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對《哲學研究》這部經典哲學著作的導讀,其章節安排完全對應于《哲學研究》的結構,作者對維特根斯坦的論述思路做了細致地剖析,提示了各個章節的重點段落,并一一做了深入淺出地闡發。作者希望讀者不要盲目順從于維特根斯坦的哲學觀點或按照他所提議的方式去做哲學,而是要與這些觀點做批判性的交鋒,努力地區別和提取他對我們的哲學知識做出貢獻的理論,而這才是我們接觸這部著作應該有的態度。
(英)阿里夫·阿邁德 ·理論流派 ·11.6萬字
“儒家的故事系列”由周朝、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部分組成,將陸續與讀者見面。此套書系,從古到今,力圖通俗、有趣地把儒家文化的來龍去脈說個清楚明白,從而有助于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系統地建構對儒家文明產生及衍生發展過程的認知。本書為此系列第二冊,主要講述兩漢的儒家發展歷程,重點敘述了儒家的重要人物故事,包括賈誼、班固、董仲舒、揚雄、劉向等,也介紹了對儒家思想形成有重要影響的政治歷史人物,如漢武帝、光武帝、漢明帝、王莽等。
李太仆 ·中國哲學 ·12.7萬字
本書針對當代學者有關孟子研究的一些爭議性課題,試圖通過思想史的省察及文獻分析,予以廓清與重釋。首先,立基于歷史發展脈絡,掌握孟子經典文獻語義。其次,借由當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牟宗三與學術研究成績斐然的勞思光,探討孟子詮釋的當代差異,觸及儒家哲學的內在問題,并試圖為孟子架構出一個開放性的理論系統。再次,追問葛瑞漢、華靄仁以及安樂哲三位漢學家,對待傳統經典的不同思維如何造成了各種迥異的理解。最后,廓清傳統與當代,既疏理了西方釋孟所引發的爭議,同時又讓經典發光,冀望為孟學詮釋脈絡提供不一樣的論述角度。
羅惠齡 ·中國哲學 ·14萬字
《知行合一王陽明》一書共分為三篇,分別收錄了王勉三、梁啟超、馬宗榮三位學者對王陽明生平的介紹、對王陽明知行合一學說的討論以及對王陽明其他主要思想的闡述。本書以圖文并茂式的描寫、文白相間的語言,全面、深入的展示了王陽明跌宕起伏的一生和功耀千古的思想學說,不僅能為廣大領導干部提供一個多維度了解王陽明、學習王陽明的平臺,也能夠使諸多黨員和普通群眾從中領會全能大儒的精神力量,感悟“知行合一”的精神內涵,從而不斷進步,提升自我,砥礪人生。
王勉三 梁啟超 馬宗榮 ·中國哲學 ·10.9萬字
本書《章太炎與明治思潮》奠基于作者對于日本思想史尤其是明治時期思想史的深入了解,通過仔細研讀章太炎的《訄書》和《民報》時期論著,對比其中引用西方思想文字和明治時期姉崎正治、中江兆民等著作,發現章太炎以明治思想家為媒介,大量引用了西方思想;或者說,章太炎對于西方思想的吸收與接受,是受到明治思潮所影響的。更進一步,章太炎在經歷了《訄書》時期對于西方、日本思想的吸收之后,從《民報》時期開始對西方思想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從而建立了自己建基于中國文化傳統之上獨特的哲學體系。本書是一部優秀的研究章太炎的論著,為國內學界呈現了一個不一樣的章太炎和章太炎研究方法,有助于深化學界對于章太炎的研究。
(日)小林武 ·中國哲學 ·10.8萬字
近代以來,中國傳播學的理論、方法主要是從西方引入的。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傳播學伴隨傳播事業的勃興而壯大,專注于現象性問題研究,一直趨步于西方研究的后塵,印跡鮮明。普及美學“本來美”理論,為“以人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諸學科提供了本體性發展依據。循此脈絡,中國固有傳播觀念自含“自性本美”的源頭性發展基礎,呈現迥異于西方傳播學的本體性特征,在傳播方式、傳播內容以及實踐效果上也別有特點,由此“普及美學傳播學”也成為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建構的有益探索。
劉浩冰 ·美學 ·12.5萬字
《社會契約論》,是一部政治哲學著作。它探討的是政治權利的原理,它的主旨是為人民民主主權的建立奠定理論基礎。它的問世,是時代的需要,是人類社會向前進步的產物;它正確回答了歷史進程提出的問題:法國命運的航船駛向何方。人類是幸運的,人民是偉大的,在歷史發展的緊要關頭,總有人指引前進的道路,人民總能及時做出正確的抉擇?!霸?8世紀的法國政治思想領域里,存在著三種改革國家政治制度的學說:孟德斯鳩主張立憲君主制,伏爾泰主張開明的君主制,而盧梭主張民主共和制。
(法)盧梭 ·西方哲學 ·6.9萬字
