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概說海洋發展戰略。第一章世界各國海洋戰略概況。第二章藍色圈地。第三章海洋開發戰略比較。第四章至十一章,介紹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荷蘭等重要海洋國家的海洋戰略。第十二章海洋權益。第十三章海洋國家戰略。第十四章海洋經濟發展戰略介紹海洋經濟發展情況與發展方向。第十五章海洋政治文化發展戰略。第十六章海洋軍事發展戰略。第十七章海洋生態保護戰略。第十八章海陸統籌發展戰略。
葉向東 葉冬娜 陳思增主編 ·地球科學 ·30萬字
這是一套面向8~12歲青少年的科普讀物,以神奇的自然及人文現象為切入點,較為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物理、考古、醫學、氣象、建筑、昆蟲共6門學科的相關知識。本分冊主要介紹昆蟲知識。形容這是一本傳統的關于昆蟲的科普讀物,卻也不盡然。它色彩鮮艷、語言生動,不僅囊括著豐富的科學知識,更是介紹了不少有趣的小實驗:制作簡易蜂巢、觀察屎殼郎幼蟲的生活習性等,不僅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寓教于樂,更是培養了小讀者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習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看書更是樂趣多多。
于秉正 ·生物科學 ·3.1萬字
本書融合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爐,以人性關照蟲性,又用蟲性反觀社會人生,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這本書以忠實于法文原著整體風貌及表達特色為選擇原則,讓世界讀者首次領略昆蟲們的日常生活習性以及特征的描述等。《昆蟲記》每冊包含若干章,每章詳細、深刻地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蟬、甲蟲、蟋蟀、蒼蠅等。
(法)法布爾 ·生物科學 ·18.6萬字
《深入理解SpringCloud與微服務構建第2版》共分為18章,全面涵蓋了通過SpringCloud構建微服務的相關知識點。第1、2章詳細介紹了微服務架構和SpringCloud。第3、4章講解了通過SpringCloud構建微服務的準備工作。第5~14章以案例為切入點,講解了通過SpringCloud構建微服務的基礎組件,包括Eureka、Ribbon、Feign、Hystrix、Zuul、Gateway、Consul、Config、Sleuth、Admint等組件。第15~17章講述了使用SpringCloudOAuth2來保護微服務系統的相關知識。第18章用一個綜合案例全面講解了如何使用SpringCloud構建微服務,可用于實際開發中。
方志朋 ·地球科學 ·11.5萬字
本書簡述了形式語言的基本內容,包括文法的分類和語言間運算的封閉性;系統論述了有限自動機:有限狀態自動機、下推自動機和圖靈機(包括量子圖靈機)的基礎理論。從構造文法產生語言的角度和構造自動機識別語言的角度對語言進行了討論;介紹了文法與等價的自動機之間的轉換方法;并介紹了有限自動機的一些典型應用。本書以新的思維方式為讀者提供一把鑰匙,主要培養讀者的獨立思考能力,使用符號化的系統描述程序設計語言或自然語言的語法結構的能力,以及構造自動機的能力。
陳文宇 田玲 程偉 劉貴松 ·數學 ·12.9萬字
本書主要在介紹生姜的生物學特性、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基礎上,對生姜的栽培與生產、貯藏、中藥特性、臨床應用以及產品開發與利用展開系統論述,為合理地開發和利用生姜資源提供了科學的依據,更為生姜產品研發人員提供了較全面的專業性指導。
姜程曦 耿國河 徐紅珍 ·生物科學 ·7.9萬字
