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明朝那些事兒》第三部,主要講述了從洪熙年間到成化年間六十余年的歷史。朱棣之后,明朝迎來了兩位明君:朱高熾和他的兒子朱瞻基,他們創造了長達十一年的仁宣盛世,國力增長,國家太平,造反的王爺朱高煦也只能以一個跳梁小丑的方式結束了自己不成功的謀反運動。然而,一場狂風暴雨即將來臨。一位經歷了皇帝——俘虜——皇帝的傳奇般人生的天子、一位堪稱明代第二強人的登場、明代第一位專權太。
當年明月 ·普及讀物 ·17.7萬字
本書在近一個世紀中國考古學取得的豐碩成果的基礎上,從史前時期文明串起,勾勒并重現了中國古文明不可磨滅的光輝軌跡。全書共分九大章節,圖文并茂,作者精心挑選了327幅圖片作為文字的輔助說明,諸多文物和考古發掘照片十分稀見,闡述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可謂大家小書。全書既有著越江跨海的視野,又不乏富有溫度的細節,張弛有度,收放自如,極富閱讀感,可引起普通讀者的興趣并繼續去仔細探尋,不斷取得對中國古代文明日益深入而全面的認識。
楊泓 ·文物考古 ·18.3萬字
《資治通鑒》從戰國寫到五代十國,生動展現了16個朝代1362年歷史中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說是中國政治和文化遺產的“大數據”和“案例集”。本書講述了唐朝武則天稱帝到唐玄宗登基的三十余年的歷史。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在位期間貶逐老臣,任用酷吏;同時又舉行殿試,創武舉等;收復安西四鎮、設安西都護府,平定營州之亂等。公元705年,神龍政變,中宗即位。中宗縱容皇后韋氏、安樂公主,寵信武三思,致使朝政混亂不堪。公元710年,中宗崩逝,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睿宗即位。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展開權力斗爭,公元712年,睿宗傳德避災,玄宗即位。次年,太平公主賜死于家。翻開本書,從武則天稱帝后的數次政變中,學習管理者所需的特質!
華杉 ·普及讀物 ·16.9萬字
中國史學最為發達,足稱信史。即便這樣,也仍然存在大量疑點,包括不少世人耳熟能詳的史例。本書所寫“六案”——焚書坑儒、建文皇帝結局、鄭和下西洋、王安石變法、西漢鹽鐵會議和老子其人其書之迷以及趙匡胤其人、還有對于南唐的研究——便是如此。它們涉及的事件與人物,歷史上赫赫有名,可謂家喻戶曉,然而在知識細節上其實布滿不確切以至未知的因素。許多普通讀者對此一無所知。本書博考文獻,就“六案”作顯微鏡式辨察與破解,而兼有知識性、懸疑性和學術性。
李潔非 ·中國史 ·15.4萬字
本書詳細講述了德川幕府末世的衰相,海外形勢的發展和對日本的影響,德川幕府對外政策的變化和海防論,美國海軍將領出使日本,俄國使節出使日本,締結友好通商條約,德川幕府的覺醒,美國公使湯森·哈里斯到日本赴任,征夷大將軍繼嗣問題,朝廷和幕府的交涉,井伊直弼主政,安政大獄,櫻田門外之變等重要內容,深刻展現了德川幕府末期內憂外患、社會動蕩的歷史。
(日)小林莊次郎 ·世界史 ·11.7萬字
本書是《明朝那些事兒》第七部,主要講述了從萬歷年間中日戰爭到明熹宗即位前后二十七年的歷史。萬歷年間,內憂外患,外有日、朝進犯,內有四處叛亂。日本國內的大名混戰漸進尾聲,對明朝卻野心不小,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都覬覦明朝,從談判到戰爭,一向小看日本的明朝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眾多名將從戰爭中挺身而出,在與日本的戰爭中,也順便結束了豐臣秀吉的一生。朝堂上也不平靜,申時行的出現開啟了一個新的政治時期。張居正死后,申時行獨自擔起萬歷后二十年,在他面前的敵人有丁此呂、李值、江東之、羊可立等,這又是一場廟堂上的腥風血雨。但萬歷年間的風波并沒有止于此,此后更有東林黨之亂、宮闈內的嬪妃之爭、皇位之爭,還有一個叫王安的太監出現在明朝的歷史舞臺上。
當年明月 ·普及讀物 ·16.1萬字
