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通過分析邏輯的觀念以及國內外著名學者對邏輯的看法,為“什么是邏輯”的問題提供一個清晰的答案;通過探討哲學的本質以及哲學的核心問題,為“什么是哲學”提供合理的說明。在此基礎上,通過把握邏輯與哲學的關聯,為哲學解釋與邏輯理解提供有力的辯護。此外,本書還通過討論邏輯與批判性思維之間的關聯,為邏輯教學正名。對于那些希望了解邏輯觀與哲學觀、了解哲學與邏輯之間關聯的學者,以及希望上好邏輯課的教師而言,本書具有較好的指導意義。
王路 ·邏輯學 ·25.2萬字
這是一本通俗的哲學入門讀物,作者系菲爾茲獎得主、清華大學丘成桐教授之父——丘鎮英教授。丘鎮英教授1935年畢業于廈門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翌年進入日本早稻田大學深造,專攻政治制度與政治思想史。執教于香江書院、崇基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前身)和聯合書院,任香江書院文史哲系主任。講授中國哲學史、西洋哲學史、中國上古史、中國近代史、中國諸事研究、中國經濟史、經濟地理等課程。本書由丘鎮英教授存世哲學課程講稿結集而成,全書綜述了各種哲學思想對當時及后代的影響、產生了何種價值,進行了客觀的評論;系統性地介紹了哲學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將東西方哲學的起源和沿革條分縷析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清晰展現了代表性人物的思想軌跡。丘鎮英的文學、哲學素養深刻影響著丘成桐,對哲學思想修養的修煉,也培養了他對學術研究的興趣及專注力。
丘鎮英著 丘成桐編 ·知識讀物 ·24.8萬字
《國際儒學論叢》是山東社會科學院國際儒學中心主辦的以儒學研究為主旨的學術集刊。本輯為第9輯,分為特稿、名家專訪、儒家思想、生命儒學、國際儒學、儒學發展史、儒學比較研究、書評八個欄目,收錄了國內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相關學者關于儒學研究方面的最新文章,文章論題涉及先秦儒家、宋明理學、新儒家等,反映了國內外儒學研究的一些新動向、新發展、新成果,以此推動儒學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涂可國主編 ·中國哲學 ·27萬字
《藝術理論學刊》是南京大學藝術學院主編的藝術學論文結集。內容涉及國內外藝術理論研究的各個方面,能夠反映現今藝術學研究的前沿水平,可以為藝術學研究者借鑒。《藝術理論學刊》是南京大學藝術學院主編的藝術學論文結集。內容涉及國內外藝術理論研究的各個方面,能夠反映現今藝術學研究的前沿水平,可以為藝術學研究者借鑒。
周憲 ·美學 ·27.7萬字
研究尼采當以尼采發表的著作為主,重要的是研讀尼采或充滿激情或深具匠心地寫下并發表的文字。盡管尼采的書顯得好看,實在不容易讀(首先是不容易譯),編譯尼采著作,不僅當以尼采的著作為主,得同時注重注釋和解讀。
(美)朗佩特 ·西方哲學 ·40.5萬字
本書是“什剎海書院經典讀本系列”中的一本。書稿分為概論和經文解讀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對《易經》的內容、版本、創作時代背景、研讀方法等角度進行提綱挈領的概述。第二部分分為經文原文、注釋、翻譯、解讀四個部分,全方位深度解讀《易經》。本書是了解《易經》的較好的入門書,對于中小學教師和家長有極高的借鑒意義。
臧守虎 ·中國哲學 ·24.5萬字
宋明理學亦稱“道學”,是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時代,占主導地位的儒家哲學思想體系。漢儒治經重名物訓詁,至宋儒則以闡釋義理、兼談性命為主,因有此稱。本書是北大哲學系明星教師楊立華教授所開公選課的講義,全書從韓愈與唐宋儒學復興運動開始講起,系統地介紹了宋明儒學興起的社會文化背景、重點主題、重要的理學家(如宋初三先生、周敦頤、邵雍、程顥、張載、程頤、朱子、陸九淵、王陽明等)及重要的文化事件(如鵝湖之辯等),展現出這一時期儒學思想的蓬勃景象和精神氣質。本課程在北大已經講過四五年,在學生中口碑非常好,楊老師一貫舉重若輕的講課風格使原本相對艱深枯燥的理學,變得興味盎然,非常值得向讀者推薦。
楊立華 ·中國哲學 ·20.6萬字
