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拜占庭兵法
會員

強敵環(huán)伺,大廈將傾——千年帝國,何以延續(xù)國祚?一部逆勢求生的千年戰(zhàn)爭史,宏觀戰(zhàn)略與具體戰(zhàn)例相結合,遍采經典史料與當代史家之所長;《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譯者、《醫(yī)院騎士團全史》作者、知名軍事史播主馬千執(zhí)譯。十一幅高清精細歷史地圖,遍覽東羅馬帝國山河疆域、行省軍區(qū)、城市路網的千年變遷史,二十余幅精制戰(zhàn)略態(tài)勢圖,動態(tài)解析帝國史上各場著名戰(zhàn)役。本書以清晰的邏輯與飛揚的文字講述了東羅馬帝國如何在軍事上經受住了千年風雨,從一次次足以摧毀大多數(shù)文明的滅頂之災中學習、調整、演化,針對層出不窮的新敵人發(fā)展出針鋒相對的新戰(zhàn)法,從而一次次地獲得新生。本書作者、拜占庭史專家邁克爾·德克博士憑借扎實的專業(yè)知識介紹了相關的歷史背景、帝國軍隊的組織與領導、訓練與裝備以及各個時期帝國所面對的主要敵人,將宏觀的戰(zhàn)略與具體的戰(zhàn)例相結合,最終提煉歸納出了拜占庭賴以生存的戰(zhàn)爭哲學。令人驚訝的是,這套拜占庭兵法的許多經驗總結,與兩千五百年前的孫子兵法不謀而合,甚至可以看作是同一種思想在不同語境下的表述。可見,即便是在戰(zhàn)爭這個最為極端和殘酷的領域,人類的智慧依然是相通的。

(美)邁克爾·德克 ·世界史 ·17.5萬字

被遺忘的六日戰(zhàn)爭
會員

英國殖民管治香港時期最血腥的一頁在官方和大眾記憶中卻完全湮沒無痕1899年,即中英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把新界租借給英國后一年,英國人進入新界接管此地。此舉觸發(fā)新界鄉(xiāng)民反抗,繼而爆發(fā)一場六日戰(zhàn)爭,華人在這場戰(zhàn)事中死傷枕藉,稱得上是一場大屠殺。新界史研究專家夏思義博士,首次詳細研究這場已完全為人遺忘的戰(zhàn)爭,并以生動方式述說這段故事。本書主要內容是以逐日記述的方式,訴說戰(zhàn)斗經過,并揭示當時香港總督卜力和輔政司駱克對于這場仗的打法意見相左。作者運用他對于新界歷史的深湛知識,詳細描述參與戰(zhàn)事的鄉(xiāng)民領袖和普通群眾。此書對于在這場戰(zhàn)爭陣亡的人數(shù)提出了新估計,不是一般史書記述的“人命傷亡不大”,而是有近五百名鄉(xiāng)民被殺,作者同時探討英方資料大都低估死傷數(shù)字的原因。此書不但適合研究香港和中國的歷史學家細讀,研究大英帝國和英國軍隊的歷史學家,以及喜歡軍事史、帝國史和香港史的一般讀者,讀起來也會感到興味盎然。這本著作研究細致深入,寫作之清晰堪稱典范,它條分縷析,生動地還原事件,對主要參與者的性格和死傷慘烈程度提出了新見解,推翻舊有觀念。——HughBaker(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榮休中文教授)夏思義此書是巨細靡遺、見解獨到和一絲不茍的研究,揭露迄今為止一直諱莫如深的帝國劣跡——英國獲取香港的新界,此書是現(xiàn)今和日后有關這段歷史的權威著述。——NigelCollett(《阿姆利則屠夫》一書作者)

