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羅素盡管是個眾所周知的唯心主義哲學家,但他在本書中所倡導的觀點卻是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唯物主義觀點。他認為自文藝復興以來,科學與神學的沖突和斗爭,每次斗爭的結局,總是科學戰勝神學;宗教雖然始終不渝地為神學辯護,但它在科學進步面前,不得不一步一步退卻,為上帝存在的論證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進行修飾和補綴。羅素的文采是負有盛名的,他的文章寫得深刻而生動,機智又雄辯。因此,本書完全可以用來作為宣傳無神論的材料。
羅素 ·知識讀物 ·9.5萬字
《自我的超越性》是薩特最早的著作。此前出版的僅有的兩部作品嚴格說來不能算作哲學研究。其一是1927年發表的有關狄驥(Duguit)法律現實理論的文章,另一篇則是在1931年發表在《公牛》雜志上的《真理的傳說》,薩特在這篇文章中以寓言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薩特以這部著作開始了通向《存在與虛無》的探索。此外,薩特的生平紀事也可肯定它與薩特當時的哲學關注是一致的。可以說,薩特那時的所有著述,如果不是同時的,至少也是同時構思的。《自我的超越性》寫于1934年,其中一部分是薩特在柏林為研究胡塞爾現象學而寫的。1935年間,他還寫了《想象》和《想象物》(分別在1936年和1940年發表),后來在1937年和l938年間完成1934年就構思的《心理》。
(法)薩特 ·知識讀物 ·9.9萬字
《費孝通早期思想探源》的論證有助于理解費孝通的社會改革思想所代表的江南社會精英群體,進一步明晰費孝通“合作主義”和“社會主義”取向的社會來源和思想來源。此外,作者還考證和分析了四十年代中期費孝通對中國文化看法的變化、原因及思想來源,指出費晚年倡導的“文化自覺”思想在1947年初已具雛形。本研究可增進對費孝通整體思想沿革的認識。
方慧容 ·知識讀物 ·13.5萬字
《哲學簡史》是一部通俗哲學著作。作者在書中以各個哲學流派及其代表哲學家為中心記述西方哲學的發展歷程,同時也對各個哲學流派產生的歷史背景、哲學家的生活時代加以描述,內容涉及歷史、科學、經濟、政治等方面。本書一改以往哲學書的艱深晦澀,通俗易懂,可謂是了解西方文化的入門書。
(英)伯特蘭·羅素 ·知識讀物 ·15.6萬字
《希臘哲學的精神》對古希臘哲學家們的學術思想進行了梳理,主要介紹了前蘇格拉底哲學、蘇格拉底和智者哲學、柏拉圖哲學、亞里斯多德哲學、希臘化哲學和奧古斯丁的哲學,是一次希臘哲學思想的巡禮。作者以嚴謹、流暢而富有激情的敘述,使現代讀者“親歷”希臘哲學家們曾經經歷的思想探索的激動和辯明思考的險境,啟發人們對哲學的理解,同時也啟發現代人更好地理解古希臘人本身。
章雪富 陳瑋 ·知識讀物 ·18.1萬字
《外國哲學》(第33輯)由趙敦華教授主編,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組稿。本期共有6個欄目:“希臘哲學研究”“中世紀哲學研究”“近代哲學研究”“現代哲學研究”“日本哲學研究”“青年之窗”和“海德格爾《黑皮本》”,收入論文9篇,譯文1篇,共計20萬字。
趙敦華 ·知識讀物 ·17萬字
本書為“古今人物譚”叢書系列的第三本,收錄人物均卒于1950年后。不同人物各成篇章講述,主要以其重點事跡為中心,有近代民族資產階級的主要代表,也有散盡家財為收書的藏書家,還有亦師亦友的師者、老友等共二十四位人物。作者的文字不拘于形式,有長有短,讀來回味悠長,讓人感動于老一輩文人學者間的古樸又純粹的交往。
來新夏 ·知識讀物 ·8.2萬字
本書系墨學研究專家孫中原教授推出的解讀墨家學派理論的大眾化讀物。該書開篇介紹墨家學派的形成及在先秦百家爭鳴中的重要地位,以巧手慧心篇、哲理新探篇、舌戰方術篇、智者理國篇、道德妙語篇、軍事謀略篇六大部分完整呈現墨子思維之敏捷、謀慮之深遠、技能之多面、口舌之靈巧等智慧素質。全書以平實、幽默的語言介紹墨家學派重要文化典籍《墨子》的精粹內容,史料翔實,見解客觀獨到,便于當今讀者全面了解墨者在各方面的深邃智慧。
孫中原 ·知識讀物 ·13.7萬字
