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翻譯史研究(2015)》為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研究中心的學術論文集,以“翻譯史研究”為專題,收錄了眾多學者在該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翻譯史研究(2015)》主要包括7世紀初中國土人在西學譯作中“演”的角色——從李應試演刻《兩儀玄覽圖》到畢懋康演《乾坤體義》、1816年阿美士德使團的翻譯問題、《澳門新聞紙》的版本、底本、譯者與翻譯、早期來華新教傳教士的中文作品與翻譯策略——以米憐為中心的討論等內容。
王宏志主編 ·語言文字 ·28.9萬字
鄭玄(127年-200年),字康成。北海郡高密縣(今山東省高密市)人。東漢末年儒家學者、經學大師。鄭玄曾入太學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統歷》、《九章算術》,又從張恭祖學《古文尚書》、《周禮》和《左傳》等,最后從馬融學古文經。游學歸里之后,復客耕東萊,聚徒授課,弟子達數千人,家貧好學,終為大儒。黨錮之禍起,遭禁錮,杜門注疏,潛心著述。晚年守節不仕,卻遭逼迫從軍,最終病逝于元城,年七十四。鄭玄治學以古文經學為主,兼采今文經學。他遍注儒家經典,以畢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遺產,使經學進入了一個“小統一時代”。著有《天文七政論》、《中侯》等書,共百萬余言,世稱“鄭學”,為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唐貞觀年間,列鄭玄于二十二“先師”之列,配享孔廟。宋代時被追封為高密伯。鄭玄春秋類輯佚書6種附1種:《箴膏肓》《發墨守》《起廢疾》,附《爾雅注》《忠經》《漢宮香方鄭注》(附《鄭玄年譜》)等。輯佚者王應麟、王復、袁均、孔廣林、黃氏、王仁俊、龍璋、許印林8家,涉及叢書20種。
竇秀艷 孫連營匯校 ·語言文字 ·21.5萬字
本書主要梳理和探究錢鍾書的翻譯思想,涉及翻譯本質、翻譯作用、翻譯與文體、翻譯與語言、翻譯困難等諸多方面,重點闡述“化境”譯論,探討其生成、內涵及定位等,并進而探討了錢鍾書的譯藝或翻譯實踐,重點梳理和歸結他對政論文獻的翻譯,對術語及名稱的翻譯,對詩詞及名言的翻譯等。書末附3篇相關論文。
楊全紅 ·語言文字 ·25.3萬字
《世界漢學》旨在給關切中華文明的歷史經驗事實和未來發展前景的各國漢學家,提供一個自由演說的園地,祈望以漢語的方式建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系統之間溝通與對話,建構國際漢學研究的學術橋梁,為實現在21世紀的共同夢想而盡綿薄之力。全書分“漢學視閾”、“漢學名家”、“經典釋讀”、“藝術史辨”、“文學對話”、“文獻鉤沉”、“漢語研究”、“學者訪談”等版塊。
耿幼壯 楊慧林 ·語言文字 ·21.3萬字
本論文集所收論文是從第七屆漢語語法化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06;武漢華中師大)會議論文中遴選而來的。收本集的論文都在這次會議上宣讀過,會后又經過作者認真修改和反復潤色。這些論文代表了國內語法化理論研究以及漢語語法化研究的成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吳福祥 汪國勝 ·語言文字 ·23.9萬字
喝酒離不開祝酒詞。祝酒詞是人們在宴會、茶會席間使用的互相表達祝賀和希望的一種交際用語。無論是應邀出席別人的宴會,還是舉行家宴款待客人,祝酒詞是必不可少的。醇香的美酒在心底交匯,再加上美好的祝酒詞,不僅能烘托氣氛、溫暖人心,而且能使人深受鼓舞和啟發。當所有宴會參加者紛紛舉杯,開懷暢飲,宴會也就達到了高潮。本書讓您在參加各種宴會的時候能夠從容應對,瀟灑談吐!無論是日常交際還是公文寫作,它都是您的首選。
雅瑟主編 ·語言文字 ·24.2萬字
本書是何莫邪先生1981年在哥本哈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的學位論文,全書結構包括致謝、導言和四個主體章節。導言中的核心觀點,總結起來分為兩個主題,一個是語言學研究的態度、原則;另一個是古漢語語法研究的方向。主體部分選擇從這四個方面出發,選取一千三百多個例句,分為四章進行討論。第一章的專題是上古漢語的否定表達、第二章討論的是上古漢語中的量化、第三章的主題是上古漢語的代詞、第四章討論上古漢語的條件句。
(德)何莫邪 ·語言文字 ·24.1萬字