對話錄這一體裁不僅適于記錄原始史料、彰顯哲學思辯、普及專業知識,本身也具有探究學問和創造思想的效力。本書是一部全面探討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范式、脈絡與譜系、會通與爭鳴、視界與關懷的對話錄,涵蓋眾多流派與傳統、時間與地域、文本與語言、個人與群體。書中收錄了作者與21位重要思想家的對話,跨越歷史理論、政治哲學、批判理論、文化史與思想史等領域,集中呈現了眾多思想流派與研究途徑之間的關系,反映了劍橋思想史學派、意大利微觀史學派、施特勞斯學派、法蘭克福學派、伯克利學派的不同取向;比較印證了經濟史、海洋史、音樂史、國際史、古典學與文獻學、概念分析與心理分析的思想內涵。對話者均是各領域的代表性人物,來自英、美、法、德、希臘、意大利、土耳其、印度,話題則涵蓋了古希臘羅馬、中古與近代早期、人文主義與啟蒙運動、古典政治經濟學與現當代社會理論。對話不僅闡釋了文本和思想的內在邏輯,考察了對話者的修辭語境和規范主張,也在思辨互動之中響應了質疑和批判。
李漢松等 ·西方哲學 ·43.3萬字
本書從東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出發,對東西方文化中的美學、哲學、文學、藝術等方面進行比較,勾勒出一條極為清晰的、邏輯和歷史相一致的東西方美學發展脈絡,顯示出東西方美學不同的內在精神特質,并指出東西方美學思想在當代相互靠攏、融合的發展趨勢。就此提出鮮明的美學觀點:美學是人學,解開美學的終極秘密,歸根結底是探索人的本質。
鄧曉芒 易中天 ·美學 ·31.8萬字
在先秦時期的思想觀念中,“義”是一個再普通再常見不過的德目了,任何關于它的話題似乎都已經是老生常談。不過,在這個司空見慣的“義”字身上,卻隱藏著中國古代政治觀念起源的關鍵信息,蘊含著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形成的最高準則。在先秦時期的諸多社會領域內,“義”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對華夏文化認同產生了深遠影響,構成了中華民族最為典型的文化基因。
桓占偉 ·倫理學 ·22.9萬字
本書全部【文本歸元】都是訂正之后的產物,凡有訂正處,【見獨】均有詳細解釋說明,盡量做到沒有遺漏,以充分尊重《莊子》的可能原樣。訂正本身則基于三大原則。其一,行文必須合符莊子瑰瑋、參差、充實、弘大而辟、深閎而肆的整體風格;其二,邏輯必須自洽;其三,義理必須經得起事實驗證。
曾品元 ·中國哲學 ·42.9萬字
《存在主義——從陀斯妥也夫斯基到沙特》,原為美國世界出版公司1956年出版的一部英文著作,是美國存在主義研究專家考夫曼(WalterKaufmann)對陀斯妥也夫斯基、齊克果、尼采、里爾克、卡夫卡、雅斯培、海德格、沙特八位存在主義哲學家原作的編選,對系統了解存在主義基本觀點和各家的重要思想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本書由陳鼓應、孟祥森、劉崎三人合作翻譯而成。存在主義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流派,強調個人、獨立自主和主觀經驗,主要包括有神論的存在主義、無神論的存在主義和人道主義的存在主義三大類。存在主義以人為中心,尊重人的個性和自由,認為,人是在無意義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沒有意義,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礎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該學派最著名和最明確的倡議是薩特的格言——“存在先于本質”。意思是,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沒有天經地義的道德或體外的靈魂,道德和靈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創造出來的;人沒有義務遵守某個道德標準或宗教信仰,人有選擇的自由。
(美)W.考夫曼 ·知識讀物 ·25.4萬字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第十二卷:1.《南懷瑾講演錄》一書,匯集了南懷瑾先生2004年以來在上海、海南等地所作的五次演講。其內容既涵蓋了對文明走向和文化教育的深刻體察,也對當下新興媒體與傳統文化的結合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2.《南懷瑾與彼得·圣吉》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圣吉先生,1947年出生于芝加哥,現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資深講師,長期致力于有關學習與變革的研究。2003年至2006年間,彼得·圣吉及其團隊曾四次拜訪南懷瑾先生,共同探討參禪修持、生命認知等人生問題。一問一答間盡顯東西兩位智者通融的人生態度,也顯示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東西文化融合的必然趨勢。3.《答問青壯年參禪者》一書是南懷瑾先生于2005年專門針對青年出家僧眾有關研習佛法的講演。其內容包括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研習和體悟佛法的正確途徑、佛法實證的精髓等多方面內容。4.《人生的起點和終站》一書是南先生于2006年回答其學友胡松年先生關于生死問題的記錄。全書超越了宗教思想的限制,以更為廣泛的生命變化歷程,結合最新現代生命科學研究的相關成果,使讀者了解了如何建立正確的生死觀。
