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覺之間:《莊子》思辨錄
近代西方以降,以理解、宰制外物為目標的科學技術逐漸成為哲學模仿的對象,通過制作成套的理論系統對“物”進行最大限度地追逐。相比之下,前科學時代的莊學不是簡單的形而上學追問,其目標既非沒有方所的物,也非先天定在的理。莊子以其創造的獨特道論,致力于揭開俗世積習的面紗,刷新我們對生命的認識。作者通過勾連中國傳統思想中視覺與思想的內在關系,強調以“思想視角”考察《莊子》,著重刻畫了莊子的講述方式,從而論述這一中國哲學的偉大人物其反常規的視角所呈現的生命場景,與其致力于為人生揭蔽的思想立場,兩者密切相關并因此呈現出莊子之道的哲學意義。
·15.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