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英國訪華使團于1792年9月至1794年9月訪問中國期間及往返途中的見聞記錄。作者對使節的公開活動進行了較為忠實的敘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國際形勢和中國的社會狀況。他亦將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圓明園的宮殿、萬里長城的情況行諸筆墨,還描述了使團成員逗留清廷時的種種感受,筆觸充滿異樣情味。而其中對18世紀中國的人文風貌、宮廷生活的描繪和對兩國迥異風俗的對比觀察,尤其具有研究和參考價值。
(英)愛尼斯·安德遜 ·中國史 ·14.7萬字
上至國家主權,下至百姓生活,無不與地名緊密相關。地名是寫在大地上的歷史,是歷史文化的活化石。一個地名就牽動著一根歷史文脈,千千萬萬個地名便匯成了中華民族尋根的方向,是必須要傳承的文化遺產。本書以地名為切入點,詳細講述了中國歷代地句的發展及研究的清晰脈絡,為讀者揭示了地名背后所承載的歷史文化根基及人與自然的美妙融合。
徐兆奎 韓光輝 ·專業史 ·9.8萬字
100多位院士40年打造的牛津經典系列!拳打英國、腳踢法國、孕育俄羅斯、發現北美洲,維京人就是整個歐洲的噩夢。公元8世紀,在歐洲北方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冒出了一群被稱為“維京人”的海盜。他們駕駛長船四處打砸搶掠,對歐洲各國進行有組織的入侵。從英國、法國到俄羅斯,維京海盜的身影隨處可見。除了征戰,維京人還是偉大的航海家,被認為最早登上美洲大陸。從公元8世紀到11世紀,整個歐洲被維京海盜攪得天翻地覆,這一時期甚至被稱為“維京時代”。翻開本書,看維京海盜如何成為整個歐洲的噩夢!
(英)彼得·索耶 ·世界史 ·18.2萬字
意大利是文藝復興的發祥地、巴洛克藝術的誕生地,也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如今的意大利人心中有著強烈的自豪感,托斯卡納、米蘭、羅馬、威尼斯、僅僅幾個地名就能透露出大量的文化信息。杰里米·布萊克借鑒了歷史上大量的旅人日記、回憶錄和信件,以淺顯的文字解說了意大利兩千多年的過往,從羅馬崛起到被奴役的統一國家,到20世紀的法西斯政權,再到現在的共和國;從飲食、時尚與藝術、建筑,再到風光怡人的周邊島嶼,本書考察了意大利文化影響力的來源,探討了歷史事件的起因和影響,以及至今存在的觀念分歧。歷史大師的歐洲隨筆,牛津高產作家的歷史公開課。從民間和商業競爭的角度重讀意大利兩千年歷史,不僅有戰爭與和平,還有生活與美食。干貨和趣味相結合,讀來一點不枯燥。
(英)杰里米·布萊克 ·世界史 ·18萬字
本書以關鍵詞的形式梳理了明以前的蒙古史,作者參閱了大量歷史資料,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敘述。全書分成草原帝國、蒙古人的“約孫”、黃金家族、統一蒙古的戰爭、前四汗、蒙古世界戰爭、南宋之殤、元朝的定制、諸神的信仰、蒙元與諸汗、重回金蓮川等十一章,共105個關鍵詞(即105篇文章),這些關鍵詞可能是人名或部族的名字,可能是一次戰爭的名字,也可能是一種稱謂或一項制度……每個關鍵詞都是一個主題,可以幫助讀者在較短時間內形成對蒙古歷史的了解。
鄒進 ·中國史 ·15.4萬字
一部讓你輕松了解古代英雄的爆笑漫畫書,幫助孩子補充課外知識,增長見識。看半小時漫畫,通曉古代英雄的成長史。暢銷書作者韓明輝精挑細選十一位古代英雄,通過手繪漫畫+段子的形式,捋出英雄們的成長路徑和浮沉曲線。書中的古代英雄包括項羽、衛青、霍去病、蘇武、祖逖、岳飛、于謙、袁崇煥、秦良玉、鄭成功、林則徐等。
韓明輝 ·普及讀物 ·2.3萬字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燦爛文明史,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泱泱大國。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史曲折而厚重,其問發生的歷史事件、出現的歷史人物錯綜復雜、頭緒繁多,使得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很難找到讀史的入門之徑,對中國歷史的面貌缺乏清晰的認識。如何在短時間內讓讀者清晰地了解歷史,感悟歷史,是李碩主編《畫說中國》的初衷。
