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國哲學是一種生命哲學,它將宇宙和人生視為一大生命,一流動歡暢之大全體,生命超越是中國哲學的核心。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美學具有突出的重視生命體驗和超越的特點。中國美學不以認識外在美的知識為重心,而強調返歸內心,由對知識的蕩滌,進而體驗萬物,通于天地,融自我和萬物為一體,從而獲得靈魂的適意。中國美學是一種生命安頓之學。
朱良志 ·美學 ·26萬字
中國藝術重視生命境界的創造,追求形式之外的意趣,要在變化表相中表現不變的精神,時間性超越便是藝術家最為重視的途徑之一?!八臅r之外”四字,可以說是中國藝術的靈魂,也是造成中西藝術內在差異的本質方面。中國藝術在時間超越中體現出獨特的歷史感、人生感和宇宙感。朱良志教授這本新著主要是從時間和歷史入手,來討論中國藝術的發展和核心觀念的形成。朱教授在本社出版的《真水無香》,主要討論“天趣”問題;《南畫十六觀》,以“真性”為線索,追蹤文人畫的發展;《一花一世界》,圍繞“量”對傳統藝術觀念展開思考;《四時之外》,則是傳統藝術中“時間”問題的探討。這些都是他在《中國美學十五講》中提出的基本問題,這幾本書的討論進一步將其細化。這幾個問題又有內在聯系,從不同的角度呈現了他所關注的“生命超越美學”的內涵。
朱良志 ·美學 ·34萬字
《美學十五講》索解美的神秘本質,詮釋難以捉摸的美感,縷析美的范疇,觸類美的緣際,標的美的功用,弘揚美的襟胸。介紹了美的起源、本質,美的種類,審美和美感,中國近現代美學的成就,藝術品的本質和鑒賞,美與現代經濟與工業生產等問題。作者語言通俗易懂,又有大量圖片,使該書更方便讀者閱讀和使用。
凌繼堯 ·美學 ·22.8萬字
這些演講是討論美學的;它的對象就是廣大的美的領域,說得更精確一點,它的范圍就是藝術,或則毋寧說,就是美的藝術。
(德)黑格爾 ·美學 ·24.3萬字
這是一本全面、系統地講述美學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的教科書,同時也是一本研究美學理論核心區的前沿課題的學術著作。這本書是作者將近五十年的美學研究成果的一個概括和總結。本書繼承北京大學蔡元培、朱光潛、宗白華的美學傳統,立足于中國文化,以“意象”和“體驗”為核心,力圖融會中西美學的精華,回應21世紀時代的呼喚,最后歸結到提升人生境界。作者在書中注重視野的開闊,注重思想的深度和原創性,同時又注重材料的豐富和趣味性,追求文字的清晰、簡潔和詩意。本書不僅適合作為大學生和文化界、藝術界、教育界朋友們的讀物,同時也適合作為各行各業對美學有興趣的朋友們的讀物。讀這本書可以獲得理論的提升,人生的啟示,同時又可以獲得情趣的熏陶,審美的享受。
葉朗 ·美學 ·33.3萬字
《西方美學史》是朱光潛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美學史著作,具有開創性的學術價值,代表了中國研究西方美學思想的水平。全書由序論和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古希臘羅馬時期到文藝復興,第二部分,17、18世紀和啟蒙運動;第三部分,18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最后對全書四個關鍵性美學問題專題研究。對該書的主要流派中主要代表的選擇是根據代表性較大,影響較深遠,公認為經典性權威,可說明歷史發展線索,有積極意義因而足資借鑒的。而在具體評述每一位美學家時,先介紹總的時代背景和思想淵源,再分析和評價其具體美學觀點,總結其得失。
朱光潛 ·美學 ·47.7萬字
黑格爾的《美學》第二卷“理想發展為各種特殊類型的藝術美”,內容分為三部分:象征型藝術;古典型藝術;浪漫型藝術。
(德)黑格爾 ·美學 ·23.8萬字
