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本書從孟德爾神父的“豌豆試驗”入手,用跌宕起伏、起承轉合的文學講述手法,在全書中埋下層層伏筆,抖出了一個又一個的重磅包袱,宛如一位智者在科學之樹下搖著扇子對基因編輯的歷史脈絡娓娓道來。其內容之深入淺出、講述手法之駕輕就熟,令人手不釋卷。一本細致講解生物學熱門進展的科普力作,一本解讀人類未來發展趨勢的精妙“小說”。打開基因科學深奧的硬殼,展現人類探索自身的的歷史進程,從分子層面出發,重新思考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王立銘 ·生物科學 ·11.7萬字
從渺小的生命中更能窺見大自然的全貌。《熊貓的拇指》是古爾德的又一部精彩之作,由31篇短小精練的科學隨筆組成,包括進化理論、二疊紀滅絕、幼態持續、異速生長、發育的遺傳調控、科學史等廣泛話題。億萬年的地球巨變,毫微間的存亡一瞬,都因古爾德的生花妙筆躍然紙上。驚嘆之余,不妨用一句法國名言安慰自己:變化的東西越多,就有越多的東西保持不變。
(美)斯蒂芬·杰·古爾德 ·生物科學 ·18.1萬字
本書收錄了公園、街道、郊野、農田、山區等地較常見的植物1000多種。本書內容按照野外觀察植物感官認識的順序,層層深入進行編排,首先按照植物的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本、水生或陸生等進行大體分類,再根據葉的形態進一步分類,從而一步步縮小識別范圍,最后讀者可以通過查閱本書中每一植物的特征性圖片及植物特征文字描述對植物進一步鑒別。本書適合植物愛好者參考閱讀。
楊輝霞 岳桂華 于愛華 ·生物科學 ·17.3萬字
細菌無處不在,與我們共棲共生,學會如何與它們相處幾乎貫穿了人類全部社會發展進程。本書以細菌為主題,顛覆了以往人們對細菌的固有認知,全面介紹了細菌的特性、細菌美麗的顏色、細菌中萬能的模式生物——大腸桿菌,以及瓊脂等。本書將帶領讀者了解科學家在拓展知識邊界的同時如何改變人類發展的進程,看細菌如何在修復藝術品中大顯身手,探索細菌在新領域的應用與拓展,走進危險又美麗的微生物世界,從一種獨特的視角了解它們無盡的可能性。
as科學藝術研究中心 ·生物科學 ·4.6萬字
“巡山報告”是王立銘教授一個宏大的科學寫作計劃,他計劃用30年的時間,持續觀察和分析全球范圍內生命科學的最新進展和重大事件,按年度整理成書。2020年、2021年已經出版《基因編輯嬰兒:歷史與小丑》《我們如何理解一種全新疾病》。《現代中國人從哪里來》是本系列叢書的第三本。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抽絲剝繭地分析了兩個重要問題:現代中國人從哪里來、AlphaFold2在蛋白質結構預測大賽中取得的驚人突破。第二部分,王立銘教授對25項生命科學研究進行了解析,包括腦機接口新進展、抗衰藥物NMN的人體臨床試驗、肥胖癥新藥、針灸抗炎的神經生物學基礎、1型糖尿病的干細胞療法等等。
王立銘 ·生物科學 ·9.1萬字
從沙漠到森林,從雪原到山地,從潺潺小溪到低洼的死水塘,每一個淡水或陸地棲息地,只要有食物,就會有昆蟲的身影。無論是色彩艷麗的蝴蝶、辛勤釀蜜的蜜蜂,還是吐絲結繭的蠶寶寶、引吭高歌的知了,抑或是扛著葉子前行的切葉蟻、明亮閃爍的螢火蟲、呆萌可愛的小瓢蟲、舉著一對大刀氣勢洶洶的螳螂……都深深吸引著人們好奇的目光。沐之主編的《昆蟲百科全書》分為認識昆蟲、甲蟲大軍、蝶蛾王國、蜂蟻來襲等部分,從整體到局部,從群體到個體介紹昆蟲生長歷程、身體結構以及它們奇怪的行為,讓你充分了解這個奇妙的小世界,從而關心、愛護它們,并與它們和諧相處,讓地球更加美麗。
沐之 ·生物科學 ·4.5萬字
知名天體物理學家馬里奧·利維奧和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杰克·紹斯塔克合作,結合物理學和生物學的前沿發現,解答了關于生命起源的兩個最基本問題:生命是如何產生的,以及我們在宇宙中是否唯一?仰望星空,我們會思索,在最黑暗的深處是否也有生命在流動;附身低頭,我們會問出,這片土地上的生命是從何而來。在這里,你將看到錯誤的開始、中途的死胡同以及關鍵步驟的驚喜逆轉,你還將看到科學家對科學的執著和對事業的沉浸,以及突破所帶來的狂喜……每一個在實驗室中發現的生命產生途徑都意味著,在環境截然不同但資源可支配的宇宙的其他地方,也可能實現這樣的壯舉,包括我們的銀河系。同樣,通過觀測證明地外生命相對普遍,將帶給化學生物學家這樣一個信念,即生命的誕生必然存在化學途徑。無論哪一個領域取得突破,人類的歷史都將被改寫。