李碩 ·中國史 ·8.7萬字
《六盤山民間故事》是一部五卷本的當地民間故事叢書,它有著顯著的歷史文化傳承性、傳播性以及地域和民族特征,由此也昭示了這一地區歷史文化的深厚與繁榮。叢書包括神話、傳說、故事、笑話、寓言五個大類,思想深刻、內容健康、風格迥異、形式多樣,富有教育意義和藝術魅力。發掘這些文學寶藏,對繁榮和發展新時期社會主義文藝創作,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及為社會、歷史、民族、宗教、民族等學科提供珍貴的資料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周慶華主編 ·逸聞野史 ·11.3萬字
本書是日本歷目前可歌可泣、大放異彩的時代,是群雄逐鹿、走向統一的時代,是奠定日本向現代轉型基礎的時代。安土時代與桃山時代關系密切,相輔相成。前者有所失,后者有所得。安土時代是探索、試錯的時代,桃山時代是糾錯、成功的時代。安土時代的活動舞臺集中在畿內、東海、東山、山陰、山陽,桃山時代的活動舞臺擴展到日本全國,遠及朝鮮、中國、南洋群島。也就是說,安土時代具有地方性特征,桃山時代具有靠前性特征。政權是如何自上而下由將軍向管領,由管領向家宰,由家宰向其親信轉移的?“下克上”現象的出現與日本亂世的形成存在怎樣的關系?社會失序是如何打破“流動藩籬”,從而使英雄輩出的?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對日本從分裂走向統一、從衰落走向復興起到了哪些作用?本書將詳細解答。
(日)渡邊世祐 ·世界史 ·18.4萬字
本書記事上承西周,下迄春秋末年,以列國紛爭為中心線索,分門別類論述經濟、政治、制度等情況,并揭示其變遷的進程,是一部記載春秋時代歷史的斷代史,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童書業 ·中國史 ·14.5萬字
本書通過詳盡分析英國革命前后面臨的國內外形勢,尤其是英國國內的社會、政治和宗教狀況,回答了1688-1689年的英國革命何以稱為“光榮革命”。作者認為,英國王室力量的弱小,新教力量的強大,以及法國等外在力量的存在使得英國避免了暴力革命的方式。指出這不僅僅是一場不流血的革命,更重要的是它奠定了英國后世民主的議會制政府和宗教自由的基礎,標志著以詹姆斯為代表的封建王朝力圖建立專制君主制的計劃的終結。
(英)G.M.屈威廉 ·世界史 ·10.1萬字
本書簡明的體例,新穎的版式,多種視覺要素的有機結合,將帶領讀者們進入一個充滿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使大家在享受閱讀快感、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更能開闊文化視野,增加審美享受和想像空間。
陳深名 王志艷 ·逸聞野史 ·14.1萬字
本書講述了伊麗莎白時代的英格蘭商人和冒險家如何穿越大西洋,到新大陸定居的故事。1584年,沃爾特·雷利組織的遠航隊到達羅諾克島,為了在這里建立定居點,他們在接下來20余年的時間里進行了許多嘗試和探索,投入了許多金錢、人力和物資。他們的經歷或有趣或悲慘,有些人的下落至今仍是個謎。在一代又一代的冒險家的努力下,1611年,詹姆斯敦終于建成,這是英格蘭人在遙遠的大西洋彼岸建立起的第一個永久殖民地。作者以大量日記、手稿資料為基礎,為讀者講述這段跌宕起伏、激動人心、神秘生動的故事,帶領讀者一道踏上前往美洲的探險旅程。
(英)賈爾斯·米爾頓 ·世界史 ·19萬字
《哥倫布、大航海時代與地理發現》以哥倫布第一次至第四次遠航為主線,講述了15世紀地理大發現的宏大歷史。哥倫布遠航的歷史背景是什么?哥倫布實現遠航夢的過程中經歷了哪些挫折?卡斯蒂爾女王伊莎貝拉二世為什么決定資助哥倫布遠航?哥倫布是如何發現美洲新大陸的?發現美洲新大陸與殖民時代來臨、印第安人種族大滅絕存在怎樣的現實邏輯及如何推動西班牙成為第一個全球性帝國的?本書將一一揭曉答案。
