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他是毛澤東同窗、齊白石首徒、黃胄密友、范曾恩師:張君秋敬他懂戲,侯寶林引為摯交,黃永玉認做知音,李連杰與之論武。此人是誰?現(xiàn)代書畫家、美育教育家李苦禪先生。本書為相聲演員、主持人徐德亮對李苦禪之子、齊白石再傳弟子李燕先生的訪談錄,回憶了關于李苦禪生活、從藝、傳藝的種種逸史趣事,并有對面世拍賣及家傳珍藏的李苦禪畫作的鑒定,包含有趣的歷史故事和豐富的歷史知識,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在傳統(tǒng)文化、書畫鑒藏大熱的當下,擁有廣大的讀者群。
李燕 徐德亮 ·藝術家 ·24.7萬字
本書是一本全面介紹和評議司馬遷及《史記》的專著。李長之先生用他那特有的優(yōu)美而富于情感的筆調(diào),精審詳細地分析了司馬遷所處的偉大時代,追溯了他的家學淵源,討論了他和孔子在精神和性格上的契合和共鳴及距離。對司馬遷創(chuàng)作《史記》的精神動力和文化背景予以獨特的剖析,并完整地勾勒了司馬遷一生的行跡。作為了解司馬遷生平的啟蒙讀物,書中寫盡了司馬遷的廣博的學識,深刻的眼光,豐富的體驗,雄偉的氣魄。此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李長之 ·歷史人物 ·22.9萬字
本書為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中國人民大學原黨委書記、校長李文海同志紀念文集,共征集收錄紀念文章54篇。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反映李文海同志的教育思想和實踐,特別是其對中國人民大學發(fā)展所做的貢獻,文章作者主要是李文海同志任學校主要負責人期間的領導班子成員和后任學校主要領導;第二部分重點回顧李文海同志的學術研究和成就貢獻,文章作者主要是史學界的專家學者和其他教授;第三部分主要展現(xiàn)李文海同志教書育人、社會工作、日常生活中的感人事例及其體現(xiàn)的高尚情操、高貴品質(zhì),文章作者主要是與李文海同志生前聯(lián)系較多的學界同仁及其教育培養(yǎng)的學生或進行過學術指導的后輩。
《李文海紀念文集》編委會 ·教育家 ·24萬字
阿爾瑪,一位藝術史上的傳奇女性,成長在維也納現(xiàn)代藝術的黃金時期,被傳統(tǒng)的社會價值觀扼殺了音樂夢想后,轉(zhuǎn)而成為男人背后的繆斯女神,馬勒、澤姆林斯基、科柯施卡、克里姆特、格羅皮烏斯、韋費爾……也以激情澎湃的愛情震驚世人。歷史上長期以來詆毀阿爾瑪,將她置于口誅筆伐的緋聞旋渦,抹去她的智慧與才能。本書借鑒了阿爾瑪生動、感性但被忽視的日記,講述了她雄心勃勃、才華橫溢的一生,為歷史記錄做出了重要的修正。
(英)凱特·黑斯特 ·女性人物 ·28.8萬字
蔣南翔是我國馬克思主義教育家、著名的青年運動領導者。“華北之大,竟放不下一張課桌”“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都是蔣南翔提出的、參與了中國革命與建設歷程的膾炙人口并永載史冊的口號。他青年時期參與領導“一二·九”運動后一直從事青年工作;新中國成立后,他參與建團工作,長期擔任清華大學校長,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人才。他在擔任北京市高校工委、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部領導工作期間,為我國教育事業(yè)做出重要貢獻。后來又對黨校教育正規(guī)化做出了貢獻。本書以詳實的史料,對傳主生平事跡、思想做了全面介紹。
方惠堅等編著 ·教育家 ·25.7萬字
何謂愛國?抵御外侮,韜奮先生不怕坐牢,不怕殺頭,六次離家流亡。何謂明志?在國家危亡之際,韜奮先生選擇了共產(chǎn)黨,做一名冊上無名的無產(chǎn)階級戰(zhàn)士。何謂愛事業(yè)?《生活》周刊五次遭封殺,韜奮先生六次創(chuàng)新刊;百折不回,做一生做不完的事業(yè)。何謂愛人民?韜奮先生親筆為讀者寫一萬多封回信,哪里有生活書店哪里就是讀者的家。何謂創(chuàng)業(yè)?韜奮先生一生創(chuàng)辦了六刊一報一社,生活書店在全國建55家分店。何謂鞠躬盡瘁?韜奮先生為宣傳抗日顛沛全國,吃著止痛藥在蘇北根據(jù)地各處演講;在病床上寫作至生命結(jié)束,一生獻給革命事業(yè)。
黃國榮 ·學者 ·27.7萬字
《清華園里的退伍老兵》以清華園里的近50名“天之驕子”為主人公,圍繞其報名參軍的過程、參軍的經(jīng)歷、退伍返校后的生活展開個人回憶。忠誠、榮譽、血性、勇氣是這些退伍士兵們身上閃閃發(fā)光的特質(zhì),也是部隊生活留在他們身上的烙印。
史宗愷 ·軍事人物 ·24.2萬字
