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世界佛教通史(第10卷)韓國佛教:從佛教傳入至公元20世紀
會員

本書是世界佛教通史叢書之中國佛教卷,介紹了韓國越南佛教發展情況。主要內容如下:上編韓國佛教一、三國時期的佛教。三國史略,佛教初傳次第,三國佛教勢力的消長,新羅佛教的振興。二、統一新羅佛教概況。三國一統與統一精神之強化,佛教與儒家“孝”道之融合,統一新羅中期以后的傳統佛教,入華求法請益僧人的活動情況。三、元曉、義湘與華嚴宗教學。元曉的生平,元曉的著述及其主要思想,義湘的生平,《華嚴一乘法界圖》與義湘的華嚴思想。四、密教與法相宗。密教的傳播,法相唯識學的傳播。五、統一新羅中期以后的禪宗。禪宗及其在新羅的初傳情況,以禪門九山為中心的禪宗傳承(上),以禪門九山為中心的禪宗傳承(下)。六、高麗前期的佛教與政治。后三國時期的佛教,佛教與高麗建國,高麗前期國家對佛教的扶持。七、高麗前期活躍的佛教各宗派。禪門九山的最后形成,高麗前期教宗各派的情況,義天與天臺宗。八、知訥與曹溪宗。知訥生活的時代,知訥的生平,知訥的思想(上),知訥的思想(下)。九、高麗后期的佛教概況。佛教與社會,知訥之后的禪門宗匠,教派各宗簡況。十、李朝前期佛教。李氏王朝前期的佛教政策,不絕如縷的佛教法脈。十一、休靜與李朝中期佛教。休靜的生平及思想,休靜的弟子們,善修、覺性與碧巖派。十二、李朝后期佛教。英祖和正祖時期的佛教,純祖至李王時期的佛教。十三、近代韓國佛教述略。朝鮮總督府的佛教政策,近代韓國佛教的代表人物。

何勁松 ·理論 ·45.3萬字

宗教學(修訂本)
會員

本著在積極借鑒國內外優秀成果的基礎上,以歷史與邏輯相一致的方法,對宗教學諸原理進行了全面而系統的梳理和闡釋。分為“概論篇”、“歷史篇”、“本質篇”、“功能篇”、“時代篇”和“宗教與社會主義篇”等六大知識板塊。其中,“概論篇”旨在闡述宗教學的學科性質和學科結構,強調宗教學范疇的兩個基本向度,即“歷史向度”和“邏輯向度”,從而為全教材的內容提供一個制高點,特別是為第2板塊和第3板塊,即“歷史篇”和“本質篇”做出鋪墊。“歷史篇”旨在具體闡述宗教學(宗教)的“歷史向度”,闡述宗教的起源與發展,是對宗教的一種“歷時性”研究。“本質篇”旨在具體闡述宗教學(宗教)的“邏輯向度”,依據列寧關于從現象到本質、從初級本質到二級本質的說法,將宗教的本質區分為“宗教的要素”、“宗教的特殊本質”和“宗教的普遍本質”,提出并論證宗教本質的“三層次說”,是對宗教的一種“共時性”研究。“功能篇”可以看作是“本質篇”的一種延伸,因為宗教的功能乃宗教本質的一種顯現。“時代篇”將著重闡述關乎當今世界和平和發展的兩大話題,即宗教的世俗化和宗教對話。“宗教與社會主義篇”將著重闡述社會主義國家存在的兩個基本宗教問題,即宗教存在的長期性和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時代篇”和“宗教與社會主義篇”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歷史篇”的一個繼續和延伸,另一方面又可以看作是“本質篇”和“功能篇”的一個繼續和延伸。系統性、連貫性、科學性和邏輯嚴謹性是本著的重要理論特征。

