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幾千年的中國歷史,大多數朝代的更迭都伴隨著血腥、屠戮。唯有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少有的例外。趙匡胤取代后周時,并未采取血腥手段,更沒有擔心前朝子孫復辟而大加屠戮,反而勒石為盟,要求后嗣新君遵守誓言,善待周室。大宋三代,儒學復興,社會上彌漫著尊師重教的風氣,大宋皇帝在強調大權獨攬的同時,又兼顧對臣僚的體貌寬柔,故其爭斗少有誅殺,較為開明廉潔。終宋一朝,沒有嚴重的宦官亂政和地方割據,兵變、民亂次數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
李世化 ·普及讀物 ·14.5萬字
一部北宋歷史群像劇!在這里,你將看到:李煜的成長環境原來如此血腥;朝臣都是太監的南漢用象仗;柳永因為一首詞成為“民族罪人”……蘇軾竟然也在考試里“作弊”?王安石和司馬光曾經是莫逆之交,終“化友為敵”;“烏臺詩案”到底是誰了小報告?蘇軾因結黨被貶并非冤案;周邦彥的情敵竟然是皇帝……
陳望北 ·普及讀物 ·14.5萬字
《漢朝人的日常生活——長安生活指南》詳細介紹了人們在長安的生活常識,比如飲食風俗,文化生活,商業經濟,等,漢朝人的稅賦制度,郵政設施,人才選拔等。漢朝沒有手機互聯網,但是有藏鉤、彈棋、六博、壤……漢朝怎么過元旦?貼門神、壓歲錢、守夜、看春晚……漢朝法律很超前,女子單身要收稅,老人每月發福利漢朝的豪車和郵政長什么樣?漢朝服裝很文雅,內核挺尷尬?……穿越到漢朝會餓肚子嗎?烤串、火鍋、粽子等應有盡有假如生活在漢朝,想當將軍去隴西;想仕途去山東;想生活富足去洛陽南陽……假如生活在漢朝,單身狗要注意了,小心被征收單身稅……
趙燕云 ·普及讀物 ·14.5萬字
春秋之世,王室日衰,群雄爭霸,強者存,弱者亡。亂世中,齊桓公、晉文公,何以取威定霸?華督、南宮萬,因何弒君殺人?流傳已久的“趙氏孤兒”故事,雖早已膾炙人口,又是否符合歷史真實?著名學者黃樸民,積三十年學養,重歸《左傳》文本,歷數史料掌故,于人性幽微處細讀春秋史,帶讀者重回那個“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時代。
黃樸民 ·普及讀物 ·14.5萬字
本書在利用西歐17世紀社會的歷史文獻,并綜合西方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勾勒了在這一度“被(歷史學家)遺忘的世紀”西歐的社會面貌,展現了西歐社會演進過程中所呈現出的內涵復雜性和所面臨的多種發展的可能性。作者選取了氣候、人口、軍事、文明等多個角度來書寫這一主題,更詳盡闡發了氣候與17世紀社會與文明之關系,融合了新穎的環境史視角,是國內類似著作較少涉及的領域。
孫義飛 ·普及讀物 ·14.5萬字
《十件文物里的中國故事》是一部由中國考古學家、歷史學家通過國寶級文物講述中國歷史故事的大眾讀物。中國文物眾多,類型豐富,它們凝結著中國歷史的智慧,反映著中國歷史的厚度,展現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透過文物能夠認識歷史中國,能夠感悟文明中國,同時也能夠體會中國考古走過的崢嶸歲月。我們遴選了十件代表性文物,通過專家學者們娓娓道來的敘述,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逐一呈現文物的發現、文物的內涵,以及文物所蘊含的中國理念、中國精神、中國價值。我們力求使文物活起來,使中華文明更加立體地加以展示。本書圖文并茂,裝幀精良,語言樸實,集專業性和普及性為一體,是廣大讀者走近文物,打開認識中國歷史的一扇窗口。
中國歷史研究院主編 ·普及讀物 ·14.5萬字
時代的精彩,離不開生活在這個時代中的人。然而尋常百姓的吃穿用度、業余娛樂等重要的生活細節往往被不經意間忽略。作為一本了解大唐生活的入門讀物,《唐朝生活筆記》嘗試從美食文化、服飾美妝、居家生活、岀行寶典、婚喪嫁娶、人際職場、文教娛樂、佳節風俗、城市建設、制度保障等十個方面,通過近百個與普通百姓生存、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力圖重現千年前唐人的真實生活狀態,進而探尋那個時代的本來面貌。從讀者的興趣點岀發,翻閱大量史料以及后人研究成果,用簡潔風趣的筆調,條分縷析的講述,勾勒岀一幕幕唐朝民眾在大時代的家常與流行。
李永志 ·普及讀物 ·14.5萬字
