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冰鑒》以冰為鑒、明察秋毫,以神為鑒、相骨識人。辦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識人,識人必先觀人。古今中外在觀人、識人、用人方面可以說是有成有敗,為使大家在觀人、識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響,特編輯了此書。本書通過對人體的神骨、情態、剛柔、容貌、須眉、氣色、聲音這七個部位的論述,以達到正確觀人、識人、用人的目的。在這里我們不談論觀人、識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觀人、識人、用人方面能夠獲得厚益。
宋天天 ·東方哲學 ·11.8萬字
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在追索“生命的意義”。這本書作者威爾·杜蘭特以其嚴謹的視角回答了這個嚴肅的生命議題:當死亡、疾病和信仰的喪失摧毀了所有的希望時,是什么讓生命有意義?他聯系了100位藝術界、政界、宗教界和科學界的名人,并請他們回答這個問題。這些人里既有詩人、哲學家、圣人、運動員、諾貝爾獎得主、心理學家、音樂家、作家、政治人物,也有囚犯和身患重疾的病人,盡管他們作為個人各有其特點,盡管他們的生活軌跡不同,但我們將從他們的回答中看到某種人類的共性,或者說一種真實生命的軌跡,那就是活著不只是為了尋求某種生命的意義,因為一如既往前行本身就是生命中美好的意義。
(美)威爾·杜蘭特 ·理論流派 ·4.9萬字
王陽明的心學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心即是理”的人生論;“知行合一”的認識論;“致良知”的修養學說。他認為,心,乃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心外無理,心外無物,這也是其心學說的基本觀點。知行要合一,言行要一致,每個人都要踐行自覺的道德規范。任何外在的行動、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統一于心。善與惡產生的源頭是人們自己的心,從“良知”出發,人人皆是平等的,凡人也可以成為圣人。
弘逸 ·中國哲學 ·17.7萬字
熊逸圍繞正義話題,分章從不同側面闡述了:要幸福還是要公正,何謂正義,自由意志的兩難,原罪的兩難,康德的失誤,偉大的嫉妒心……他以縝密的思辨,融會貫通古今中外代表哲人的相關思想,比如中國的儒家、道家、墨家,還有西方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蒙田、斯賓諾莎、盧梭、亞當·斯密、羅素、康德、哈耶克、弗洛姆、羅爾斯等;并列舉大量歷史案例和文學經典,層層深入,探討何謂正義、正義從何起源及如何實現正義。這部足以撼動人心的作品,以通俗生動甚至帶有文學意味的語言,帶我們進入一個精心布局的智力迷宮,在與各位先哲對話的過程中,獲得思辨的快感與智慧的啟迪。
熊逸 ·中國哲學 ·19.9萬字
《幸福之路》是英國哲學家羅素所寫的一本關于生活哲理的書。全書分為《不幸福的原因》和《幸福的原因》兩部分。羅素將自己的經驗和觀察證實過的意見歸納總結起來,分析了我們不幸的原因,并告訴我們如何憑著適當的努力變得幸福。羅素在該書中討論了各種常見的問題,如生存競爭、煩悶、嫉妒、疲勞等,這些會造成人們感到不幸福的原因,并闡述了自己認為可以避免的方式。又從情愛、工作、家庭等方面分析,怎樣獲得真正的幸福。
羅素 ·西方哲學 ·9.2萬字
《人生的智慧》從世俗的角度探討了健康、財富、名聲、榮譽、養生和待人接物等所應遵守的原則等,闡明了人生的本質并告誡人們如何幸福地生活。
(德)叔本華 ·西方哲學 ·14.2萬字
