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張愛玲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說不盡的人物,有著說不盡的話題,她像一部未完的《紅樓夢》一樣引得世人對她進行各種解讀。有人說她是個天才,才華橫溢;有人說她性情孤僻冷傲,不近人情;有人說她無情自私,毫無安全感;有人說她癡心,被人傷害了卻不知反抗……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在中國,她是文藝青年口中的談資,人人都可以發表自己對她的看法,然而卻沒人敢說自己懂得她、理解她——就像沒人敢說自己讀懂了《紅樓夢》一樣。
含瑛 ·女性人物 ·12.5萬字
倉央嘉措,1683年出生于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普通的農奴家庭。作為一代格魯派教宗的他,父親與母親以及世世代代的先祖都篤信寧瑪派。寧瑪派僧可以戀愛結婚,不認為愛情與信仰有什么沖突,而格魯派主張禁欲。倉央嘉措十五歲才坐床,他在寧瑪派文化氛圍中長大,受俗世欲望的熏染,情愛對他來說不是洪水猛獸,而是那么天真自然。他生命從一開始就埋下了悲劇的種子。
閆晗編著 ·文學家 ·12.2萬字
清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大雪已經落了好幾天,把整座北京城都給籠上了一層銀白色的幕幃,千里冰封,連紫禁城金黃色的屋頂也都被雪白的雪給覆蓋住了,宮殿變得像雪塑冰雕一般,褪去了往日的巍峨雄偉,帶上了一些別樣的晶瑩潔白。覆雪的屋頂蜿蜒著,從紫禁城一直延伸到四周的尋常民居上、花木上,在寂靜的夜里勾勒出連綿起伏的曲線。在這些被大雪覆蓋住的屋頂下面,有一處尋常的宅子,和其他官員的宅子相比,并沒什么特別之處,一樣的青磚青瓦,一樣三進三出的四合大院。
(清)納蘭容若 ·歷史人物 ·12.8萬字
從南唐后主到違命侯,再到一代詞宗,生命賦予了李煜獨特的軌跡,他的詞也隨之呈現出不同的色彩。早期的李煜,雕欄玉砌,錦衣玉食,所以“尋春須事先春早”,有及時行樂的情懷;“踏馬蹄清夜月”,有大周后繾綣相隨;“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有小周后畫堂幽會;有美人“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的香艷風情,又有“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的奢華享受。他用華美溫婉的文字,詠出一首宮廷歡樂頌,訴說著未經事的貴族青年那些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的細膩心思。
蘊玉編著 ·歷史人物 ·7.8萬字
她的軌跡并非只有香港的“傳奇”、上海的“流言”,這些只是她漫長人生一個輝煌的起點,她還有無盡的美國歲月。她的前三十年像過山車一樣驚險刺激,五彩繽紛,她的后半生卻悠長得像永生的歷史。上海時期的她是戲劇化的、傳奇性的,有點像小說;美國時期的她更像平平淡淡的散文。前半生她像個小說家,后半生她更像個學者。
含瑛 ·女性人物 ·12.6萬字
文字像一把華麗又寒冷的劍,她優雅地揮舞著。愛情像一場絢爛而冒險的旅程,她堅定地飛蛾撲火。她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奇葩,她是民國世界的臨水照花人。在她極富傳奇的一生中,有絢麗驚世的成名過往,有癡心不悔的愛情經歷,有十里洋場的上海故事,有華美悲涼的香港情緣,還有離群索居的人生遲暮。她,就是張愛玲。《張愛玲傳奇》用清澈的文字、詩意的筆法、全面詳實的資料,生動地展現了張愛玲的傳奇一生。
2016年希拉里再度競選美國總統。對于這位毀譽之間的女人,本書無意將希拉里推上神壇,盡量還原一個真實、多元的希拉里,還原一個政治生命遭遇大選滑鐵盧之后,她的痛苦、隱忍、奮進、不滿和幸福。
敖軍 萬墨軒圖書策劃編輯 ·政治人物 ·2.7萬字
馬克·扎克伯格是世界上最年輕的首富,他的成長故事仿佛與比爾·蓋茨相似,可是,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與眾不同,本書講述了馬克的童年、求學、創業、戀愛經歷,同時介紹了他特立獨行的處事方式和經營理念。
