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長而教:小學數學教學新探索
本書以數學不是被動的“生產”,而是可以成為主動地“生長”為主題,探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之路,角度新穎。所作研究以當下小學數學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如忽視對學生學習基礎和心理需求的關注、忽視對自主建構的過程和形成結構的促進,忽視學生思考力和學習力的培養,割斷兒童與數學之間的聯系等。作者依據杜威和弗賴登塔爾等教育大家的思想理念,結合7年的行動探索和實證研究,通過理論架構、模式構建、策略整理、范式提煉、課例實踐、成果反思等路徑,探討如何在生長數學教學的背景下,改善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使小學數學教學更符合于兒童的心理發展水平和需要的要求,能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推廣意義。本書提出的“生長數學教學”,不是為了純粹發明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而是想突出課堂中的“人性”。從“生產”走向“生長”,充分挖掘人的主體性和生長性,突出兒童的“會思考”和數學的“可親近”。它對教改的價值在于更強調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更突出了以生為本和自主學習。本書努力探索自主互助學習型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期望早日實現“學生在課堂中有自己獨特的靈魂、獨立的思考、自由的成長”的教學理想。本書的主要內容也曾獲得浙江省教育科研優秀成果評選一等獎、三等獎,作者也多次在全省、全國進行課例展示和成果介紹,受到專家、同行的高度好評。
·1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