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高考志愿填報指南:高校簡介及錄取分數線速查》(2023年版)是高考學子不可缺少的志愿填報工具書。書中包括31個省、市、自治區近三年的649所本科院校不同批次的高考錄取分數線,以及各高校的院校代碼、學校簡介、辦學條件、開設專業、重點學科、收費標準等實用信息。考生和家長可以對所需信息進行對比和分析,根據自身情況準確填報合適且理想的大學,避免因志愿選擇不當而出現“高分低就”或“高分撞車”現象。
吳梅俏 陳茜 陳紅雨等編 ·教育 ·12.8萬字
本書為指導學生藝術創新、藝術展演等美育領域經驗和流程的專門著作,在本人20余年設計創與競賽教育教學過程中,將指導創新競賽經驗匯總編撰成冊,總體分為大學生藝術設計競賽篇、參賽流程設計篇、設計展演經驗篇、競賽教學研究篇、藝術作品分析篇等五個篇章,每個篇章結合業內領域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競賽排行榜賽事等國際、國內高質量藝術展演為媒介,指導藝術類專業學生、非藝術類普通組學生開展的藝術創作、藝術實踐等理論經驗和實踐案例分析,為業內創新競賽與藝術展演提供參考借鑒。
霍楷 高翯 ·教育 ·16.1萬字
本書主要對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進行研究,從現代管理科學、現代統計科學等入手,研究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現狀,提出目前對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思考。全書總結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歷程,剖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語義學維度、系統科學維度的內涵,構建起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結構框架,并就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的現狀實施研究,提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帶著問題入手提出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組織層、表現層、規則層、間介層、環境層的目標方針,以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國內外的構建依據及經驗為鑒,提出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全新思路和構建路徑,并探討國際視野下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保障措施。本書可供職業教育研究者和職業院校教師參考。
李思陽 孔慶新 ·教育 ·19.5萬字
物件劇場里“一人一故事”是一種表達性心理成長的全新育人模式:在新的語境下,將生活中的各種用具、玩偶等注入生命,注重運用繪本、詩歌、心理童話、戲劇、繪畫、音樂等藝術手段融入生命成長的引導中,給孩子和大朋友們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體會積極心理品質,使得教育過程更加具有情境性和體驗性。本書集結了老師們在物件劇場的生命感悟,讓每一個參與到活動中的老師、孩子直面生命教育難題,積累生命教育應用性經驗;激發師生參與,建立教育對話,探索生命教育方法;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升華生命感悟,促使學生建立倫理觀;為災難下的生命教育提供應用性指南。
張智群 曾女蘭主編 ·教育 ·9.9萬字
本書緊扣中學數學教學內容,系統闡述數學教學設計的一般原理與方法,內容包括:數學教學原則,講授教學、對話教學、直觀教學、探究性教學等數學教學方法,備課、說課、模擬講課、研課等數學教學常見形式,教學情境設計、課堂提問設計、板書設計、體態語言等數學教學基本技能,數學知識的分類教學設計。本書結合典型案例進行研析解讀,既重視知識教學,又重視能力培養;既重視教學過程,又重視方法滲透。本書可供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專業本科生和學科教學(數學)專業研究生學習,也可供中小學數學教師和數學教育研究者參考。
鐘志華 王曉東編著 ·教育 ·16.9萬字
科技小院是建立在農村生產一線,集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示范推廣于一體的基層科技服務平臺,由研究生和教授常年緊密聯系農業生產一線,解決農業研究與生產應用脫節、農業人才培養與農業生產結合不緊密、農業技術轉化效果差的問題,并在生產一線開展實用技術創新。將科技小院培養模式應用到非洲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中,了解非洲農業生產需求,適應非洲農業生產一線的工作,將中國先進農業技術應用于非洲并進行創新,培養知華、友華、愛華、親華的高素質人才,大范圍的服務非洲地區農業、農村和農民,改善民生條件和水平,推動非洲地方經濟發展。本書描述了非洲留學生在科技小院的成長歷程與故事,記錄了他們扎根農業生產一線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思,通過以科技小院模式培養非洲研究生的新做法,探索了服務非洲農業綠色發展的機制。
