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組織編撰的年度研究報告,對阿拉伯國家總體形勢、重點國家形勢、有重大事態發展并產生重大影響的國家形勢、有關重要專題等開展跟蹤研究,旨在全方位反映阿拉伯世界發展的最新態勢。書稿概述了阿拉伯國家2016年整體發展形勢,重點介紹了埃及、沙特阿拉伯、也門及馬格里布三國的內外形勢,對“伊斯蘭國”及庫爾德問題的現狀與前景進行分析預測,最后闡述了我國與中東國家關系現狀及戰略思考。
李紹先 ·世界史 ·7.8萬字
2016年是中國一印尼雙邊關系穩步發展的一年,“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全球海洋支點”戰略的對接問題直接關系到中國一印尼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印尼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國情發展紛繁復雜,尤其是印尼的政局更為復雜多變,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了中國一印尼雙邊關系的發展。本書對2015~2016年印尼的國情進行了全方位的透析,以供相關研究人員和感興趣的讀者參考。
韋紅 王勇輝 ·世界史 ·18.8萬字
本書以人類歷史為主干,取材于歷史,又尊重歷史,按照主題劃分的形式進行編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化表述,追求一種和諧而有趣味的閱讀快感。它以時間為經,以歷史名人和重大歷史事件為緯,通過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勾畫人類文明發展的蹤跡,通過一個個精彩鮮活的歷史故事展現五千年世界歷史風貌。
云牧心主編 ·世界史 ·20萬字
本書論述的是中英關系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期。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后,清王朝統治下的中國成了帝國主義列強的瓜分對象,開始淪為一個半殖民地性質的國家。在侵略者一方,隨著美、日、德等新興列強在遠東的崛起,盛極一時的“日不落帝國”英國在華利益面臨嚴峻的挑戰。為應對這一新形勢的變化,英國的索爾茲伯里第三屆內閣不得不調整其對華政策,由視中國為英國的禁臠轉而參與列強在華勢力范圍的劃分,并開始放棄其傳統的“光榮孤立”政策,試圖尋找盟友。1902年,英日兩國締結“英日同盟”,此舉標志著英國對外政策與以往相比發生了一次重大歷史轉折。
(英)楊國倫 ·世界史 ·23.6萬字
透過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最具破壞性的商品——香煙,審視現代化、帝國主義、消費文化、勞資關系、企業創新、種族隔離等議題。本書以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香煙的興起與煙草行業的現代化為背景,探索全球第二大煙草公司英美煙草公司(BAT)在本土的發展及其在中國創建分公司的歷史,追蹤了這一時期中美煙草工業相互聯系與影響的過程。作為社會組織,美國和中國香煙公司的內部情況非常復雜,人們在日常接觸中必須跨越種族的差異才能實現香煙的生產和銷售。作者以英美煙草公司在長期發展中形成的“亮葉煙草關系網”為線索展開研究,為我們揭開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這個網絡中不僅有精英企業家,還有不同種族及地域的農民、商人(買辦)、工人、銷售員、棒球運動員、爵士音樂家、舞女等,是他們奔赴商業活動的一線,在沖突、糾纏與合作中創造了歷史。
(美)楠·恩斯塔德 ·世界史 ·22.9萬字
殺人的方式或許已經改變,但桌面屠夫仍與我們同在。百年以來,慘絕人寰的屠殺、戰爭、種族清洗等,追根究底竟然是坐在辦公室里的幾個人的決定。本書作者用20多年的時間,走訪世界各地,翻閱查證數以千計的檔案文獻與證詞寫出這本書。內容包括荷蘭的石油公司謀殺尼日利亞當地土著人士、瑞士蘇拉集團如何在“二戰”時期為納粹提供移動毒氣室、納粹萬湖會議中的會議備忘錄與背后的故事、殖民者如何對澳洲的土著毛利人進行種族滅絕活動等。本書讓我們深入了解這些桌面屠夫的心理狀態,也是他個人對于資本主義、國族主義的反思。書中歷史研究分析中穿插了作者漫步林間回想失去的愛以及數千年以來人類持續面臨的道德難題。
(英)丹·格里頓 ·世界史 ·28.6萬字
《西方歷史的瞬間》篇章以時代排序,在西方歷史中選取一百二十個題目,為每一個題目寫一篇文章。對于文化、社會方面的情況談得比較詳盡,有助于讀者認識、了解西方世界。此外,《西方歷史的瞬間》特別重視15、16世紀西方世界向外求發展時代的狀況,并借此說明“世界為什么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文字明白易懂,具有歷史與文學的雙重閱讀樂趣。