南懷瑾著述 ·知識讀物 ·45.1萬字
《物的分析》是羅素的一部重要著作,于1927年在英國出版。羅素在完成了其第二部著作,即《論幾何學的基礎》后,就把注意力轉向了物理學的哲學基礎問題;他通常稱之為“物的問題”,或簡稱“物”。羅素對物理學哲學的思考的結果就凝結在這本《物的分析》中。在《物的分析》中,邏輯構造是解決物理學真理性問題的關鍵所在。羅素在其中借助于奧康剃刀原理,從本體論的角度對一些哲學概念進行了探討。
(英)伯特蘭·羅素 ·西方哲學 ·25.5萬字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共4卷,全八冊。作者為清華大學資深教授萬俊人,叢書分別以“倫理學基礎:原理與論理”“倫理學主題:價值與人生”“倫理學限閾:道德與宗教”“倫理學前沿:道德與社會”為主題,精選了20世紀西方著名倫理學家圍繞上述主題的經典性文本,完整呈現了20世紀西方倫理學的流變脈絡、知識狀況和理論前沿,為讀者了解這一非凡時期的西方倫理學的知識提供了較為完整、準確和清晰的知識地圖和理論語脈。
萬俊人主編 ·西方哲學 ·22萬字
作為康德哲學的繼承者,費希特在本書中貫徹了康德的基本立場,既反對了中世紀禁欲主義的宗教道德哲學,也批評了在英國和法國盛行的功利主義、幸福主義倫理學;同時,作為康德哲學的改造者,作者在本書中又發展了康德的先驗主義倫理學。這包括兩個方面:其一,就形式而言,他應用古典公理化方法,從知識學原理出發,演繹倫理原則及其實在性和適用性,得出了倫理學的各條定理和各個范疇,克服了康德演繹中的缺陷;其二,就內容而言,他在廣闊的現實范圍里研討倫理原則的各種條件和人的職責問題,試圖克服康德的形式主義傾向,得出了康德未能得出的結論,而為謝林和黑格爾創建他們各自的實踐哲學提供了重要論點,我們完全可以說,作者的這部倫理學著作既是用科學方法對先驗倫理原則作出的深刻論述,也是以感人激情為人類道德完善表示的熱烈向往。
(德)約翰·歌特利布·費希特 ·倫理學 ·25.2萬字
本書是尼采假借查拉圖斯特拉之名說出他自己的哲學思想,也可以說是一本查拉圖斯特拉的說教集或者說是查拉圖斯特拉的行藏錄。這部作品是德國哲學家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這本書以散文詩體寫就,宣講“超人的哲學”和“權力意志”,通過主人公查拉圖斯特拉闡述出:人類是處于超人和禽獸之間的物種,人類的進步方向是超人;上帝已死,唯有讓上帝死才能進化為超人;人類的道德便是超人甘于墜落自己的意志等哲學思想,用詩歌的語言,講述了尼采對于人生、人類、痛苦、快樂、期待的深刻領悟。這本書是一部哲學書,卻有極高的文學價值,是一部關于“超人”的圣經。
(德)尼采 ·西方哲學 ·20.3萬字
《哲學簡史》是一部通俗哲學著作,是在其鴻篇巨制《西方哲學史》的基礎上勾勒新意,編撰而成的又一部全新的哲學史入門書。羅素在書中不僅闡述了西方哲學發展的前因后果,還涉及了歷史、科學、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內容。現代人要了解我們的時代,就必須對西方文化加深理解,而本書一改之前哲學書的艱深晦澀,通俗易懂,可謂是了解西方文化的入門書。
羅素 ·西方哲學 ·28.1萬字
以哲學為視角,梳理兩千余年政治哲學的發展脈絡,探尋中國古代王朝的統治邏輯。歷史作家郭建龍“密碼三部曲”之一,另有《財政密碼》《軍事密碼》。俞敏洪、劉蘇里、余世存、楊斌、施展、羅振宇、李碩、張明揚鼎力推薦!本書從西漢講起,敘述大一統時代到來之后的思想流變。通過講解哲學發展的來龍去脈,讓讀者清晰地看到中國哲學如何演化、為什么這么演化,理解政治與哲學互動的奧秘。中央王朝的政治哲學可以被視作思想格式化與反格式化的歷史。作者在本書中將其分為兩個大的周
郭建龍 ·中國哲學 ·31.8萬字
本書作者有志于國學傳統文化,青年時徒步往學于關中蘭田、正宜諸書院,求明師以受教者多年,1937~1941年在陜西眉縣嶗峰書院從山東即墨張范卿先生研讀《周易》四年,晚年不惜心血,攄其心得,著為《周易卦解》。該書理本洛閩,筆短韓歐,言簡而理明,辭達而易識,尋幽入深,闡微述奧,淺而出之,隱費冰釋,有高中文化基礎者,即可自學自通。鉆研即久,而有“韋編三絕”之功者,自能通其蘊奧,實為學習《周易》之階梯焉。
秦敬修 ·中國哲學 ·2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