郭宇 姜姍編 ·教育 ·7.2萬字
本書為西馬金潤小學2020—2022年三年校本研修項目成果,開發并設計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設計模板,為小學教師課堂教學的提質增效。第一章闡述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理,包括“以學生為本”的教改背景、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設計等內容,是創建“以學生為本”課堂的理論基礎。第二至十章匯集了14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案例,涵蓋了小學道德與法治、數學、語文、英語、科學、音樂、體育、美術、心理健康等8個學科。這些教學案例的重要特色是在課堂上強化學科實踐,以“活動工具”創建了情境化課堂氛圍,幫助學生體驗學科知識與生活經驗之間聯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參與學科探究活動,將“做中學”的理念付諸行動,努力創建“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體現出《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版)》及各學科課程標準要求。為了方便讀者理解,書中案例配有教學視頻片段,掃描相應二維碼即可觀看教學活動視頻。
余新 尹春燕主編 ·教育 ·12.7萬字
本書作者以一名普通志愿者“親歷者說”的第一視角,呈現出草根公益項目發展的原生態,書寫志愿者追逐夢想的公益心,進一步思考我國山區教育事業的新時代。作者從學生時代到步入社會,一路與教育扶貧志愿項目相伴而行,書中記錄了以作者為代表的教育扶貧志愿項目核心志愿者十年來的志愿行動、志愿感悟和志愿影響,呈現了作者在公益路上經歷的感人故事,記錄了一批可敬的鄉村校長、志愿者及授課教師的點點滴滴,以及從中汲取的思想和力量。
孫國徽等 ·教育 ·8萬字
本書的研究目的是對我國2002年至2012年十一年創業教育實踐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大樣本調查,驗證創業教育資源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作用,并據此針對性地提出改進創業教育、整合創業教育資源的策略和建議,推動構建覆蓋全面、層次合理、運行有效、特色鮮明的高校創業教育體系。
木志榮 ·教育 ·13.2萬字
本文集收錄教學論文共38篇,涉及海峽兩岸教科書以及與國外歷史教科書的異同,地圖如何在歷史研究中發揮的作用,歷年高考題策劃的應對方法,新的教學法在歷史課堂中如何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以及如何跳出歷史教學框架,反思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公民教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本文集的出版將有利于歷史教師們教學技能的提高和相互交流。
馬丁 周東華主編 ·教育 ·18.4萬字
為仕有績,治學有聲,是中國傳統知識人一直以來的追求。清朝末年,伴隨著書院數量的空前繁榮,大量學人涌入書院肄業,他們以“書院生徒”之名,一如既往地思考和處理仕與學的關系。時運國運之下,適逢科舉停廢、新學西學沖擊,傳統知識人圍繞價值判斷所生之困境則如影隨形:科舉停廢,何以出仕“西學東漸”,治何之學本書將清末書院生徒置于三層相互交織的歷史語境,注重從獨立精神活動主體和社會主體的視角,利用諸多私人化記錄的梳理,結合官書史料,在回答清末書院生徒“從何而來”“緣何而聚”和“將去何處”的基礎上,系統梳理其心態行為、出處進退,從而展示了清末民初傳統知識人身處“仕學之間”“新舊之間”的處境立場與精神風貌。作者從特定角度分析了傳統知識人逐漸消失以及知識分子社群的出現,這一反映中國近代社會主要特征的歷史進程以及近代社會過渡轉型的歷史特征。
黃漫遠 ·教育 ·19.7萬字
本書為第二屆傳統文化進校園研討會會議論文集。來自北師大文學院和揚州大學教育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進修學院等全國各地的部分高校科研人員,以及來自各地的基礎教育學校代表,研討會圍繞傳統文化如何進入小學、中學、大學的課程、活動等育人全過程,開展研討和商榷。該論文集的內容圍繞如何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的相關要求,并就如何豐富和提升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內涵和品質、提升傳統文化育人效果等問題提供自己的見解。
康震主編 ·教育 ·17.4萬字
本書以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研究為切入點,從語文教科書的評介和使用、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等方面進行深刻解讀,緊扣語文學科教學的核心理念,聚焦學科教學實際,關注課程標準實施策略,以一線教學案例解讀課程標準并指導教學,為師范生語文課程教學提供有效的范例支撐。本書既能彰顯理論解讀的權威性和深刻性,又能突出實踐操作的示范性和引領性,是師范生學習、從事語文課程教學的常備指導書。
