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生動詳細地介紹了通信技術的歷史演進和發展趨勢,展現了通信行業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揭秘了通信行業有名企業的成敗得失,并講述了重要通信歷史人物的傳奇故事。閱讀本書,有助于讀者建立完整的通信歷史觀,為進一步了解通信全領域做好知識儲備。
周圣君(小棗君) ·科技史 ·17.7萬字
從亞里士多德到牛頓再到愛因斯坦,從行星運動三大定律到經典力學再到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這些偉大的人物不斷探索物質世界的規律,一次又一次革新人類對世界的認知,由此我們才得以不斷接近事物的本質。然而,物理學的每一次進步都需要人類付出巨大的努力。本書以時間為主線,通過一段段生動的故事展現物理學的發展歷程,以歷史的眼光看待這些正確的理論以及已被拋棄的錯誤理論對物理學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同時,書中也介紹了一些物理學家之間的恩怨糾葛,力圖還原歷史人物的真實面貌。本書可供對物理學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汪振東 ·物理學 ·15.4萬字
◆《數學之美》之后,最值得數學迷和文科生期待的數學科普書。◆第一本“數學史話”,一部關于數學公式的史詩性著作:從1+1=2,到愛因斯坦質能公式E=mc?,看24個公式如何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用詩意文字講述公式之美,科普性、知識性和故事性完美結合,100余幅高清珍貴插圖,全彩印刷,讓神秘、抽象的公式“活起來”!◆“美國數學政策聯合會年度傳播獎”。◆送給數學愛好者和青少年的完美禮物。《無言的宇宙》向你講述的是人類歷史上24個美麗而偉大的公式背后的故事,從基本的1+1=2到揭示電磁現象的“麥克斯韋方程”,從著名的E=mc?到神秘的“漢密爾頓的四元數方程”,清晰地解釋了每一個方程的含義、誰(如何)發現了它,他們在人類發展史上和現實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美)達納·麥肯齊 ·數學 ·10.8萬字
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函數、極限與連續,導數與微分,導數的應用,不定積分,定積分及其應用,微分方程,無窮級數,多元函數微分學及其應用,二重積分及其應用,每章均配有MATLAB數學實驗。編寫時作者充分考慮到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對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參考并吸取了同類教材的優點和課程改革的成功經驗,且注意將數學思想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相結合。
孫秀平 ·物理學 ·16.2萬字
《大局觀從何而來》是“鄧巴數”提出者、著名進化人類學家羅賓·鄧巴的經典著作,是湛廬文化重磅推出的“深度理解社群”四部曲之一。鄧巴教授聯合另外兩位著名考古學教授,從人類大局觀思維的形成基礎、進化過程、進化優勢3大板塊,揭示我們所擁有的能夠進行大局思維的社會性大腦是如何進化產生的,大腦又是如何影響社群規模的,以及如何將小規模群體遷移至無限連接的網絡社會,利用小群體經驗解決大社會問題。
(英)羅賓·鄧巴 克萊夫·甘布爾 約翰·格列特 ·生物科學 ·14.1萬字
人體的構造如此神秘,人們為什么長有一個心臟、一個肝臟、兩個腎臟呢?人們為什么會生病呢?人們為什么要吃飯睡覺呢?各個器官為什么長在不同的位置呢?一列的問題縈繞在我們的腦海中,讓我們的小讀者們百思不得其解。《十萬個未解之迷系列:人體之謎》一一展開說明,講解我們的人體奧秘,了解自己的身體構造。
青少科普編委會 ·生物科學 ·2.6萬字
《費曼講物理:相對論》也是從著名的費曼《物理學講義》節選的六節有關相對論的物理課。即使是相對論的創立者愛因斯坦本人,對這個理論所創造出來的奇跡、這個理論的作用以及它的基本概念,也無法做出像費曼這樣的解釋。費曼的講授不追求數學上的嚴格,也不落實于具體的應用,而是通過引人入勝的敘述,運用豐富而生動的例證,以及深刻而精辟的議論,透徹地講解各種物理現象的本質和規律。
(美)理查德·費曼 ·數學 ·9.2萬字
本書集作者近10年來對基于晶體變形的壓電效應的研究而成,詳細介紹了基于晶體變形的壓電效應研究的歷史和意義,石英晶片拉壓效應的理論計算、實驗結果及典型應用,石英晶柱彎曲效應研究(純彎曲效應、懸臂梁彎曲效應、簡支梁彎曲效應)及逆壓電彎曲效應,方形和圓形石英晶片扭轉效應理論計算、電極布置、實驗結果及在傳感器上的應用,壓電傳感器的靜態標定裝置、標定方法及動態標定理論等。
高長銀 ·物理學 ·8.8萬字
