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獨特的哲學思辨方式,綜合考察盧梭的所有主要著作,對盧梭的公意理論給出新的解讀。書中將盧梭的公意理解為自愛在共同體中的擴展,并由此展示了盧梭公意理論的目的在于解決人類政治生活的基本張力,即自愛與政治義務的沖突,構建了一個具有內在邏輯自恰的盧梭公意形成理論。本書不僅對國內的盧梭研究有創新性貢獻,而且為思考政治哲學中關于個人自由與政治義務等重要問題有啟迪意義。
林壯青 ·西方哲學 ·16.2萬字
從過程哲學的視角出發,試圖為超個人心理學搭建某種哲學基礎;為心理學危機的解決探尋一條可行之路;甚至為21世紀全球的宇宙觀和新的文明奠基。為此,布坎南博士在書中不僅分別闡釋了過程哲學與超個人心理學的基本觀點,而且嘗試把懷特海的過程哲學與格羅夫(StanislavGrof)的超個人心理學結合起來,一方面用來自超個人心理學的研究結果來補充和廓清懷特海的宇宙論和哲學,為其理論提供證據上的支持;另一方面,運用了過程哲學提供的一些方法對來自超個人領域的證據和理論進行了闡明、解釋和評價,為超個人心理學的洞見提供了一個邏輯一致的、資料豐富的基礎與可供參照的理論框架,并對所有傳統心理學的問題均有所啟發。作者希望這種視角有助于激勵我們的文明,幫助我們廓清并面對當我們鼓足勇氣進入21世紀時那些橫亙在前的問題。
約翰·布坎南 ·西方哲學 ·16.1萬字
在“本質直觀”的天賦上,舍勒獨占魁首。根據舍勒的理解,現象學是一種獨特的直觀行動,把握最原初的實際現象,而非從既有理論引導出來的現象。從基本情感現象學分析出發,舍勒向具體的基本價值感現象推進,分析同情、怨恨、害羞、懊悔、受苦感,恭順感,廣為論者稱道,這些分析與他關注的現代人心秩序和社會秩序的失序問題絲絲相扣,讓人嘆為觀止。
(德)馬克思·舍勒 ·西方哲學 ·16.1萬字
黑格爾的著作令人望而生畏,本書卻別開生面,通過譯編書信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現出黑格爾的生活道路、政治態度及其哲學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全書共收錄黑格爾與荷爾德林、謝林、歌德、道布等人的通信共百封,附錄中還收錄了費爾巴哈書信二十封。
苗力田 ·西方哲學 ·15.9萬字
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李秋零主編、主譯的《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以普魯士王家科學院本(通稱“科學院版”)為底本,全部直接從德文譯出,原文為拉丁文的則直接從拉丁文譯出。科學院版《全集》包含了康德生前公開發表的所有著作和文章,并且經過了德文編輯者的詳細校勘。中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參考了已有的各種譯本,同時也對一些名詞、術語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中譯者以其在西方哲學、宗教學、語言學方面的深厚學養,以及十年如一日的苦心孤詣,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信、可讀的康德著作文本,對康德翻譯與研究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德)康德 ·西方哲學 ·15.9萬字
《創造進化論》是法國哲學大師柏格森的巔峰之作,更是為他帶來諾貝爾文學獎的傳世名著。本書站在生命進化的角度演繹生命的發展歷程。不同于環境決定物種演化的觀點,創造進化論主張的是生命存在一種與生俱來的沖力,這種沖力是決定物種進化繁衍的主要推動力量。《創造進化論》一書結合了生命哲學的有關內容,成為人類史上重新建構哲學的重要典范,它提出意識具有延續性,一個強有力的證據便是生命的存在。
(法)亨利·柏格森 ·西方哲學 ·15.9萬字
這是法蘭西院士亨利·柏格林的成名作,也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作為哲學家的柏格森,其思想與著作對20世紀影響深遠,他對達爾文社會進化論的批判性改造影響了當時普通人的包括宗教觀、生命觀在內的價值觀,預示了后起的心靈哲學的發展趨勢。生命的本質和意義一直是人們不斷思索的問題,而這本《生命的意義》就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生命的意義》從生命的理解方式、生命的進化形式、思維和生理的模式等方面,探討了生命的哲學意義和存在價值。通過閱讀《生命的意義》,我們不僅能夠重新定義生命的意義,還將發現生命和直覺主義是所有最富成效的哲學的源頭。
(法)亨利·柏格森 ·西方哲學 ·15.8萬字