在思辨哲學傳統的籠罩下,直覺、邏輯和語言作為“思辨哲學三件套”主導了對責任歸因和道德判斷的研究,主宰了道德哲學領域,構建了我們今天見到的附麗于“哲學標準人”的有關責任歸因的道德哲學圖景。這幅圖景奠基于特定的預設和前提,依賴于特定的論證和證據,提出了特定的假說和模型。本文的工作是,對這些關鍵的模型、預設、假說、論證和證據進行實證的檢驗和理論的考察,以支持或反對這幅圖景。與傳統圖景不同,本文并不過度關心“應然”即規范性問題,而是嘗試首先解決“實然”即“事實到底是什么?”的描述性問題,因為任何圖景——無論新舊的建立都依賴于這些基礎的事實,厘清事實夯實基礎,有助于我們建立一種具有解釋力和預測力的責任歸因理論。
郭喨 ·知識讀物 ·12.4萬字
本書是詹蒂利在羅馬大學講授“社會與意志的先驗理論”這一主題系列講座的講稿,最后結集成書。它是詹蒂利“現實唯心主義”哲學成熟時期的完整表達。其中第四章詹蒂利發展了全新的思想,即先驗社會或人內心中的社會。詹蒂利以“內在方法”為哲學起點,討論了人的意志的創造性,以黑格爾辯證法系統演繹了倫理作為法、個體、經驗、倫理范疇、國家、經濟和宗教諸多主題。所謂“內在方法”(methodofimmanence)是人構造或創造世界的方法,它既是經驗又是唯心的方法,個體憑借其行動的獨一無二性因而是無限的。之所以是經驗的,是因為經驗中得不到超越的事物,之所以是唯心的是因為創造或構造乃是人精神的產物。詹蒂利的哲學體系主張,自我創造一切并保護一切,社會并非外在于人,而是人所創造的內在之物。因為詹蒂利與法西斯主義的曖昧關系,這部著作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是,二戰之后,作為意大利政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人物以及詹蒂利對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的重新闡發和復興,詹蒂利的思想走出意大利并在英國和美國學界產生影響力,尤其是英美世界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其中比較重要的有科林伍德、魯伊士等。
(意)喬萬尼·詹蒂利 ·西方哲學 ·12.6萬字
法國杰出啟蒙思想家狄德羅美學與哲學思想名篇,十八世紀法國唯物主義的杰出作品,在達爾文之前暢想自然選擇?!哆_朗貝爾的夢》是“狄德羅文集”第六卷,以狄德羅著名哲學論文為題,收錄狄德羅哲學、美學思想名篇:《對自然的解釋》《論美》《達朗貝爾的夢》《關于物質和運動的哲學原理》。其中《達朗貝爾的夢》以對話和辯論的形式表達了許多超越時代的見解,既荒謬絕倫又是最深刻的哲學,荒唐的外表是為了使智慧有表現的機會,進一步論述了狄德羅的唯物主義自然觀和認識論?!墩撁馈酚置蛾P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質的哲學探討》,最初發表于《百科全書》,狄德羅在這篇論文中提出了“美在關系”說。《論美》得到康德的贊賞,哈曼在《關于美與崇高的討論》中認為“康德的看法可以與狄德羅為《百科全書》撰寫的關于美的條目相提并論”。
(法)德尼·狄德羅 ·西方哲學 ·11.2萬字
《張載思想研究》是臺灣學者朱建民先生的學術專著,也是臺灣學術界研究張載哲學思想的第一部專著。對于研究張載思想的學者而言,這是一部難以繞過的佳作。書中主要就張載的哲學思想展開論述,結合其所欲建立的義理系統,分別從天道論和心性論兩個方面作詳細闡述,并進而介紹了張載如何通過其所建構的義理系統來駁斥佛老之學。作者在書中對張載哲學體系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及論點進行了全面而精微的分析,邏輯嚴密,其展現出來的哲學研究方法,對于研究者而言,亦有極大的借鑒意義。書末附錄《太虛與氣之關系之衡定》、《張載的外王思想》等內容,可使讀者進一步了解作者論太虛前后思想觀念的轉變以及張載的外王思想。
朱建民 ·中國哲學 ·11.4萬字
中庸,一個歷經幾千年大浪淘洗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核心,已成為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文化價值導向,深深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判斷和行為態度。盡管中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在不斷加快,但中庸對當代中國社會的影響仍然隨處可見,中國人的為人處事,行為選擇都折射出中庸的影子。本書探究中庸在中國人現實生活和作中的影響作用,具體包括:現代中庸的內涵和測量、中庸與其他傳統文化因素的對比、中庸對員工態度和行為的影響、中庸與領導力。
杜旌 段承瑤 ·中國哲學 ·9.4萬字