本書從東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出發,對東西方文化中的美學、哲學、文學、藝術等方面進行比較,勾勒出一條極為清晰的、邏輯和歷史相一致的東西方美學發展脈絡,顯示出東西方美學不同的內在精神特質,并指出東西方美學思想在當代相互靠攏、融合的發展趨勢。就此提出鮮明的美學觀點:美學是人學,解開美學的終極秘密,歸根結底是探索人的本質。
鄧曉芒 易中天 ·美學 ·31.8萬字
本書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漢語言文學專業指定教材,也可以作為普通高等學校相關專業美學課程的教材。本書以馬克思的實踐存在論思想為哲學基礎,以審美活動為出發點和主要研究對象,以實踐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審美活動是一種基本的人生實踐為主旨,主要內容包括審美活動論、審美形態論、審美經驗論、藝術論、審美教育論這幾部分內容。本書以馬克思主義實踐論為基礎,適當吸收當代西方存在論(現象學)思想的合理因素,嘗試建構有時代特色的實踐存在論美學理論,以發展我國的實踐美學理論,使之更好地與中國古典美學思想有機地結合,成為21世紀具有生命力的一種美學理論。
朱立元 ·美學 ·28.9萬字
《藝術哲學》是法國歷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丹納的名著。本書最初是丹納在巴黎美術學習講述美術史的講義,包括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繪畫,尼德蘭繪畫和希臘雕塑。對于我們欣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和歐洲哲學起源之一希臘雕塑非常具有指導性。全書條分縷析,明白曉暢,而且富有熱情,充滿形象,傅雷的譯文色彩富麗,絕無一般理論文章的枯索沉悶之弊。傅雷曾幾次在“家書”中為傅聰推薦丹納著的《藝術哲學》,并且,曾忍著腰酸背痛、眼花流淚,每天抄錄一部分譯文,寄給傅聰。
(法)丹納 ·美學 ·24.5萬字
《西方美學史》是朱光潛先生最重要的一部美學著作,也是我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西方美學史專著。全書分為上下兩卷,對公元前6世紀到20世紀初的西方美學思想發展歷史作了全面、系統的論述。具有豐富的史料價值和開創性的學術價值,代表著中國研究西方美學思想的水平。長期作為高等學校文科教材使用,被許多學者認為是迄今國內學者撰寫的同類著作中最好的一部。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曉暢,廣受讀者歡迎,是一部不朽的美學經典。
朱光潛 ·美學 ·46.2萬字
本書以焦慮體驗為研究對象,在現代文化轉型的框架中集中探討焦慮體驗帶給現代人審美現念的變化,挖掘焦慮體驗作為一個現代美學問題的理論譜系和文化成因。在西方現代主義藝術、中國現代文學表意實踐文本和后現代媒介消費語境中,索解中西方焦慮體驗的不同審美表征和文化意蘊,同時將焦慮放在不同審美范疇中考察,探尋作為一個審美范疇,焦慮與傳統審美范疇的關聯性及其自身的獨立性。本書從審美話語與審美表意實踐的層面上,系統深入地分析了焦慮體驗的審美內涵和文化價值,拓展了現代美學的研究領域,為反思現代性問題提供了有益啟示,也為在全球化語境和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中探索現代人的生存之道提供了有益參考。
史修永 ·美學 ·25.9萬字
除緒論之外,本書由四個部分組成:審美的發生、審美主體、審美客體、藝術與藝術的美,對審美學的基本問題做了全面的闡述。本書蘊涵著作者歷年來所創獲的擁有獨立見解的諸多科研成果,諸如對藝術美作了系統的歷史考察與分析,提出并論證了“美是一種價值”,對所謂的科學美提出了質疑,對“美育即情育”說進行了商榷。
潘必新 ·美學 ·21.5萬字
本卷研究用感性因素創造出作品中所形成的各門藝術體系,因為只有憑這最后的形象塑造,藝術作品才成為具體的,實在的,本身獨立自足的個體。
(德)黑格爾 ·美學 ·25.2萬字
