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明白無誤寫在史書上的,未必是信史,歷史事件的背后充滿著形形色色的動機,歷史精彩紛呈,同時又波詭云譎、迷霧重重,真正的信史一定要符合邏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經得起反復推敲、考證。《信史002:黑歷史》就是這樣一本經得起推敲和考證的講述真實歷史的圖書。本書的精彩文章有《屬相與歲首》《并不灑脫的陶淵明--“恥于折腰”的內幕》《貍貓換太子的真相與背后權力之爭》等。
指文烽火工作室 ·普及讀物 ·11萬字
作者在《南渡北歸》中,除了蔡元培、胡適、傅斯年等知名人物,還有許多民國牛精選個大師故事,涉及位18246民國人物,人的故事,比如侯德榜、劉文典、曾昭掄等才子。本書共9章,包括:生活趣事、趣味學問、風骨精神、友情、師生情、親情、西南聯大往事等,漲知識,學精神。
岳南 ·普及讀物 ·9.5萬字
唐代是個開放的朝代,有數不清的外國人曾定居于此;唐代同樣是個保守的朝代,一到晚上就要執行嚴格的宵禁。要想了解唐代人的生活風貌,還要翻閱浩瀚的史書典籍。本書考訂清楚翔實,語言風趣幽默,為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唐代王公貴族和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樂。本書力求在嚴謹考證的基礎上,以盡可能輕松的語言還原一個更加真實的唐朝。
沈清嬋 ·中國史 ·10.9萬字
法幣是國民黨政府于1935年11月4日發行的貨幣。1948年8月18日,因惡性通貨膨脹,法幣急劇貶值,國民政府又下令實行幣制改革,以金圓券取代法幣。金圓券于1948年8月19日開始發行,至1949年7月停止流通,是金融史上最短命的貨幣。與此同時,還前后發生過兩次黃金風潮案:第一次是1945年3月發生于重慶,第二次是1947年2月發生于上海,致使蔣政府內部引發了一場政潮,加速了蔣家王朝的徹底崩潰。本書所收均為當時的金融行業代表、銀行總經理、財政廳廳長、金融管理局局長及法院檢察官等根據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撰寫的回憶性文章,詳盡地記述了有關法幣、金圓券與黃金風潮的相關事件、背景及前因后果,對研究中國近代貨幣史、金融史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史料典籍 ·11萬字
中國人民偉大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爭,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反抗侵略的偉大壯舉,創造了震撼世界的光輝業績,是新中國的光榮和驕傲,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在抗美援朝戰爭后期,雙方表面上的對峙以及和談的計劃,并不能掩蓋戰役的激烈程度。中朝軍隊通過積極準備,頑強戰斗,取得了一連串來之不易的勝利。本書詳述了抗美援朝后期幾次重大戰役始末,志愿軍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在朝鮮戰場上與“聯合國軍”斗智斗勇,克敵制勝的故事;謳歌了我軍指戰員浴血奮戰、舍生忘死、保家衛國的英雄事跡,讀來感人肺腑,令人血脈賁張。
白文輝主編 ·中國史 ·10.3萬字
本書分別介紹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自然地理、歷史人文、風俗習慣、法治環境、資源狀況、外國企業、金融市場、經貿關系等各個方面,附錄還給出了該地區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各國(地區)營商環境排行榜中的排名。本書資料來源可靠,盡可能反映出該地區的最新動態和狀況,是系統了解香港的便捷工具。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國史 ·3.7萬字
