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二孩政策、三孩政策陸續出臺后,到底要不要再生育一個孩子,是給每個育齡家庭帶來的一個新的選擇。比起主觀態度上的生育意愿,關于再生育一個孩子的現實決定即再生育抉擇更貼近生育行為,因而更值得關注。本書基于社會性別視角,主要采用家庭決策與家庭權力理論,分析城市已育一孩家庭如何作出再生育抉擇、夫妻在該抉擇作出過程中如何互動,特別關注了女性的作用地位。
甘雪慧 ·人類學 ·19.7萬字
從胎兒到墓地,一切親密關系都是母嬰關系的延續,動物學家莫里斯解碼人類親密行為的根源。當你是孩子時,你偎依在母親懷里;當你戀愛時,你會摟抱你的情人;朋友相見時,你們會握握手;感到孤獨時,你會伸手摸摸你的狗;當你默默思考時,你會不自覺地托著頭……人類有尋求親密行為的本能,當都市生活抑制親密行為時,就會產生各種代替行為:焦躁不安的成年人,去尋找成人安撫奶嘴——香煙;用舒服柔軟的布料做床褥來代替兒時被母親懷抱的感覺;驚恐時用手捂住自己的臉給自己安慰……莫利斯從動物行為學家的視角,追尋人類從子宮到墓園的親密行為模式,追溯親密行為的根源。他說:出生前和出生后的幾個月是親密關系的種子被種下的時候。
(英)德斯蒙德·莫利斯 ·人類學 ·13.4萬字
本書通過全部十章內容的描述和分析,展示了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變化及其特點,同時對人口老齡化過程中我國老年人的人口及社會經濟狀況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包括老年人口的收入、健康、婚姻家庭、受教育水平、在業、社會文化活動參與狀況等內容。本書還從我國的社區養老服務、老年社會保障以及老年社會服務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并就老齡產業的發展對策提出了建議和思路。
姜向群 杜鵬 ·人類學 ·10.2萬字
地震移民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人口的異地遷移涉及到經濟、社會、生活、文化、心理等方方面面的變遷和適應過程,既關系著移民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關系著遷入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本書首先構建了我國地震移民社會適應的理論分析框架,利用對汶川地震移民的實地調查數據及長期的跟蹤研究,全面闡述汶川地震移民在經濟適應、生活適應、人際交往適應、文化和心理適應的狀況,厘清影響災區移民社會適應各個層面的的主要因素,分析地震移民能力受損的現狀及面臨的困境,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強地震移民的能力建設,促進移民社會適應的相關政策建議。本書擴展了我國非自愿移民的研究視野,為相關政府部門制定移民政策提供依據和參考。
蘭竹虹 ·人類學 ·16.2萬字
“過日子就是過孩子?!薄叭嘶钪褪菫榱税讶兆舆^好。”黃炎村農民用簡單的語言,表達了其對生活意義的樸素理解。本書在描述農民生活故事的同時,闡釋了他們以家庭為中心的生產生活方式。“過日子”既是對農民日常生活邏輯的生動寫照,又是對傳統小農生活倫理的高度概括。
陳輝 ·人類學 ·15.5萬字
本書采用2013年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流動人口動態監測數據,對我國流動人口生活狀況和經濟融入問題進行梳理,采用文獻研究與調查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同時運用數學統計的方法,揭示出我國流動人口的一些數量特征,分析影響我國流動人口經濟融入的重要因素,探究我國流動人口的生活狀況,為促進流動人口就業和積極參與社會生產活動、提高流動人口個人和家庭的收入水平提供科學依據。
侯建明 ·人類學 ·8.2萬字
本書對連片特困地區的5個縣的殘疾人及其家庭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個案訪談,對連片特困地區殘疾人及其家庭的貧困現狀進行了描述,分析了影響殘疾人及其家庭貧困的原因,并對殘疾人的人力資本、家庭住房、社會排斥等問題進行了研究。在分析了連片特困地區殘疾人反貧困形勢的基礎上,提出了完善殘疾人反貧困政策的措施。