如何理解自身的美麗、魅力資源對人際關系的作用?如何提高自身生活情趣、生活品質?如何成為有吸引力的“美麗之人”呢?如果說本書的撰寫目的之一毫無疑問是“成人之美”,那么,另一個更重要的目的是幫助大家明確一件事:人之“美”源自肉體與精神的有機和諧。豐富的案例資源也是本書的一大特點,個案的主角從普羅大眾到各路名人政客,作者正是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來揭示不同的“美”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人際關系中所起的作用,并針對不同的案例誠懇地給出自己的專業建議。
(意)維里·帕西尼 馬麗亞·特里薩·巴爾迪尼 ·倫理學 ·9.9萬字
本書是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應法國第戎科學院征文而寫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論文,另附《盧梭致菲洛普利的信》《論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是否有助于社會風俗更加淳樸》《盧梭學案》與《盧梭生平年表》。本書被稱為《社會契約論》的導言和緒論,被認為是盧梭思想世界的核心。閱讀本書,我們可以了解人類歷史發展本身所具有的兩面性和所包含的內部矛盾。
(法)讓-雅克·盧梭 ·西方哲學 ·11.5萬字
該書為“世界華文大家經典”叢書的一種。本書是著名史學家黃進興研究傳統中國的思想的最新專著。其中對儒家思想發展的探索,是作者對學界的突出貢獻。
黃進興 ·中國哲學 ·10.8萬字
托蘭德是18世紀英國著名的自由思想家和唯物主義哲學家。本書是托蘭德在18世紀初年在歐陸國家旅游和寓居期間寫作的,1704年倫敦出版。書名中的“塞倫娜”是假托的名字,但實有其人,即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的妻子蘇菲·夏洛蒂王后。托蘭德以書信的形式將其與夏洛蒂討論過的幾個宗教神學和哲學問題寫成三篇文章,并與寫給他人的兩篇哲學通信結集出版,總題書名為:《給塞倫娜的信》。
(英)托蘭德 ·知識讀物 ·10.3萬字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無不行走在兩界之間:天界地界,時界空界;陽界陰界,明界暗界;物界意界,實界虛界;生界死界,靈界肉界;喜界悲界,善界惡界;神界凡界,本界異界?!秲山缁壅Z》直面人類生存困頓,融匯儒、道、釋、希伯來、希臘等文化哲學精髓,貫通人性、天性、神性、佛性、理性、魔性與自然,登文明高山,采兩界薪火,點凡人心燈,筑靈魂居所,為人呈現行走兩界的生命智慧。
士爾 ·理論流派 ·2.5萬字
《老子》乃“眾妙之門”,道家思想的源頭,但“五千言”的微言大義卻讓人難以參詳。復旦大學汪涌豪教授選取《老子》中富含人生哲理的金句,以恰切的譯注和精要的闡釋呈現老子思想的基本內涵,讓《老子》入門有抓手,進階有層次。原文充分參詳了多種《老子》版本,闡發立足《老子》本義,結合先秦各家子學對比探討,征引中西現實案例譬喻說理,深入淺出,令人有常讀常新之感。
汪涌豪 ·中國哲學 ·7.1萬字
本書作者從一個全面的視角考察了馬克思及馬克思思想,作者認為,馬克思不是一個哲學家,也不是一個經濟學家、歷史學家或社會學家。然而在他的著作中,我們會發現對各種各樣的哲學問題的回應,也有對那些專門化了的特殊領域問題的回應,如經濟學、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等等。本書從這一前提出發,討論了馬克思的思想尤其是馬克思的社會學思想,馬克思的實踐概念,意識形態與知識社會學理論等重要問題,為當前的馬克思思想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法)亨利·列斐伏爾 ·馬哲 ·12.7萬字
布魯諾(1548-1600)是意大利杰出的思想家、哲學家,他在反對封建神學的斗爭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自然哲學。本書是其全部對話集中最有影響力的核心著作。本書基于哥白尼學說,系統批判了亞里士多德的地心說——有限宇宙論,并根據當時自然科學成果,從哲學上論證和闡發他的無限宇宙論:宇宙是一,而眾世界是無數;每個世界有中心,而無限宇宙無中心;強調宇宙的無限性、宇宙結構的同質性以及宇宙物體運動源于內在本質的普遍性。布魯諾的宇宙論盡管存在某些揣測和錯誤,但在人類認識自然的道路上,就其宇宙論的實質對整個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確實具有不可磨滅的啟迪和昭示作用。
(意)喬爾丹諾·布魯諾 ·理論流派 ·9.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