運用中、日、俄、美等各種史料,揭示日軍北京“甲”1855細菌部隊的建立,本部結構,在華北天津、濟南、石家莊、太原、鄭州等地十余個支部,以及從1938——1945年的各種細菌戰活動;尤其是在我各抗日根據地投放各種細菌的罪行活動。價值和意義:(1)對731部隊以外侵華日軍各大細菌部隊罪惡歷史給予揭露,對侵華日軍在中國南方和中國其他地區實施細菌戰的罪行給予全面揭露。(2)以嚴謹的科研成果揭露日本軍國主義反人類罪行,鞭撻歷史邪惡,維護世界和平。
柳毅 陳致遠 ·中國史 ·12.6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海鹽公主復仇、荒唐的少年皇帝、文帝滅三臣、拓跋燾雄才大略、沈璞勇斗拓跋燾、馮太后除奸、蕭道成除暴君建齊等內容。
李楠編著 ·中國史 ·5.1萬字
本書是史學大家呂思勉先生創作的惟一一部通俗性史學著作。呂先生以巨擘手筆,寫通俗文章,在書中,先生區分了真實的三國與“演義”中的三國人物、事件、戰爭及地理環境:赤壁之戰的真相、司馬氏的興亡、董卓如何擾亂朝綱、曹操勢力怎樣興起等,呂先生都提出了個人見解。深厚的歷史學根基與平實易懂的語句相結合,使行文生動有趣,讀者讀來并無艱澀之感,時有會心領悟。因此,本書也成為易中天品三國的重要參考資料之一。
呂思勉 ·中國史 ·8.6萬字
從香港開埠,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本書以最簡潔的文字,闡述近代香港的發展,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在輕松的氛圍下,掌握香港近代史。從英國殖民統治到日治的黑暗時代,從地市發展的不同面貌,到重要行業的介紹、西方宗教的傳播,書中每張圖片,都是一則有關香港的小知識,述說著一個又一個的香港故事。
蕭國健 ·中國史 ·5.5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賈南風毒計除太子、陸機兄弟屈死、嵇紹以身捍惠帝、段氏臣服石勒、石勒假降殺王浚、劉粲聽讒除太弟、靳準弒君造反、荀灌女搬救兵、祖逖北伐、王敦陰謀篡奪皇位、蘇峻被逼反叛、張淳不辱使命、父子兄弟相殘、陶侃運磚勵志、怪人王猛輔佐苻堅等內容。
李楠編著 ·中國史 ·5.3萬字
黃梅戲是我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發端于清乾隆末年的小戲,隨著“三進安慶”、“兩入上海”,經過城市文化的洗禮,在表演藝術形式上日趨成熟。新中國成立以后,黃梅戲兩度與新興影視媒體聯姻,華麗轉身,香飄海內外,影響廣泛。《黃梅戲史話》從史、論、人、劇四個方面,對黃梅戲藝術進行了全面而簡要的勾勒與介紹,力圖使讀者通過黃梅戲發展歷史中的重要事件與人物,了解這個年輕而充滿活力與朝氣的戲曲劇種的前世今生。
毛忠 ·中國史 ·4.4萬字
《資治通鑒》從戰國寫到五代十國,生動展現了16個朝代1362年歷史中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說是中國政治和文化遺產的“大數據”和“案例集”。本書為系列第24冊,講述唐玄宗40年統治時期的歷史。公元718年,唐玄宗重用賢臣,勵精圖治,開創大唐開元盛世。后來,親小人、遠賢臣,崇尚享樂,殘殺忠良,引發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翻開本書,看唐玄宗從英明果斷到昏庸怠政,總結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根源!
華杉 ·普及讀物 ·16.4萬字
本書講述了哥特人從蠻族走向王族、從落后走向文明、從強盛走向衰亡的歷史。哥特人與日耳曼人存在怎樣的關系?哥特人是如何演變為東哥特人和西哥特人兩支的?蠻族入侵與羅馬帝國的衰落、分裂存在怎樣的現實邏輯?東哥特人是如何建國的?狄奧多里克大帝是如何大展宏圖的?狄奧多里克大帝后的東哥特王國為什么迅速走向了衰落?西哥特人是如何進攻意大利、轉戰高盧、征服西班牙、建立西哥特王國的?西哥特王國為何衰退了三十年?撒拉遜人入侵是如何導致西哥特王國滅亡的?本書將深入解讀。