本書是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生前所寫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學作品。作者以豐富的歷史知識為基礎,從文學和史學的角度,對三國史上存在過的與三國文學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戰爭及地理環境作了細致的區分,對許多重大的歷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見解。呂先生治史,注重對社會的綜合研究,最能融會貫通,評論歷史往往獨具只眼,是故本書成為易中天先生品三國的重要參考資料。目標受眾群:敬慕呂思勉先生嚴謹治學精神的讀者,史學愛好者,《三國演義》的愛好者和資深研究者。
呂思勉 ·普及讀物 ·7.3萬字
本書以中國的近代化為線索,認為“中國人能否近代化將關系國家興亡”,論述自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前夕的中國歷史。主要闡述了面對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強努力及其失敗的原因,進而提出“近代化國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經濟,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國民。”后附錄蔣廷黻相關近代史研究的重要文章,反映他對中國近代化問題的思考路徑與后期對抗戰問題的個人見解,有助于理解他的《中國近代史》。
蔣廷黻 ·中國史 ·12.6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太平公主受誅、馬嵬驛誅楊門、張巡膽略過人、李光弼誓死平叛軍、郭子儀單騎退敵、段秀實不畏強暴、李愬雪夜下蔡州、張韶升殿喜坐龍床、韓愈反對迎佛骨、呂用之假裝神仙、宦官廢除昭宗、劫天子誅宦官等內容。
李楠編著 ·中國史 ·4.8萬字
課本上的歷史人物大多嚴肅正經,但其實他們都有鮮活的一面,本書旨在通過漫畫講解和史料分析將其呈現在讀者面前。全書分為名人檔案、三國風云、戰場百科和生活趣聞四大類。以漫畫的形式結合幽默的段子進行講解,同時參考了豐富的史料,既有趣味性,又有嚴謹性,為讀者展現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歷史人物——諸葛亮能用“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嗎?“桃園三結義”的故事直到元朝才出現?周瑜究竟是怎么死的?……“朕說”的全新主題力作!畫風搞笑,史料扎實,是歷史初學者和愛好者的上佳讀物!翻開本書,為你還原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
朕說 ·中國史 ·4.5萬字
生肖又稱屬相,是中國人以十二種動物與十二地支相配,用來表示人的生年的一組文化符碼。十二生肖濃縮農耕文明而形成的時間空間序數符號系統及其應用習俗,是富有中國特色的一項文化遺產。本書引用大量文獻史料,介紹十二生肖的由來,介紹相關民風民俗、典故傳說等,多方面展現了源遠流長的生肖文化。本書圖文并茂,娓娓道來,既富于知識性,又注重趣味性,是有關十二生肖知識的國民讀本。
吳裕成 ·地方史志 ·6.6萬字
本書是張鳴重說中國近代史系列的第三冊,圖文并茂,解說生動,主題為洋務運動,展示清政府經過兩次鴉片戰爭的教訓和鎮壓太平天國的經濟困境后,在經濟和科技上主動向西方學習的過程,并分析了為何同治中興并不能解決大量的政治和社會問題。
張鳴 ·中國史 ·10.1萬字
《索姆河戰役》從戰場地形、雙方兵力、將領、武備、布陣、行軍、交戰等多個角度詳細講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重要戰役——索姆河戰役——的始末。作者力圖以盡可能翔實的史料,完整描繪造成百萬人員傷亡的、慘烈至極的索姆河戰役的全貌。比起一般晦澀難懂的軍事文獻,本書的文學氣息濃厚。在作者筆下,沖出戰壕的軍人不再是冰冷的殺人機器。在戰斗過程中,他們的心理過程、思維狀況都得到了還原,從而從側面反思了戰爭,豐富了本書的思想內涵。
(英)約翰·巴肯 ·世界史 ·12.3萬字