《評功過》是來新夏“古今人物譚”系列叢書的第一本,主要內容是對古代人物及其事跡進行評說。書中所選取的是中國古代一些具有愛國主義思想或者是崇高品德的人物,如功成身退的介子推、仁智節儉的晏嬰、堅貞不屈的蘇武、知恥自新的周處、昏夜拒金的楊震、重視家教的顏之推、行己有恥的顧炎武等,作者通過品評這些人物身上的美德——愛國、忠義、廉潔,讓讀者從中受到教育。本書所收錄的文章,篇幅或長或短,形式不拘一格,但語言都淺顯易懂,讓人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晚明時期可謂是中國思想史的重要轉型期,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一時期的思想從宋明道學轉向清代樸學,也是中西文化接觸的開端。《晚明思想史論》是第一部系統整理和研究晚明時期思想史的專著,它重點闡述了王門諸子的道學革新運動和東林派的反狂禪運動,而佛學、西學、古學則錯綜交織于其間。嵇文甫先生敘述的這一幕思想史劇,內涵豐富,引人入勝,是晚明思想史研究方面不可多得的典范性著作。
嵇文甫 ·知識讀物 ·9.4萬字
本卷收錄的是黑格爾最早創作的全部哲學體系草案的手稿殘篇。黑格爾在此之前已經就邏輯學與形而上學及自然法進行過探索性的闡發,相關文獻被編入歷史考訂版《黑格爾全集》的第5卷。而卷所收錄的這些草稿在“得到闡發的全部哲學體系”這一有限的意義上被看做是黑格爾的“最早的”體系草案。耶拿時期是黑格爾哲學創造的爆發期。
(德)黑格爾 ·知識讀物 ·9.8萬字
閱讀哲人故事,感受哲學的深刻與廣闊,聆聽智者心音,探尋人生的奧秘與意義。知識關乎事物,智慧關乎人生。《哲學家們都在想什么》介紹了尼采、康德、柏拉圖、羅素、德謨克利特等44位哲學家的生活趣事和哲理故事。人們提起哲學,都會想到干澀、難懂、深奧,而本書作者巧用搞笑、趣味的方式解讀嚴肅正經的哲學哲人背后的思想和故事,引導讀者了解哲學家的生活,了解他們的哲學,以更寬容、更謹慎的心態去看待哲學,從而更積極地探索人生的奧秘,追求人生的真諦。讀完這本書,讀者可以對于西方哲人有更豐富和全面的認識。可以說,這是一本趣味十足、有料有癮的通俗哲學百科。
楊小說 ·知識讀物 ·13萬字
《人人都該懂的認識論》屬于湛廬文化重磅推出的“新核心素養”系列圖書之一。本系列圖書致力于推廣通識閱讀,擴展讀者的閱讀面,培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其中涵蓋了哲學、心理學、法律、藝術、物理學、生物科技等諸多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知識,其中《人人都該懂的認識論》從哲學的角度出發,對知識進行了一場哲學思考,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知識,探討知識到底從何而來,開啟一場對哲學的重新思考。
(加)羅伯特·馬丁(Robert M.Martin) ·知識讀物 ·9.5萬字
該書試圖在完全遵從經典作家本意基礎上,通過深入挖掘其中的內涵,還原、創新和發展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力圖找到一種對廣大人民群眾而言最喜聞樂見而又最能貫徹經典作家本來意圖的理論詮釋,同時對長期附加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身上的種種似是而非的錯誤觀念進行撥亂反正、正本清源。本書還運用創新的理論對老百姓最為關心的社會領域中的各種社會現象、社會問題加以合情合理解釋,重點是運用創新發展了的唯物史觀理論對中西方在各個社會領域中的價值觀加以對比分析,揭示其中的產生根源,使廣大讀者特別是廣大青年學生能夠正確理解中西方的種種差異產生和存在的合理性,深入理解中西方文化產生的自然環境、人文背景、社會根源以及各自的優缺點,正確對待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杜絕各種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干擾,避免陷入種種厚此薄彼的錯誤觀念。
盧雙喜 ·知識讀物 ·16.8萬字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初版于1921年,是梁漱溟先生對東西方文化本質的探討,以及對東西方文化融合可能性的反思。在東西方交流日益頻繁的今日,書中的許多思想與見解仍有借鑒意義。作者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提出并且回答了以下幾個主要問題:何謂東方化?何謂西方化?中國文化、印度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特質為何?文化與生活有著何種關系?東西方文化能否融合,或者融合之道為何?世界未來之文化以及我們今日應持的態度為何?作者得出的基本結論是:對于西方文化及其帶來的沖擊,東方文化應該在保持自信的前提下,有選擇性地學習有利于提升生活品質的東西,而非盲目否定自我、全盤西化。作者的觀點在當時的東西文化論戰中引起了思想學術界的高度重視。《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被認為是現代新儒學的開山之作。
