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空間是人存在的基本要素之一。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以來,空間就表現為不同的文化形態。宗教作為一種文化系統,必須對空間加以形塑和建構,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符號和表征系統,即所謂的宗教文化空間。空間有較為直觀的感性形式,宗教空間所勾勒的恒定場所和目的論,是宗教“拯救”時間的必由之路。本書就宗教文化空間的信仰觀念、感性形態、本質特性、實踐模式等進行探討,從一個側面對宗教文化進行探賾索隱,是為空間的指引。
董琳 ·理論 ·19.9萬字
漢譯四部《阿含經》:《雜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與《增一阿含經》,是由佛陀的圣弟子于佛陀般涅槃的當年夏安居時結集出來的,忠實地匯集了佛陀自成佛以來至般涅槃前所宣講的教法,由此說明了《阿含經》的原始性、根本性與權威性。在漢傳佛教的三藏典籍中,《阿含經》就代表著原始佛教,也是印度部派佛教時期所公認的“根本佛法”。為便于廣大信徒與學者更好地了解、學修原始佛教,本書校注者以高麗藏為底本,盡量保持原本整體風貌,將四部阿含經文轉為簡體字,加上現代標點及分段。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參考《南傳大藏經》、《磧砂藏》、《大正新修大藏經》、《正倉院圣語藏本》等不同藏經,糾正原經文部分錯漏之處,就經中出現的地名、人名、法相名詞、艱澀文句及其它譯本的不同翻譯作出注釋,方便讀者更為精準地把握根本教義與修行原理。本書有較高的學術、實用、版本和收藏價值,是廣大佛教信徒與佛學研究者難得的學習、研究參考書。
恒強校注 ·佛教 ·29.3萬字
德爾圖良所著《護教篇》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了,作為護教作品,不單在當時為優秀的杰作,就是今天讀起來,從其對上帝的委身、對真理的認識、對社會的了解都依然是這個時代基督徒的楷模,尤其是對傳道人來說更是震撼,我們這個時代的傳道是否還有像德爾圖良對上帝真理的委身和對社會現象深刻的認識,和勇敢大無畏的衛道精神!
(古羅馬)德爾圖良 ·基督教 ·15.3萬字
本書是南懷瑾先生親筆撰作的一部禪宗研究著作。作者通過縱向的敘述和橫向的比較,對禪宗的演變、宗旨、傳授和修行實踐,禪宗與凈土宗、密宗、丹道、理學和西方哲學的異同等,做了分門別類的論述,提出不少獨到的見識。
南懷瑾著述 ·理論 ·15.9萬字
本書理論聯系實際,試圖建構宗教文化與民族團結關系的學說體系;立足國情探討馬克思主義的民族宗教觀,整理了中國共產黨關于宗教與民族團結的理論著述和工作經驗,結合云南建設“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范區”的戰略任務,分析云南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和諧共存的歷史、現狀及趨勢,對影響云南民族團結的各類宗教因素如宗教滲透、邪教傳播、宗教極端主義、宗教文化生態失衡等問題予以重點分析,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
孫浩然 ·理論 ·18.8萬字
宗教與社會的關聯,是人們關注宗教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宗教學從一開始就注重研究宗教社會問題、形成宗教社會理論,其熱點和焦點就是厘清宗教與社會的關系,分析宗教在具體社會中的生存與發展、受其社會的決定和制約以及對其社會的影響和反作用。本書集中探討中國社會的宗教問題,包括宗教的社會理解、宗教與社會互動及和諧關系、宗教與社會治理、積極引導宗教適應我國社會之途等。
卓新平 ·理論 ·28.5萬字
在《待人好》中,星云大師貫穿了做人生活的這一條主線,教給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如何踐行人間佛教的道理,修好自己的心,修好自己的人生。主題包括護生問題、環保、財富、青少年教育、女性、家庭等。處世之道別無他,唯“待人好”三字而已。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13.4萬字