萬墨軒圖書策劃編輯 ·財經人物 ·1.1萬字
2018年世界影壇口碑之作《至暗時刻》歷史傳記原著,奧斯卡最佳影片《波西米亞狂想曲》金牌編劇安東尼·麥卡滕唯一出版成書的作品。一九四〇年五月十日,在戰場和政壇上均“不靠譜”的溫斯頓·丘吉爾意外升為首相。時希特勒大軍橫掃歐洲大陸,英國遠征軍危在旦夕,英倫之島或將須臾遭受入侵。丘吉爾相位未穩,其組建的戰時內閣矛盾重重,主張與納粹媾和的聲音不絕于耳;丘吉爾本人似也有了動搖,陷入深憂與自疑——是要不計代價主張和平抑或不惜代價贏得勝利?這是歷史上的至暗時刻,也是丘吉爾自己的至暗時刻。在《至暗時刻:力挽狂瀾的丘吉爾》中,作者安東尼·麥卡滕把丘吉爾復原為一個不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聚焦丘吉爾和他的戰時內閣,展現他在危急時刻的領袖品質,講述了1940年5月7日挪威辯論至1940年6月4日敦刻爾克撤退完成的一段激蕩歷史。
(新西蘭)安東尼·麥卡滕 ·領袖首腦 ·13.2萬字
本書是約翰·牛頓的同事理查德·塞西爾根據他的書信編寫,是其它牛頓傳記的資料來源。前半部分是牛頓的自述,講述了他前半生的傳奇經歷;后半部分是作者根據各方資料以及自己對牛頓的了解撰寫,講述了他成為國教牧師之后事業,尤其是他協助廢奴運動的事跡。約翰·牛頓是英國歷史上著名的浪子回頭的表率。他曾是無賴一樣的人物,不學無術,放蕩形骸,后去非洲闖蕩,吃盡了苦頭。父親派人將他找回,但回國的船遇險,跌跌撞撞才返回英國。這趟旅途成了他人生的轉折點,他認識到人生的短暫,自己從前是多么地不堪,痛改前非。
(英)理查德·塞西爾 ·文學家 ·8.8萬字
本書記錄了約翰·歐文(1616—1683)的一生。歐文是17世紀英國清教徒,不從國教者領袖之一,曾任牛津大學教務長。克倫威爾出任護國公期間,歐文擔任長期議會的議員,并為克倫威爾起草了拒絕王位的宣言。王政復辟后,歐文因反對國教而受逼迫。后來國王與不從國教者修復關系時,歐文又一次發揮了重大作用,在他的斡旋下,約翰·班揚等著名清教徒得以出獄。
(英)安德烈·湯姆森 ·文學家 ·7.5萬字
英國作家約翰·班揚出身寒微,只接受了很少的教育并且被學校開除,成年后靠做補鍋匠謀生,最終卻通過自身的努力成為了享譽世界的文學大師。本書是根據他的生平改編的故事,展現了他從補鍋匠到大作家的歷程,包括他的艱辛奮斗,他的敢作敢為,他的悲歡離合,讓讀者一瞥大師是如何煉成的。
(荷)德·齊烏 ·文學家 ·4.5萬字
一百五十多年前有一位英國的年輕人——戴德生(1832—1905),心中懷著對中國人民的深深關切和掛念。他訓練自己過簡樸的生活,以便有朝一日能夠來到中國,幫助這里的人們。歷經艱難后,他終于踏上了這塊土地。在這里他努力工作,以最善良的方式來對待周圍的人,哪怕是那些敵對他的人;他入鄉隨俗、籌備并建立中國內地會。他一生在這里勞苦,最后死在中國,葬在中國。本書通過二十多個小故事,以生動活潑的語言帶你去認識這位將自己一生獻給中國的朋友,重溫百年前的歷史。
(荷)J.克拉尼多克-吉森 ·宗教人物 ·6.3萬字
《人類群星閃耀時》的內容正如它的副標題——十四篇歷史特寫(VierzehnhistorischeMiniaturen)。作者茨威格以詩人和藝術家的筆觸,尊崇歷史的真相,以其完全個人的獨特視野創作而成。十四個故事,橫跨不同時代和地域,雖然篇幅精短,但內容豐富完整,既保留了事件發生時的種種細節,也憑借茨威格深厚純熟的筆力,展現了以旁觀者視角面對這些關鍵時刻的復雜情緒:對悲劇英雄命運的關注、共情、憐惜,對造物主的敬畏,對人在有限生命中具備的神性,迸發的創造力的肯定以及對人間正義價值的遵照和捍衛。遙遠如古羅馬政治家、演說家西塞羅在面對愷撒遇刺、局勢混亂時的猶豫不決;又如極富戲劇性的瞬間,格魯希墨守成規而造成拿破侖滑鐵盧的失敗以致影響了之后的整個歐洲歷史……十四個生死攸關、超越時代的故事,如群星般璀璨而不渝地照耀著暫時的黑夜。
(奧)斯蒂芬·茨威格 ·歷史人物 ·13.8萬字
他不善于社交,乏知識能力;他外表謙和內心卻極度抑郁。一個面臨絕望崩潰的人,一個努力嘗試各種方式自殺的人,一個飽受靈魂煎熬的人,最終得釋放并成為他人的祝福。他是《奇異恩典》作者約翰·牛頓的良朋益友,他與牛頓同創的《奧爾尼詩集》千古流芳。考珀創作了《寶血活泉》贊美詩,廣為流傳。作為一個飽受抑郁癥困擾的人,他所蒙的恩典,所做的大工,都在贊美那大能的手。他的經歷對每個人,尤其是跟他一樣抑郁的人,都是極大的鼓勵。