梁漱溟 ·知識讀物 ·17萬字
《本書書名無法描述本書內容》是艾美獎獲獎作品、美國收視第一的爆紅情景喜劇《生活大爆炸》編劇兼執行制片人卡普蘭的新書。本書從圣誕老人存在與否的疑問出發,用邏輯、宗教神秘主義、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等知識,將形而上的哲學探討演繹成一場通俗易懂、幽默歡脫的思維探險。從羅素和維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學,到佛教、道教、猶太教卡巴拉學者的神秘主義,卡普蘭總結出,唯有幽默才是解決生活中基本矛盾的最佳良藥。毫無疑問,對于所有希望了解我們是誰、從哪里來、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周圍的世界、怎樣解決生活中矛盾的讀者來說,【本書】是最佳的哲學入門讀物。
(美)埃里克·卡普蘭 ·知識讀物 ·8.9萬字
成語,是正被人們廣泛習用的固定詞組,所指大都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確定轉義。但成語也是不同社會主流價值觀的縮影,有其時代局限。由于成語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每個人大可從自己的人生體驗、心靈感悟去作一己的延伸。解讀成語,包括漢字有兩個層面:唯體和唯用。唯體是考證來歷,引經據典;而唯用則是日常的個人理解。
余惕君 ·知識讀物 ·6萬字
有誰不渴望幸福的生活?但無論是尼采、愛因斯坦,還是瓦格納、王朔,都會面臨困境。他們閱讀叔本華,探尋生命的意義,和自己的孤獨相處,與求而不得的無奈和解,正視在痛苦和無聊兩端的無盡徘徊。有時,我們難以否認,命運是殘酷的,人類是可憐的,邪惡時而占據上風,愚蠢往往甚囂塵上——面對世界的不安,如何成為內心富足的人?在《人生的智慧》中,叔本華依次提出和回答了三個問題:人是什么?人擁有什么?人在他人評價中的地位?這些問題的答案即構成了全部“人生的智慧”。品性、財產、地位,我們要如何理解它們并掌握生活的藝術?請看一個悲觀主義哲學家對人生苦難的清明回應。在這本短小精悍的哲學經典中,叔本華核心的觀點、漂亮而令人稱奇的表述被摘錄和整理成專門的篇幅,方便讀者在困頓時隨心翻閱。
(德)叔本華 ·知識讀物 ·7.3萬字
儒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哲學的主流,康德則在西方哲學中建立了第一個自律倫理學系統,兩者都有深刻而完整的內涵,深遠地影響了東西方社會,至今依然如此。康德提出“自律”的道德原則,建立了自律倫理學,康德對西方倫理學思考所造成的這種根本轉向被稱為“倫理學中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從人所共有的道德意識出發說明道德的本質,儒家則主圣人之道本乎人心,仁義道德不離人倫日用。東西方圣哲的思想就在人最根本的道德意識之基礎上,如電光石火般交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李明輝教授《儒家與康德》(增訂版)以自律道德為主要論述的切入點,試圖闡明康德的“自律”概念,探討儒家的自律倫理學,并比較康德的“幸福”概念與儒家的“義利之辨”。
李明輝 ·知識讀物 ·16.8萬字
第一部分是形而上學的視角,梳理知識的本質和緣起,介紹帕拉圖的“知識就是回憶”、康德形而上學的理論。第二部分是邏輯學的視角,邏輯是知識的骨骼,知識就是用邏輯工具去統攝經驗材料。梳理邏輯工具,幫助讀者很快理解知識、發現知識、構建知識體系。從亞里士多德的論證開始,沿著形式邏輯、先驗邏輯、數理邏輯、辯證邏輯、和純粹邏輯的脈絡,展現知識的結構和骨骼。第三部分是理性批判主義的視角,從皮浪的“不做任何決定,懸置判斷”開始,沿著懷疑主義、哥白尼革命和波普爾科學證偽的脈絡,展現知識的不斷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辯證發展規律。
朱春雷 ·知識讀物 ·18.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