(英)亨利·布拉德利 ·世界史 ·19.5萬字
古代非洲有文字系統,長期以來,人們雖沒有否認這一段文明的存生,卻一直低估了它的價值。作為非洲歷史的專家,作者從古代文明與口述歷史留下的線索出發,用引人入勝的筆法重構了非洲大陸遺失的財富。八個世紀,近一千年的時光。古代非洲的繁盛引發無限的懷念,現代非洲的動蕩激起強烈的好奇。在這兩個我們相對熟悉的非洲之間,延續著一段非洲的“昏暗世紀”——但是當真如此嗎?或許,這是一段“黃金世紀”。
(法)F.-X.福維勒-艾瑪爾 ·世界史 ·14.3萬字
本書選取經由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十四種香料——胡椒、丁香、安息香、乳香、沉香、郁金香、蘇合香、龍腦香、旃檀、肉豆蔻、肉桂、合歡、沒藥、龍涎香,為你詳細讀解它們的“旅行”足跡、多樣變遷以及在不同文化譜系中的象征意義;同時帶你步入一幅幅中西對照的歷代名畫,兼容并蓄中一睹香料在神話傳說和歷史現場傾情演出的無窮魅力。
許暉 ·普及讀物 ·7.3萬字
本書依據1921年出版的中國首部關于文藝復興的經典著作《歐洲文藝復興史》選編而成,是蔣百里1918—1920年同梁啟超游歐之后的思想產物,融歷史、文化和藝術于一體,思想深刻,富有啟發性。歐游之后的蔣百里,看到的是“萬卉齊開,佳谷生矣”的盛景,認定中國必得走上“人之發見”與“世界之發見”的那條文藝復興之路,因為此路實為人類精神界之春雷,實為吾民族夢寐以求之曙光。書中提出的“人之發見,世界之發見”兩點,正是“民主、科學”的生動注腳,符合時代精神。
蔣百里 ·世界史 ·5.2萬字
本書是《明朝那些事兒》第八部,主要講述了從明熹宗到崇禎皇帝近十年間的歷史。天啟繼位后,不理朝政,沉溺于木匠活之中,整個帝國內憂外患,死氣沉沉:對內,東林黨趁機把持朝政,內部齊、楚、浙派卻依然明爭暗斗,樂此不疲,這期間,太監魏忠賢逐漸發跡,他利用朱由校的昏庸,通過攀附皇帝乳母客氏逐步上位,與東林黨之間爆發了激烈的爭斗,最終登上了權力的頂峰,然而物極必反,崇禎帝繼位后,清算閹黨,魏忠賢走投無路,最終選擇了自我了斷,然而整個帝國也因此元氣大傷;對外,由于李成梁養虎為患,努爾哈赤借機興起,統一后金。為抗金、守城、奪失地,在帝師孫承宗的帶領下,袁崇煥從一介文人成長為邊疆大將,然而,就在他準備施展抱負的時候,一場巨大的危機已經醞釀多時了。
當年明月 ·普及讀物 ·16萬字
本書以作者在上海交通大學講授的通識課程為基礎,以歷史上的絲綢之路為主線,全面梳理了自史前至1500年間歐亞大陸上人類文明的政治、經濟、文化交往。作者首先總述了文明的起源和特質,其后則以亞歷山大東征與張騫鑿空、鳩摩羅什譯經與法顯求法、中西交往中的粟特人、紙張西傳與字母東來、伊斯蘭教的創立與傳播、突厥西遷與蒙古征服對歐亞文明的影響等為論題,對絲路文明的歷史做出了生動活潑、具體而微的介紹,尤其強調交流對于人類文明發展的重大意義。全書提綱挈領,以絲綢之路總攝歐亞大陸文明的歷史,使紛繁復雜、波瀾壯闊的人類文明史變得明晰而淺近。
張信剛 ·中國史 ·14.8萬字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二戰結束,日本以“國體”之名,讓包含殖民地在內的全日本帝國籠罩在強烈的國家意識形態支配下,對戰爭、天皇、國家極端狂熱,進而深化其大亞細亞主義與玉碎思想。通過考察日本人的鎖國性格與自卑感、知識分子的思想歷程、國家的強制力,以及國家與人民的關系,鶴見俊輔精辟地剖析日本如何從一個在明治時期走向富強,精神思想自由、開放的國家,轉變為保守、狹隘,法西斯主義橫行的侵略國。他進而解釋日本知識分子對國家主義的掙扎、反省、抵抗為何會失敗,又如何在受到壓迫后屈服“轉向”,成為軍國主義的“共犯”,最終在國家發動戰爭時,宣傳并正當化軍國主義和超國家主義,致使日本走向玉碎之路。
(日)鶴見俊輔 ·史學理論 ·1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