(以)馬里奧·利維奧 (美)杰克·紹斯塔克 ·生物科學 ·16.1萬字
在茂密的叢林里,在深邃的海洋里,在遼闊的天空中,在陡峭的山峰上,在濕漉漉的沼澤里,在干旱的大沙漠里……為了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動物們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積累了許多生存的本能。作者捕捉了一些具有代表意義的動物生存本領知識,寫成了一個個妙趣橫生的童話,請小朋友們去“品嘗”。
林玉萍編著 ·生物科學 ·7976字
本書共列出了浙大校園草本花卉及水生植物近500種,其中草本花卉300余種,水生植物200余種。用全彩方式刊印。
徐正浩 ·生物科學 ·8.6萬字
本書詳細介紹了昆蟲的變態與發育、昆蟲變態的相關調控激素、保幼激素調控昆蟲變態發育的分子機制、昆蟲激素類似物及轉基因技術與害蟲防治。書中涉及昆蟲生理學、昆蟲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昆蟲遺傳學等多門學科知識,可供生物學、昆蟲學領域的科研教學人員、研究生,以及植物保護學領域的研究人員、技術推廣人員等參考。
何倩毓 ·生物科學 ·9.3萬字
在投身科學的道路上,你需要這樣一本科學家生涯指南:當你對科學訓練的艱難枯燥心生懼意,它會告訴你探究的熱情比埋頭苦讀更重要。當你在五花八門的理科專業面前變成選擇困難戶,它會反常地建議你避開人群和炮火,朝著冷門的方向前進。如果你擔心科學專業的思維太狹窄,它驕傲地宣布:人文學科,道德,藝術創作都源自科學觀念。假如你數學成績不足,也不必擔心,它會說只有少數學科才需要高超的數學能力。哪怕你對“科學是什么”都一竅不通,它也能用身邊的例子解釋科學思維的基本原理。這都來自美國生物學巨星愛德華·威爾遜的真誠建議。在20封書信中,他完整地呈現了對科學觀念的洞見,超過半個世紀的科學家生涯中的心得與反思。無論你是從上一秒才立志進入自然科學領域的學生,還是初出茅廬的新一代研究者,他都可以成為科學生涯這段“圣杯之旅”上的引路人,讓你看看未來會有什么樣的挑戰與榮耀在等待。
(美)愛德華·威爾遜 ·生物科學 ·8.1萬字
《動物武器》是一本集軍事、歷史、演化、博物學及營養學等內容于一體的科普書,內容之廣博,用語之精煉,案例之豐富,令人手不釋卷!書中還囊括了70多幅手繪插圖,形象生動,妙趣橫生!《動物武器》一書回答了我們關于動物與人類武器的諸多疑問,比如明為同一類物種,為什么有些配備有武器,有些卻手無寸鐵?人類武器的迭代與動物武器的進化有哪些共通之處?動物武器進化的根本動力是什么?為了說明這些問題,作者在書中用犰狳的甲類比冷兵器時代的盔甲再到現代的防彈衣,用獸類的尖牙利齒類比狩獵的梭鏢再到戰列艦上的巨炮,向我們生動形象的展示了武器進化中那些精彩絕倫,令人拍案叫絕的生動故事。
(美)道格拉斯·埃姆倫 ·生物科學 ·13.2萬字
福山在1989年提出現已家喻戶曉的宣示,我們所知的歷史已臻于終點。十年后,他修正自己的論點:我們還沒抵達歷史終點,因為,我們仍未臻于科學終點。在這部著作中,對于快速發展的生物工程可能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福山提出了警告。福山認為今天的科技已經有各種提升、改變人類能力的方法,而在未來這種改變恐怕將會更劇烈,目前我們用藥物及外科手術來改變我們的能力,而不久的未來,我們會有基因工程及其他方法可以改變人類基本的特性。生物科技如果漫無節制的發展下去,會根本改變人性及人類社會,這就是福山所指的“后人類的未來”。
(美)弗朗西斯·福山 ·生物科學 ·16萬字
《昆蟲記》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1.什么昆蟲永遠不會迷路?2.螢火蟲靠什么來發光?3.世界上力量最大的昆蟲是誰?4.喜歡住在壁爐里的是什么昆蟲?5.誰是會自制水泥的天才建筑師?6.蟬為什么要在泥土里呆四年?......通過《昆蟲記》,我們會發現:沒有比好奇心更好的老師,生命的奇妙在每一只昆蟲身上閃耀,是科普巨著也是“昆蟲世界永恒的史詩”,愛看螞蟻搬家的孩子會在《昆蟲記》里找到學習生物的快樂!
