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社會、文化權利論綱
本書是一本運用比較法學方法研究基本權利和民生法治建設的學術專著。本書以權利解釋論和制度主義的思路出發,遵循“權利闡釋論—權利的制度保障論—權利的保障路徑論—權利保障的關聯論”這一邏輯思路,從理念、制度和實踐三個維度,從“全球化視野”和“本地化行動”兩個層面展開了對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障機制的法理建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障是“法治中國”建設的時代背景下一組重要的基本權利。保障經濟、社會、文化權利能夠確保公民享有合于人類尊嚴生活的最低生存標準,推動民生法治建設進入法治化的軌道。本書共分為四大部分(基礎篇、制度篇、保障篇和關聯篇),綜合運用了規范實證主義、法解釋學、系統功能主義、比較法學、案例和經驗研究等多種研究方法,從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歷史演進、哲學基礎、法律淵源、權利屬性、闡釋框架到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障模式、路徑選擇、資源依托,從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立法供給、行政保障、司法救濟到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國際法和國內法二元互動以及特定的文化權利保障等關聯問題,全書都貫徹了比較研究的方法,系統而完整地闡發了攸關現代國家建構和社會發展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障機制。全書提出了以社會保障權為核心完善中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的立法體系、以司法漸進主義為進路推動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司法保障制度,以給付行政法治化為核心推動社會保障行政的體系建構。
·39.2萬字