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杜甫的時代,是從“開元全盛日”轉變為“路衢唯見哭,城市不聞歌”的時代。杜甫的一生,是從“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轉變為貧病交加、流離道路的一生。杜甫寫他的時代和他自己的生活都是蘸滿血淚,沉郁悲哀。但是我們讀了他的詩,并不因而情緒低沉,反倒常常精神煥發,意氣高昂。因為他那百折不回的樂觀精神在字里行間感染著我們。翻開這部詩人寫給詩人的心與心交談的傳記,透過馮至筆下情真意切的文字,感受杜甫那顆始終滾燙的心。
馮至 ·歷史人物 ·11.1萬字
作者歷時數年,幾易其稿,補充史料,修正史觀,不以個人喜好臧否人物,而是用更廣闊的大歷史視角來看待人物的功過是非。全書以時間為線索,剖析蘇東坡的生命歷程,解讀蘇東坡詩詞內涵,打開其豐富的內心世界。翻開這本書,一個真實立體的蘇東坡躍然紙上,深入閱讀,蘇東坡傳奇而跌宕的一生,如在眼前。
陳鵬 ·歷史人物 ·20.8萬字
王陽明是心學大家,他文治武功都為后世留下了豐碩的成果,其中設立和平縣是其文治武功的一大成績。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王陽明設縣和平”,講述王陽明設立和平縣的很多歷史故事;第二部分是“王陽明巡治和平縣”,記述了王陽明對和平縣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楊廷強 林仕梅 凌小芳 楊銘編著 ·歷史人物 ·16.8萬字
本書結合史料和民間故事,講述東漢名醫華佗的一生經歷,通過形象生動的故事,展現華佗為人行醫的風采和在人們心目中的光彩形象,表現了古代醫家救死扶傷的妙手和普救蒼生的美德。本書力求達到思想性、歷史性與文學性的結合。華佗既是距今千年的真實歷史人物,是中醫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筆,也活在人們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里。寫華佗,學華佗,紀念華佗,實質是學其精神,學其風骨,學其意志,所以書中不僅結合東漢史、三國史和中醫史,介紹了華佗對中國醫學的種種貢獻,如發明麻沸散、創制五禽戲等,還通過各地關于華佗的傳說,展現了老百姓心目中華佗的神醫形象,著重表現華佗大醫精誠、救死扶傷的美德,鼓舞后人承其意志。
羅元生 ·歷史人物 ·13.3萬字
劉力貞(1929.11.17-2014.11.3),中共優秀黨員,陜西保安(今志丹)人,是被毛澤東譽為“群眾領袖,人民英雄”的西北紅軍和西北蘇區的主要創建人劉志丹的女兒。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陜西省第五、第六、第七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力貞從四歲進入陜甘寧邊區革命根據地,見證了陜甘寧邊區的革命歷程。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她是新中國的第一批大學生,參與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陜西的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系統的發展和建設,以及地方法規的設立,做出了努力和貢獻。本書介紹了劉力貞同志淡泊名利、高風亮節的一生。
成路 ·歷史人物 ·14.3萬字
張履祥,作為明清之際的“理學真儒”,他是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驅和“踐履篤實”的民間理學代表,在中國儒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第一,張履祥是明末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驅。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說他是“清儒中辟王學的第一個人”。第二,張履祥是清初朱子學的先導。唐鑒在《清學案小識》中將他與陸隴其(1630—1692)并列于《傳道學案》卷一,也稱之“朱子后之一人”。方東樹評價“近代真儒,惟陸清獻公及張楊園先生為得洛閩正傳?!钡谌瑥埪南槭乔宕耖g理學的主要代表。研究張履祥對于比較清代民間理學與官方理學之間的差異具有重要意義。第四,張履祥是清初經世實學思潮之中的代表人物,對于闡明中國經世實學思潮的發展歷史具有重要意義。第五,張履祥是劉宗周(1578—1645)的重要弟子,與黃宗羲(16l0—1695)、陳確(1604—1677)并稱為蕺山門下三杰,但是三人思想差距甚大,代表了蕺山學派的三個方向的分化。第六,張履祥是清朝從祀孔廟的九人之一,于同治十年從祀孔廟,“其位次在東廡先儒孫奇逢(1584—1675)之次?!北緯谑妨虾偷胤街?,講述桐鄉人張履祥的生平經歷、學術成就、生活趣聞、交游情況,述評這位儒學大家的一生,展現桐鄉濃厚的文化氛圍和張履祥腳踏實地的人格、學風。