本書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叢書第二輯的一種,主首先介紹了《神圣家族》的寫作緣由及其成書過程,然后分析該書的文本結構及其批判青年黑格爾派的理論要旨,隨后依照原著結構逐節進行解讀。書稿主要闡發了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變化脈絡和理論發展邏輯,描繪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的初始形態,進而指出《神圣家族》的理論意義及現實影響,提倡真正理解和體現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宋永平 劉曉勇編著 ·馬哲 ·10.9萬字
《我讀經管勵志:左手論語,右手算盤》就是澀澤榮一的《左手論語,右手算盤》,既講精打細算賺錢之術,也講儒家的忠恕之道。《我讀經管勵志:左手論語,右手算盤》系澀澤榮一講演與言論集,匯集了其一生學習《論語》的體會與經營企業的經驗,集中表達了儒家的經營理念與儒商的處世之道。書中作者倡導的“《論語》加算盤”,倫理道德與工商經濟的統一的經營模式,顛覆了鄙視金錢利益的傳統觀念,創造性地提出“義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現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礎,對日本企業,乃至日本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日)澀澤榮一 ·東方哲學 ·7.8萬字
道家思想的千年不衰在于它幫助人們在出世和入世之間找到了平衡點,既取得了世俗的成功,又不失去自我的精神家園。然而無論是《道德經》還是《莊子》都太過玄妙深奧,艱澀難懂。本書將《道德經》和《莊子》輯錄在一起,總結了道家的智慧精華。從生死、機心、名利、養生、自由等幾個方面,以理論和事例相結合的形式將老子和莊子的智慧闡述出來。希望以此來安頓人們的心靈,啟發人們超脫現實世界的物欲之海、名利之場,過上一種合理節欲、有利身心的生活,提高大家的生命質量。
慧鈺 ·中國哲學 ·17.9萬字
20世紀尼采研究的扛鼎之作,與海德格爾的《尼采》齊名。開啟法國后現代主義之路的經典名作,德勒茲的諸多創見發軔于此。20世紀中葉,法國知識界正在為馬克思主義、存在主義和現象學爭論不休的時候,德勒茲卻為尼采的思想所癡迷。他在1962年發表的專著《尼采與哲學》突然攪亂法國知識界的神經,開啟了法國的后現代主義之路。《尼采與哲學》不單有對尼采的嚴謹且系統的闡述,同時還糅入了作者富含創見和想象力的解釋。解釋,于德勒茲即是重復,以重復出新,以重復創造。他后來的許多革命性的思想,包括事件、差異、重復、生成、時間性等核心概念,都能在這部作品中找到萌芽。故此書不但可作為管窺尼采思想精髓的透鏡,亦是深入了解德勒茲乃至后現代哲學的橋梁。
(法)吉爾·德勒茲 ·理論流派 ·17.7萬字
陰陽家所倡導的陰陽五行觀念自西漢時起成為中國傳統社會無所不在的文化要素,故欲了解中國古代的宇宙圖式、政治運作、制度設計、生活方式、價值取向乃至身心修煉,則不能不對陰陽家和陰陽五行思想有所認識。本書上篇以陰陽五行觀念為主軸,辨析其發生演變之源流,及其對儒學、易學、醫學、仙學、理學之滲透,明其道而述其學;下篇則選擇星占、風水、相人、算命四種術數加以扼要之介紹,窺其術而析其技,裨使閱者能得陰陽家和陰陽五行思想之大略。
陸玉林 唐有伯 ·中國哲學 ·18.1萬字
“未名·人文社會科學是什么”叢書由著名院校著名學者傾心撰寫,旨在提高國民的人文素質,普及社會科學知識。每種書均包括該學科的產生背景、研究對象、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就、學科價值及學科發展到今天的一些前沿問題。此版在版式、文字上做出適當修訂,插入80-100幅圖片。
胡軍 ·邏輯學 ·14.7萬字