漢字書寫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承載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本書從《說文解字》中選取了2000個漢字,用象形、指事、會意、假借、專注、形聲六書的方法科學講解起源流,并且講解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
《圖說細說漢字 大全集》編委會 ·語言文字 ·47.3萬字
作者在海外檔案館深入挖掘了一批未被歷史學者使用過的關于馬禮遜生平、詞典編纂以及出版的原始文獻,勾勒出詞典作者的漢語學習、詞典編纂的背景過程及出版的歷史。為了以古鑒今,本書解析了世界上第一部針對以英語為母語的漢語學習詞典的需求及相應的設計特征,結合漢字、漢語文化譯義等方面的翻譯實踐,以具體個案來指導21世紀外向型漢英學習詞典的編纂。
楊慧玲 ·語言文字 ·21萬字
全書共分四篇:第一篇是公司(企業)管理文書,介紹了公司(企業)內部辦公管理文書、通用工作文書、人力資源管理文書、企劃管理文書、營銷管理文書、宣傳文書。第二篇是公司(企業煙務文書,介紹了公司(企業閑務往來文機商務談判與商務合作文書、招標投標文書、商務傳真,以及其他常用商務文書。第三篇是公司(企業)經濟文書,介紹了公司(企業)籌資與投資管理文書、市場調研與情況分析文書、常用工商稅務文書、資產管理與財務調控文書、常用內部審計文書。第四篇是公司(企業)常用社交文書,介紹了公司(企業)常用交際文書、廣告啟事文案、常用禮儀文書、常用條據、便條、常用公證文書,以及員工個人文書。最后,還附以電子寫作與運用,為提高廣大公司(企業)工作者的文書寫作水平起到幫助。
張巖編著 ·語言文字 ·24.2萬字
《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系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的學術集刊,為半年刊。本刊發表中國語言文學專業各二級學科包括語言文字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藝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等方面的研究文章,還設有學術名家、京津冀文學研究等欄目。其辦刊宗旨是:薈萃百家成果,展示人文情懷,鼓勵開放創新。本刊已被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評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
崔志遠 吳繼章 ·語言文字 ·31.6萬字
本書對俄羅斯千余年文化傳統和近250年來語言學傳統中的人文主義學說思想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考證,歸納了俄國學界在人類中心范式下語言學研究形成的五種典型類型:1.視語言為人類自身之“鏡子”的人類中心論;2.視語言為人類文化之“符號”的人類中心論;3.視語言為人類交際之“工具”的人類中心論;4.視語言為人類獲取知識之“手段”的人類中心論;5.視語言為認為意識之“形式”的人類中心論,并對以上觀點流派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評介。
趙愛國 ·語言文字 ·37.1萬字
本書由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編,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本輯設“第四屆章黃學術思想研討會暨陸宗達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會研討論文專欄”、“民俗學”、“文獻學”、“文字學”、“詞匯研究”、“音韻學”、“博士生論壇”欄目。主要收錄《對非議或誤解黃侃古音學的澄清(上)》(李葆嘉)、《神珙本五音圖的性質》(丁鋒)等22篇論文。
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語言文字 ·25.8萬字
本書通過對樂黛云、金惠敏、歐陽友權、彭兆榮、黃卓越、趙世舉等十多位國內一流學者的學術訪談,力求呈現近年來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教學科研領域的熱點議題,嘗試回應或激發學術思想的交鋒與論爭。本書涉及話題多樣,內容豐富,語言通達,跟蹤前沿,充分反映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敏銳的問題意識,豐富的學術積累和先進的教書育人理念,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