韓衛娟 王德領主編 ·教育 ·14.3萬字
本書立足于教育學立場,基于身體哲學、具身認知、具身學習以及符號互動等理論,探究教育戲劇對學生成長的積極價值和獨特影響,并在此基礎上系統分析了教育戲劇的育人途徑、育人原則以及育人取向。
嚴孟帥 ·教育 ·18.1萬字
創造學認為:“當今世界上一切都不是完美的,都可以通過創造使它更完美。”本書緊密結合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實際,從一線教師的角度,結合個人教育教學理念“教善·學思·靈創·生長”,在教學實踐層面提出訓練學生創新思維和創造力的實際方法:將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培養融入基礎教育進程中;在創新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讓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訓練相互促進;將創新融入課程體系、教育教法、評價考核當中。全面提升學生手眼協調的能力,創作開放式的游戲,潛移默化地進行基礎認知訓練,培養發散思維,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本書也可以為不同年齡層的藝術愛好者提供全新的創作靈感。
黃強 李偉娟 ·教育 ·16.7萬字
本書主要包括:美育概述、高校美育概述、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概況、寓教于美——提升審美素養,實施有信度的美育、寓教于美——培育媒介素養,實施有效度的美育、寓教于美——胸懷國之大者,實施有高度的美育、寓教于美——增強社會連接,實施有廣度的美育、寓教于美——弘揚中華經典,實施有厚度的美育、寓教于美——貼合學生需求,實施有溫度的美育等內容。本書適合于高校學生工作者、輔導員、美育教育者學習參考。
譚蔚 ·教育 ·13.2萬字
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數據不僅僅是一種資產,更是教育的引擎。數據驅動式教學以實證數據為支撐,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智慧。通過深度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他們的學習習慣、弱點和潛力,從而更高效地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更精準地指導學生的學習路徑。數據驅動式教學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育理念的轉變。它讓教育者從憑經驗和直覺教學的盲目中解脫出來,讓教學過程更加科學、高效。同時,學生也因為得到了更好的個性化指導而更有動力和信心,從而能夠更輕松、高效地實現自我價值。
(美)羅伯特·J.馬扎諾等 ·教育 ·9.8萬字
本書以“教育理論教材分析設計與實施反思與建議”的內在邏輯主線將元素周期律、物質的量、化學鍵、元素化合物、金屬鈉、乙烯、乙醇、甲烷、化學能與電能、化學反應速率等中學化學教學重點內容進行研究性教學的設計及實踐。本書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化學教育專業教師及學生參考,或作為學科教學(化學)研究生教材使用,或作為高中化學教師授課教參。
楊萬麗 焉硯 周全主編 ·教育 ·8.3萬字
高考志愿至關重要,關系一個人未來的就業和職業發展。本書是《高考志愿填報指南中國高校專業解讀(2025年)》一書的姊妹篇。全書特色鮮明,內容涵蓋近600所高校的基本信息,如是否“雙一流”“211”“985”,歷史沿革、校區分布等;特別是本書給出了參與2017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的高校的學科評估結果,有詳細的等級劃分,有利于高考考生弄清楚目標高校學科和專業的優勢和劣勢,精準地選擇學校和專業;并將近600所高校官方網站公布的近三年(2022~2024年)在其招生省份的普通理工類、文史類錄取分數線整理成表格,內容豐富,數據翔實可靠,極具參考價值。同時,我們特別開發了微信小程序,掃一掃即可查詢近600所高校的詳細信息、2019年至今6年錄取分數線、2022~2024年的一分一段表,還可根據預估分數選學校,對填報院校進行預測和查詢。本書可供廣大高中生及家長,尤其是高三學生及家長參考使用。
雒運強編 ·教育 ·11.8萬字
本書以山東理工大學近7年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立項活動為基礎,闡述創新思維、創新方法、創業思維融入具體課程的教學改革思路。本書共4章,第1章雙創融入課程研究,闡述創新思維、創新方法與創業思維的具體內容如何融入課程及知識點;第2章雙創融入專業課程模式,闡述已經申請作品登記的10個教學改革模式;第3章基于二維、三維坐標模式對傳感器教學改革的探索及應用,闡述了基于雙創的二維坐標教學改革模式、基于三維坐標的創新方法融入專業課程模式在傳感器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第4章雙創融合教學改革經典案例,闡述了9門課程進行專創融合教學改革的具體方案。本書可以作為普通高校各專業教師進行專創融合教學改革的指導性讀物,也可以作為致力于提高課程教學創新教師的普及性讀物。
馬立修 王依山 黃耀國 ·教育 ·1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