這本《韓非與法家思想》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該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金開誠 ·中國哲學 ·3萬字
本書是對印度文明及其特質的全面展現和總結,作者在書中與讀者分享了他對印度文學的深刻體驗。印度在哲學、想象文學等方面都是世界的老師,古印度哲人給世人留下的智慧遺產,值得我們好好品讀。
林語堂 ·知識讀物 ·17.6萬字
《人生哲學》在擷取各種科學知識的基礎上,把它們融會貫通,連成一片,用科學方法講述了有關人生的學問。它聯系中國的傳統講述人生知識,對青年的思想發展、人生路程有一定的啟發作用。它探求哲理,周詳審慎,力避偏頗,是一部切實可行的人生教科書。
杜亞泉 ·倫理學 ·13.3萬字
《斐德若篇》是柏拉圖的對話體著作之一。以斐德若和蘇格拉底的對話為主要線索,以萊什阿斯和蘇格拉底作的三篇關于愛情的文章為討論中心。闡述了柏拉圖對修辭術的看法。文章中涉及對愛情的討論滲透了柏拉圖對愛情的理解。
(古希臘)柏拉圖 ·西方哲學 ·4.8萬字
本書收入了《開放的心靈與審美的心境——〈莊子〉內篇的心學》、《心通道境:心靈的內修與審美空間的外移——〈莊子〉外雜篇的心學》、《莊子論人性的真與美》、《莊子論情:無情、任情與安情》、《〈莊子〉抒情傳統在后代的回響》等論文,以及《〈莊子〉“心”、“性”、“情”三字出處索引》一個附錄,深入解析了莊子人性論中的情性觀,描述了哲學史上自然人性論的主線脈絡,揭示了莊子在道情、天情的統攝下,關照現實人生的“任其性命之情”與“安其性命之情”的理論走向。
陳鼓應 ·中國哲學 ·8.9萬字
·如果研究紅顏色的專家是紅綠色盲,還算不算專家?·如果實現了長生不死,那么每一天的意義是什么?·如果救生艇上的物資只夠維持12個人的生命,那么第13個人還要不要救?·如果一幅被埋葬的作品公之于眾之際就會被損毀,該不該公開?·“忒修斯”號船在修補過程中材料被全部替換,用替換下的舊材料又建造了一艘船,那么哪一艘才是原來的“忒修斯”號呢?……100個思想實驗,挖掘我們的真實想法和思想漏洞。
朱利安·巴吉尼 ·知識讀物 ·12萬字
馬克思社會時空觀是近代以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它在哲學上的突出表現是劃時代的唯物史觀的建立。馬克思關于時間和空間的思想是對德國古典哲學和其他傳統哲學的一場“哥白尼式革命”。這場革命顛覆了建立在“永恒時空”基礎上的觀點,建立了全新的以“辯證時空”為基礎的世界觀和歷史觀。當下學界對于歷史唯物主義時空觀的理解尚有不足和誤區,本書旨在比較全面地廓清馬克思辯證時空理論。本書對馬克思從早期到成熟時期的有關論述做了具體分析和總結。第1章至第5章介紹馬克思時間觀的形成和基本內涵,分析馬克思在不同時期對時間的理解。第6章至第10章介紹馬克思空間觀的形成和基本觀點,探討馬克思早期的空間觀以及后來建立的全新空間觀不斷深化的過程。第11章至第12章分析時空轉換的本質內涵、樞紐、動力和方向。最后對阿甘本和海德格爾的時間觀進行了批判性分析,對馬克思和海德格爾在時間概念的理解上的異同做了比較研究。本研究對于原本地揭示和傳播馬克思關于時空的新觀點,回應來自自然科學和其他哲學流派的挑戰,以及幫助人們建立唯物主義世界觀,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郭云峰 ·馬哲 ·12.8萬字
《實驗醫學研究導論》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法國的克洛德·貝爾納編著的,內容簡介:論實驗的推理、論以察與實驗、觀察與實驗的各種定義、依據觀察獲的各種定義、論研究者與科學研究、觀察者與實驗者;觀察的科學與實驗科學、實驗實際上的只是促成的觀察、在實驗推理上,實驗者與觀察者分不開等。
(法)克洛德·貝爾納 ·知識讀物 ·16.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