楊立雄 ·人類學 ·10.8萬字
本書關注在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在各大城市中流動的青年新移民群體,主要探討這一群體在城市中的鄉愁情結、文化身份困惑、多重身份危機,以及他們在使用新媒體融入本地、尋找自我發展、重建新的文化身份上,媒介對身份建構的作用、方式與途徑。
劉燕 ·人類學 ·14.5萬字
太平天國戰爭時期的人口損失是中國近代以來最為重大的人口損失之一。由于種種原因,學界鮮有立足于翔實史料基礎上的較為嚴謹的研究。本書以太平軍占領南京的前夕直到天京淪陷(1852-1864年)的江蘇一省為視角,以史載的人口數據資料及戰爭期間其他文字材料對江蘇省的人口損失做一研究,根據時間和地域結構,分為戰前江蘇人口數的估計、戰爭期間江寧布政使司和江蘇布政使司的人口的損失、江蘇人口損失狀況估算等4個部分。其目的是,通過對以方志為基礎估算的結果和以其他資料為基礎估算的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對文中的一些矛盾現象進行了分析和說明,再現太平天國戰爭期間江蘇人口的損失狀況以及影響人口損失的各因素之間的關系。
侯竹青 ·人類學 ·16.7萬字
本書從中日兩國少子老齡化相關問題出發,在制度層面和實踐層面介紹了其應對措施和路徑以及效果,探討了中日兩國在少子老齡化領域面臨的問題。中日兩國雖然社會制度不同,但在人口老齡化特征、人口結構變化、老人福利文化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日本應對人口老齡化社會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精細的制度設計對中國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中國應及時地借鑒日本經驗,探索出符合本國國情的應對少子老齡化問題的對策。
張季風主編 ·人類學 ·14.8萬字
在控制城市開發強度、遏制城市“攤大餅式”發展及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目標導向下,本書致力于探索以圈層結構為基礎的大城市人口聚集演進規律及其經濟協調關系,以推動京津冀城市群及其中心城市成為城市發展質量、人居環境質量、人民生活品質和城市競爭力同步提升的典范。本書選擇我國發展潛力巨大的京津冀城市群及其中心城市為研究對象,輔以美國紐約、日本東京等世界級城市的國際比較,旨在把我國主要城市群中心城市的人口高效聚集納入國家戰略大局進行綜合考量。本書在圈層結構理論的指導下,打破不規則行政區的不可比性,按相同圈層口徑對京津冀城市群及其中心城市的人口分布進行了國際比較,有利于以全新的視角認識區域人口聚集特征和圈層能級。人口圈層分布的實證研究能為國內城市總體規劃的優化提供數據支撐,以形成城市“內核圈減量、中間圈增效、外圍圈夯實”的良性循環。
尹德挺等 ·人類學 ·19.1萬字
迄今為止,總共有179位猶太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形成了諾貝爾獎中獨特的“猶太現象”。猶太人占世界人口總數不到0.3%,但獲諾貝爾獎的比例卻占諾貝爾獎金總數的22.35%,尤其是匈牙利猶太人,被譽為科學大師中的“火星來客”。這些“火星來客”到達地球以后,怕別人發現他們的火星人口音,便冒充匈牙利人,因為匈牙利人在講外語時口音特別重,而且他們的天才大多散居世界各地。錢學森的老師“科學奇才”馮·卡門、化學家波拉尼、“和平之父”西拉德、“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美國“氫彈之父”愛德華·特勒、“當代罕見的數學奇才”保羅·愛多士等,全都是匈牙利人。
賀雄飛 ·人類學 ·13萬字
談論性別,就是談論男女之間的異同。這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有時會牽涉到男女地位。另一方面,有許多討論聚焦于男女之間異同的數據和信息,卻不為科學界重視。本書歸集了世界各地對這一課題的最新調查結果。探索科學界最新發現的男女差異。
