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轉換視角,以“康黨”為切入點,借助大量翔實的資料,如維新運動重要參與者的文集、全集、日記等資料,當時的報刊如《知新報》《清議報》《湘報》《中外日報》《新聞報》《國聞報》等,系統梳理了戊戌時期學術、政治紛爭的流變、內涵及其后果,脫出了以往以“新舊”二元對立解讀戊戌紛爭的窠臼,較為全面立體地揭示戊戌政治與學術紛爭的多元面相和真實內涵。
賈小葉 ·中國哲學 ·28.4萬字
本輯收錄17篇文章,研究領域涉及深度研究、現象學專題、牟宗三哲學專題研究、分析哲學研究、現象學、哲學史研究、中國哲學研究、書評等多個專題。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 ·理論流派 ·21.1萬字
后現代主義是西方最流行的社會文化思潮之一,也是各種新型社會理論和當代藝術創造的哲學基礎。它以多樣表達形式和不確定的概念游戲,一方面對啟蒙以來的現代性進行尖刻的批判和反省,揭示了現代資本主義的內在危機的深厚思想根源,另一方面同時提出別出心裁的創造性思路,主張否定傳統價值和道德,把“解構”當成創新本身的重要途徑,從而為新社會埋下潛在的危機種子。對于后現代主義的悖論性,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流暢文字,一方面對后現代主義基本概念及其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進行分析,另一方面又結合當代社會和文化的特征,分析后現代主義的現實意義及其潛在矛盾性。《后現代論》是作者根據自身親歷并在西方國家就地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寫出的,它有利于高等院校師生、研究人員及一般讀者從新的角度全面了解后現代主義的內容及其意義。
高宣揚 ·理論流派 ·48.4萬字
《傳習錄》由王陽明弟子所記,是王陽明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的簡集,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觀點,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哲學著作,“傳習”一詞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該書卷上主要闡釋知行合一、心外無物等觀點,經由王陽明親自審閱。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陽明親筆寫的書信,除了回答有關知行合一、格物說等問題之外,還講了王學的內容、意義以及宗旨,另還附有兩篇闡釋王陽明教育觀點的短文。卷下主要是說致良知,雖未經王陽明本人審閱,但較為具體地展示了他晚年的思想。
(明)王陽明 思履 ·東方哲學 ·42.9萬字
《周易》為六經之首,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文化經典,是中華文化重要的源頭活水,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集中體現。易學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而不斷變化,在各個歷史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和發展規律,不同的易學家和易學派別從各個角度對《周易》一書進行解說、詮釋,從而形成了異彩紛呈、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本書共收易學及相關論文20余篇,為易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對了解易學研究前沿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張濤 ·中國哲學 ·30.1萬字
2014年,國家行政學院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與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秉承“優中選優,樹立標桿”的宗旨,聯合開展了第一屆文化創意產業優秀論文評選活動。該書篩選了20篇優秀論文匯集成冊。內容涉及文化創意、對外文化調研報告、文化產業競爭力等.