(美)約翰·S.C.阿伯特 ·世界史 ·14.8萬字
全書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對三百多年的明朝歷史進行了細致梳理,對明朝歷史走向頗為關鍵的事件、影響歷史發展進程的關鍵人物和重要制度等做了深刻剖析,其中不乏對被歪曲的歷史人物的撥亂反正,對被過分夸大、粉飾的事件的客觀論述。這將是一場專屬明朝史愛好者的展現明朝由盛世繁榮,經懈怠衰退到短暫中興,最終走向覆滅的歷史盛宴。
張嵚 ·中國史 ·13.8萬字
禮樂制度是中國文化的精髓,青銅禮器是中國禮樂文明的載體和標志,承載了豐富的精神內涵。許宏在本書中,梳理了中國距今六千多年至三千多年從原始銅合金到紅銅、青銅的考古發現,捋清在甲骨文發現之前一千多年青銅技藝發展的脈絡,勾畫了東亞大陸青銅文明畫卷的卷首,追溯“青銅中國”的肇始。
許宏 ·文物考古 ·8.7萬字
本書從日常飲食、文化娛樂、吃穿住行、民間信仰等角度,對明代人的生活加以展示,一方面反映了明人敢于打破禮法、引領社會風潮的創造精神,一方面著重講述了明人在品茶飲酒、器物造型、書畫文字等生活領域所體現出來的藝術境界。所涉及的人物既有唐伯虎、袁中道、王世貞、屠隆、李開先、張岱、汪汝謙、陳洪綬、陳繼儒、馮夢龍、錢謙益、董小宛等歷史人物,也有文學人物西門慶,對明人的社會生活有比較精彩的描摹,對明人的精神世界也有比較深入的揭示,是一部能夠幫助讀者了解晚明社會和文化的好書。全書內容豐富,結構合理,語言通俗易懂,可讀性強。
袁燦興 ·中國史 ·15.7萬字
本書以中國人喜聞樂見的演義體,生動地再現了美利堅合眾國崛起與發展的宏偉歷史。全書自美國獨立戰爭一直寫到奧巴馬時代。200多年間美國之史事風云、人物浮沉、景物變遷、趣事逸聞、內戰外戰、幕后秘史等等,皆匯聚作者筆端。作者早年畢業于燕京大學新聞系,具備高超的寫作技巧,在他的筆下,復雜的歷史事件脈絡清楚,難以把握的歷史人物被刻畫得惟妙惟肖,讀起來趣味盎然,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展現了美國如何從一個英屬殖民地轉變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歷史進程。
曹德謙 ·世界史 ·9.4萬字
本書是《明朝那些事兒》第九部,主要講述了崇禎二年到明亡十六年間的歷史。遼東關外,縱有錦州——寧遠——山海關之固若金湯,依然屢遭侵襲!六省直隸,災難頻繁,張獻忠,李自成,起義軍如同螻蟻,滅之不絕!大明臣子,努力不夠?崇禎王朝,氣數將盡?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經歷近300年的統一之后,大明王朝迎來了生命中的最后時刻,內憂外患,紛爭不斷,拆東墻補西墻,終究拆無可拆,補無可補,縱使崇禎千般努力,終難扭轉乾坤。故宮,景山,小樹,大明王朝,最后一次回眸!
當年明月 ·普及讀物 ·15.8萬字
鐵與血的征戰,游牧與農耕的碰撞,來自草原的沖擊引起了世界的巨變!從中國的長城,到羅馬帝國的大軍,都擋不住這支民族四處征戰的步伐。“上帝之鞭”的鐵騎,讓匈奴成為第一個躍登西方政治舞臺,使白種人膽戰心驚的東方民族!四處遷移的游牧民族,在世界歷史上建立過許多行國,而匈奴,即可謂“行國的始祖”。匈奴南下牧馬的精神,讓戰國趙武靈王發起“胡服騎射”改革,使中國軍隊從步兵進入騎兵階段;匈奴成就了漢武帝建立雄心萬丈的霸業,成就李廣、衛青、霍去病及蘇武等武將的蓋世勛業;也是匈奴,促使張騫鑿通絲路,王昭君遠嫁異鄉,班超投筆從戎定遠西域;更是匈奴,掀起魏晉南北朝以后民族大融合的序幕。東漢初年,匈奴分裂。逐漸融入中國的南匈奴在永嘉之亂滅西晉,開始諸胡列國時代;而北匈奴則在竇憲“燕然勒石”后,遠走中亞,日后在阿提拉的帶領下,驅趕日耳曼人,造就今日西歐雛型,直到今日,仍和中歐國家匈牙利有著神祕且耐人尋味的關系。
劉學銚 ·中國史 ·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