希望提供嶄新視角、探尋復雜路徑的美術史家帶來契機與挑戰。

(美)巫鴻 ·藝術理論 ·58.9萬字

傳統古音學研究通論
會員

本書分為緒論、序編、上編、中編、下編五部分。緒論對傳統上古音研究的觀念和方法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序編討論的是傳統古音學的基礎研究工作,即今音學和等韻學的基本知識和研究概貌。介紹了《切韻》系韻書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切韻》音系的基本框架,對等韻圖、等韻門法以及早期等韻學進行了簡明扼要而又全面深入的總結和陳述。這兩部分約占全書篇幅的四分之一。上編、中編、下編是全書的核心部分,即論題“傳統古音學研究”之所在。上編第三章、第四章沿著古音學研究的歷史脈絡,從學人代嬗、學術傳承的視角,對古韻研究的從孕育、發端到深入、臻密的過程,以及古韻研究的基本情況進行探討和評介;第五、第六、第七三章則以專題的形式,對古韻部、古聲母、古聲調三方面的研究做了總結和介紹。如第五章作為古韻研究的專題,就提煉和選擇了古韻研究中的“入聲”“陰陽對轉”“旁轉、通轉”“本音、變音”四塊核心內容,分別介紹了各家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及其發展、深入的過程。這一部分占全書篇幅的一半。中編是材料輪,分別詳細介紹了上古音研究的材料,包括先秦韻文、諧聲材料、《切韻》、傳世文獻中的語言文字材料、訓詁中的音韻學材料和方言材料及其運用的情況。下編是方法論,主要介紹了傳統古音研究中最常使用的時地音變互動觀及時地音變綜合考察法、歸納法與演繹法、結構分析法與系統觀、概率統計法與漸變觀、以義正音法、考古與審音二者的相互推動等六種主要觀念和方法。

黃易青 王寧 曹述敬 ·藝術理論 ·48.5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江| 牡丹江市| 鹤壁市| 玛多县| 宁德市| 榆林市| 曲阳县| 五常市| 荣昌县| 石林| 通化县| 宁乡县| 藁城市| 白城市| 新昌县| 始兴县| 牡丹江市| 武平县| 东兰县| 龙川县| 丰顺县| 镇平县| 康保县| 小金县| 沙洋县| 洮南市| 景泰县| 河源市| 沽源县| 永福县| 如皋市| 曲麻莱县| 清流县| 神池县| 垫江县| 苏尼特左旗| 工布江达县| 辽源市| 康定县| 大名县| 乐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