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華代表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系統而全面的闡述了作者建立在他的哲學本體論——意志學說的基礎之上的人生哲學。通過“生的智慧”,尤其是通過對宗教信仰的追求與實踐,人可以克服意志,戰勝欲望,從而解脫痛苦。作為叔本華的第1本書,《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不僅是他哲學思想的完美展示,也是他對人類的看法的完整記錄。
(德)叔本華 ·理論流派 ·20.5萬字
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大師。他的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源之一。《精神現象學》是黑格爾的第一部獨立巨作,黑格爾思想龐大的唯心主義體系及其辯證方法都淵源于此。
(德)黑格爾 ·理論流派 ·24.5萬字
本書是南懷瑾先生關于《老子》的講記。作者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銳的社會洞察力,對《老子》的內涵做了充分的闡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入淺出,明白通暢的特點。書末附有歷代《老子》研究書目。
南懷瑾著述 ·理論流派 ·20萬字
齊澤克詳細考察了后疫情時代,人們如何從災難、對抗、混亂中獲得享樂而喪失革命性的欲望。從互聯網公地的私有化,寫到特朗普的虛偽,從《索拉里斯星》的本我機器寫到《小丑》的積極虛無主義;通過現象級爆劇《使女的故事》《魷魚游戲》,深刻洞悉厭女和資本主義的批判的背后,其實是更隱晦的對虐女和資本獲利的享樂。當權威陷入自我解構的泥潭,政治運動徹底淪為一種狂歡,人們通過將自己變為大他者的享樂工具而持續自我異化,為了徹底的性自由而將“永久的伴侶關系”詆毀為暴政,似乎一切都在走向末日與毀滅時,齊澤克認為“我們必須茍活下去,直至一命歸西”,而存活的姿態則是:抱著一種激烈而冷漠的求生精神,這就是無數普通人所采取的立場。
(斯洛文尼亞)斯拉沃熱·齊澤克 ·理論流派 ·33.3萬字
本書為《純粹理性批判》的單行本,與已出版的全集的不同之處:第一、增加了科學院版編者的兩版導言和注釋;第二,增加了譯者對內容和概念譯法等的注釋;第三,訂正了全集中部分誤譯、漏譯。因此,對讀者來說,其內容更完善了,也更適用了。
(德)康德著 李秋零譯注 ·理論流派 ·42.9萬字
一介儒生王陽明,為什么能成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為什么能成為曾國藩、梁啟超、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靈導師?后世無數陽明心學的踐行者,為什么也能走出精彩人生,成就輝煌事業?這是因為他們無一例外地掌握了解決人生問題的利器——陽明心學。陽明心學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強調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500年來中國人精妙的神奇智慧。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陽明心學的傳世典籍《傳習錄》,深入淺出地闡釋陽明心學的核心理念,旨在讓今天的讀者輕松領悟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智慧精髓,修煉內心強大的自己,開啟與生俱來的正能量,獲得幸福完滿的人生。
王覺仁 ·理論流派 ·21萬字
努斯鮑姆“好生活”倫理思想集中探討了德性、運氣、外在善與個人“好生活”的關系以及它們對“好生活”實現的影響。本書依據《善的脆弱性》一書的線索展開有關“好生活”與脆弱性關系的研究,脆弱性之于“好生活”意義的研究,以及德性在“好生活”中的地位與價值的研究等。本書還力圖展示國內外學者關于社會正義、教育、世界主義等熱點問題的學術討論,闡釋這些問題與“好生活”思想之間的內在關系,探究努斯鮑姆“好生活”思想的內在張力,最終凸顯“好生活”思想的理論意蘊及其實踐維度。
鄭琪 ·理論流派 ·21.7萬字