《道藏源流考》,陳國符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對道藏進行系統研究的學術專著,是學人研究道藏的第一梯航,是一部享譽國際的學術經典。本書初版于1949年,對三洞四輔經的淵源和傳授、歷代道書目及道藏的纂修與鏤板進行了考述,附有《引用傳記提要》、《道藏札記》。1963年出版增訂版,除了對上述內容有所增補外,又增入《道樂考略稿》、《南北朝天師道考稿》、《中國外丹黃白術考論略稿》、《說周易參同契與內丹外丹》諸附錄。此次新修訂版,改正了原版上的一些錯字,并根據陳國符教授在原書上的批示,補加了數百條新內容,對未及考據的疑點都盡量給出了確定的答案,又增加了陳國符教授《北宋玉音法事吟(線)譜考稿》和《明清道教音樂考稿》這兩篇研究道教音樂的文章。
陳國符 ·道教 ·34.6萬字
本書是中國第一部日本佛教通史專著,結合日本社會歷史背景對佛教在日本的初傳、民族化過程及其對日本歷次文化的深遠影響作了系統的考察,對在日本佛教和傳統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天臺宗、真言宗、凈土宗、真宗、臨濟宗、曹洞宗、日蓮宗等宗派和日本近現代的佛教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述。重視闡釋中日兩國佛教親緣關系和介紹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作出重大貢獻的人物、歷代重要佛教制度,并且論述日本原有的神道教與佛教互相影響、吸收的關系等。本書可為從事日本歷史、文化、宗教研究者和對中日文化關系感興趣者提供參考。
楊曾文 ·理論 ·43.2萬字
E.E.埃文恩-普里查德是一位自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著述豐厚、影響廣深的英國著名社會人類學家。1937年首次出版的《阿贊德人的巫術、神諭和魔法》是他基于1926年到,1930年期間三次累積長達20個月的田野調查所撰寫的第一部田野志專著。該著作與他于1940年發表的《努爾人——對尼易河流域一族群生計方式與政治制度魄描述》后來都被視為代表他所處時代的人類學經典之作。他也因此被后人視為現代社會人類學奠基人之一。商務印書館出版《阿贊德人的巫術、神諭和魔法》的中譯本,無疑將有助于學人在對埃文思-普里查德的學術建樹有更多了解的同時,也對在我國仍處于潛學地位的人類學,和上個世紀中葉歐美人類學研究及其學理發展脈絡有更深的認識。
(英)E.E.埃文思-普里查德 ·宗教術數 ·41.5萬字
世人都喜歡財富,佛教也不例外。展開西藏文化的瑰寶——唐卡,財寶的形象隨處可見。與多數人追求財富是為了滿足個人享樂的目的不同,唐卡中那些光彩奪目的瓔珞、黃金、琉璃,都是佛教神明布施福德、智慧的象征。佛教認為,只有在世間具足財富資糧,才能更廣更多地布施財富,并成就更大的財富,以此形成善性的循環,并在智慧與慈悲的無上菩提心主導下,最終成就福德、智慧圓滿的佛果。為了滿足眾生圓滿世間福德的愿望,藏傳佛教特設了許多財神和財寶本尊。這些財神與財寶本尊擁有著各種各樣的殊勝能力,可以賜予眾生財富、健康等種種圓滿。
諾布旺典 ·宗教藝術 ·9.3萬字
本書分為歡喜滿人間、傳家之寶、幸福之門等三卷。從個人的身心修養和家庭的和睦相處,到社會的祥和幸福,綜述了人生的各個階段應該注意的快樂生活的法則。星云大師,1927年農歷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蘇江都,為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代傳人。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9萬字
商代是中華古文明的早期階段,中國歷史畫卷在商代史的永久記憶上前赴后繼地拉開。以古為鏡,可知興替。商代文明的發展時空,下啟中華文化演進的先河,十一卷本《商代史》用斷代史著述體例,通過有商一代歷史事象與制度名物的研究,尋繹中國社會傳統文化元素的由來、特征、品格與傳承,提供可資借鑒的歷史資源。本卷考察商代圖騰殘遺信仰,系統探研上帝及帝廷諸神、自然神、祖先神的三大宗教分野、神靈崇拜的代變、神靈權能和神性、祀所設置、人殉人祭,對甲骨文中的祭儀名類進行全面梳理,闡述王室周祭祀譜、有關祭儀和廟制,剖析宗教祭祀活動的性質,深入研究商代宗教信仰層面諸如社會凝聚力、情感寄托、宗教功能等社會學方面的意義。
常玉芝 ·理論 ·35.5萬字