(英)羅伯特·西利 ·文學家 ·15.6萬字
本書是茨威格最暢銷的傳記作品,展現的或是重大歷史事件,或是杰出人物命運的波瀾起伏,有格魯希在滑鐵盧之戰中的一念之差;有音樂家亨德爾貧病交加中爆發出的驚人創造力;有南極探險家斯各特船長在冰天雪地中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有面對獨裁者的屠刀,為了民主振臂一呼雖殞身不殆的思想家西塞羅……讀來跌宕起伏,酣暢淋漓。
(奧)茨威格 ·歷史人物 ·18.1萬字
出身書香門第,年少吟“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名動汴京。二九年華,遇如意郎君,賭書潑茶,研究金石,盡得閨中雅趣。國亡夫喪,為追獻金石收藏,跟隨宋高宗步履,流離徙轉。年近半百,再嫁,卻是孽緣一段,不懼身陷囹圄,果斷訴離。晚年,迷戀打馬,勝多輸少,聊以慰藉。她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白落梅用清雅、簡潔的文字,述盡其一生悲喜。
白落梅 ·文學家 ·9.1萬字
本書是是海倫·凱勒的成長自傳。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海倫變成盲聾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則介紹了海倫的求學生涯,同時也介紹她不同時期的生活體會以及她參與的慈善活動等。她用自己的堅強意志,創造了普通人難以想象的奇跡,并告訴人們應珍惜生命、樂觀向上,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
海倫·凱勒 ·自傳 ·7.2萬字
本書為經典史詩級民國大師集體傳記“民國清流”系列七卷本的收官之作。沿襲“民國清流”系列圖書風格,呈現出1946年至1948年中國現代文學格局的分化與轉型,客觀描寫了民國大師與政治或即或離的生存狀態,以及面對去留問題時的非常抉擇。生逢鼎革,山雨欲來風滿樓,站在十字路口,胡適、老舍、沈從文、郭沫若、茅盾、聞一多、張愛玲、林徽因、丁玲、張恨水、曹禺、趙樹理、馮雪峰等大文人,不可避免地為歷史與時代所裹挾,以堅定的道義和擔當、獨立的品格和人格魅力,進行著一場影響個人命運甚至中國文化命運的抉擇。國統區的文人,努力書寫人性的幽曲、精神的覓尋,在與政黨、政治的復雜關系中曲折地成長;而解放區的作家,興奮地以豐富多彩的筆墨為解放戰爭留下真實生動的文學畫卷。在這片苦難深重的土地上,中國文化界何去何從?“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士”,新時代的鐘聲正激蕩著中國知識分子的心靈。一如既往,作者不囿于固有定論,依據翔實的史料,客觀地描寫大師們的崇高與卑微、飛揚與落寞,真實地還原其獨特而復雜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汪兆騫 ·人物合集 ·14萬字
本書是麥克謙(R.M.M’Cheyne,1813~1843)的好友安德烈·波納根據麥克謙的日記以及通信編纂而成,詳細記錄了麥克謙短暫而輝煌的一生。麥克謙是19世紀前期蘇格蘭國教牧師。雖然他任職時間并不長,不到三十歲就英年早逝,但對蘇格蘭國教產生了巨大影響。他去世后不久,國教就分裂,但分裂的各派都高度評價年紀輕輕的麥克謙。麥克謙一生忠于職守,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熱情似火。他高尚的品格影響了許許多多人,包括后來在中國作出有益貢獻的賓惠廉、戴德生等人。尤其是他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工作態度更成為激勵年輕人奮發圖強的表率。本書自19世紀40年代出版后,在歐美地區產生了廣泛影響,多次重印、再版。
(英)安德烈·波納 ·歷史人物 ·13.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