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對明清至民國時期中國經濟最為活躍的江南地區,即長江三角洲的蘇州、松江、杭州、嘉興、湖州五府的四十多個典型市鎮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討,勾勒出其逐漸城市化的演變軌跡,不僅系統展現了江南市鎮的分布格局、經濟結構、文化傳統和社會風尚,而且對這些市鎮曾經引領時代潮流、帶動傳統社會變革及至城市化的原因作了深入解析。
樊樹志 ·史學理論 ·29.8萬字
本書以經濟社會史學科為視角,集結了歐洲文明史的專題研究論文,內容涉及歐洲文明起源與觀念、發展與權利、生活與習俗、沖突與和平,兼具理論性探索和實證性分析。西方文明即歷史上的歐洲文明,是與古典文明不同質的文明。誠然,它從古典文明中吸取“靈感”,然而日耳曼人為主體的西歐諸民族,以及經過中世紀過濾的日耳曼文化和基督教,無疑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西方文明誕生于中世紀,數個世紀后歐洲實現現代化,然而其文明的基本規則在中世紀中期既已確立。
侯建新主編 ·世界史 ·27.8萬字
因大禹傳說而得名的會稽山,是中國五大鎮山之一。本書通過對會稽山有關典籍的整理、摩崖碑刻的考釋以及周邊的田野調查,揭示了大禹傳說在會稽山上的兩處標志性遺跡——北麓的窆石和南麓的飛來石,是如何逐漸演化成儒教的禹廟和道教的陽明洞天,并認為會稽山文化的儒道互補、以道補儒具有“儒顯道隱”的特點。最后討論了會稽山儒道互補神圣意義的創造,是如何對一個地方的精神氣質以及紹興名士文化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的。
張炎興 ·史學理論 ·23.5萬字
牛津大學一年級新生教材,既是入門級,又是專業級!牛津大學出版社壓箱底的寶貝,耗時40年專為歷史愛好者打造的專業級入門讀物!翻開本書,坐進牛津大學課堂,看古希臘的哲學、藝術、政治,如何塑造西方文明的源頭!本書一經問世,便被選入牛津大學新生指定閱讀書目,也被歷史愛好者們奉為理想的歷史基礎讀本!受到大學新生、家長、教授老師和媒體一致好評的世界史入門經典!“牛津世界史”系列在英美等國經久不衰,單本銷量超100萬冊!被譽為“每一個受過教育的人都應該讀的書”!“牛津世界史”系列共有21本,包含《牛津古希臘史》《牛津古羅馬史》《牛津英國史》《牛津意大利史》《牛津維京史》《牛津法國大革命史》《牛津第三帝國史》等。其中,《牛津古羅馬史》《牛津英國史》即將上市。
(英)約翰·博德曼等 ·世界史 ·31.9萬字
本書收錄饒宗頤先生有關敦煌學的文章五十多篇,是饒先生敦煌學文章的首次結集并單本印行。文章涉及道教文書、佛家史料、敦煌文學、敦煌音樂、敦煌書法、敦煌繪畫等諸多領域。所收各文大致按內容分類,每類則依時排序,方便讀者從不同角度了解饒先生關于敦煌學研究的多方面成就。
饒宗頤 ·文物考古 ·22.9萬字
牛津歐洲史,百位院士40年打造牛津經典。全景式重現法國大革命的波譎云詭全景式重現大革命的波譎云詭,沉浸式體驗大轉折的瞬息萬變。1789年7月14日,法王路易十六在日記里寫下“今日無事”,而就在此時,巴黎的起義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獄,拉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舊制度被迅速打破,新秩序亟需確立,權力的真空使法國社會瞬間失序,淪為各方勢力亂斗的舞臺。本書重現了法國大革命近3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國家破產、對歐宣戰、恐怖統治、熱月政變、拿破侖執政……讓讀者置身18世紀的凡爾賽宮、議會現場、法國街頭、戰爭前線,全景式感受大革命的波譎云詭,沉浸式體驗大轉折的瞬息萬變。
(英)威廉·多伊爾 ·普及讀物 ·37.9萬字
《維京人的世界》是一本面向大眾的歷史著作,講述了8-15世紀維京人的活動歷程。維京人歷來以維京海盜而為人們所熟知。他們也是旅行者,他們從北歐出發,抵達了西歐、東歐、地中海周邊,甚至穿過北大西洋抵達了遙遠的美洲,其影響可謂深遠。本書作者將眼光放在維京人活動過的所有地方,他綜合利用文獻史料和考古記錄,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了維京人的生活狀況和歷史演變的軌跡,從文化、經濟、軍事、政治活動等方面全方位展現了維京人的世界中的每個角落。