本書是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開創之作,阿多諾于1944年在在美國流亡期間開始寫作本書,并于1949年完成,1951年出版。源于作者自身“受損的生活”(他是被法西斯主義迫害流亡的知識分子之一),阿多諾以一種獨特而具有發散性的文字,展示了日常行為中最微小的變化與20世紀最災難性的事件之間的關系。他認為,美好、誠實的生活不再可能,因為人們生活在一個“不人道的社會”。通過敏銳的社會觀察,阿多諾提供了他對從日常經驗到晚期工業社會種種現象豐富的思想批判。
(德)阿多諾 ·西方哲學 ·15.7萬字
本書立足于后現代的視角,選取晚期希臘懷疑論的集大成者塞克斯都?恩披里克的語言學著作《反語文學家》為范本,嘗試性地做了后現代的解讀:一是對懷疑論在希臘晚期得以勃興進行了邏輯探源;二是對希臘懷疑論的基本思路進行了梳理;三是《反語文學家》之內容述要。
龔奎洪 ·西方哲學 ·15.6萬字
不是高中低檔各式心靈雞湯,而是嚴肅的心理學書籍;不是數理類心理學教科書,而是具有深厚的人文關懷;不是超級難讀的學術書,作者文筆流暢,通俗易懂,是寫給普通讀者的心理學書籍。《尋求靈魂的現代人》是精神分析大師榮格的代表作之一,是當之無愧的現代心理學經典著作。現代人的精神苦悶、對科學文明的厭倦與抵抗等現象,榮格在《尋求靈魂的現代人》一書里都有非常精辟與獨到的見解。榮格不但為文明指出了這些現象,而且為現代人開出了一帖解救精神痛苦的良方。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西方哲學 ·15.4萬字
《柏拉圖對話文體與思想創制之關系》是一部研究柏拉圖思想的學術著作,以對話文體作為柏拉圖研究的切入點,極其關注柏拉圖思想表達的特殊方式,試圖將柏拉圖“寫什么”與“怎么寫”這兩個問題結合進行研究,以呈現和描繪出本原的、活生生的柏拉圖世界;以開放的視角研究柏拉圖對話文體,將其置于古希臘社會、文化和日常生活之中。該書不僅具有文體學的研究視角,而且具有超越文體學的研究視角,并試圖將二者整合起來研究。由此,通過對柏拉圖對話文體的研究,不僅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進入柏拉圖的哲學世界,而且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進入西方文化的精神世界。
胡孝根 ·西方哲學 ·15.4萬字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物品的身影。可以說,我們的所有活動都跟物品有關。作者鮑德里亞試圖對種類繁多的物品加以區分,并勾勒出一個物品的層級與體系。對于那些資金有限又想占有奢侈品的人來說,分期付款或者信用貸款則是一種福音。過去先積攢財富,再購買奢侈品的模式被拋棄了,靠預期收入先行占有奢侈品的做法廣為流行。物品變成了一種消費能力的符號和社會地位的象征。出于自由選擇的購買因為消耗了未來預期的收入和生命而使人變得不自由。于是,人們生產物品、消費物品,最終卻被物品所奴役,被物品背后的資本所奴役。
(法)讓·鮑德里亞 ·西方哲學 ·15.4萬字
2021年是美國當代最著名的哲學家羅爾斯之最著名的著作《正義論》出版50周年。自出版以來,《正義論》不僅在西方學界引發了巨大的反響,而且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正義論》一版再版,并被不斷地翻譯成世界各國的語言,長效樹本書中文版由我社出版,出版以來也受到廣大讀者的追捧。《正義論》是羅爾斯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著作。然而,這本書非常難懂,即使對于專業的哲學研究者,閱讀此書也并非一件輕松愉快的事。《導讀》一書的作者李石副教授從2012年開始在中國人民大學開設全校選修的“《正義論》原典選讀”課程。此課程一經開設便吸引了各專業許多學生,年年爆滿。2020年3月,疫情肆虐,李老師將“《正義論》原典選讀課程”搬到網絡講授,引發各方關注,在學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在羅爾斯《正義論》出版50周年之際,對于一本世人并不完全理解的、活著的經典,一部導讀性的著作顯得尤為必要,《正義論》原著一直由我社出版,這本導論如果由我社出版,與原著可以相得益彰。
李石 ·西方哲學 ·15.3萬字
《清華西方哲學研究(TsinghuaStudiesinWesternPhilosophy)》以輯刊的形式每年出版兩輯(每年6月底出版夏季號、12月底出版冬季號),每輯30-40萬字,接受海內外學者在西方哲學各個學科領域內的歷史性或系統性研究的或以中西哲學會通為主題的高質量專題學術論文(10000-15000字,編輯許可的個別情況無篇幅限制)、學術評論、學術綜述和專業書評(均不超過10000字)。論文以中文論文為主,也兼收海外華人學者和外籍學者的英文論文。刊物將在學術規范,論文格式,評審流程(同行評審)和編輯出版等方面嚴格遵循國際一流期刊的學術規范和通行體例。
蔣運鵬主編 ·西方哲學 ·15.3萬字