胡安·莫伊塞斯·德拉·塞納 ·人類學 ·2.9萬字
這本書則是第一本書的延續與補充,所匯集的各篇調查報告從不同觀察角度反映出翁牛特旗這個半農半牧、蒙漢混居基層旗縣近些年來發生在不同層面的社區變遷。
馬戎 ·人類學 ·18.4萬字
本書是一部曾引致聯合國人口統計學大會60個國家代表贊成再版的鴻篇巨著(三百多名代表,以99.8%的贊成票通過),作者馬爾薩斯是人口學發展史上“教父式”的人物,后人尊稱他為“第一位劍橋經濟學家”。
(英)托馬斯·馬爾薩斯 ·人類學 ·11.8萬字
作為當代人,該如何理解諸如白人販賣黑奴、原始社會的暴力殘殺,亦或是其他現在看來不合理,但在當時卻被社會普遍接受的歷史狀態?而諸如自己騎著驢卻讓太太負重這樣在伯明翰會受到譴責的行為,為何到了希臘北部小村莊阿斯羅斯卻理所應當?伊恩?莫里斯在《人類的演變》中,對這些問題給出了可能的解答。他認為,隨著每個時代人們獲取能量方式的變化,人的價值觀念也在不斷的發展、演變,而每一個時代與其對應的觀念又恰是“得其所需”:在以狩獵采集為生的采集者社會,惡劣的生存環境下人們以自由小群體的形式生活,因此不能容忍等級制度,卻能容忍暴力;而以農耕為生的農業社會,過上了相對安定生活的人們不太能忍受暴力,卻相對能夠容忍等級制度……伊恩?莫里斯以非凡的洞察力和超前的意識,從宏觀視角,結合考古學、生物學等,論述了在人類的演變過程中,物質力量對人類已樹立并秉持了兩萬多年的“文化、價值觀和信仰”的影響,回溯過去,亦展望未來,并反思了人類有無可能正在為自己的滅絕鋪路。這本書為現代人理解乃至寬容過去時代的價值觀,至少是比較平心靜氣對待它們,提供了一種解釋的基礎;也為我們更客觀、深入地了解當下社會的多元價值觀,以及更清醒地看待自己的未來,帶來了獨特的視角。
(美)伊恩·莫里斯 ·人類學 ·17.6萬字
本書從宏觀和微觀兩個維度探究我國適婚人口初婚風險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由于“剩男”問題與出生性別比失衡緊密相連,在宏觀層次上,本書基于我國歷年的宏觀人口統計數據,運用修正后的婚配性別比法和理論男嬰富余比方法,度量我國初婚市場整體的婚姻擠壓水平,從而為初婚風險研究提供宏觀背景。在微觀層次上,我們首先將初婚風險的個體和家庭影響因素系統性地劃分為家庭先賦性因素和后天自致性因素,然后利用2010年與2014年兩次中國家庭跟蹤調查(ChinaFamilyPanelStudies,CFPS)數據和事件史分析方法刻畫它們的影響大小,同時運用相關的婚姻理論來解釋背后的作用機制。
孫煒紅 ·人類學 ·10萬字
本書是“《廣西民族大學學報》人類學文萃”系列圖書的第四本,共收錄了15篇文章。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可以跟隨國內外知名人類學學者從全球視野審視醫學人類學、經營人類學、攝影人類學等相關人類學理論的發展歷程,也可以結合相關案例深入了解性別平等、老年社會等對現實生活有較大影響的社會問題。
秦紅增 謝尚果主編 ·人類學 ·15.7萬字
《櫻海集》(1935年,人間書屋社)此書是老舍的笑話短篇小說集,收錄了《上任》、《犧牲》、《柳屯的》、《末一塊錢》、《老年的浪漫》、《毛毛蟲》、《善人》、《鄰居們》、《月牙兒》、《陽光》10部作品,是好幽默者不可不品的瓊瑤佳釀,里面絕大部分作品都可稱得上“人物素描”。
老舍 ·人類學 ·17.3萬字
隨著人口流動浪潮的興起,人口有序管理問題已經成為當前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本書將“人口有序管理”放在學科交叉的視野下加以綜合研究,運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系統地考察了影響人口有序管理的各種因素,并嘗試性地提出了人口有序管理的基本要素和理論框架。與此同時,本書還聚焦人口管理的歷史演變過程、城市改革實踐以及國際發展趨勢,探尋具有當代價值的人口有序管理經驗,謀求未來我國人口有序管理的發展方向和改革路徑,以期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尹德挺 ·人類學 ·17.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