希爾達·杜利特爾(1886—1961):現(xiàn)代詩人;多蘿西·L.塞耶斯(1893—1957):推理小說家;簡·艾倫·哈里森(1850—1928):古典學學者、翻譯家;艾琳·鮑爾(1889—1940):歷史學家、廣播員、和平主義者;弗吉尼亞·伍爾夫(1882—1941):作家、出版人。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一批女性宣告主動追求精神厚度與智識發(fā)展,史稱婦女運動的第一波浪潮。作者探訪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里區(qū)——現(xiàn)代歐洲思想先鋒地,發(fā)現(xiàn)有五位不尋常的女房客在世界大戰(zhàn)期間住在同一個社區(qū),她們通過選擇一處住所,投入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去愛、去生活。這一小小的發(fā)現(xiàn)意外掀開了一段壯闊的戰(zhàn)時女性私人史。通過挖掘大量史料、文學作品中的蛛絲馬跡,作者如實地還原了她們以不同的方式回應女性生活和職業(yè)上的焦慮和挑戰(zhàn),并完成最負盛名的代表作的全過程。這部群像傳記著力揭示女性書寫的力量,以及每個人如何擔當時代的書寫者——不需要花費、不存在門檻,再私人的寫作也具有公共意義。“書寫就是找回主導權”。
(英)弗朗西斯卡·韋德 ·女性人物 ·27.3萬字
陳夢家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難得的一位大才!他的前半生充滿著激情與浪漫,后半生卻寫盡屈辱與坎坷。本書全面細致地書寫了這位新月派詩人、古文字學家、明式家具收藏家陳夢家一生及其交往密切的朋友圈。全書分別繪制出陳夢家與聞一多、胡適、梅貽琦、容庚、唐蘭、夏鼐、王世襄等19位名家的交往圖景。從中展現(xiàn)了這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國寶守護者、考古學家、古文字大家、明式家具收藏家短暫、璀璨卻又坎坷的一生。從全書陳夢家的朋友圈,可見一個大時代中知識分子們的治學、處世及各自命運的沉浮變遷。
方繼孝 ·人物合集 ·31.2萬字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音樂家貝多芬的聽力越來越衰退,幾近失聰,他是如何在命運的殘酷碾壓中,譜寫出一曲曲波瀾壯闊的英雄交響樂?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擁有驚人的藝術才華,卻歷盡坎坷,他是否依然熱愛生活?文學巨匠托爾斯泰被譽為俄羅斯的良心,在充滿苦痛掙扎的上下求索中,他是如何找到幸福的源頭?
(法)羅曼·羅蘭 ·藝術家 ·25.3萬字
邢侗是晚明與董其昌并稱“北邢南董”的著名書家。該書以豐富的資料和細致的分析,對邢侗的生平、思想和創(chuàng)作作了介紹,填補了書法史上的不足,并通過個案研究,將書學與文學、哲學聯(lián)系起來,以地域多元化理論分析邢侗書法的特色與地位,以社會階層論討論明末知識階層流動、互動等晚明書壇現(xiàn)象及書壇變化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孟慶星 ·藝術家 ·25.8萬字
本書是紀念托克維爾逝世二百五十周年專輯。托克維爾(1805~1859),法國歷史學家、社會學家、思想家。主要代表作有《論美國的民主》、《舊制度與大革命》。本輯匯集了中國學界新秀關于托克維爾和美國民主的論文,以及國外學者的重要文章。
劉小楓 陳少明 ·綜合 ·23.9萬字
從近5萬名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中,遴選出110名學生,收錄他們的突出事跡。在他們身上,體現(xiàn)了當代青年學子刻苦鉆研、勇于探索的優(yōu)秀品質(zhì);展現(xiàn)了中國青年自強不息、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突現(xiàn)了當年青年立志報效祖國、甘于奉獻的思想境界,彰顯了廣大青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勝信心。
張光明 ·綜合 ·24.9萬字
本書是近代愛國企業(yè)家的典范、民營企業(yè)家的先賢和楷模、中國實干企業(yè)家的先驅(qū)者——張謇的傳記。作為一位大百科全書式的開路先鋒,科舉應試、仕途從政、興辦實業(yè)和地方自治,構成了張謇的人生主線,在眾多領域演繹了他的人生的跨界傳奇。作者還從傳主的日記、來往信函等私人文獻和詩歌作品等著手,在細微處探尋他的“-朋友圈”、日常生活、家庭紀事、教子之道等,多層面展現(xiàn)了張謇最具個性的側(cè)面(側(cè)影)和鮮為人知的細節(jié),試圖揭示他的心路歷程,以及對當下人生的啟迪,令人耳目一新。
王斌 ·財經(jīng)人物 ·21萬字
沈仲章(1905-1987)一生經(jīng)歷豐富,涉足甚廣,頗具傳奇性。他的交際遍及三教九流,尤其是與文化界諸多知名人士都有直接往來。本書除了敘述他與陳寅恪、劉天華、劉半農(nóng)、陳珪如、胡曲園、周祖謨、金克木、徐森玉、鋼和泰、衛(wèi)禮賢、魯雅文、洪濤生、斯文赫定等人物的交往外,還將憶及胡適、傅斯年、趙元任、徐志摩、曹未風等人。沈仲章對早年不少學術團體、文化活動和歷史事件,也是最知情者之一。他回憶的第一手資料,獨特而鮮為人知,有助于填補現(xiàn)代文化史的空缺。
