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作為英國浪漫主義時期最重要的詩人之一,威廉·華茲華斯畢生關注教育問題,其文化影響力自十九世紀中期以來長盛不衰,然而國內外鮮有專著系統討論華茲華斯的教育觀點、方式及影響。華茲華斯曾宣稱,偉大的詩人都是人師,他希望或被認作人師,亦或無名之輩。
徐紅霞 ·教育 ·8.3萬字
本書稿收集了古北路小學近年來在課程改革、教師團隊建設、學校管理與文化創建中的經驗做法的文字資料,主要內容有如下幾類:首先是關于學校管理方面的;其次是關于德育及教學經驗理論的;最后是關于教育科研方面的。既有校長的辦學思想、老師們的經歷故事以及教育教學實踐的呈現,也有相關理論的詮釋與思考、經驗與創新做法的分享、案例的解析以及對未來的暢想,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可貴的參考與借鑒。
金玨 ·教育 ·13.9萬字
本書以世居于黑龍江的鄂倫春、達斡爾、鄂溫克、赫哲四個人口較少民族,1905—1931年被納入近代新式教育的過程為研究對象,重點闡釋四個少數民族如何由傳統生存教育、八旗教育轉入近代教育體系,分別說明四個少數民族聚居區發展新式教育的特點,以及開展新式教育帶來了文化上的進步與認同,從而達到鞏固邊疆、共御外侮的目的。
隋麗娟 ·教育 ·15.3萬字
本書全面指導學校如何制定各項科學的管理規劃、如何明確學校長遠的內涵發展目標、如何制定合理的管理計劃和規范管理的每個細節、如何規范管理思想和提升管理理念、如何規范化管理的全過程等內容,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實用性、實踐性和指導性,是大中小學學校領導、教師,在校專業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有關人員進行學校管理和研究的最佳指導讀物,也是各級圖書館珍藏的最佳版本。
李慕楠編著 ·教育 ·12.5萬字
本書從專家心理學研究出發,以新教師到專家教師這一成長過程為線索,剖析了教師在專業化發展中出現的主要問題與階段性特征,動態性是展現了教師成長的內在原因與實質,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促進新教師成為專家教師的系列化教學理念、觀點與方法,這有助于教育研究者與實踐工作者深入理解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律,有利于在觀念層面上樹立科學的教師人才觀,以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師培養方法與措施。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12.5萬字
本書參考了“Intel未來教育”等成功項目的“任務驅動”及參與式培訓的理念和活動設計方法。從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這個視角把整個教材劃分為5個項目:認識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資源的采集與制作、學習設計與教學設計、學習平臺使用、教學設施設備使用。
柏宏權編著 ·教育 ·9.8萬字
現代以來,空間的變化和多樣性比時間更明顯,且教育實踐在空間中進行,在同一時期內,空間的不同也會構成教育活動的差異。相較于時間,面對藝術教育國際化這個現象,選擇空間角度的研究更有可能觀察到當下時代不同區域、空間特征對于教育活動的影響,也更能夠貼近空間中的人,從而對由人所實施的教育活動進行探討。本文從空間的角度對藝術院校的國際化進行了解構與重新結構,旨在發現高等藝術教育國際化的根本特征及個人在其中受到的影響,為現代高等藝術教育及其國際化發展提出建議。
蔡碧灣 ·教育 ·14.8萬字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16.9萬字
本書包括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理想教育等德育教育的內容,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實用性、實踐性和指導性,非常適合大中小各級學校結合自己的實際進行操作。學生德育教育需要各級學校付出艱苦的努力,本套書可供各級學校領導、教師以及有關人員長期閱讀和參考,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陳列和收藏。
魏茂峰 陳玙編著 ·教育 ·12.3萬字
代旭編著 ·教育 ·15.6萬字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際學校的發展歷經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無序到規范化成長的過程,其發展的動力不僅來自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教育資源全球化,更來自市場經濟改革帶來的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及多元化教育需求的增長。至2018年,中國的國際學校已近1000所,其蓬勃發展既體現了中國經濟的發展與教育理念的進步,也體現了國際化、產業化的辦學方式對中國國民教育改革與創新的推動。本書通過回顧中國國際學校的發展歷程、聚焦中國國際學校辦學實踐中的問題以及展望中國國際教育未來的發展趨勢,試圖向讀者展示較為完整的中國國際學校發展生態。
魯育宗 ·教育 ·14.5萬字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14萬字
本書分為兒童青少年性教育核心信息(教學大綱)和課程教案兩個部分的內容,目的是指導教師開展性健康教育課程。核心信息部分包括兒童青少年在適宜年齡段應該學習掌握的基礎內容,也可以作為教師開發設計性教育時的參考。核心信息分為八個主題,26個分主題,若干個信息點。課程教案提供小學、中學兩個學齡階段的性教育課程參考教案,覆蓋6~18歲的兒童青少年群體,其中小學低年級6個課時,小學高年級7個課時,初中13個課時,高中2個課時,共計28個課時。
馬迎華主編 ·教育 ·8.6萬字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12.1萬字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8.5萬字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6.1萬字
李英麗 ·教育 ·11.4萬字
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目前,我國在校大學生包括本科生、專科生和研究生約有2000萬。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把他們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確保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崔付榮 ·教育 ·12.8萬字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6.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