該書簡明扼要的闡述了科學的定理,并旁征博引的解析了科學為何物,科學在人類社會中的價值,及對當時物理學危機的看法。彭加勒在該書中提出了相對論的雛形及四維空間等超前的科學猜想,對今天的科學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法)彭加勒 ·總論 ·10.7萬字
本書在回顧各國關于氣候變化問題的認識的基礎上,通過總結分析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發展趨勢、挑戰及國際合作機制,系統分類解讀世界主要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雙多邊國際科技合作現狀,梳理總結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戰略布局與合作需求,以期為我國未來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戰略選擇和決策參考提供支撐。應對氣候變化國際科技合作不僅是全球氣候治理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內容。當前,全球氣候治理格局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全球氣候治理體系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作為世界創新大國、全球氣候治理的倡導者,如何推動全球氣候治理體系變革,提升中國在世界舞臺的國際話語權至關重要。本報告以國際科技合作為視角,在全面分析世界主要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現狀基礎上,借鑒典型經驗與做法,評估和分析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際科技合作的重要實踐。
陳雄等編著 ·地球科學 ·16.7萬字
本書來源于作者長期以來開設的一個科普講座“從愛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作者用生動的演講語言,文理交融、科普性地介紹自然科學,特別是物理學和天文學的基礎知識和研究前沿,以及科學研究的曲折經歷。內容包括愛因斯坦與相對論、彎曲的時空,量子論的創建與爭論、原子彈與核能的和平利用、黑洞、引力波和宇宙的演化等天文學的若干知識。本書針對高中以及高中以上科學水平的讀者,著眼于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和青年學子的科研創新能力。
趙崢 ·物理學 ·18.3萬字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理性的合理質疑的思維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分析思考能力。作者將批判性思維引入語文教學,指導學生通過現有教材文本和補充文本進行批判性閱讀,并通過批判性思維的方式指導學生寫作,點評高考作文等。作者現在主持中學語文如何引入批判性思維的課題,課題在全國各中學內招標,具有很強的號召力。
余黨緒 ·總論 ·17.5萬字
森林是昆蟲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棲息地,是維持昆蟲多樣性的重要保障。但隨著天然林被砍伐、大量種植人工林造成了森林植被種類組成和森林景觀格局的改變,森林結構的變化對林下昆蟲種類、分布和功能產生了什么的影響?為此,本書在毀林率最高的溫帶地區內(北京百花山自然保護區、河北省承德市豐寧壩上地區、河北省平泉市遼河源自然保護區、遼寧省橫跨義縣和北鎮市的醫巫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遼寧省彰武縣章古臺自然保護區、遼寧省丹東寬甸滿族自治縣白石砬子自然保護區、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長白山自然保護區、黑龍江省海林市張廣才嶺原始林保護區和黑龍江省尚志市帽兒山老爺嶺地區)開展調查植被和步甲的調查,在此基礎上探討中國溫帶森林步甲多樣性變化及影響因素。本書共7章:第一章緒論,主要介紹了生物多樣性現狀和影響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因素;第二章介紹了昆蟲的重要性和研究現狀,以及跨類群的一致性和本書的替代類群;第三章介紹了目前我國溫帶森林步甲多樣性的研究現狀和不足,并闡述了本書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第四章介紹了本書包括的研究地區概況和研究方法;第五、六、七章分別開展了森林植被種類組成、森林氣候特征和森林景觀格局對步甲多樣性的影響;附錄包括動植物樣本調查采集到的植被和步甲的種、屬、科名,以及采集地和經緯度信息名錄。
孫曉杰 ·生物科學 ·9.3萬字
本書是一本大眾科普讀物,從159個不同角度介紹了與“電”有關的人體身心健康常識。主要內容包括安全用電常識、靜電與健康、電磁輻射與健康、家用電器與健康、生物電與健康、電照明與健康。本書內容緊貼現代生活,兼顧科學性、趣味性與說服力,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用詞簡達,言近意遠,入情入理。