生活中有不少問題,我們會很自然地從經驗出發給出答案。從某種意義上說,知識無疑由此而來。但是,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如果仔細地推敲一番,就會發現矛盾比比皆是。如果感觀可靠,那為什么同一張桌子在不同的光線下會有不同的光影顏色?如果經驗可靠,那雞會不會困惑:為什么每天都來喂食的人最后卻把自己送進屠宰場?我們的知識可靠嗎?我們應如何從外界獲得知識?哲學思考的意義是什么?本書中,羅素一一給出了回答。本書是羅素的知識論作品集,首次匯編《哲學問題》《我們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我的哲學之發展》三部作品,形成了代表著作、課程講稿、畢生回憶錄參照閱讀的文本結構。閱讀本書,可以了解知識獲取的方法,欣賞邏輯推演的魅力,獲得免于平庸、勇于質疑、持于求知的精神力量。
(英)伯特蘭·羅素 ·理論流派 ·28.4萬字
傳統《易學》主要分象數易和義理易兩派,漢魏以象數為主,自王弼出,義理易大興,而象數易式微,其說賴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而得以保存。《周易集解補釋》(全二冊)所收主要為漢唐象數易學,以納甲、卦氣、互體、爻變等說解說《周易》,是了解象數易最重要的書。《周易集解補釋》(上冊)含《周易集解補釋序》《周易集解序》《“易”學流源辨》《李氏易解所集三十餘家及補解所集諸家考》,之后卷一起從乾卦起編,按次序下編。
曹元弼著 吳小鋒整理 ·理論流派 ·25萬字
(德)黑格爾 ·理論流派 ·20.5萬字
本書在充分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對《莊子》進行全方位的現代解讀。除了一般同類著作中所具有的詞語注釋和譯文之外,還對《莊子》的每一段都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解說,并在此基礎上對每篇的主旨進行概括,對每篇的結構進行相對合理的劃分,對前人在個別地方的誤讀(如對“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之非指”的理解)也重新進行闡釋,以期讀者能更順暢地閱讀《莊子》,更加準確地把握莊子的思想。
靖林 ·理論流派 ·46.1萬字
《論三位一體》是奧古斯丁最重要的三部著作之一(《懺悔錄》、《上帝之城》、《論三位一體》)。《論三位一體》側重于從上帝三位一體本身的角度,來考察神與人的關系。它被認為是理論水平最深的一部著作,也被公認為代表了奧古斯丁神哲學的巔峰,也可以說是整個教父哲學的理論巔峰。按照我們今天的學科分類,《論三位一體》既可以說是神學的,也可以說是哲學的、心理學的。在前面七章里,奧古斯丁主要討論了神學的問題,在后面的章節里,奧古斯丁主要討論了哲學的問題。它里面的許多思想,對后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古羅馬)奧古斯丁 ·理論流派 ·29.7萬字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翰·羅爾斯的《正義論》一書,自1971年問世后(羅爾斯針對該書出版后的批評意見,1999年重新做了修訂),在西方國家引起了廣泛重視,被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政治哲學、法學和道德哲學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將被列為歷史經典名著之林。該書出版之后,受到熱烈討論,被列為不少大學課程的必讀書籍之一。由它引發的各類爭鳴或研討文章,更是汗牛充棟,目不暇接。美國著名的政治學者羅伯特·達爾表示:羅爾斯的著作在英語國家立即被承認是對政治哲學的一個根本性的貢獻。
(美)約翰·羅爾斯 ·理論流派 ·47.1萬字
《第一哲學的沉思》是笛卡爾運用與《談談方法》提出的方法原則對上帝、靈魂等形而上學問題所作的更深入探討。笛卡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是1628年寫成的《指導心靈的規則》(RulesfortheDirectionoftheMind)。這部著作規定了笛卡爾哲學的發展方向,是他后來一切哲學奧秘的真正發源地。在這部著作中,笛卡爾不但將追求全面系統的科學知識作為哲學研究的根本任務,從而將認識論置于哲學的中心地位,而且還確定了從方法入手解決一切哲學問題的途徑。
(法)笛卡爾 ·理論流派 ·27.1萬字