祁述裕 錢蓉 ·中國哲學 ·23.2萬字
本書探討的是我國傳統宗教在社會轉型期發生、發展的多元“游移現象”。所謂傳統宗教,指的是中國傳統儒釋道三大教,書中更加關注的是在唐代已完成“中國化”進程、具有獨立自主品格的佛教。所謂“游移現象”,指的是傳統宗教與現今社會多領域、多層面、多方面的互動關系、過程及其結果。傳統宗教的“游移現象”,反映出我國傳統宗教文化發展的現代化、中國化趨勢,包容性、開放性特征,以及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維護國家利益、承擔社會責任的時代特色。本書在反思“西方化”和“本土化”的過程中,嘗試從理論層面闡釋傳統宗教的當代發展。
吳南 ·中國哲學 ·28.4萬字
本書以北宋時期的儒家理學為主要內容,將禮學放在宋代儒學發展和哲學思想演變的脈絡當中,并結合北宋時期特定的政治背景和歷史發展,采取以哲學思想的分析為主,結合經學文獻、社會政治以及禮儀制度而形成的一種較為綜合的研究。書中重點研究了《周禮》與北宋儒學發展的關系,宋代學者圍繞王安石《周官新義》而引發的爭論及其思想史的意義,集中討論了宋代新型的理學與傳統理學之間的復雜關系,禮學的義理化過程,以及禮在天理論的敘述模式中的地位和意義。北宋的禮學不但是宋代儒學的重要內容,是理學的有益補充,而且也是儒家理學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具有獨特的價值和重要的思想史意義。
劉豐 ·中國哲學 ·45.2萬字
本卷為陳豹隱所發表的單篇論文。經濟學領域,主要是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介紹和研究,注重面向現實問題。政治學領域,主要涉及時事政策和國際政治。文學領域,主張有律現代詩和新寫實主義等。哲學領域,則發表了《馬克思哲學的基礎和在一般社會科學上的地位》等。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理論流派 ·25萬字
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是西方哲學史上一本劃時代的巨著。他認為當時的哲學界一片混亂:獨斷論者內部分裂,唯物主義者與唯心主義者、唯理論者與經驗論者莫衷一是;懷疑論者粗暴地反對其他所有理論。曾經被認為是“一切科學的女王”的形而上學陷入了危機。這是人類理性生死存亡的時刻,康德希望重建形而上學,使理性為人類啟蒙。他通過對理性本身,即人類先天認識能力的批判考察,確定了理性的根源、范圍和界限??档抡軐W推翻了舊形而上學的統治,被稱作哲學上的“哥白尼革命”?!都兇饫硇耘小放c康德的另兩部著作——《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被稱為三大批判。
(德)伊曼努爾·康德 ·經典著作 ·38.4萬字
本書從中國哲學的精神、背景、主要哲學家及主要流派的變遷和發展為主線,簡要梳理了中國哲學的發展歷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并融入了作者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理解,是史與思的結晶,充滿了人生的睿智與哲人的洞見。本書最初是講義,后來由英文翻譯過來,全書文淺意深,簡而不薄,是了解中國哲學和文化的入門書。也是哲學大家的哲學文化經典。本次長江人文館叢書對原版本及翻譯進行了精心修訂,并加入彩色插圖,以饗讀者。
馮友蘭 ·中國哲學 ·20.2萬字
天生深邃的黑格爾以文化深度潛水的姿態,探索生命、人的行為的基本面目。他構建的哲學體系似乎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人是由一切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物質進化而來的,是除上帝以外的宇宙的最高形式。本書是其探索人類藝術行為的先導性經典,其中分析了建筑、雕刻、繪畫、音樂、詩歌等眾多藝術門類。其講述,以令人驚嘆的黑格爾式才智,結合敘述的精確性、可靠性與文化的深廣性、可感性、彌散性,歷經一百余年考驗,幾近成為美學的代名詞。
(德)弗里德里?!ず诟駹?/a> ·經典著作 ·23.7萬字
阿蘭·巴丟(AlainBadiou,1937-)是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之一。本書簡述了巴丟哲學思想的淵源,并通過關鍵詞方式把握其哲學基本思想;分析了巴丟文藝思想與其哲學思想的內在關系;以其文藝思想的核心術語“非美學”為切入點,闡釋了“非美學”概念提出的背景及其含義;梳理了巴丟“非美學”的文藝解讀方式及其“介入”當下的當代藝術批判。