(美)沈亞明 ·人物合集 ·24.9萬字
《名人傳》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的傳記代表作,由《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組成,也稱“巨人三傳”。貝多芬作為音樂家,醫(yī)生備受耳疾的折磨,卻能與命運斗爭,譜出傳世樂曲歌頌歡樂;米開朗基羅是文藝復興最后的巨星,舍棄歡樂與榮耀,甚至舍棄自由,只為了實現(xiàn)心中的藝術;托爾斯泰被稱為俄羅斯的偉大心魄,他的文學巨著為世人所熟知,他的思想影響全世界。
(法)羅曼·羅蘭 ·歷史人物 ·23.7萬字
《名人未解之謎》以知識性和趣味性為出發(fā)點,對中外名人的身份身世、性格行為、情愛婚姻、是非功過、歸宿下落、離奇死亡等方面的未解之謎進行精彩解讀。對于每個未解之謎,編者并未以一家之言而妄下定論,而是在參考大量文獻資料、考古發(fā)現(xiàn)等的基礎上,結(jié)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客觀地將多種經(jīng)專家學者分析論證的觀點一并展示給讀者,或引經(jīng)據(jù)典,或獨辟蹊徑,或提供佐證,或點明主題,使讀者既多了一個與大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又多了一條了解真相的途徑,從而見微知著、去偽存真,努力去探尋謎團背后的真相。
郭映熙編著 ·人物合集 ·22.7萬字
作為《現(xiàn)代儒學》系列叢書的第三本,本書題為《多元視角下的康有為問題》,就是希望從政教關系、儒家思想與中國革命的關系、維新與守舊之爭、國家價值和世界秩序等方面來構建一個多面向的康有為形象。“在中國逐步融入全球社會的時刻,全面陷入危機的儒家該如何繼續(xù)擁有其價值的普遍性面相?這對先于時代而覺醒的康有為而言既是迫切的問題,也是十分棘手的問題。中國在與西方競爭中的失敗,意味著在一個以勝負作為評判標準的世界格局中,儒家價值喪失了解釋現(xiàn)實的威力。因此,在康有為看來,僅僅是從信念上來強調(diào)儒家倫常的永恒性并不能真正解決儒家所面臨的價值危機。由此他選擇了具有開放性解釋力的公羊?qū)W作為改變?nèi)寮覂r值形態(tài)安置的框架:這個以三世說為基礎的儒家歷時性模式,既可以使儒家的話語與作為常道的經(jīng)學產(chǎn)生關聯(lián),也可以為儒家適應西方挑戰(zhàn)而需要獲得新形態(tài)獲得發(fā)展的可能空間。”因此,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重新研究康有為及其公羊?qū)W,并非出于某種知識方面的考古,而是想借此討論如何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轉(zhuǎn)化來使儒家價值挺立于現(xiàn)代社會,并為構建人類命運共用體貢獻自身的價值。
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 ·傳記研究 ·22.8萬字
80年代初,作者曾以《中國姑娘》和《中國男子漢》兩篇報告文學令國人激動不已,他在新聞和文學兩大領域工作得風生水起。四十幾歲時,正式他仕途光明之際,卻選擇了急流勇退,而投入丹青墨海,與書畫界師友朝夕相處。本書記錄了作者與書畫界的朋友們的交往故事。這些朋友,多為“大家”,如李可染、李苦禪、崔子范、吳冠中、華君武、宗其香、盧光照、劉勃舒、范曾等等,魯光描寫了這些畫家們在“大師”的名號外,鮮為人知的一面。特別是寫李苦禪、崔子范、范曾等人的幾篇長文,由于知之甚深,作者用大量的事實和細節(jié),勾畫出了一個個有著鮮明的個性、在以往的傳記和記錄中找不到的形象。在閱讀作者與這些大家交往的過程中,讀者也能了解到作者的人格和藝術追求。
魯光 ·藝術家 ·23.1萬字
戴季陶(1891-1949)清末留學日本,歸國后作為孫中山的心腹、機要秘書兼日語翻譯,始終活躍于近代中日關系第一線,后成為中國國民黨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并且,他還以其一部《日本論》聞名于世。本書充分發(fā)掘海內(nèi)外第一手檔案資料,考察戴季陶活動,以戴季陶的經(jīng)歷、思想及日本觀的變遷為縱軸,以各時期中國的政治形勢、對日輿論及孫中山的日本觀為橫軸,從整體上立體地捕捉戴季陶對日本的認識。書稿基礎為2002年完成的東京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2月刊行日文版《戴季陶と近代日本》(法政大學出版社),得到學界好評,并榮獲第三屆山口一朗紀念獎。今由作者本人譯為中文,日方出版社免費授予中文出版權。
張玉萍 ·政治人物 ·24.5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