李永熾 ·世界史 ·15.1萬字
《圣巴塞洛繆大屠殺:宗教紛爭、大國博弈與法蘭西王國的衰落》是研究法國瓦盧瓦王朝歷史的英國最權威學者亨利·懷特極其重要的學術專著,第一次通過系統的論證提出了“圣巴塞洛繆大屠殺是突然決策的結果”。瓦盧瓦王朝末期,法蘭西王國為何陷入宗教斗爭的困局?王權與貴族權力的斗爭是如何與宗教斗爭糾纏在一起的?圣巴塞洛繆大屠殺的決策過程是怎樣的?凱瑟琳·德·美第奇、查理九世等關鍵人物是否應該對圣巴塞洛繆大屠殺承擔責任及什么程度的責任?從被屠殺人數、波及范圍、影響程度等方面,圣巴塞洛繆大屠殺是如何展現所謂的“大”的?為什么圣巴塞洛繆大屠殺成了法蘭西宗教戰爭的開端、法蘭西王國中衰一百年的關鍵事件?本書將詳細解答。
(英)亨利·懷特 ·世界史 ·30.8萬字
大約公元前3世紀,巴勒斯坦城市西頓(Sidon)居住著一位名叫昂蒂帕克(Antipater)的男子。他是古文物領域的貝德克爾,著有一本旅行指南。他或許不是首個試圖向旅行者指出不可錯過之景的人,但這份舉世仰慕之物的列表也許出自他手,并經其他作家轉述,直到成為權威。昂蒂帕克有嚴格的取舍標準,將列表中奇跡的數量限制為神圣之數七,于是有了世界七大奇跡的說法。
(美)埃德加·詹姆斯·班克斯 ·世界史 ·6.6萬字
阿克羅伊德的《威尼斯:晨昏島嶼的集市》是一部解讀威尼斯的作品,與他備受好評的《倫敦傳》一脈相承。與《倫敦傳》一樣,《威尼斯:晨昏島嶼的集市》也是一場如水般流動的寫作探險之旅,圍繞數個主題展開。每個章節中均建立在史實與背景下,彼得?阿克羅伊德筆下的威尼斯肖像獨具小說般的魅力,更具有一種詩性。斑斕萬千、令人沉醉。再也找不到比這更好的向導了——閱讀《威尼斯:晨昏島嶼的集市》,本身就是一趟通往終極之城的輝煌旅途。彼得?阿克羅伊德的敘述既描繪客觀事實,又富于浪漫傳奇,構建出運河、橋梁、陽光下的廣場、教堂與市場、節日與鮮花的生動氛圍。他帶領我們穿越這座城市的歷史,從四世紀*位避難者駛入潟湖的迷霧,到一個偉大商業國家的興起、貿易帝國的建立、對抗拿破侖的戰爭,直至今日的游客入侵。書中包含了一個大千世界:里亞爾托橋上的商人,聚居區里的猶太人;穆拉諾島上的玻璃匠;狂歡節的面具與麻風病人悲慘的定居點;藝術家貝里尼、提香、丁托列托、提埃波羅。還有威尼斯徘徊不去的悄聲低語——幽暗的角落與死胡同,監禁與刑罰,戰爭與圍城,流言蜚語與誘惑勾引。
(英)彼得·阿克羅伊德 ·世界史 ·26.8萬字
本書從德川家康的出生寫起,直到日本被豐臣秀吉統一為止,主要分三條線索講述了日本戰國時代的歷史: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講述了德川家康從一介人質的身份起家,統一三河并不斷走向壯大,其在夾縫中求生存中最為堅苦卓絕的人生歲月;第二條線索,敘述了織田信長從一個不被世人看好的“火星人”,逐漸成為天下霸主,并最終在本能寺事變中自殺身亡的短暫而又輝煌的一生;第三條線索,描寫了出身寒微的豐臣秀吉艱辛的奮斗歷程,也正是他的雄才大略,才最終統一了整個日本,結束了黑暗的戰國時代。在講述人物跌宕起伏命運的同時,更嚴密地揭示了日本戰國史上最大的謎團——明智光秀謀反、本能寺之變以及織田信長的最終結局。
櫻雪丸 ·世界史 ·20.4萬字
《俾斯麥與德意志崛起》是德裔英國歷史學家埃里克·??嗽谂=虼髮W講學期間多次演講總結而成的歷史研究專著。本書創作于二戰結束后,在德意志民族共同反思的大背景下,作者對俾斯麥這一促進德意志民族形成、德意志統一的關鍵人物進行了重新研究,不僅敘述了統一德國、普奧戰爭、普法戰爭等關鍵事件,還對德國政治結構的演變和民族思想的轉變進行了反思。俾斯麥,到底是統一德意志的偉人,還是為世界大戰埋下種子的惡魔?德意志民族到底為何走上了世界大戰策源地的道路?本書作者帶你一一回顧。
(英)埃里克·???/a> ·世界史 ·22.3萬字
作為一個經歷了王制、共和制、帝制三種政體并持續存在超過千年的國家,古羅馬的歷史始終吸引著世人的思考和研究。本書是一位世界一流古典學家凝聚了50多年的工作成果寫成的一部全新的羅馬史。作者選取羅馬的政治樞紐“羅馬元老院與人民”(SPQR)為切入點,巧妙而深刻地以公元前63年西塞羅對壘喀提林的事件開篇,充滿熱情地向讀者講述了羅馬的故事。書中不僅探討了羅馬如何從意大利中部一個無足輕重的小村落成長為疆域橫跨三大洲的帝國,還揭示了羅馬人是如何看待自己和自己取得的成就的。作者始終同時從外部視角和內部視角描述羅馬歷史的各個階段。同時,書中還滲透著強烈的現實關懷,在作者討論羅馬的軍事擴張、民主、移民、宗教沖突、社會流動、公民權和剝削等問題時,我們時時都會看到今日世界的影子,從而明白古羅馬對我們為何仍然是重要的。全書框架宏大,卻充滿了生動的細節,雖然大量采用了考古學、錢幣學、銘文學的最新成果,卻基本不使用專業術語。作者以平實而幽默的筆觸講了許多故事的“另一面”,挑戰了傳統觀點,為讀者呈現了一個雖然仍有許多未解之謎卻生動迷人的羅馬。
(英)瑪麗·比爾德 ·世界史 ·33.1萬字