本書全面論述地震數據采集站的基本原理、系統構成和測試方法。全書分為5章,第1章作為基礎,介紹地震數據采集站所涉及的信號處理的基本理論。第2章說明作為現代地震數據采集站核心的過抽樣∑-△A/D與D/A轉換器的原理及其典型器件。第3章從地震勘探對地震數據采集的要求出發,詳細描述以∑-△A/D與D/A轉換器為核心的現代地震數據采集站的原理、結構及各個重要部件的組成。第4章從信號處理的理論出發,論述數據采集站各主要技術指標的測試方法。第5章介紹測試地震數據采集站的儀器與測試實例。
易碧金等 ·地球科學 ·10.4萬字
本書以時間(年代)為線索,講述超弦理論的產生和發展,以及相應的人物和事件。并分析理論的內在聯系,物理學家們研究這一理論的經驗教訓和功過得失等。本書語言通俗生動,富有生活氣息和感情色彩,適合物理專業的學生、老師和研究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供關心現代物理前沿情況的公眾作興趣閱讀。
李淼 ·物理學 ·17.9萬字
作者三十年來行走長城考察,穿越整條萬里長城,耗時數年傾力打造該書。長城的崛起與衰敗,伴隨著中華的興衰。本書揭秘了歷史上那些耳熟能詳的長城關隘及其建造形成的歷史,揭秘長城在幾千年來整個崛起的過程,以及在崛起過程中與各民族之間的繁雜關系。
董耀會 ·地球科學 ·9.1萬字
探討了各民族用火的歷史淵源,尤其是對火的來源、功能、分享、使用、禁忌等各方面的神話、傳說等,探討了背后隱藏的人類的世界觀念。
(英)詹姆斯·喬治·弗雷澤 ·總論 ·15.8萬字
科學史是溝通自然科學和人文學術的最好的橋梁。本書由學科力量較強的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科學史系的幾位專家學者合著,從科學史的意義發端,在總論其學科史、功能、定位、方法范式以及在中國的歷史和現狀后,前五講追溯了古希臘、古代中國、阿拉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發展歷程,后十講則著眼于獨立學科如天文學、物理學、數學、化學等,以若干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連線,貫串整個人類科學史,兼顧內史與外史,擇要敘論重要人物、事件及其社會功能、文化性質并時加點評,顯現了扎實的科學和人文功底。行文簡潔流暢,合乎"科學"的簡明,也不乏流露文采之處,是一本較好的普及類通識讀物。
江曉原 ·總論 ·27.1萬字
《譯林人文精選:物種起源》所闡述的進化論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被譽為“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書”。《譯林人文精選:物種起源》新譯本的譯者苗德歲和校閱者于小波不僅在博物學、地質學、古生物學、生物地理學、生態學、胚胎學等方面有強大的知識背景,且都有極好的英文水準和中文文學素養,對中英雙語間的互譯極富經驗。
(英)達爾文 ·生物科學 ·28.9萬字
本書作者長期從事本科《基因工程原理》的課程教學,對本課程進行了長期的教學改革和探索,在總結長期教學經驗的過程中特地編著了本書。本書是介紹基因工程方面的實驗技術原理的教材,主要介紹的是基因工程實驗技術過程中的理論,側重介紹針對本科生的成熟經典的實驗技術。主要內容包括基因工程實驗室基本要求和常規儀器設備、核酸電泳技術、核酸工具酶、核酸的分離純化、PCR技術、基因工程常用載體、目的基因的克隆、重組子的構建與轉化和篩選、大腸桿菌表達系統、酵母表達系統等。希望通過本書的學習,能夠提高學生對基因工程各種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在實驗過程中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如何去做。
韋宇拓 ·生物科學 ·23.1萬字