張天杰 ·歷史人物 ·29.9萬字
本書聯系中唐的政治和社會背景,以《舊唐書》白居易本傳的相關記載為綱,結合白居易及其友人的詩文作品,敘述了白居易的一生。本書屬于歷史傳記,作者堅持言必有據,不會為了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憑空捏造史實或觀念。本書在國際上影響頗大,1959年已出日譯本,1988年重印,譯者為日本著名漢學家花房英樹。本書具有較強的出版價值,以海外漢學家視角了解中國古代偉大詩人,有利于增進文化交流互鑒。
(英)阿瑟·韋利 ·歷史人物 ·15.1萬字
本書為知名海外漢學家阿瑟·韋利所撰寫的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傳記研究。韋利因古典文學成績優異獲得劍橋大學皇家學院的獎學金。全書以時間為順序,以作品為線索,描繪了李白的生平經歷及其詩歌創作成就。嘗試著從社會、歷史、文化、文學、宗教、倫理等角度對李白的詩歌創作和思想情感進行分析,雖然在道德上對李白提出了批評,但是在詩歌創作的才華、成就和影響上給予了李白極大地肯定和贊賞。
(英)阿瑟·韋利 ·歷史人物 ·7.3萬字
本書是著名漢學家,美國密歇根大學博士,科羅大多大學亞洲語言與文明系榮休教授柯睿所著的孟浩然傳記,是英語世界第一本詳細的孟浩然傳記。作者結合時序和主題,圍繞孟浩然生平與作品做了闡釋。本書是英語世界第一本詳細的孟浩然傳記,作者結合時序和主題,分為序曲、襄陽之地與其傳說、旅人視界、朋友交誼、遠離塵囂、法界、仙界、尾聲共八章進行講述。作者試圖對歷史進行再創造和重新定位,希望以更完整、更貼切的方式向讀者介紹孟浩然及其作品,從而更好地評價這位詩人在唐代文學殿堂中的地位。本書對孟浩然詩歌的翻譯頗有特色,盡可能忠實地保留了原文的精確措辭、意象和風格,而不是追求譯文如天鵝絨般絲滑迷人。
(美)柯睿 ·歷史人物 ·11萬字
本書試圖真實地、歷史地反映司徒雷登的一生,幫助讀者對這樣一位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做出一個評價。
郝平 ·歷史人物 ·30.4萬字
本書是美國國家圖書館系列叢書之一,展現了成吉思汗的傳奇一生,反應了蒙古帝國成就的偉業。作者以客觀事實和優美的筆法講述歷史故事,力爭解釋透徹,觀點清楚。
(美)雅各布·阿伯特 ·歷史人物 ·8.6萬字
彼得大帝(1672—1725年)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是17世紀末葉至18世紀初葉俄國的大政治家、大軍事家和封建貴族階級改革家。彼得大帝掌握政權后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他建立起強大的正規陸軍和海軍艦隊,通過長達21年對瑞典進行的北方戰爭,戰敗了當時的西歐強國瑞典,奪取了波羅的海出??诩捌鋿|南沿岸廣大地區,使俄國由內陸國成為瀕海強國,成為歐洲軍事強國之一。通過政治改革,他設立參政院和主管各部門的各委員會取代了各舊衙門,制定法令,設置監察機構,把教會歸國家管轄,加強了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統治。通過經濟改革,他改變了俄國嚴重落后于西歐的狀態,發展了近代工業和國內外貿易。在文化教育改革方面,他創辦科學院,開辦了許多學校,并建立了俄國最早的博物館、公共圖書館、印刷所、劇院等,還創辦了第一份全俄報紙,大大發展了文化、教育、科學技術事業。但彼得大帝的改革是通過加強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剝削壓迫實現的,因此激起了人民群眾的反抗。他的改革提高了封建貴族的地位,鞏固了封建貴族的統治,并符合新興商人的利益。由于他的改革沒有觸動農奴制,反而更加強了封建貴族領主對農奴的剝削壓迫,因此,他的改革是不徹底的,他不可能較徹底地克服俄國的落后性。
(美)雅各布·阿伯特 ·歷史人物 ·10.1萬字
理查二世是黑太子愛德華之子。他少年時繼承祖父王位,但是實權被叔父蘭開斯特公爵岡特的約翰把持,另一個叔父格洛斯特公爵托馬斯也野心勃勃,企圖攝政。理查成年后對他們進行報復。1397年,托馬斯被捕后未及受審就暴死在獄中,公爵頭銜被廢除;還驅逐了岡特的約翰的長子、自己的堂弟博林布魯克的亨利,并在1399年約翰去世后沒收了蘭開斯特家族的領地。1399年,亨利在國王遠征愛爾蘭時舉兵拘捕了國王,并讓國會同意將理查廢黜,最后殺了他。