作為中國現代明史研究的開拓者,吳晗先生對于明史的研究文字既鞭辟入里,又通俗易懂,是大眾讀者了解明代歷史的極佳版本。本書選取《明史簡述》《朱元璋傳》《明史(未完稿)》《讀史札記》等,并精選先生關于明代社會、歷史問題的其他史論文章,從政治、經濟、軍事三個角度歸納匯總,結合歷史背景、評述得失興亡,并配插圖。力圖使讀者以最小的篇幅,在最大程度上了解明代歷史。
吳晗 ·中國史 ·11.2萬字
西方人對于歷史的反思,從古希臘開始就有較為系統的體現,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18世紀末歷史主義思想的興起,之后,西方歷史認識才得以突破傳統,進入一個反思更為深入、研究更為系統的時代。《歷史認識:從現代到后現代》從作者“自我”的立場出發,表述對于歷史認識核心要素的認知,對西方現代歷史認識中的科學主義和符合論真理觀加以批判,進而闡述后現代主義給當代歷史編纂和觀念上帶來的震撼,如福柯、德里達、海登·懷特等人對于時間,變化、歷史性等主題所進行的批判與反思。作者表明,后現代主義將歷史認識引入到更為復雜、更為多元的系統之中,必將促使史學家更加自知、自律、自尊,對自己的研究對象乃至研究行為本身進行歷史的思考。
陳新 ·普及讀物 ·19.7萬字
中國文人,有一種奇特的品質,無論其為大名人,還是小名人,無論其為好死者,還是賴死者,應該說百分之九十點九,都以維系數千年的中華文化自任,絕不敢讓這一線香火斷絕在自己手中。對中國文人來說,功名,財富,聲望,褒譽,是暫時的,只有閃爍著你的壑智,活躍著你的思想,當然,還有流露著你的才華的作品,才是永久的。這也是軟弱的中國文人,最終能夠在精神上勝于強大的秦始皇、漢武帝、朱元璋、康雍乾這些帝王的原因。《文人遭遇皇帝》保持了李國文“直抒胸臆”的一貫特點,文筆犀利、開闔縱橫,暢快淋漓地抒發著作者對皇權、地位、榮譽的別樣詮釋。
李國文 ·隨筆 ·4.3萬字
本書真實還原了20世紀20年代時遺存的北京城墻與城門。作者通過實地走訪考察,被這些宏偉古跡的壯美所折服,也因其衰敗的現狀而嘆息。除了在描寫中投入藝術史家的浪漫與情懷,喜仁龍還堅持嚴謹的研究方法:挖掘中國歷史文獻中對城墻城門的繁雜記載,勘測丈量每一段城墻、每一座城樓的尺寸,觀察記錄城墻、城門及周邊街市鄉野的現狀,實景拍攝城墻城門的照片,精細繪制城門各種角度的建筑細節圖,使這本考察手記在文學性、科學性、歷史性等方面達到了極高的水準。
(瑞典)喜仁龍 ·地方史志 ·10.3萬字
《呂思勉白話中國史》分為《呂思勉白話中國史·上古卷·華夏初興》《呂思勉白話中國史·中古卷·漢唐初音》《呂思勉白話中國史·近古卷·宋元興亡》《呂思勉白話中國史·近世卷·明清流變》《呂思勉白話中國史·現代卷·民國何為》系列5本,是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具有完全意義的通史,分別講述了各個階段的政治史事、社會經濟、文化現象,還敘述了各國與中國的關系。該版本以1923年商務印書館初版為底稿,為了更方便理解和閱讀,將民國紀元改為公元紀年,對有變化的地名也做了詳細標注,并對文字做了全新精校。
呂思勉 ·普及讀物 ·11.1萬字
本書是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生前所寫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學作品。作者以豐富的歷史知識為基礎,從文學和史學的角度,對三國史上存在過的與三國文學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戰爭及地理環境作了細致的區分,對許多重大的歷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見解。呂先生治史,注重對社會的綜合研究,z能融會貫通,評論歷史往往獨具只眼,是故本書成為易中天先生品三國的重要參考資料。
呂思勉 ·中國史 ·11.3萬字
本書詳細講述了德川幕府改革失敗,尊王攘夷在日本大興,搗幕運動風起云涌,大名起兵,王政復古,幕府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大政奉還,戊辰戰爭,明治天皇親政等重大歷史事件,深刻解讀了日本統治階層為了擺脫民族危機進行自上而下改良的內部驅動力量和外部干擾力量。
(日)本多辰次郎 ·世界史 ·13.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