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育問題研究:基于供求行為的視角
本書始終貫穿農戶在農村教育中的主體性地位,農戶需求是農村教育的出發(fā)點(了解農戶教育需求)和終點(滿足農戶的教育需求)的思想觀念。運用社會學的理論分析微觀的農戶教育需求行為與我國目前的農村教育組織行為。在此基礎上,探討我國農村教育問題產生的原因,教育的發(fā)展方向、途徑、模式。本書運用韋伯、帕森斯的有關社會行動理論,首先,對我國不同經濟發(fā)展水平的農村地區(qū)的農村教育需求行為進行實證分析:(1)分析了農戶對現有農村教育組織的教育服務的滿意度、選擇行為和其他看法。比較了不同經濟狀況、文化背景、家庭結構的農戶對農村教育的態(tài)度。(2)分析了農戶對農村教育的功能、內容、形式等期望水平。從農村教育組織的有效性、便利性、實用性和針對性等多方面揭示農戶對不同形式的農村教育服務組織的看法和期望。(3)討論了影響農戶對農村教育需求的因素,從經濟發(fā)展水平、教育文化程度、服務收益、社會文化環(huán)境等方面分析了其對農村教育需求的影響。
·17.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