(美)雅各布·阿伯特 ·歷史人物 ·9萬字
本書講述了迦太基名將、軍事家——漢尼拔輝煌壯麗的人生。他年少時隨父親哈米爾卡·巴卡進軍西班牙,并在父親面前發下一生的誓言,終身與羅馬為敵;長大后他率領大軍深入羅馬腹地,給予羅馬沉重打擊,終因遠離后方,深陷敵境,最終大敗而歸的歷史。
(美)雅各布·阿伯特 ·歷史人物 ·9.2萬字
亞歷山大大帝生于公元前356年,是馬其頓王腓力之子、歷史上第一位征服歐亞大陸的著名帝王。亞歷山大自幼聰穎過人,曾受教于亞里士多德,稍長即被授予首府總督職,并以平定山賊有功而任命為馬其頓大軍統師,隨父橫掃希臘城邦。公元前336年菲利普遇刺,亞歷山大繼任王位并繼承乃父遺志,率領希臘聯軍進攻波斯,關尼卡卡一役大敗波斯并直入小亞細亞攻占兩河流域,波斯帝國崩潰,波斯王大流士被殺,又進軍埃及,越過印度河進入恒河流域,因戰士思鄉心切而被迫撤退。亞歷山大融合東西文化,鼓勵民族間通婚,并倡導民族地位平等,將希臘思想、律法散布各地,開創希臘化時代文化,死時卻年僅33歲。
(美)雅各布·阿伯特 ·歷史人物 ·8.5萬字
《大醫馬海德》是在大量采訪和史料記載基礎上,創作的一部反映馬海德博士光輝一生的人物傳記,是2021年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本書堅持了正確的政治方向,具有突出重要的社會價值,通過40余萬字400余幅圖片,通過十五篇若干個故事的講述,介紹了馬海德傳奇的一生。從喬治·海德姆成為馬海德,從不了解中國到深刻理解中國人民的苦難,從一個中國革命的局外人到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并在中國參加革命、工作55年,馬海德所經歷的事件展示了其在波瀾壯闊的歷史中的變化與選擇,為中國革命和衛生事業所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馬海德對中國共產黨的堅定信念和熱愛中國人民的偉大情懷,對醫學事業的不懈追求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德,為我國在麻風病防控與救治工作方面做出的舉世矚目的貢獻,應該被歷史銘記。
陳敦德 ·歷史人物 ·37.3萬字
瑪格麗特王后1430年生于法國的蓬塔穆松,她是安茹的勒內一世之女,1445年與英格蘭國王亨利六世結婚。因為亨利六世精神錯亂,她成為實際上的當權人物。英國人一般都把諾曼底失陷歸咎于她。在玫瑰戰爭中,她勇敢的戰斗了近20年。1471年她在杜克斯伯里被打敗,監禁在倫敦塔中近4年,直到法國國王路易十一將她贖回為止。她回法國后在貧困中死去。
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人物。從一名邊陲寒士,到中國歷史上最后一科進士,再到留日精英、清末立憲運動先鋒、中國最早的行政法學家,以及民國初期西南政壇的風云人物,這一系列身份的轉換,在他身上是如何實現的?為何正當43歲的壯年,他卻迎來了慘烈的人生結局?真實的歷史遠比小說更加復雜。一位士人精英的個人命運,折射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文化、制度和政治變遷的決絕和迷惘。
李恭忠 黃云龍 ·歷史人物 ·20.1萬字
本書是一本獨特的王陽明傳記,將明代著名作家馮夢龍的《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和王陽明入室弟子鄒守益的《王陽明先生圖譜》合二為一?!毒竵y錄》原文包括正文和眉批,本書予以標點、分段,并將《圖譜》中30幅圖分別插入正文相應位置,更增添三幅王陽明手跡。此外,本書添加了對《靖亂錄》正文的大量注釋,包括??庇?、生僻詞語注釋、引文查證、傳奇故事增補、征引相關史料及研究成果。《靖亂錄》可以說是現存最早的一部陽明傳記,也是推動陽明傳奇故事廣泛流傳的重要而媒介,岡田武彥的《王陽明大傳》亦大量征引《靖亂錄》。在陽明去世三十年后,其入室弟子鄒守益為了緬懷先師,激勵后學,率領同門弟子編著《王陽明先生圖譜》,至今仍是研究王陽明圖像和事跡的重要文獻。
(明)馮夢龍 鄒守益原著 張昭煒編注 ·歷史人物 ·9.3萬字
作者一直從事中華古籍整理研究工作,通過對古籍標點??薄⑽母鍖徯?,以及撰寫詩書畫印等文學藝術方面的著述,為撰寫《鄭板橋評傳》奠定基礎。作者有數十年購買收集的數千冊近萬卷藏書作為資料支撐,以周積寅《鄭板橋年譜》為主要線索,參考上海古籍版《鄭板橋集》、卞孝萱《鄭板橋全集》(增補本)以及眾多相關資料,對鄭板橋研究相關文獻資料中的若干謬誤加以匡正,全方位、多視角、立體地展現鄭板橋的生平行跡、心路歷程和藝術成就,更加真實地還原鄭板橋的本來面目。
鄢敬新 ·歷史人物 ·34.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