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性命古訓辨證》是傅斯年先生論中國古代思想發(fā)展史的一部杰出著作,它將商周甲骨文、金文到先秦諸子典籍中的“性”“命”二字逐一統(tǒng)計并分析,以其來源與演變論述先秦諸子的思想,最后推斷宋明理學為先秦思想的承繼與總結(jié)。此書從訓詁學、考據(jù)學、語言學方法入手以微觀字形、字義建構(gòu)宏觀思想史,鮮明地體現(xiàn)了傅氏“哲學乃語言學之副產(chǎn)品”的治學思想和嚴謹?shù)膶W術風格。
傅斯年 ·中國哲學 ·10.2萬字
本書以王船山《讀通鑒論》、《宋論》入手,將歷史上諸多著名官員之得失予以分析,并進行了精細分類與整理。同時通過對“政治實踐的思考”、“大臣之志、量、識”、“理、勢與時、幾”三個方面的分析論述,著重強調(diào)了“心性之學”對為政者的重要意義。以古論今,發(fā)人深省。
謝茂松 ·中國哲學 ·8.9萬字
人生匆匆,人亦渺小,作為女性,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緊張的生活節(jié)奏、復雜的人際關系,想要獲得輕松、快樂的生活,就必須善待自己。《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女人先對自己好一點》旨在啟發(fā)女性讀者善待自己,輕松、快樂生活,幫助女性提升思想境界和內(nèi)在的修養(yǎng)。學會善待自己,給自己的心打開一扇窗,讓溫暖的陽光照進來,讓每位女性朋友都能享受生活的美好。
田安麗 ·倫理學 ·10.5萬字
2003年前后,中國哲學史大家余敦康先生在北京大學為本科生講授“哲學導論”,后來,余先生又在社科院、乾元國學班等多次講授這一主題。本書整理了余敦康先生于不同年份的講授哲學導論的講稿。全書共分十二講,從“哲學是什么”開始講起,探究哲學的起源,綜合概述西方哲學、印度哲學和中國哲學的特點與問題,落腳至哲學的終極關切,為讀者步入哲學門徑、了解哲學思想提供了很好的指導。本書保持了講座語言的通俗性,是一本很有市場潛力的哲學入門讀物。
余敦康 ·理論流派 ·8.3萬字
王羲之是眾人皆知的“書圣”,他以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的書法藝術獨步古今,魏晉玄學則是繼先秦、兩漢之后中國哲學的又一高峰,它不僅整合了秦漢儒道兩家思想,而且融合了西土的佛教義理,中國哲學的儒、釋、道精神內(nèi)核由此形成,鼎盛的隋唐佛學隨之開啟,宋明理學也濫觴于此。“書圣”王羲之在東晉的出現(xiàn),是玄學藝術化的體現(xiàn),《書圣之玄》選取玄學代表人物郭象、嵇康為中心,研究王羲之的玄學思想和背景。全書穿針引線,將哲學思想和書法藝術一點一滴逐步打通。
王云飛 ·中國哲學 ·9.9萬字
本書從思想、文學、政治、哲學等角度,重回近現(xiàn)代德國歷史現(xiàn)場,在德國現(xiàn)實政治和政治哲學思想的相互闡釋中,發(fā)掘其政治思想的復雜面向,并試圖通過對“德國問題”的多層面發(fā)掘,探索納粹思想在近現(xiàn)代德國政治哲學思想傳統(tǒng)中的起源與發(fā)展,探究有別于德意志帝國思想的其他政治思想資源的可能,即從“文化政治”走向“政治文化”的可能。
李哲罕 ·知識讀物 ·12.1萬字
這是一本由德國哲學家、諾貝尓文學獎得主奧伊肯和中國儒學大家張君勱合著而成的小書,從通俗普及的角度介紹了中國與歐洲的思想起源及發(fā)展歷程。其中歐洲部分由奧伊肯撰寫,他從歐洲思想的發(fā)源地——古希臘開始,對中世紀和近代啟蒙運動以及德、英、法等國的著名哲學家進行闡釋,中國部分則由張君勱撰寫,他用精煉的語言對先秦孔孟老莊、宋明理學和朱熹、陸象山、王陽明等思想進行介紹。全書短小精悍,兩位作者均為世界級的一流學者,在不長的篇幅中濃縮了中西思想的精華。
(德)奧伊肯 張君勱 ·知識讀物 ·8.9萬字
人生難免會誤入死胡同,能否走出去的關鍵在于我們是否想得通。我們要么堅持自己的目標繼續(xù)努力,即便出現(xiàn)了挫折,也要咬緊牙關繼續(xù)前進;要么就拐個彎選擇另外一條路,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前方是否有路,來自你是否想得通。本書深入地探討了人生選擇哪條路的問題,分析了人們遭遇困境、挫折時表露的心境、情緒,有的放矢地闡述出“不是路不通,而是心無法想通”的生活真理,給那些正在想不通的人以慰藉,但凡我們心中想通了,那人生的路就通了。
張瑜編著 ·倫理學 ·10萬字
