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年中國天文史
天文學是個古老的基礎學科,古人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為認知的標準,觀測星空更是人類邁出認識世界的重要一步。早在4000多年前,中國就重視“觀象授時”等天文實踐活動,逐步發展出“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和哲學思想。中國古代的天文成就曾處于世界高峰,亦對之后全球的天文學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法國天體物理學家讓-馬克·博奈-比多的這本著作,通過回顧中國天文的歷史及其科學貢獻向中國天文學致敬。他帶我們穿越回一個又一個朝代,踏上了中國天文4000年發展之旅。現代天文通過探測、定位和準確的記錄這些瞬間的宇宙現象,可以更好地解釋我們的宇宙,就像漢代的天文學家在2000多年前所做的那樣。下一次仰望星空時,我們不僅看到的是閃爍的星光,更是古人的的智慧積累,這些是我們的歷史,更是我們的國家寶藏。《4000年中國天文史》得到中法SVOM項目中法SVOM項目中國科學家魏建彥、法國科學家貝特朗·科爾迪耶(BertrandCordier)的聯名支持,并由中國科學院自然研究所傾情提供珍貴古星圖圖片。
·13.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