在北大附小構建學校生命發展課程體系中“博雅語文”課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博雅語文”的命名不僅僅只是簡單指向這個漢字詞語的字面意思,而是一種承載著兩千多年歷史、貫通中西、跨越古今的教育觀念和范式。本書的具體內容包括尋源博雅語文、閱讀的階梯、寫作新思維、生命的對話、與傳統文化相遇、語文理想國,形象而生動地介紹了“博雅語文”的特色、博雅教育的傳承、內容框架、教學策略等內容。書中引用了大量的語文教學案例,集趣味性和生動性于一體。
尹超 ·總論 ·16.2萬字
道爾頓(1766-1844)是英國著名的化學家,《化學哲學新體系》是其代表作。全書分兩卷三部分,第一卷的第一部分出版于1808年,著重論述物體的構造,闡明了科學原子論觀點及其由來。第二部分出版于1810年,主要結合豐富的化學實驗知識,運用原子理論闡述基本元素和二元素化合物的組成和性質。第二卷出版于1827年出版,金屬化合物及合金的性質,對原子論作了進一步闡發。盡管"原子論"是一種古老的學說,但在道爾頓之前,沒有一個人將其用于揭示化學變化的奧秘。事實證明,如果沒有道爾頓將臆測的原子假說變成科學的原子論,化學將仍舊是一堆雜亂無章的觀察材料和實驗的配料記錄。道爾頓使得化學從此成為一門科學,邁入了近代化學的新時期。因此,恩格斯稱其為"近代化學之父"。
(英)道爾頓 ·化學 ·31萬字
早在達爾文之前,就已經有人提出過進化的觀點。但是真正使生物進化論為世人所關注的是達爾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因為這本書的結論建立在大量的第一手考查資料基礎之上。這本書不僅帶來了生物科學的根本變革,而且使人們的世界觀發生了重大的改變。達爾文是在“貝格爾號”艦上擔任博物學家時進行的五年航海考查時期,通過考查和對比各地的物種性狀,得到了物種漸變的結論。航海結束后,達爾文又通過搜集動物和植物在家養條件下發生變異的材料,根據人工選擇的原理得到了自然選擇的思想。遺傳變異、生存斗爭、自然選擇學說是《物種起源》一書的主要內容。
(英)達爾文 ·生物科學 ·40萬字
《進化論與倫理學》是一部為達爾文進化論廣泛傳播掃清道路的偉大著作!這是一部影響了維新思想家、辛亥志士和文化運動領袖的曠世奇書!康有為、梁啟超、孫申山、陳獨秀、魯迅、毛澤東無一不受其惠澤!然而,《進化論與倫理學》和《天演論》在根本旨趣上卻完全相反——赫胥黎夢想一個更加“和諧”的英格蘭,嚴復則夢想一個“強大”的中國,赫胥黎夢想一個更加“仁慈”的社會,嚴復則夢想一個“尚武”的社會有機體!
(英)赫胥黎 ·生物科學 ·21.2萬字
本書是物理學科中的重要經典著作之一。愛因斯坦以生動的筆調和淺顯的事例說明相對論的基本原理。全書分三個部分,第一篇為狹義相對論;第二篇為廣義相對論;第三篇為關于整個宇宙的一些考慮。是科學大師寫給普通讀者的。閱讀該書有助于提高讀者的科學素養。
(美)愛因斯坦 ·物理學 ·16.3萬字
沃森的《雙螺旋》是一部以個人名義寫就的回憶錄,記述了科學家們發現DNA分子結構的故事。這一發現及其隨之引起的影響促使生物學界發生了一場革命,堪稱20世紀科學界最為重大的事件之一。《雙螺旋》把新概念的誕生描繪得栩栩如生,把許多扣人心弦的場面逐步推向全劇的高潮,同時又將科學家們的日常生活娓娓道來,為讀者揭示了一個神奇而又平凡的世界。此書一經出版便引起科學界巨大的興趣和爭議,是一部獨具風格的科學史。因過于“尖刻”而被哈佛大學出版社退稿,最終出版后引發學界巨大反響與爭議。定義生命與人類存在的偉大科學發現,科學界的八卦與角力,年輕科學家的野心與追求……這些背后故事解構了大眾印象中神秘難解、高高在上的科學研究世界。
(美)詹姆斯·沃森 ·生物科學 ·7.9萬字
國家十五教材。該書分演繹及其證成,真理與悖論,意義與指稱,存在、量化和本體論,休謨問題與歸納邏輯,共五個部分,對邏輯哲學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概論,同時吸收了近幾年國際邏輯哲學方面的最新進展,每一章后面的思考題和推薦閱讀文獻更是大大方便了教學和閱讀。作者在國內長期教授邏輯課程,也曾經寫作過邏輯學和邏輯哲學方面的著作,具有深厚的功底和豐富的經驗。
邢滔滔 ·數學 ·16.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