作為現代都市必不可少的建筑元素,摩天大樓極大地改變了城市的面貌。世界上第一座使用玻璃作為外墻主體的摩天大樓,是芝加哥的瑞萊斯大廈,竣工于1895年。它開拓性的建筑結構是20世紀高層建筑的核心元素,也成為很多現代化建筑信奉的宗旨。它是怎么出現的?其建筑過程又經歷了怎樣的技術和理念革新?克魯克香克在本書中帶領我們回到了那個時代的芝加哥,講述了瑞萊斯大廈如何為20世紀城市建筑以及建筑工程學主流奠定了基礎,還有當時的杰出人物,如路易斯·沙利文、約翰·威爾伯恩·路特和丹尼爾·H.伯納姆的故事,并且展望了繼承瑞萊斯大廈血統的其他建筑,如1902年的紐約熨斗大廈,以及21世紀那些“自視甚高”的摩天大樓建筑,帶我們走進一段段或驚人、或詭異的故事。
(英)丹·克魯克香克 ·普及讀物 ·14.4萬字
三國時代,是戰亂頻仍的時代,但又是英雄輩出的時代。歷史上沒有一個時代,有如此眾多的人物為大家所熟悉、所喜愛或憎恨;他們所導演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都成為我國古代最有名、最優秀的戰例流傳至今。三國的歷史真實,您將在本書中得到。
李國章 趙昌平主編 ·普及讀物 ·14.4萬字
《王陽明詳傳》與《傳習錄》等書并稱為研究王陽明的重要資料,對各國陽明學研究者帶來巨大影響。《王陽明詳傳》作者高瀨武次郎從多角度、全方位描述了王陽明嘗盡了人生的艱辛,超越了得失榮辱之境,洞悉了生死之理,明白了“盡人事,知天命”的奧義,從而總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王陽明本為文臣,卻建立了蓋世之功,青史留名,永垂千秋,即便歷經千秋萬代,其事跡依然令人振奮。
(日)高瀨武次郎 ·普及讀物 ·14.4萬字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就崇敬自己的祖先,并通過對共同祖先的認同和紀念,來凝古以來,我們中國人就崇敬自己的祖先,并通過對共同祖先的認同和紀念,來凝聚族群,守護文化。我們的祖先是誰?他們從哪里來?在他們身上又發生了怎樣的事?我們希望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從百萬年前開始,中華大地上就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古人類,遺憾的是,在甲骨文出現之前,遠古祖先的事跡只能靠虛無縹緲的神話傳說來口耳相傳,真偽難辨。幸好,現代科技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我們的遺憾。以分子遺傳學為代表的新技術可以告訴我們,在沒有文字記錄的漫長歲月中,我們的祖先有著怎樣的面貌,他們是如何生活和遷徙的,陪伴在他們身邊的動植物是什么,他們又是如何形成自己的文化認同的。這是一部刻在基因上的祖先秘史,翻閱這本無字史記,我們會知曉自己的基因之根和文化之根,于無字處聞驚雷。
波音 ·普及讀物 ·14.4萬字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兩大鼎盛王朝,它們分別是漢與唐;然而,大治之后,便緊接了兩場大亂。即漢末三國亂世和唐末五代十國亂世。但與唐末五代十國亂世相比,漢末三國亂世亂出了水平,亂出了層次,亂出了精彩,也亂出了藝術。甚至有很多人認為,比這兩個亂世更亂的晉末五胡十六國亂世直接就是三國亂世的延續。但人們對三國亂世的認知,主要受演義小說《三國演義》影響,虛妄和謬誤不少,本書著重據史實對演義進行還原,力圖展現一段真實的三國歷史。
覃仕勇編著 ·普及讀物 ·14.4萬字
飯局千古事,得失唇齒間。古人偏愛將重要的事情在飯桌上解決,因為飯局最適宜成為交易的場所,往往在杯觥交錯之間,埋藏著殺機!古人在飯局上的精彩手段,令人嘆服,足可令今人揣摩學習。本書從史書中精選了二十場最經典的飯局,或充滿權謀智慧,或改變歷史進程,或彰顯人文精神,筆者將人物的悲歡離合,歷史的精彩多姿緊緊圍繞一場飯局展開,徐徐拉開中國飯局歷史的大幕。
胡策陌 ·普及讀物 ·14.4萬字
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烽火連天、刀兵四起的時代,這是中國歷史最為精彩的亂世。全書史實翔實,貼近真實歷史,詼諧敘事,通過寫人物的命運,來寫時代風云,通過寫時代風云,來寫歷史規律。把英雄請下了神壇,使人物呈現本色,全程講述三國充滿智慧較量和復雜人性的亂世時代,力圖恢復歷史的原貌。讀過之后你會發現,這樣的三國比演義還精彩!