鄒贊 朱賀琴等 ·語言文字 ·23.6萬字
本書為2012年教育部社科規劃項目“中國古代職官術語訓釋”(12YJAZH11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主要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同義詞辨析,二是多義詞的考辨。同義詞辨析根據“一義相同”的原則進行構組,建構了稱謂、銓選、仕進、朝儀、班直、俸祿、奏對、升降、休退、文書等十余類大約五十組(暫定)。每組獨立成篇,又相互聯系,是職官制度面貌的展現。多義詞考辨,則選擇典型的職官術語進行考察,揭示一般詞匯與職官術語之間的關系,以及制度演變造成的多義現象。本書是歷史學與語言學相結合研究的一個嘗試。
沈小仙 ·語言文字 ·25.1萬字
本書是一本文集,主要研究漢字的職能和實際使用情況,包括個體字符的職能變化、個體語符的用字變化、類別材料的用字現象、不同類別用字現象的比較、不同時代的用字習慣與特點、漢字的超語符職用、字詞關系和字際關系的描寫、漢字職用變化的原因等,所收錄文章與上述研究主題相關。其中字詞關系的研究是熱點,也是基礎,因此將書名定為《漢語字詞關系與漢字職用學》。本書分為理論研究和現象研究兩部分。文集編排上理論性(總體性、規律性、普遍性)的在前,共14篇文章;材料考察(某種材料、某批或某篇材料、某組相關字詞)類的在后,共12篇文章。
李運富主編 ·語言文字 ·27.9萬字
語言是人類文化獨特的高級符號系統,也是對外文化傳播的關鍵要素。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力,往往是伴隨著語言傳播實現的。語言符號如此重要,以至于學者們常將它視為人類社會演進的具體表現。本書從國際關系與傳播學、語言學視角,探討漢語在國際傳播過程中的特點與時效等問題,以期發現其規律,為漢語的進一步國際化做出一定貢獻。本文集是近三四年來筆者在語言治理理論和實踐層面的相關思考和踐行的一次匯聚,包括四編和一個附錄,共二十一篇文章。第一編是語言治理偏理論的宏觀分析,后面三編則是對語言治理三個分領域的理論和實踐考察,附錄收錄了“語言戰略研究”微信公眾號“觀約談”專欄的七篇小文。
王春輝 ·語言文字 ·20.2萬字
《勵耘語言學刊(第35輯)》,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半年刊。本輯收論文凡20篇,分為4個欄目:文字學研究、音韻和方言研究、訓詁和詞匯研究、語法研究,涵蓋了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等領域。本刊已被遴選納入CSSCI集刊收錄名單。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 ·語言文字 ·21.1萬字
《漢語大詞典》是一部具有權威性的大型漢語語文詞典。本書是對該詞典的專門研究,由六部分構成:一、引言;二、《漢語大詞典》特點簡論;三、《漢語大詞典》訂補;四、《漢語大詞典》未收詞語例釋;五、關于《漢語大詞典》修訂的理論探討;六、結語。書中指出《大詞典》在立目、釋義、書證等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提出訂補意見,訂正條目和補收詞語總計約2000條;并在詞典學理論指導下,對《大詞典》作了深入考察和專題研究,提出數十條修訂完善《大詞典》的策略和建議。
李申 王本靈 ·語言文字 ·38.4萬字
《文獻語言學》為學術集刊,每年兩輯。主要欄目有:經典重刊、原創報道、學術綜述、爭鳴書評、青年論壇。本刊著重刊發原創性研究作品,主要包括文獻語言學理論與方法、漢字與漢字史、訓詁與詞匯史、音韻與語音史、語法與語法史、方俗語與方言史、語文與語言學史等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也刊登學術熱點與重點的研究綜述、有重要影響的學術著作的書評、重要論題的純學術爭鳴或商榷性文章,并刊布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文獻語言學研究資料。本刊更強調扶持年輕學者。
華學誠主編 ·語言文字 ·25.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