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國新文化思想史綱
會員

本書作為四川大學研究生精品課教材。主要內容是: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面對現代工業文化帶來的千年未有的社會大變局,中華民族的一代代先進群體在各自的時代對當代歷史作出了選擇。洋務派選擇了單純的經濟改革,維新領袖選擇了政治改革、君主立憲政治,革命家選擇了民主共和,新文化運動的先進知識分子選擇了對西方文化的全面吸收和對本土文化的全面批判。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對西方社會學說的全面迎受打破了前此基本的選擇格局,出現了各種社會理想千帆并發的局面。“五四”以后,經過一定時期的分化與重組,形成了眾多思想派別,但其中既有理論體系又有理想社會方案,表明了對未來社會選擇意向的似乎只有五大派。即(1)民族主義派。主張按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理論體系建設一個放棄個人自由,踐履民族至上、國家至上道德的實力強大的民族國家。(2)農村社會復興派。主張全面復興中國固有的農業文明,從農業文明高度發展中產生一個新型國家。(3)自由主義派。主張效法西方民主國家,在個人主義社會關系基礎上建設現代工業化的中國。(4)文化調和主義派(蔣介石時代的國民黨)。主張在傳統觀念文化的地基上建立一個以工業化為特征的現代國家。(5)新民主主義派。主張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建設中國的現代工業化社會,并進而走向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歷史最終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思想,沿這一思想體系創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本書對上述各個時期的思想作了全面分析和闡論。最后得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結論。本書具有較大出版價值。

陳廷湘 李瑞 李慧宇 ·中國史 ·22.2萬字

發現邊疆:華西邊疆研究學會研究
會員

1922年3月,以美國學者莫爾思為首的12位西方學者在成都華西協合大學成立了華西邊疆研究學會。學會以研究華西(四川、云南、貴州、西藏、甘肅等)政治、人文、風俗、環境以及對當地民眾影響為目標,計劃通過調查、出借設備、舉行講座、發表論文、出版刊物等方法來促進研究。后來有英、美、加、法、德、中、澳等國學者加入,會員一度達540多人。中國學者自1930年加入,至1950年時,先后有120人參加。40年代中國學者逐漸成為華西研究的主力。學會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以華西邊疆為宗旨的國際學術研究機構,在中國近代學術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中國邊疆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是由個人為主研究方式向著專門化學術機構研究行為轉化的重要標志。本項目首次對華西邊疆研究學會本身做全面系統的基礎研究,將彌補學界有關學會本身研究無學術專著的空白。不僅糾正了1950年以后視學會為“反動的西方學術機關”的提法,以學會檔案及出版文獻為依據對學會進行重新評估,更將學會置于全球政學、政教語境中討論其創辦及發展,綜合評價學會歷史作用、價值、貢獻及影響,乃至在中國近代學術史、中國近代邊疆史、國際漢學史、中西文化交流史、華西基督教傳播史上的重要地位。

周蜀蓉 ·中國史 ·22.1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德县| 喀喇沁旗| 镇原县| 固镇县| 牙克石市| 尉氏县| 甘孜县| 彭阳县| 晋中市| 武宁县| 余姚市| 舟山市| 阳江市| 湘潭县| 赣州市| 新建县| 迁安市| 卓尼县| 敦煌市| 宁南县| 固原市| 华宁县| 永顺县| 开江县| 龙泉市| 教育| 略阳县| 太白县| 汤阴县| 扎囊县| 渝北区| 阳山县| 沙河市| 平远县| 宁安市| 罗定市| 吉水县| 丰原市| 利津县| 台东县| 高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