段德智 ·理論 ·44萬字

世界佛教通史(第2卷)印度佛教:公元7世紀至20世紀
會員

本書是《世界佛教通史》系列第二卷印度佛教卷,介紹了公元七世紀至二十世紀印度佛教的發展歷程,內容包括:一、戒日王時代的佛教。講述了七世紀印度佛教概況,戒日王的武功文治及其對佛教的弘揚,那爛陀的佛學,玄奘對唯識學的弘揚,法相與法性——中觀與唯識的判教之異,甘露與毒藥——中觀與唯識之爭,法稱與佛教新因明。二、金剛乘的全面發展與大乘佛教的合流。八世紀印度的政治格局與勢力更替,《金剛大道場經》與秘密佛教的成立,《大毗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與真言道密法,《金剛頂經》與金剛界密法的興起,《金剛頂經》與金剛乘密法的成立,密教行法的整合與科判,秘密經法的出現、應用與流傳,秘密佛教中的觀自在信仰與行法,《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所載不空罥索菩薩密法,文殊密法與《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中觀學派的新變與發展,瑜伽唯識學之異說。三、怛特羅佛教——無上瑜伽密法的興起與繁榮。怛特羅經典的成立及其密法體系,密集教法的形成及傳播,閻摩德迦教法的興起與傳承,呼金剛教法的經典與傳承,勝樂教法的興起與傳承,諸部怛特羅教法拾遺。四、六賢門時代之佛教。漢藏佛教求法,傳譯活動所見印度佛教之新變,時輪教法的興起與傳承,六賢門時代之佛教,阿底峽對印度佛教之集成與弘傳,無畏作護及其后學,釋迦吉祥賢時代佛教之星散,黑暗世紀里的佛教孑遺。五、佛教的發現與復興。

周廣榮 ·理論 ·35.6萬字

世界佛教通史(第13卷)亞洲之外佛教:從佛教傳入至公元20世紀
會員

《亞洲之外佛教》是《世界佛教通史》系列第十二卷,主要講述了歐美非等非亞洲國家和地區的佛教發展情況。主要內容如下:一、佛教在歐洲、美洲的初傳。佛教在歐洲的初傳,佛教傳入美洲的傳說。二、英國佛教。早期的佛教學術研究,佛教信仰的開端,南傳佛教的新氣象,日本佛教的傳播,藏傳佛教的迅速發展,漢傳佛教的傳播。三、法國佛教。學者的學術研究,探險家與藏傳佛教、佛教組織出現的背景,佛教宗派的傳入,佛教發展的新動態。四、德國佛教。早期哲學家與佛教、學者的佛教研究,早期的佛教團體,佛教宗派的發展。五、歐洲其他各國佛教。西歐其他各國佛教,中歐其他各國佛教,北歐各國佛教,南歐各國佛教,東歐各國佛教。六、美國佛教。美國早期學者與佛教,華工與漢傳佛教初傳美國,日本移民與日本佛教初傳美國,神智學會與佛教,世界宗教大會前后的美國佛教,二戰結束前日本佛教的傳播,二戰后日本佛教的發展,“垮掉的一代”、嬉皮士與佛教,漢傳佛教的發展,藏傳佛教的迅速傳播,南傳佛教,韓國佛教,越南佛教。七、加拿大、拉丁美洲、大洋洲、非洲佛教。加拿大佛教,拉丁美洲佛教,大洋洲佛教,非洲佛教。

楊健 ·理論 ·34.2萬字

最新章節 第12章 后記 2019-04-10 15:42:46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元县| 九台市| 涿州市| 昆明市| 三都| 新宁县| 焦作市| 荣成市| 巴里| 萨迦县| 晋宁县| 射阳县| 揭阳市| 南平市| 靖远县| 永年县| 大城县| 弋阳县| 汨罗市| 加查县| 阿坝| 和顺县| 辽宁省| 长春市| 兴和县| 民权县| 嘉鱼县| 河北省| 监利县| 广安市| 渝中区| 五家渠市| 湾仔区| 八宿县| 阳西县| 十堰市| 吉安市| 上栗县| 白山市| 留坝县| 牟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