李飛 ·普及讀物 ·14.4萬字
本書用生動的文字,再現了世界歷史進程的恢弘畫卷,堪稱一部貫通整個世界歷史的簡明百科全書,串聯起全部人類發展的瑰寶,并以其光輝不朽的價值與流傳恒久的魅力,成就一部好讀又好看的世界歷史通俗讀物,具有很強的系統性、知識性和可讀性,不僅是廣大讀者學習世界歷史知識的最佳讀物,也是各級圖書館珍藏的最佳版本。
蕭楓主編 ·普及讀物 ·14.3萬字
本書傳承歷史知識,提高文化素養。以史為鑒,品讀人生,方明得失。
劉亞玲編著 ·普及讀物 ·14.3萬字
都說《史記》好,但對現代人而言,完整讀完《史記》面臨數座大山,比如紀傳體的主題分散,古代人名地名時間線陌生復雜等;這些大山造就了翻開《史記》未讀完之遺憾。需要有類似《細說史記三千年》的伴侶橋梁之書,接引讀者,讀完細說系列,再讀《史記》原本更輕松,不讀原本也不遺憾。中國人,讀《史記》,成大器。《細說史記三千年》系列叢書是暢銷書《史記之魂》的倍增擴展升級版,作者運用五維思維,即以“學術、故事、戰略、組織、細節”的視角,不吝十年之功,細讀《史記》,不憚其煩,廣征博引,并原創300余幅圖表,撰成“更清晰呈現《史記》脈絡,更全面闡發太史公之思”的《史記》橋梁與伴侶讀物。《細說史記三千年全10冊》針對紀傳體史書人物事件分散、難窺全貌的痛點,用十幾個大專題、幾十個小專題,順三千年的時間線,趣味說人,立體說事,把《史記》讀清晰、讀完整、讀通透。讀完細說史記系列,可算認真讀過史記,掌握了史記的內容全貌與精神內涵。
王嗣敏 ·普及讀物 ·14.3萬字
歷史的長河奔流不息,擷取其中的一朵朵浪花,便可折射出太陽的光輝,照耀著后人奮斗的路。《歷史的簾子2》選擇了劉邦、張良、曹操、魏徵、趙匡胤、朱元璋、王陽明、曾國藩等十九位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或為一代雄主,或為英雄豪杰,或為賢人能臣,講述他們通過奮斗不息終獲成功的故事。這些人將個人努力與所處時代緊密結合,施展才華,不僅名揚千古,其個人經歷和奮斗精神也充滿了正能量,足為后人之借鑒。
胡策陌 ·普及讀物 ·14.3萬字
古人為何認為“天圓地方”?殷商時期,“天圓地方”的蓋天說深入人心。到了漢代,相對先進的渾天說成為主流。元代以后,帝王為了加強統治,限制民間老百姓對天文現象的觀測與思考,將解釋權掌握在朝廷手里,“天圓地方”又逐漸成為主流。古人入仕為官后為何又追求做隱士?古人為何認為沒有兒子等同絕后?古人為何越是貧窮越要生育?這些看似奇怪的想法背后,都有特定歷史階段的特定原因,或是迫于無奈,或是順其自然,或是極端環境下的求生本能,或是文化習俗的適時發展。作者精選52個知乎熱門回答,從歷史上具體的人、事件出發,解答古人奇怪想法的成因、經過和影響,給現代人提供思想上的指引,追溯中國人的精神之源。
豆子 ·普及讀物 ·14.3萬字
《講給大家的中國歷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國通史。不是為讀者介紹干巴巴的歷史事件和知識點,而是發掘中國歷史背后的深層邏輯,提供一套嶄新的讀懂中國歷史的認知方法。系列共4輯13冊,全景呈現“中國”這個獨特而頑強的生命體的演進。第6冊《大分裂時代》緊緊圍繞“分類時代的文化活力”,幫助大家重新認識所謂的“魏晉南北朝”這一段分裂時期,你會看到:中國歷史上流傳甚廣的“五胡亂華”這個說法,其實經不起推敲;《人物志》和《世說新語》這兩部奇書精彩呈現了六朝品評人物的風氣;南北朝文學在詩歌創新和聲韻結構上都有突出的成就,為唐詩鋪好了路;北魏是聯結秦漢與隋唐這兩大帝國的關鍵,理解隋唐,必須先理解北魏的制度創舉;梁武帝努力爭取寺院勢力,以便與門第莊園抗衡,卻未能如愿……
楊照 ·普及讀物 ·14.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