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孔子之后,研究《易經》的人很多,著述汗牛充棟,名家輩出,但都對其哲學本性認識不足。本書繼孔子《易傳》之后,抓住陰陽二義,以闡揚《易經》哲學本性,將《易經》哲學啟明發亮彰顯其千古不易的理性實用主義精神特質。此外,本書對《易經》哲學研究也有所創新,如在二元政治倫理思想方面,對《易經》在我國歷次思想解放運動中的作用,都有深入分析,使這一古老思想從古代走向現代,從一個古老學問變為新的學問。
屈文源 ·作品集 ·11.8萬字
阿基米德是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百科式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力學家,靜態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與高斯、牛頓并列為世界三大數學家。作為“理論天才與實驗天才合于一人的理想化身”,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和伽利略等人都拿他來做自己的楷模。本書收錄了阿基米德所有的存世著作,包括《論球與圓柱》《圓的度量》《論擬圓錐與旋轉橢球》《論螺線》等十四篇。這些對數學和物理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傳世之作,對社會進步和人類發展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即使牛頓和愛因斯坦也都曾從他和他的著作上汲取過智慧和靈感。本書由上海交通大學凌復華教授翻譯并指導閱讀。附有16頁彩色插圖,豐富地再現了阿基米德的生平故事、重要成就及相關研究,折射出阿基米德令人嘆服的思想高度和巨大影響力,大大提高了原著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
(古希臘)阿基米德 ·作品集 ·19.6萬字
《人物志》雖成于一千八百年前,但為我們提供的,正是有關用人、觀人的大學問,其剖析之深與范圍之廣,恐怕在古今中外都屬罕見,發人深省處與警句策語,幾乎篇篇有之,甚或段段有之。更難能可貴者,是此書論證之嚴謹、周詳與其環環相扣所顯示的系統性,在中國學術史中,殆無出其右。此書雖成于一千八百年前,但為我們提供的,正是有關用人、觀人的大學問,其剖析之深與范圍之廣,恐怕在古今中外都屬罕見,發人深省處與警句策語,幾乎篇篇有之,甚或段段有之。
饒宗頤 ·作品集 ·14萬字
這些文章,或寫親友交往、家庭瑣事,或寫真實的見聞和感受,或是發表真實的議論,思想內涵極為豐富,文化底蘊深厚。詩文玲瓏剔透、感情細膩、風格婉麗,頗富美感;建筑相關作品深入淺出、審美獨特,古典韻味十足。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可讀性和收藏價值。
林徽因 ·作品集 ·9.6萬字
究竟什么樣的婚姻才是幸福的?著名哲學家羅素認為人類的婚姻與性道德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其內容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歷史上,關于性的知識一直是禁忌或處于灰暗地帶。羅素主張讓年輕人獲得健康、正面的性教育,從而使他們對婚姻與愛情有一個嚴肅認真的態度。他認為幸福的婚姻應滿足一些條件,比如夫妻雙方都感受到完全的平等、不干涉彼此的自由、身心完美地融合、價值觀相似……關于愛情、性、婚姻、家庭、試婚、離婚、人口、優生等話題,羅素用生動、流暢的文字娓娓道來。時至今日,這些睿智的言談仍然在啟發我們如何經營婚姻并收獲幸福。
(英)伯特蘭·羅素 ·作品集 ·11.4萬字
以作者家鄉江蘇省吳江縣的開弦弓村為調查對象,以一村的歷史和現狀為例,闡述了中國農民“消費、生產、分配和交換”的經濟生活,并從中探討中國基層社會的結構和變遷,進而為中國的當代發展出路提供啟示。本書是作者的成名作。
費孝通 ·作品集 ·16.4萬字
《社會科學二十講》是一本面向普通讀者的社會科學入門讀物。作者以通俗流暢的筆觸,運用談話的形式,將社會、家庭、國家、民族四方面的內容娓娓道來。《社會科學二十講》從什么是社會這個話題入手,闡述了社會結構和進化,進而分析了社會產生變化的原因。作者曹伯韓在《社會科學二十講》中認為,不同的社會形態都是其變化的不同情形。除此之外,書中還從家庭、國家、民族這三方面多角度的討論了組成社會的因素,闡述了獨特的觀點。此次出版的《社會科學二十講》以讀書生活出版社1937年初版版本為底本,輔以其他一些版本,精心校改了書中的一些刻印錯誤,標點符號按照現代漢語使用規范處理,盡可能地保持了原書原貌。
曹伯韓 ·作品集 ·4.9萬字
《君主論》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政治思想家、外交家馬基雅維里的代表作,是一本毀譽參半的奇書,一直被奉為歐洲歷代君主的案頭之書、政治家的指南、統治階級鞏固其統治的治國原則、人類有史以來對政治斗爭技巧獨到精辟的解剖。本書自1532年開始印行,迄今480多年,從西方到東方,在政界、宗教界、學術界等領域引起巨大的反響,與《圣經》《資本論》等一起被西方評論界列為影響人類歷史的十部著作。
(意)尼科洛·馬基雅維里 ·作品集 ·8.4萬字
林徽因 ·作品集 ·10.4萬字
作為《江村經濟》的姊妹篇,《祿村農田》是費孝通著名的“魁閣”時期的學術代表作,作者將研究焦點由東南沿海轉移到云南內地鄉村,探尋在現代工商業發展的過程中,農村土地制度和社會結構所發生的變遷。