(英)菲利普·帕克 ·世界史 ·26.7萬字
普利策獎得主約翰·托蘭書寫二戰歷史的先驅開拓之作,再現了“二戰”最悲愴的一場攻防戰役,暢銷歐美40年銷量破300萬。阿登之戰被譽為“美國二戰歷史上最偉大的戰役”,普利策獎得主約翰·托蘭十五年潛心寫作,十萬英里行程,千余次采訪戰爭親歷者,全方位視角記錄“二戰”歐洲西線戰場最大規模的攻防戰役,再現第三帝國走向毀滅前的“困獸之斗”。1944年是二戰的西線戰場最為重要的決勝之年,第三帝國統帥希特勒決定孤注一擲,來一場“豪賭”,其將全部精銳投入一場絕地反擊戰——阿登戰役之中。在這場戰爭中,盟軍經受了巨大的生死考驗,雙方的坦克大戰和戰壕戰空前激烈,舉世矚目。約翰·托蘭通過全局視角的一則則故事講述了美軍士兵最后如何扭轉戰局。
(美)約翰·托蘭 ·世界史 ·26.7萬字
本書講述了拿破侖·波拿巴對外戰爭重要環節——伊比利亞半島戰爭的始末,解讀了半島戰爭期間科魯尼亞戰役、布薩庫戰役、巴達霍斯戰役、薩拉曼卡戰役、維多利亞戰役、比利牛斯戰役等主要軍事行動。拿破侖·波拿巴是以什么名義率領十萬大軍進攻西班牙王國的?西班牙人救亡圖存運動為何在法蘭西軍隊面前不堪一擊?屢建奇功的尼古拉·讓·德迪厄·蘇爾特元帥為何在遇到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的軍隊后?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是如何鼓舞歐洲各國軍隊的士氣,打破拿破侖·波拿巴必勝的魔咒,從而讓歐洲人民看到民族解放的曙光的?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是如何厚積薄發,大敗法蘭西軍隊,直搗圖盧茲,最終取得半島戰爭勝利的?本書將詳細解答。
(英)安德魯·利思·海伊 ·世界史 ·22.1萬字
本書分為三部分:一是歷史地理研究,包括對中華民族的始祖炎、黃二帝若干史實的考證,對《穆天子傳》及穆天子西征的研究,對西周初年營造成周城的考證及對洛陽城址變遷的研究,對春秋戰國至漢代中山國的研究,對漢初趙佗占據龍川古城的歷史影響,以及對大運河的研究等;二是地名研究,主要有《談地名學與歷史研究》,以及對我國縣命名的研究,對有關地名考證的諸多問題的研究等;三是對譚其驤師的回憶文章及一些有關歷史方面的著作。
史為樂 ·中國史 ·23.7萬字
《三國軍事地理與攻防戰略》是《三國兵爭要地與攻守戰略研究》作者宋杰先生推出的新著。本書收錄了近年寫作的6篇專題,分別探討了曹操在赤壁之役后的戰略防御部署,蜀漢劉備與諸葛亮統治時期最高軍政機構的演變,蜀魏戰爭中的武都,孫策攻占江東的經過與作戰方略,孫權統治時期都城、兵力部署與主攻方向的變化,漢末三國戰爭中的陸口與蒲圻,就當時經濟區域、地形、水文及交通狀況以及政治力量的分布態勢對三國各方攻防路線與用兵策略所起的制約影響作了深入考察。
宋杰 ·歷史地理 ·21.7萬字
《統治俄羅斯:從革命到普京的威權主義》論述了俄羅斯政治制度從1917年至2015年的歷史演化。威廉·齊默爾曼借鑒熊彼特的標準,將政體類型分為民主、競爭性威權主義、完整威權主義和極權主義政體,并據此對蘇聯和俄羅斯政體進行評估和比較。全書通過蘇聯和俄羅斯時期領導人的政治行為(包括鎮壓、大清洗、動員、選舉和競選、選舉改革等),展現了蘇聯和俄羅斯的政體—社會關系的變化。
(美)威廉·齊默爾曼 ·普及讀物 ·28.4萬字
《亨利八世時代》是對都鐸王朝第一雄主、英格宗教改革的推手與現代英國的奠基人亨利八世波瀾壯闊的人生及其統治下的都鐸王朝取得巨大成功的內政外交歷史的精彩解讀。亨利八世是如何登上英格蘭王位的?統治前期的成就是否只是托馬斯·沃爾西一人的功勞?亨利八世與阿拉貢的凱瑟琳等六位王后的婚姻對英格蘭王國造成了怎樣的影響?亨利八世與羅馬教廷決裂是否只是因為自己的離婚問題?國內外對英格蘭的教改革態度如何?權臣托馬斯·沃爾西、托馬斯·克倫威爾的垮臺是否只是因為他們未能成功處理亨利八世的婚姻問題?在波譎云詭、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中,亨利八世是如何憑借自己過人的膽識,直面風險、靈活處理對外關系,積極保護英格蘭王國利益的?他到底是明君還是暴君?本書將詳細解答。
(英)A.F.波拉德 ·世界史 ·25.3萬字