(法)讓-亨利·法布爾 ·生物科學 ·4.7萬字
即使你覺得自己對恐龍無所不知,這本書依然能夠為你帶來更多新內容。六千六百萬年前,全世界最兇悍的生物滅絕了……
利民·鄧 ·生物科學 ·2.6萬字
本系列“兒童情感體驗與情商啟蒙”叢書以“昆蟲日記”的形式,分為螞蟻、蜻蜓、蝴蝶、蜜蜂、瓢蟲、蟬、螢火蟲、蚊子8分冊,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透過情景故事般的再現,將擬人化的情感與科普知識融合在一起,充滿了童趣與真情。根據故事情境,本書配有精美的原創漫畫,圖文并茂,讓孩子們在故事里領略科學知識,了解昆蟲世界,體味各種人際情感,提升孩子與大自然的親近感,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讓孩子們在起跑線上就開始自己的情商修煉。
張洋 ·生物科學 ·2127字
威爾遜以書信的方式,以博物學家的寬廣胸懷和科學家的坦蕩從容,從哲學層面對地球生命和人類的價值觀展開了深刻的探討。通過酣暢的文字、生動的案例和殷實的數據,作者向讀者闡述人與自然各自的處境、地球生命存在的價值、導致目前生態困境的主要根源,以及未來的希望與出路。
(美)愛德華·O·威爾遜 ·生物科學 ·7.3萬字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講故事是人類面對大自然和社會復雜情況時的本能反應,而講故事又反過來促進了人類大腦的進化;從心理學和腦神經科學的角度,分析了人類大腦如何不自覺地編織故事,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夢境中和神經受損的病人身上,還普遍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從更廣泛的社會的角度,論述了泛化的“故事”施加在我們思維方式上的影響,不僅包括小說、電影、電視劇、戲劇等我們耳熟能詳的敘事形式,還包括神話、歷史、社會文化等因素;最后,作者從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講起,證明人類永遠對故事有強烈的渴求,講故事的能力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都是我們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能力。
(美)喬納森·歌德夏 ·生物科學 ·10.5萬字
本套書是立足培養孩子們在科技、發明、軍事、文學、航天等多個專業領域的興趣,發展孩子的創造性思維的科普讀物,從各個職業出發,讓孩子們在自己喜歡和夢想的職業中學習到各種小故事和小知識。挖掘各種各樣的職業歷史故事和奇聞軼事,避開教科書般的枯躁理論灌輸,文字淺顯,內容豐富,配以活潑可愛的畫風、版式,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
紙上魔方編著 ·生物科學 ·3.1萬字
這是一本關于數碼顯微觀察的套裝圖書,由生活篇、細胞篇、植物篇和動物篇組成,囊括59個主題。內容涉及生物、化學、物理等多學科。用深入淺出、生動有趣的內容和近1000幅令人驚艷的數碼顯微鏡原創圖片,為讀者帶來了微觀世界的美和專業的科學知識。生活篇緊密聯系我們日常接觸的環境,如水體中、空氣中,甚至我們人體中生活著的微小生物,從微觀的角度對它們的形態結構、存在狀態和運動特點進行了介紹。細胞篇介紹了植物和動物的細胞結構、組成物質以及細胞結構與功能和環境相適應的自然法則。植物篇介紹了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以及它們的部分營養器官和生殖器官。動物篇包括單細胞動物、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從微觀的角度對它們的形態結構、生長、發育和生殖過程進行了介紹。適合青少年閱讀,也適合一線教師和廣大微觀愛好者閱讀。
吳成軍主編 ·生物科學 ·12.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