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協社會:今日之痛
如今,隨處可見一種痛苦恐懼癥,一種普遍的對痛苦的恐懼。人們對痛苦的忍受度也在迅速下降。痛苦恐懼癥導致一種長效麻醉。人們對所有痛苦狀況避之不及,甚至連愛情的痛苦也漸漸變得可疑起來。這種痛苦恐懼癥也蔓延至社會性事物。沖突和分歧越來越沒有立足之地,因為它們很可能導致令人痛苦的爭論。痛苦恐懼癥也席卷政治領域。一致之強制和共識之壓力與日俱增。政治安守在一個妥協區域,失去一切生機與活力。妥協社會與功績社會相伴而生。痛苦被看作虛弱的象征,它是要被掩蓋或優化的東西,無法與功績和諧共存。苦難的被動性在“能”所支配的主動社會中沒有立足之地。如今,痛苦被剝奪了所有表達的機會,它被判緘默。新自由主義的幸福預期物化了幸福。幸福絕不僅僅是眾多能帶來更高績效的積極情感之總和,它對優化邏輯避之不及,不可用性是其特征。幸福中蘊含著否定性,真正的幸福絕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使幸福免于被物化的恰恰是痛苦。痛苦承載著幸福,使幸福長久。“痛并快樂著”并非矛盾的修辭。
·2.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