貝克和蓬派吉捕捉到了不同群體之間的碰撞,包括城市民族主義者、野心勃勃的將軍、共產主義反叛者和商業政客,他們試圖在20世紀爭奪民族國家的控制權。他們通過經濟繁榮的高潮和低谷、全球化以及大眾社會的演進來追蹤泰國的經濟變化。本書揭示了泰國近期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發展,包括2006年的軍事政變、2010年五月的暴力街頭政治,以及2011年標志性的大選及其余波。它揭示了在今日泰國,君主制、軍方、商界和新的大眾運動在關于這個國家民主的性質與未來的復雜沖突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英)克里斯·貝克 (泰)帕素·蓬派吉 ·世界史 ·23.5萬字
本書是西方人觀察、研究太平天國革命的重要作品,是當代人研究太平天國歷史無法回避的重要資料。本書依托當時在華游歷的傳教士見聞、西方在華官員的記錄等一手資料,全方位、多層次、寬角度地展現了太平天國革命爆發、興起、發展的全過程。
(英)查爾斯·麥克法蘭 ·世界史 ·12.7萬字
本書是一本奧地利近現代史的普及讀物。在追溯了現代奧地利國家誕生過程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1918年奧地利獨立后是怎樣從一個經濟凋敝、政治孤立的阿爾卑斯山麓蕞爾小國,逐步成長為今天舉世聞名的富足國家的經歷。特別是書中生動記敘了自1933年起奧地利放棄了對德奧合并的幻想,不畏強敵、竭力抵御法西斯德國吞并的一段歷史,對陶爾斐斯、許士尼格等幾位奧地利近代史上著名人士的愛國事跡也做了詳盡刻畫。
崔陽 ·世界史 ·11萬字
1666年是英國歷史的分水嶺。瘟疫暴發、第二次對荷戰爭宣告失敗,一場嚴重的火災侵襲了倫敦,接二連三地對這個國家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歷史學家瑞貝卡·里迪爾聚焦這些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它們所發生的背景,通過對那些鮮為人知的原始檔案的研究,穿過了那場空前的恐怖與轉折時期的歷史迷霧,為解讀1666年英國歷史提供了新的視角。正是在這一年,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倫敦公報》的創辦,約翰·彌爾頓完成了《失樂園》,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雷恩的年輕建筑師提出了一個新倫敦的卓越構想?!?666》以其獨特的風格,向讀者展示了一個站在通往現代化的十字路口的城市和國家如何完成了歷史上偉大的重構與轉折。
(英)瑞貝卡·里迪爾 ·世界史 ·14.6萬字
本書從社會歷史學的角度,講述了美利堅文明的歷史起源、資本主義在這塊新大陸土地上發生、發展、逐步強大,以及伴隨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帶來的社會、文化以及科學技術的成長歷程。本書2007年出版以來,已經累計印刷5次。這次作者經編輯要求,對全書重新做了修訂,增加了一些內容,希望更便于讀者理解美國歷史。
何順果 ·世界史 ·21.3萬字
基建作為改變自然和人類社會的強大力量,已然成為歷史研究領域的重要主題。本書探討了19世紀和20世紀初基建在亞洲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近代,西方殖民帝國和亞洲傳統帝國,都在通過各種基建進行社會的現代化轉型,強化對國家的治理。本書以奧斯曼帝國、英屬印度、英屬錫蘭、荷屬東印度、湄公河三角洲以及菲律賓等地區為個案,以這些地區的飲水工程、港口建設以及自行車、縫紉機、發動機、廚房的推廣為線索,用生動的細節剖析了亞洲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展現了西方基建所帶來的社會變遷和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巨大改變。作者在本書中將基建概念延伸到日常生活技術領域,將大型基礎設施建設與人們日常生活設備都置于同一視域之內,呈現了基建以及現代化對于普通人生活帶來的深刻變革,同時還闡明了基建不是單向地在改變亞洲,它們也被亞洲進行在地化的重新詮釋、改造和利用,從而展現了亞洲現代化進程的復雜性與主動性。
曹寅 ·世界史 ·6.3萬字
房龍的《美國簡史》一書,共分53章,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到20世紀30年代在北美大陸上百年風云變幻的波瀾壯闊史。這本書是房龍一生最重要的作品,自1927年出版后僅3個月狂銷20萬冊,至今暢銷全球88年,影響了數代美國人。
房龍 ·世界史 ·20.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