山東是京杭大運河流經的重要省份,同時也是方志纂修大省,存世方志541種,居全國第三位,保存了大量寶貴的運河文獻資料。在黨中央高度重視大運河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大背景下,對山東方志運河文獻進行較為深入的專題研究,具有較大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本書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內容。一是從文獻學的角度,對山東運河區域方志的數量、特色、價值及纂修機制進行研究,較為清晰、準確地展現山東運河區域方志的整體風貌。二是從歷史學的角度,對山東方志保存的大量運河文獻資料進行深入的挖掘和解讀,特別是對山東方志中存錄的運河河道及工程文獻、運河河務文獻、運河文化文獻、運河建筑文獻、運河經濟文獻等設立專門章節,進行深入、系統的解讀,并提煉出有價值的觀點,為山東運河相關課題的順利推進,提供有益的借鑒。三是從服務現實的角度,就山東方志運河文獻在運河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運河周邊環境整治與美化、運河文化旅游融合與提升方面的意義和價值,進行較為深入的論述,為山東運河文化帶建設和運河文化公園打造,提供較為扎實的歷史文獻支撐和智力支持。
周廣騫 ·地方史志 ·20.4萬字
《臺灣通史》是連戰先生祖父、臺灣著名史學家連橫的代表作。作者積數十年之力,搜集有關臺灣的中外文獻、檔案、和傳聞,仿照司馬遷《史記》的體例,著成此書。全書起于隋朝,終于晚清日本侵占臺灣止,舉凡臺灣的政治、軍事、經濟、物產、風俗、人物,本書皆有論述。對大陸人民開拓臺灣與臺灣人民抗擊荷、英、法、日等帝國主義侵略戰爭更是予以了重點關注。通讀全書,不難看出連橫先生的一片愛國赤誠。
連橫 ·地方史志 ·49萬字
近代以來,隨著全球一體化,東亞及其周邊世界發生著巨大變化,經歷了列強入侵、民族獨立、社會轉型、國家發展等歷史變遷,與其過去的面貌迥然有別,始終為學界所關注,成為世界史研究的重要主題。本書為中國和馬來西亞學者相關學術討論的研究結集,所收文章主題多樣,既有對中國、日本、韓國、越南、馬來西亞和馬來半島歷史的研究,也有對中馬建交以來兩國雙邊關系的發展、東亞及其周邊世界國際關系、歷史寫作理論問題的討論,等等。這些研究成果反映出中馬兩國學者對相關主題的學術耕耘,在不同程度上推動了現有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化。
汪朝光主編 ·世界史 ·30.6萬字
1946年6月,國民黨當局發動全面內戰。戰爭初期,在我軍粉碎了國民黨妄圖速勝的企圖后,國民黨軍隊改行重點進攻陜北和山東解放區,延安陷入危急。面對國民黨胡宗南等部的進逼,毛澤東和黨中央作出了主動撤離延安的戰略抉擇。自1947年3月起的一年多時間,中共中央開始了艱苦的陜北轉戰,成功實現了戰場形勢由被動到主動的歷史性轉折。本書是國內研究中共中央轉戰陜北最全面、最詳盡的成果之一。全書以恢宏而不失細膩的筆墨,描繪了人民戰爭的波瀾壯闊,再現了戰斗現場的驚心動魄,講述了轉戰途中的千鈞一發,展示了黨中央謀篇布局的高瞻遠矚。歷史雄辯地證明:一場戰爭乃至一個黨的勝敗,最終取決于人心的向背。
劉統 ·中國史 ·32.8萬字
本書為邁爾斯教授編寫的希臘史教科書。它敘述了自希臘文明的起源至希臘被羅馬征服的歷史。
(美)菲利普·范·內斯·邁爾斯 ·世界史 ·27萬字
本書是日本講談社“中國的歷史”系列“隋唐”一卷。一般教科書對隋代的歷史總是匆匆帶過。氣賀澤先生對于隋朝的歷史,則頗為重視,有些看法頗為新穎。作者特別強調佛教對于鞏固隋朝統治的意義。就全書的側重點而言,作者對于貞觀之治評價不高,論述簡略;對于武則天的掌權,則與同時期日本等東亞其他地域的女主政權做出聯想。與一般中國教科書或者斷代史不同,作者對于唐代花街柳巷世界、長安和洛陽的城市景觀、五代山及房山云居寺等地的佛教文化都要專門的敘述。本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本人和當代日本隋唐歷史研究綜合性成果,體現了日本學者觀察隋唐歷史的獨特視角。
(日)氣賀澤保規 ·中國史 ·22.2萬字
本書與愛德華·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齊名,都是公認的古典時期的學術佳作,多層次、寬角度、有條理地講述了公元前29的奧古斯都成為羅馬帝國的“元首”到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在蠻族的入侵下滅亡的505年的歷史,以深刻的思想總結了羅馬帝國歷代王朝的興衰的經驗與教訓。
(愛爾蘭)托馬斯·凱特利 ·世界史 ·32.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