楊清德主編 ·物理學 ·4.1萬字
本書中,我們將學習常用、容易得到的元器件,它們不僅能為我們實現發光、發聲、發信號等看得見、摸得著的基本電子產品的功能,還能為我們實現感光、感磁、感溫、感聲等各種傳感器的功能,它們是現在和未來智能世界的基石。讓我們通過認識元器件來體會創客世界中電子技術應用的美妙之處。本書包含了十幾個簡單有趣的面包板電路制作項目,指導初學者以拼插的方式完成各個實驗,掌握基礎但有用的元器件知識和電路知識。本書適合開設與創客教育有關的課程及開設校園創客空間的中小學使用,也適合校外創客教育機構開設創客教育和相關科技制作課程使用,還適合作為青少年學習物理學中電學知識部分的課外讀物。
蘭海越 趙滿明 ·物理學 ·2.8萬字
《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基于MATLAB)》將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以酒瓶顏色分類為例,介紹了各種算法理論及相應的MATLAB實現程序。全書共分為10章,包括模式識別概述、貝葉斯分類器的設計、判別函數分類器的設計、聚類分析、模糊聚類、神經網絡分類器設計、模擬退火算法的分類器設計、遺傳算法聚類設計、蟻群算法聚類設計、粒子群算法聚類設計,覆蓋了各種常用的模式識別技術。
周潤景 ·數學 ·12.9萬字
本書將Python編程和物理力學知識同步結合起來,通過編程將物理概念和物理過程進行3D可視化展現,幫助讀者在3D場景下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培養讀者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物理自主學習和科學探究的能力。全書共10章,第1章介紹使用Python進行3D物理學編程的基礎知識,第2~10章結合高中物理教材的知識點進行實例講解,便于讀者結合物理教材進行同步學習。另外,本書還配有完整的教學視頻,讀者結合視頻可更直觀地學習書中的內容。
張繼春 ·物理學 ·5.9萬字
世界知名的神經科學家,麻省理工學院前校長蘇珊·霍克菲爾德(SusanHockfield)提出,我們正處于一個新的融合時代——生物學與工程技術的融合。數字革命曾在20世紀對人類社會產生顛覆性影響,而生物學與工程技術的結合將是下一個創造奇跡的領域。如尼古拉·尼葛洛龐帝的《數字化生存》幫助讀者理解當時正處于黎明時期的數字化革命一般,本書可以幫助讀者了解生物學和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研究將取得哪些令人期待的突破。制造電池的病毒,過濾污水的蛋白,篩查癌癥的納米顆粒,神經控制的仿生四肢,通過提高糧食產量的表型技術……這些將要帶領下一輪科技革命的前沿技術將解決我們日益迫在眉睫的環境、能源以及醫學危機。這些令人興奮的發現目前還只存在于實驗室中,何時能將這些發現推向市場,從而改變現狀?我們如何在下一代技術革新領域中進行投資?更重要的是,拯救生命的機會近在眼前,我們該如何穿越壁壘,跨學科地調動資源,捕捉這些機會?這些都是本書將要解答的。
(美)蘇珊·霍克菲爾德 ·生物科學 ·9.8萬字
《能量守恒定律的歷史和根源》是馬赫最早的力學史評著作,展現了馬赫的天才的、超越時代的思想。它預期了馬赫在其他書中的幾乎所有思想,對透徹理解馬赫的工作是須臾不可或缺的。它既包含一般能量學的要點,對自然科學和歷史的一些事實的沉思,而且也以盡可能以概括的形式論述了馬赫今后要繼續探討的科學哲學課題:科學理論的意義和作用,生理學和感覺心理學對認識論的重要性,思維經濟原理,牛頓力學的缺陷,原子論的無結果,對古典的因果關系的批判,物理還原論,力學自然觀,物質論(唯物論)以及一切形而上學的臆測形式。普朗克(M。Planck)在做博士論文前就讀過這本書,內在論哲學家勒克萊爾(A。Leclair)在1879年的著作中甚至稱馬赫的書是“革命的”。
(奧)恩斯特·馬赫 ·總論 ·6.5萬字
《實驗室的魔法日常》(DailyExperimentofChemillusionist,DEC)是由網友“真?鳳舞九天”(楊帆)與中國科協?科普中國和新華網?科學原理一點通合作打造的關于趣味化學實驗的特別系列短片,集科教與娛樂于一體,廣受歡迎。本書是在該系列視頻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作者對全系列視頻內容重新進行編排和整理,并結合近期國際上的化學研究報告,加入了大量的相關知識及現場實驗經驗,增加了許多尚未在系列視頻中出現的實驗項目。同時,采用高超的手法拍攝了大量實驗圖片,展示實驗過程中的操作細節以及精彩的化學反應,從而告訴你化學反應之中蘊含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本書配套提供40多段小視頻,讓你在酷炫的視覺體驗中感受化學的妙趣。本書適合化學愛好者閱讀,也適合作為學校化學課和科學課的參考資料。
楊帆 ·化學 ·6.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