我的目的是促使你們去閱讀卡爾·馬克思的《資本論》第一卷,并且按照馬克思的本意去閱讀它。我所鼓勵的是你個人面對這一文本的經歷,是直接對馬克思的文本進行研讀,是你將開始形成對他思想的獨立見解。馬克思的本意是辯證的,我們必須在閱讀《資本論》時,首先采取一種辯證的態度。在19世紀五六十年代,馬克思對資本主義世界的理解和說明是簡明易懂的。但當前世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我們必須不斷提出新的問題:在我們這個時代應該如何運用這一文本?所以在本書中,我也加入了自己關于《資本論》與當今世界的相關性,以及在閱讀《資本論》文本中顯然最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觀點。
(美)大衛·哈維 ·理論流派 ·25.8萬字
謫居龍場,頓悟圣道;巡撫閩贛,平匪誅藩;回鄉守制,光大心學;總督兩廣,保境安民。臨終之際,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王陽明的一生,跌宕起伏,波瀾壯闊,至始至終都在踐行“知行合一”的學說,真正地做到了“三不朽”,從而超凡入圣。不論是遭逢困厄,還是身處順境,他都憑借著心學的智慧,不悲不喜、無寵無驚地泰然處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曾說:“二十一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因為他的心學智慧永不過時,他的人格魅力光照古今。誠如作者所言:“這個人用良心建功立業,因此詩意地棲居在這大地上。”
周月亮 ·理論流派 ·20.6萬字
本書結合中西方哲學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相關思想,結合科學文化和生活實際,對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及其方法論在體系結構上作了較為合理的安排,在思想內容上作了新論證、新表述并提出了一些新觀點、新見解,在本體論和辯證法上作了新解讀、新論述。本書旨在深化理解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及其方法論,為做一名堅定的辯證唯物主義者奠定堅實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從而于科學文化和生活實踐有所裨益。
馬光華 ·理論流派 ·22.2萬字
《技術與時間3:電影的時間與存在之痛的問題》是貝爾納·斯蒂格勒在德里達指導下所寫的博士論文的第三卷,被認為是20世紀末法國哲學界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本書描述了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視聽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的廣義上的“存在”所造成的重大負面影響。
(法)貝爾納·斯蒂格勒 ·理論流派 ·24.2萬字
孤僻怪異的少年,畢生的自殺準備,狂暴的生活偏好,死亡谷與車禍的神秘啟示……福柯的生活同他的思想一樣豐富、迷人又充滿爭議:童年時期對同班男孩的別樣情感;大學時期屢次的自殺嘗試;初入學界,對籠罩學界的大哲薩特的反對與批判;在德里達當場批評《瘋癲與文明》時的一言不發;對政治運動曖昧不定的靠近與遠離;對伊朗革命的矛盾態度;與德勒茲的學術同盟及其日后的解體……在米勒的這本《福柯的生死愛欲》書中,福柯的這些經歷,都與他的思想——對法國科學史與認識論傳統的繼承,對現代人道主義的反對,對非理性、異常、區隔的關注與考察,對現代社會中權力關系的揭示,對結構主義的抗拒,對死亡主題的迷戀——相互交織在一起,為我們呈現出福柯的生與死、愛與恨、行動與思考、體驗與激情。——“從存在中取得最大收獲和最大樂趣的秘訣,就是過危險的生活。”
(美)詹姆斯·E.米勒 ·理論流派 ·46.3萬字
“主體性”是哲學中一個十分重大的課題,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主體性”觀念在中國當代哲學的進程中產生了十分特殊的作用,對于推動思想解放、觀念變革居功至偉。今天我們究竟應該怎樣理解和評估“主體性”原則?馬克思哲學的“主體性”思想在哲學史上所具有的重大意義究竟是什么?對我們今天重新闡釋“主體性”思想有什么價值?本書正是試圖圍繞上述問題,在當代哲學的歷史語境中對“主體性”觀念進行專門研究和當代闡釋。
賀來 ·理論流派 ·23.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