本書為杜覺民先生的著作。全書分逸品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神品與逸品之比較、逸品畫家案例解讀、莊子美學思想對逸品意識之影響四部分來論述逸品,對質(zhì)疑、虛靜、無欲、體道這些莊子的美學思想做了深入分析。
杜覺民 ·美學 ·8.4萬字
闡明這本書所發(fā)表的論文題材,我沒有用哲理性的說教,也沒有以學者觀點加以探討,也許這對我來說更為合適。我生長在一個以奧義書經(jīng)典作為日常禮拜的家庭,并且在很久以前父親就作出了榜樣。父親在他漫長的一生中一直保持著與神的密切交往,但是他沒有忽略對世界應盡的責任,也絲毫沒有減少對世俗事務的強烈興趣。因此,我希望這些論文能使西方讀者有機會接觸到印度的古代精神,這種精神曾反映在我們的圣典中而今天仍然體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
(印)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經(jīng)典著作 ·8.7萬字
《孝經(jīng)》是中國古代儒家最重要的經(jīng)典之一,以孔子與其門人曾參談話的形式,以孝為中心,對孝的含義、作用等問題加以闡述,比較集中地闡發(fā)了儒家的倫理思想,全書共分十八章,將社會上各種階層的人士——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分為五個層級,而就各人的地位與職業(yè),標示出其實踐孝親的法則與途徑。“百善孝為先”,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以孝行為道德的根源,《孝經(jīng)》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tǒng)論述孝道的書,強調(diào)敬老養(yǎng)老,重視血緣親情,對規(guī)范人倫秩序、調(diào)節(jié)人際關系、促進家庭和諧、維持社會穩(wěn)定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今天仍然有著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大戴禮記》中的《曾子本孝》、《曾子立孝》、《曾子大孝》、《曾子事父母》記載著曾子對孝道的論述,本書輯為《曾子論孝》。《孝經(jīng)曾子論孝》讀本分原文、注釋、譯文、解讀等部分,對原典的主要內(nèi)容做了全新解讀。
韓星編著 ·倫理學 ·7.7萬字
《生活之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知名美學專家劉悅笛對中國生活美學的賞析解讀。“生活美學”中蘊含著華夏傳統(tǒng)的生命意識、生活觀念和人生追求脈絡,不僅是一種關乎“審美生活”之學,而且更是一種追求“美好生活”的幸福之道。《生活之美》試圖找回中國人的生活美學傳統(tǒng),通過天時之美、地緣之美、人貌之美、飲茶之美、長物之美、棲居之美、游覽之美、文人之美、人格之美這九大方面,將中國人的生活美學大智慧深描出來,探討如何實現(xiàn)審美化的生活,并生成一種憂樂圓融的生活傳統(tǒng),為中國人的生活立“美之心”。
劉悅笛 ·美學 ·9.6萬字
邁向哲學的第一步,就是懷疑。以人們實際如何生活而不是以“人們應該如何生活”為標準改塑哲學,法國杰出啟蒙思想家狄德羅關于宗教、哲學和社會生活的思考。《懷疑論者的漫步》是“狄德羅文集”第五卷,以狄德羅著名哲學論文為題,充滿思辨精神,收錄《懷疑論者的漫步》《論天才》《補遺》《哲學家與某某元帥夫人的談話》四篇文章。其中《懷疑論者的漫步》是狄德羅關于宗教、哲學和社會生活的思考,由“荊棘道”“栗樹道”“鮮花道”三部分組成,以荊棘道揭露宗教的虛偽,鮮花道直指沉湎酒色權(quán)術的新舊貴族,栗樹道則是崇尚哲學思辨的理性之道。《補遺》是狄德羅以法國探險家布干維爾環(huán)游世界的見聞為靈感源泉,創(chuàng)作的對話體作品。通過對布干維爾筆下宛若現(xiàn)世天堂的塔希提島風俗的描繪和評述,對西方社會的生活和思想進行了反思。
(法)德尼·狄德羅 ·西方哲學 ·8.5萬字