本書是以西方美學的歷史進程為中心,研究形而上學的發展變化如何決定著存在論的變化,而存在論的變化又如何影響著美學的形態、方法與主要問題。本書的核心線索是描述“存在”范疇的歷史變化如何改變著美學的基本問題與形態,把形而上學史與美學史進行比較研究,從形而上學發展的角度研究美學的發展進程,進而分析一個時代的形而上學如何影響著時代的審美追求,是對美學之存在淪基礎的探究,也是對審美的形而上學性的探索。本書所給出的是一種徹底哲學化的美學,是一種“形而上美學”。
劉旭光 ·美學 ·27.3萬字
《美學原理(第4版)》著重介紹了什么是美學、西方美學史上對美的本質的探討、中國美學史上對美的本質的探討、美的本質的初步探索等內容,并強調理論與實踐、歷史與邏輯、抽象與實證、概念與形象的統一,旨在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使學生掌握必要的美學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定的審美分析能力,以益于學生的審美實踐發展。
楊辛 ·美學 ·22.6萬字
本書運用現代性理論,劃定中國現代美學思潮范圍,并且以美學思潮為單位來建構中國現代美學史。本書在對這些思潮的敘述中,選取了有代表性的美學家進行了考察,并且以美學思潮的更替展現了中國現代美學的歷史演變規律。本書導論部分從理論上闡述了現代性與美學思潮的關系,并且進行了中國美學思潮的總體闡釋。正文有七章,分別論述了中國現代美學思潮的各種形態。其敘述歷史跨度從晚清到2010年代,是國內目前最全、最新的中國現代美學史著作之一,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楊春時主編 ·美學 ·40.6萬字
《西方美學史》是美學泰斗朱光潛先生的一部重要美學著作,是我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西方美學專著,奠定了我國研究西方美學的思想基礎。全書共分四個部分,即序論、第一部分古希臘時期到文藝復興、第二部分十七八世紀和啟蒙運動、第三部分十八世紀末到二十世紀,朱光潛先生系統性地梳理了西方美學的歷史發展脈絡,并向讀者分析了各時期主要美學流派代表人物的美學思想?!段鞣矫缹W史》代表了中國研究西方美學思想的水平,是一部引領學人進入西方美學領域的經典著作。
朱光潛 ·美學 ·46.9萬字
《真水無香》講述了:散步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行動,它的弱點是沒有計劃,沒有系統??粗剡壿嫿y一性的人會輕視它,討厭它,但是西方建立邏輯學的大師亞里士多德的學派卻喚做“散步學派”,可見散步和邏輯并不是絕對不相容的。中國古代一位影響不小的哲學家——莊子,他好像整天是在山野里散步,觀看著鵬鳥、小蟲、蝴蝶、游魚,又在人間世里凝視一些奇形怪狀的人:駝背、跛腳、四肢不全、心靈不正常的人,很像意大利文藝復興時大天才達·芬奇在米蘭街頭散步時速寫下來的一些“戲畫”,現在竟成為“畫院的奇葩”。莊子文章里所寫的那些奇特人物大概就是后來唐、宋畫家畫羅漢時心目中的范本。散步的時候可以偶爾在路旁折到一枝鮮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別人棄之不顧而自己感到興趣的燕石。無論鮮花或燕石,不必珍視,也不必丟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
朱良志 ·美學 ·21.9萬字
本書以體驗為邏輯起點,運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探討審美體驗問題。具體來說,由體驗這一概念生發開來,論及體驗概念的發展史、研究審美體驗重要的現實意義,并探討體驗與認識、體驗與經驗、審美體驗與審美經驗、審美體驗與非審美體驗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審美體驗的內在規定性以及審美體驗與藝術創造之間的關系等問題。
王蘇君 ·美學 ·23.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