2002年明就仁波切參加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理查德·戴維森主持的實驗研究,被測出大腦中的快樂指數在禪定狀態中躍升了百分之七百,一度讓科學家以為儀器壞了,被《時代周刊》雜志譽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享譽世界心靈導師、禪修大師明就仁波切,在本書中,闡述了他是如何通過佛法禪修克服童年時代的恐慌癥,獲得內在真正的快樂的。他首先描述了自己親身經歷的禪修困境與狀態,然后通過個人體驗以及現代的科學研究,揭開快樂的秘密,最后給出具體的方法,以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自己的身體感官知覺去做各種禪修練習,達到非比尋常的快樂。
(尼泊爾)詠給·明就仁波切 ·普及讀物 ·14.8萬字
《淡定·從容·心安》是民國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師、虛云大師的佛法啟迪套裝書,書中大師親述人生經歷,給人探索生命真諦的經驗與智慧、改變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師、虛云大師兩位高僧的思想代表著近現代佛學界的權威思想,《淡定·從容·心安》將兩位大師的思想精華結集出版,把深奧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話,使人以讀書的方式親近高僧大德善知識,啟迪大眾思維,喚醒世人迷夢,是一套值得細細品味、永久珍藏的經典之作。
虛云大師 ·普及讀物 ·8.3萬字
在中國伊斯蘭教研究中,有“回族四大著作家”(王岱輿、馬注、劉智、馬復初)的說法。馬注思想之所以值得重視和研究,完全與他出生于回族世家,自幼受儒學教育從而在融合伊斯蘭與儒家思想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清真指南》堪稱伊斯蘭教中國化方面的杰出代表作。當前,世界范圍內伊斯蘭教的賽萊菲耶極其活躍。它在國際政治領域,已經產生了可見的危害;它在思想、文化、宗教領域的流傳,人們同樣不應低估它的嚴重影響。
金宜久 ·伊斯蘭教 ·31.1萬字
《感應篇匯編》乃《安士全書》姊妹篇,被譽為古今善書之王。本書歷經數百年白話再版面世,中國社科院宗教所黃夏年先生和中央黨校劉余莉教授分別為本書作序。本書為匯編原文加注標點,對生僻字詞以及人名、地名、典故、引文等進行注釋,并譯成現代白話文,對原文中史實還不夠詳細的內容作了“譯者補充”。本書為《太上感應篇匯編白話解》第一卷。
(古)佚名原著 曾琦云編著 ·道教 ·24.4萬字
生命起始之時,最初的那顆心除了清凈透明什么都沒有,可是在紅塵俗世中混得久了,這顆心好像什么都沾染上了。在不斷地求索與掙扎中,有時候心會越鎖越緊,越來越浮躁迷亂找不到方向。《靜心:弘一法師的人生幸福課》的文字中滲透著弘一法師的風骨和智慧,給浮躁的人們一份安寧,告訴人們一切順其自然,便能寧靜致遠。它讓人們在風云變幻中寵辱不驚;在歲月流逝中心清如水;讓人們領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大徹大悟、禪定心安。讓我們跟隨大師的指引,一路找到靈魂的棲息之地,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
弘一法師 ·普及讀物 ·9.9萬字
本書精選百余個融合儒釋道三家思想精華的經典故事及公案,在解析諸家思想內涵同時,結合現實人生的種種境遇,使得高深莫測、晦澀難懂的傳統思想如同娓娓道來的家常話語,讓人有所思、有所悟,找到解決生活難題的辦法。
趙凡禹 白小俠 ·普及讀物 ·29.1萬字
歷代關于《金剛經》的解說和注本不勝其數,此書被稱為自古迄今解釋《金剛經》的最佳讀本。民國著名佛教居士江味農傾注畢生心血之遺著,后由蔣維喬根據遺稿補充完成。《金剛經》原典譯成中文不過數千字,而江味農的《金剛經講義》則近五十萬字。以數十倍近百倍的篇幅來闡釋、發揮這部經典,一方面足證《金剛經》義蘊精深,妙諦無窮,另一方面,亦可見講說者用功之勤,用心之細。而此書最大的特色,尚不在于篇幅的浩繁,而在于范古農序中標舉出的“殊勝淵博”四字。殊勝,指見解高超;淵博,謂知識宏富。江味農持誦《金剛經》數十年,將畢生修佛心得灌注于這部講義中,抽繭剝筍,觸類旁通,不僅令習佛者如飲醇酪,禪心妙悅,即便是初涉佛學的門外人士,一旦沉浸其中,也會如入寶山,流連忘返。這一點,相信讀者在展卷閱讀后自有體會。
江味農 ·經典著作 ·37.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