費孝通 ·作品集 ·13.6萬字
林徽因 ·作品集 ·5萬字
富蘭克林·羅斯福是美國歷史上迄今為止在任時間最長的總統,他履任于危難之際,以其杰出的智慧帶領美國民眾走出了20世紀兩次很大的危機——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被譽為與華盛頓、林肯齊名的最杰出的美國總統。本書匯集了羅斯福各個時期發表的多篇“爐邊談話”,從1933年第一次談銀行問題,到1944年第五次談戰爭籌款運動,長長短短共30次,談話涉及面廣泛,就業、金融、選舉、戰爭、立法、能源等問題都涵蓋其中,內容非常豐富。這些談話大大促進了羅斯福新政的推行,不僅把美國帶出了大蕭條,更將美國真正帶入現代化社會。這些談話以近乎“拉家常”式的溝通方式,展現了羅斯福駕馭語言的高超能力——平和、親切,邏輯中心突出卻又似隨興而談,堪稱應用語言藝術的典范。《爐邊談話》也因此一直被譽為經典的演講范本和政治歷史讀物。
(美)富蘭克林·羅斯福 ·作品集 ·19.2萬字
《做一個像樣子的夢:談人生》收錄了不同時期胡適對人生問題的思考,是本極具指導性的青年讀本。周恩來說:“胡適先生是我們所敬愛的一個人,他的思想和言論很有些令我們佩服的地方。”好的思想和科學不會被時間遺忘。
胡適 ·作品集 ·12.8萬字
本書由我國教育大家夏丏尊、葉圣陶執筆,完成于20世紀30年代,是暢銷國文讀本。全書由32個小故事組成,可以說是“中學生的32堂國文課”,生動有趣地傳授了修辭、語法、詞匯、詩詞、小說、日記、文學史等多種語文知識。《文心》一經問世便大獲好評,雖然出版至今已有80余年,對如今的語文教學和學習仍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值得當下的學生、教師、文字工作者認真研讀。
夏丏尊 葉圣陶 ·作品集 ·13.4萬字
林徽因 ·作品集 ·8.9萬字
本書是胡適先生各個時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演講精選集,完美呈現了胡適從青年到晚年的思想歷程,以及讀書治學、為人處世的人生哲理。內容涉及文化、教育、社會、民生、個人修養等諸多方面。著名歷史學家余英時認為胡適是“二十世紀非常有影響力的學者和思想家”,梁實秋曾稱譽胡適的演講具有“丘吉爾風度”,胡適的演講不管什么題材、是何領域,都能抓住聽著的內心,通俗而生動,使人久久難忘,本書亦是如此,其文字一如演講現場所聆聽到的那般鏗鏘有力,雖時隔百年,卻依然可以聽到那些震撼人心的聲音,感受到演講者對自由的向往。
胡適 ·作品集 ·18.2萬字
文集為十卷本,匯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復東北工業,制定和實施“一五”計劃,赴蘇談判156項工程,國民經濟調整,建立新中國物資管理體制,改革開放期間國民經濟管理,企業整頓和改革,制定《企業法》,開創職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開拓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建民間經濟類社團,建設中國企業家隊伍,以及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工作中的理論著作和文章。
袁寶華 ·作品集 ·19.9萬字
《潘光旦:守住靈魂的底線》收錄了潘光旦關于讀書、教育、人文和社會思想等方面的散文和游記,闡述潘光旦學術理念和學術成果的同時,體現他的科學理性與人文情懷,為讀者提供更鮮活靈動的潘光旦形象。精辟深邃卻讀之輕松的散文,獨到的視角、睿智的文筆,字里行間閃爍著思想的光芒。潘光旦的治學思路、教育理念和社會學研究策略在半個世紀后的今天仍然具有魅力,讓人不忍釋卷。《潘光旦:守住靈魂的底線》既可供專業學術研究,也可供大眾讀者閱讀,提高知識素養,擴大文化視野。
潘光旦 ·作品集 ·15.1萬字
集中體現了費孝通四十年代中后期對中國社會結構及其運作機制的深刻洞察,與同時期寫作的《鄉土中國》《皇權與紳權》《鄉土重建》在思想上一脈相承。他對士紳在傳統社會中的角色、鄉村與城市的關系,以及在西方入侵后中國社會面臨的危機以及轉型時期可能的道路選擇做了深入的論述,提出了“紳士”“鄉土損蝕”等膾炙人口的概念和表述。
費孝通著 (美)瑪格麗特·派克·雷德菲爾德編 ·作品集 ·12.5萬字
本書是潘維教授繼《信仰人民: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政治傳統》之后的又一思想文集。書中收錄了作者自2004年至今的人文類文章和近期的一些政論文。書中文章形散而神不散,體現了一位中國學者剛毅自強、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故名《士者弘毅》。書中的《憶先師陳翰笙》《理想主義與大學》《科學工作者的祖國》等文章曾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為什么大學要培養理想主義?當代學者的使命是什么?科學工作者的國家認同有什么意義?什么是“中國學派”?什么是我國百姓能理解的社會主義?如何理解“新時代”?如何實現人民之治?怎樣的發展才是“以人民為中心”?為什么黨和政府要“以小為大、以下為上”?如何提高大城市的治理能力?作者以深邃的思考、清新的史觀、直擊人心的語言風格回答上述問題。書中的觀點或高屋建瓴、一針見血,或娓娓道來、情真意切,給人以強烈的思想共鳴和情感共鳴。
潘維 ·作品集 ·10.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