畢日生 ·美學 ·24萬字
本書是經學研究第四輯,以曹元弼研究文章為主結而成集,對曹的學術思想進行了細致入微的研究,同時整理了曹撰寫的《禮經大義》《經學通義開宗》,是非常寶貴的文獻,并且做了詳細的曹元弼年譜,為學界了解和研究曹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基礎。
干春松 陳壁生 ·中國哲學 ·28.6萬字
本書運用考察、譜志等地方文獻研究朱子學,其內容涵蓋朱熹的家事、生計、行蹤、遺址、墨跡、畫像、號謚以及新安朱氏等方面,詳細而真實地再現了朱子的生平事跡。其寫法另辟蹊徑,不再僅僅側重朱子的哲學思想,對于其家庭生計與私人生活也進行了展示,為全面了解朱熹的行蹤、事跡、為人等提供了豐富的、較全面的資料。
高令印 高秀華 ·中國哲學 ·33.1萬字
《千面英雄》是神話學大師約瑟夫·坎貝爾享譽世界的代表作,也是他“單一神話”觀的奠基之作??藏悹枤v盡多年搜尋閱讀了全球各地的神話與宗教故事,將這些故事中的共通的奧秘匯集在幾百頁的《千面英雄》中,將神話之源輕松顯現在世人面前??藏悹柛嬖V我們,英雄的旅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主要階段。啟程:放棄當前的處境,進入歷險的領域;啟蒙:獲得某種以象征性方式表達出來的領悟;考驗:陷入險境,與命運搏斗;歸來:再度回到正常生活的場域。這是每一位英雄的必經之路??藏悹柎┰焦沤?,打通全世界神話中的經脈,幫助現代人重拾解讀神話的本能,讓希臘、北歐、印度、埃及、中國神話再度與我們對話。指引我們發現內心的奧秘,接觸無限的真實。每位讀者都可以在閱讀中喚醒心底隱藏的神性,像英雄一樣開啟冒險、經歷考驗、載譽歸來。
(美)約瑟夫·坎貝爾 ·知識讀物 ·23.3萬字
《老子》的注譯與解讀,首要在擇定“文本”,否則是以訛傳訛,注譯更是錯上加錯,徒勞無益。本次注解,做了四個工作:考、釋、譯、論。考,即考訂《老子》原文的文本。以帛書乙本為基礎,帛書甲本、郭店本、王弼本校正相關闕文,將確定后文本改為簡體字,以方便今人通讀原文,本書的字釋中說明使用今字的來源。釋,即字意的解釋,將老子每章里的重要字詞,逐字解釋,尤其注意還原該字、詞在老子時代的意思,及在老子書中的意思,避免用佛教化以后的字義去誤讀春秋時代中國原生思想的老子。譯,即白話翻譯,字釋與白話的最終目的,是幫助讀者回到老子原文,而不是關注原文的注釋與翻譯。論,即解讀老子的每章思想,這是每一個原典注解者的精髓所在,是考驗每個注解者見識水平的憑證。本次注解,采用馬王堆帛書乙本為底本。帛書本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帛書派原教旨主義者據此認為應該叫《德道經》,這種爭執意義不大,老子的道與德是一個有機整體,而通行本《老子道德經》八十一篇(王弼本)沿襲已久,若無章節序號的對應,會增加讀者的閱讀困擾。本注本存王弼本(即通行本)篇號,按帛書乙本順序解讀,每篇均標通行本(王弼本)與帛書本對應篇號,通行本章節編號放右邊做備注,以方便讀者查對。采用德篇、道篇各自單獨序號、分冊出版的方式,讓德篇與道篇并行呈現。
史賢龍 ·中國哲學 ·21.6萬字
為何私欲的“惡之花”結出的卻是公眾利益的“善之果”?一部影響了亞當·斯密、大衛·休謨、哈耶克等眾多經濟學巨匠的思想啟蒙經典之作!本書是權威的牛津大學1924年版的全譯版。伯納德·曼德維爾在《蜜蜂的寓言》一書中提出了影響深遠的“曼德維爾悖論”——私人惡德即公眾利益。作者還為此作了多角度的論述與駁議??梢哉f,該書為后來的自由經濟學奠定了思想基礎,因此也被奉為西方經濟學及現代經濟學的思想啟蒙必讀經典。
(荷)伯納德·曼德維爾 ·經典著作 ·41.2萬字
本書聚焦于建國以來美學的演變歷程,以美學人物訪談記錄為主干,試圖重新書寫中國當代美學史的變遷,以彌補已有研究的不足,為中國當代美學史研究帶來新的視角,該書的訪談匯集了對中國當代美學活動的個體回憶,具有顯著的學術價值和理論意義。
李世濤 戴阿寶編著 ·美學 ·35.1萬字
自1987年9月始的十年里,葉禮庭定期拜訪伯林,同他一起回憶人生,重新經歷他在俄國度過的童年、牛津的求學歲月、美國的外交生涯、對蘇聯的訪問,以及不曾遠離思想前線的學術生活。這不是一部用文獻堆砌而成的人物評述,而是用伯林自己的回憶寫成的思想傳記。在本書中,你會看到伯林如何經歷暴風驟雨的20世紀,度過誠實且負責任的一生,并且從這個世紀的災難和成就中提煉出他回響至今的原創思想。
(加拿大)葉禮庭 ·西方哲學 ·24.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