本書收錄作者專論哲學翻譯的8篇文章。作者從自身的翻譯實踐經(jīng)驗談起,將以對“存在”(Sein)和“CHAO越”(Transzendenz)之翻譯為代表的西哲漢譯問題置于中西哲學、文化相互溝通的語境中予以充分探討。全書按主題分為兩編,各四篇文章。第一編“海德格爾著作之漢譯”,在海德格爾著作的漢譯過程中,作者有感于學術術語翻譯上的各執(zhí)一詞,澄清了幾個關鍵術語的含義,并對如何做好學術翻譯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第二編“西哲漢譯和漢語哲學”,作者基于自己的翻譯實踐經(jīng)驗,基于對漢語言的特性分析,對“漢語哲學是否可能”的問題展開討論,認為弱論證—弱推論的漢語哲學的“時機”或許已經(jīng)到來。本書是出版于2013年的《存在與超越——海德格爾與西哲漢譯問題》一書的增補版,新增的兩篇均是作者近年來對“漢語哲學”問題的思考。
孫周興 ·西方哲學 ·9.7萬字
本書旨在以老子的《道德經(jīng)》來詮釋人生哲理、中美文化差異以及現(xiàn)代營銷學和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之道,亦在探討如何以老子的道法自然理論來調(diào)劑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人們的浮躁心態(tài),以達到物質(zhì)與精神的雙贏之道。
周南 ·中國哲學 ·7.4萬字
本書人生路上活得要大氣,不要有太多的患得患失,也不要太計較自己的得與失,以一份平靜的心情來迎接人生中的每一次挑戰(zhàn)。本書闡述了“舍”與“得”的人生哲理,這世間所有事情,皆在得失之間,做人要大氣,就在于敢于舍得。所謂“舍得”,有舍才有得,只有敢于舍去,才會有新的獲得,比起失去的,可能反而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鄭斌編著 ·倫理學 ·8.9萬字
愛因斯坦曾說:“想象比知識更重要!”融會思考理論與技法,體悟創(chuàng)新之道。本書共分五章:“啟動創(chuàng)意之輪”、“破舊思維,迎新意念”、“直覺與夢境的啟導”、“視象視維與左右腦互動”及“實踐創(chuàng)意思考技法”,以63篇文章介紹多元思維方式。作者除深入介紹了眾多古今大師如阿基米德、席勒、達爾文、愛因斯坦、畢加索、費曼、楊振寧等人的思維方式,論述他們?nèi)绾瓮黄扑伎嫉目蚩颍_至創(chuàng)新解難之外,亦融合了個人曾在眾多領域進行開拓的經(jīng)驗與實踐,更上層樓探討創(chuàng)意思考的理論與技法,如視象思維、類比思維、直感與夢境的作用、心靈地圖、風暴寫作、跨媒體技法等,讓你悟到如何擺脫種種束縛,達成創(chuàng)新。
陳載澧 ·知識讀物 ·8.6萬字
生活中,所謂的一帆風順都只是我們美好的愿望,我們都不得不面對各種各樣的苦難、折磨,然而,真正的成長就是殘酷的,只有經(jīng)歷昨天的洗禮,才有今天欣慰的笑容。本書以心態(tài)調(diào)整為主線,帶領生活中正在遭遇生活折磨的人們領悟幸福的真諦,進而獲得心平氣和、從容不迫的心態(tài),改善命運、遠離厄運、得到福氣。
沈莫塵 ·倫理學 ·8.8萬字
本論文集主要包括如下內(nèi)容:俄羅斯哲學研究的兩個維度;全球化背景下哲學作為絕對價值和民族發(fā)展的指標;俄羅斯哲學與東正教;烏茲別克斯坦民族哲學的歷史與今天;“民族哲學”:后發(fā)國家“哲學”的標志性話題;什么讓民族哲學成為可能;何為俄羅斯哲學;關于阿塞拜疆哲學的幾點思考;全球化新階段的民族哲學;哲學與全球化的世界;當今全球轉(zhuǎn)型背景下的哲學;哲學文化是“另一種全球化”;達吉斯坦后蘇維埃哲學的新任務;俄羅斯與近鄰國家的國際關系。
李河 (俄羅斯)A.H.丘馬科夫主編 ·理論流派 ·9.2萬字
本書是古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在二十多年的征戰(zhàn)生涯中,鞍馬勞頓之余,寫下的人生思考錄。它行文質(zhì)樸,不尚雕琢,然而發(fā)諸內(nèi)心,靈性內(nèi)蘊,具有一種深沉的崇高之美。在書中,作者既深入思考了自然與社會、宇宙與人生、理性與欲望的關系,又深入剖析了他本人獨特的內(nèi)心世界,以及自身所處亂世的真切感受。作為古羅馬帝國“五賢帝”時代的末代皇帝,馬可·奧勒留不但是一位智慧賢明的君主,同時也是哲學流派斯多葛派的杰出代表。正是通過《沉思錄》等少數(shù)傳世之作,斯多葛派哲學精神才得以流傳至今,并深深植入近代西方文化精神之中。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經(jīng)典著作 ·8.6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