本書屬于讓人從書中走出來時會脫胎換骨的那一種。皮埃爾·阿多的所有作品皆屬于這種類型,無論書里談論的是馬克·奧勒留或普羅提諾、斯多葛派或神秘主義,總是帶著永遠清澈的博學。這些著作表明,對古代人而言,哲學不是體系的建構,而是生活的選擇,是在探尋智慧道路上的一種修煉。在這部對話錄里,我們將發現一個令人欽佩的博學的學者,他的作品滋養了眾多思想家,在他時而諷刺、時而如格言般的判斷里我們將發現一個隱秘、靦腆、樸素的人。跟隨皮埃爾·阿多,我們將領會到如何閱讀和詮釋古代的智慧,為什么古希臘羅馬的哲學(尤其是馬克·奧勒留的哲學)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做哲學,即學習面向死亡”,要學會“活在此刻,猶如最后一次也是初次看到世界一樣”。
(法)皮埃爾·阿多 ·西方哲學 ·15.3萬字
現代化是一個古典意義的悲劇,它帶來的每一個利益都要求人類付出對他們仍有價值的其他東西作為代價。大部分近代以來的文學與哲學之勃興,恰恰源于人們眼見他們珍視的東西被他們想要的東西削弱或者摧毀。每個人對平等、個人主義、科學和現代工業等給予高度評價,然而同時也為傳統生活、家庭倫理、與自然相契合大聲疾呼。這兩組欲求的沖突,不但象征和表達了人類最深的社會沖突,也象征和表達了人性本身的深邃矛盾。作者從德國的反現代化論者如哈曼、謝林和赫德、費希特等人的思想梳理開始,繼而將世界范圍內的反現代化思潮——如斯拉夫主義者,印度的甘地、泰戈爾,中國的張君勱、梁漱溟,日本的岡倉覺三和西田幾多郎,一直到當代的埃呂爾和馬爾庫塞等的思想做了全面的梳理。作者認為,持續的反現代化批判的貢獻與意義是:在批判的過程中,辨明了現代化過程的真正本質,也確定了人類要付出的代價。“現代化”與“反現代化”思潮的沖突將以二重性模式永遠地持續到將來。
(美)艾愷 ·西方哲學 ·15.2萬字
《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除導言外包括“單向度社會”、“單向度的思想”和“進行替代性選擇的機會”三部分。作者通過對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語言等領域的分析、批判,指出發達工業社會是如何成功地壓制了人們內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這個社會成為單向度的社會,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單向度的人,這種人喪失了自由和創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與現實生活不同的另一種生活。本書對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作了較為深刻的揭露和探索,但暴露出其社會批判理論的烏托邦性質。本書對研究蘭克福學派和馬爾庫塞理論的發展,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美)赫伯特·馬爾庫塞 ·西方哲學 ·15.2萬字
《人類理解論》最重要的觀點是:洛克首次提出人的頭腦里系統性的、詳實的、充滿理性的、寬廣的哲學思想和認知,一切的一切都來自于經驗,而不是先天自有的。這一觀點正好與當時流行的思想與認知都是“先天具備的”的觀點相悖。這也正是洛克刻意著力之處。也從知識獲取意義上,具備了現代思想意識。其實,我們中國教育界的老祖宗孔夫子早于公元前幾百年前就有“學爾時習之”的提法。一切知識都來自于學與習過程中,而不是先天存在的,這種觀點對于中國人來說,可能就是常識。但對于千百年來一直浸淫于宗教思想里的西方人來說,不啻一記重重的巴掌,打到了昏睡的人們的臉上,并強迫之面對這個最基本的常識。洛克進一步認為,道德、價值以及信仰,這一切也因之統統要透過人的經驗而獲取。因此,對世界的認識也要經過觀察與經驗而形成。
約翰·洛克(John Locke) ·西方哲學 ·15.1萬字
本書力求在西方詮釋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的邏輯脈絡中,在西方哲學對于人的“理解”問題的關照下,分析詮釋學理論的形成與發展;并嘗試在古希臘語文學和宗教經典文本詮釋方法的考察中,勾勒出詮釋學理論內涵的原初樣態和初始訴求;在文藝復興“人之發現”的背景下,考查西方詮釋學演進邏輯中主體性意識的覺醒;在近代科學理性發展中,反思詮釋學方法論意識形成中所蘊含的理論訴求,并在詮釋學普遍性的訴求中,探索其對于“人”的關照;在當代哲學詮釋學的本體論轉向中,思考詮釋學視域內海德格爾揭示“有限性”的奠基意義,從而挖掘當代詮釋學重建的理論價值。在挖掘西方詮釋學奠基意義的同時,關注西方詮釋學與形而上學演進邏輯的內在關聯,從中總結出詮釋學理論構建的邏輯向度與西方精神文化傳統的內在關系,從而為中國詮釋學未來的發展與理論構建提供啟示。
姜峰 ·西方哲學 ·15.1萬字
本書輯錄了這位德國著名思想家在20世紀50年代所做、集中地呈現出其后期語言思想的演講報告,收有《語言的本質》、《詞語》等。
(德)海德格爾 ·西方哲學 ·15.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