夏思義 ·世界史 ·17.4萬字

綿延:文明分野與文化演進
會員

在這本演講集中,西學大家趙林教授從5000多年前世界文明的起點講起,以宏觀而長程的視角為我們梳理世界文明的興衰脈絡,透視東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質與歷史底蘊。我們將在書中看到:游牧世界與農耕世界長達3000年的激烈碰撞,如何成為古代文明破繭重生的契機;古代文明怎樣孕育子代文明;古希臘神話因何神人同性;追求物欲主義的古羅馬文化如何化用古希臘文化;基督教文化為何倡導人們尋求彼岸救贖;東方儒學為何強調和而不同。由此,我們更能理解各具特色的子代文明何以在曲折中誕生,在互動與傳承中自我優(yōu)化,互相交融又沖突,各自輝煌又各遇挫折。文明演進的步伐并未就此停滯。近代以來,人們仍在探索變革與發(fā)展的機遇。我們還將在書中領略:對人文主義的號召如何將人們從虛無的天國理想拉回到現(xiàn)實生活;西方宗教改革運動如何為資本主義提供滋養(yǎng)的土壤;而牛頓、洛克等一批思想超前的學者,如何破解自然世界的內在規(guī)律,讓理性的光輝驅散愚昧的黑暗。從5000多年前的初代文明,到近現(xiàn)代的革新歷史,再到文明間的差異對當今世界格局的影響,趙林教授以廣博的學識、熱情的筆觸,以及對文化研究深沉的責任感,將對千年文明的探究與思考濃縮在這本短小精悍的文集中。

趙林 ·世界史 ·17.4萬字

戰(zhàn)后歐洲史(卷四):舊歐洲 新歐洲 1989-2005

《戰(zhàn)后歐洲史》是當今世界最受尊崇的歷史學家和思想家托尼·朱特最重要的代表著作,歷經20年構思10年撰寫,廣泛運用6種語言文獻資料,涉及34個國家,兼顧西歐東歐,囊括整個歐洲,第一部全面展現(xiàn)現(xiàn)代歐洲60年政治、經濟和文化變遷的大師級歷史杰作,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歐盟外長索拉納等歐美政治首腦人物隆重推薦。從殘酷的種族滅絕到人權價值的倡議,從法西斯主義席卷全球到蘇聯(lián)東歐社會主義集團解體,從自由資本市場到大政府福利主義國家,從軍備競賽到成立互助合作的歐盟,從關稅壁壘到統(tǒng)一貨幣歐元……歐洲就是人類活動的實驗室,它經歷了各式各樣政治體制、意識形態(tài)、社會制度、經濟秩序、文化思潮的洗禮和試驗。無怪乎,托尼·朱特說:“像狐貍一樣,歐洲懂得很多。”對于現(xiàn)代公眾而言,“不了解歐洲,無以了解世界”。《戰(zhàn)后歐洲史》是當代最頂尖的歷史學家托尼·朱特歷時十余載而成的心血巨著。從“二戰(zhàn)”結束直至21世紀初,這本書展現(xiàn)整個歐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歷史面貌,全面而簡練地再現(xiàn)了歐洲在戰(zhàn)爭廢墟上重建的現(xiàn)實與精神歷程,并揭示出歐洲走向聯(lián)合自強的未來之路。托尼·朱特以敏銳的觀察、深厚的人文關懷以及高超的敘述能力,將1945年至2005年的歐洲六十年歷史,淬煉成了一部引人入勝、意義非凡且極具個人見解的偉大著作。《戰(zhàn)后歐洲史》出版后贊譽如潮,獲獎無數(shù),被譽為“關于戰(zhàn)后歐洲歷史的最佳著作”“短期內無法超越的偉大著作”,并已成為社會大眾“理解現(xiàn)代世界不可不讀的經典巨著”。

(美)托尼·朱特 ·世界史 ·17.4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城县| 望都县| 巴东县| 色达县| 新田县| 辉县市| 山西省| 永新县| 大港区| 丹棱县| 南部县| 丰镇市| 乐清市| 衡山县| 卢龙县| 黑山县| 汶上县| 蓬安县| 波密县| 呼图壁县| 五指山市| 财经| 山东| 垣曲县| 南宫市| 嘉黎县| 务川| 静乐县| 巴彦淖尔市| 南靖县| 三门峡市| 东乡县| 牡丹江市| 三河市| 麟游县| 云南省| 沂南县| 玉龙| 奉节县| 东山县| 通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